起航1992 第547节

  “对,”张起航点头,颔首道:“舍斯塔科夫您有什么问题吗?”

  “倒不是有什么问题,而是有些疑惑,”谢尔盖·舍斯塔科夫摇摇头,说道:“我只是有些不明白。”

  张起航应道:“什么地方不明白,舍斯塔科夫先生您尽管问。”

  谢尔盖·舍斯塔科夫也不客气,直接说道:“张先生您刚刚说过,这些套系统不但有硬件和配套的软件,还需要专门的安装和调试,我不明白的是,贵公司是一下汽车制造企业,怎么会这些东西的?”

  瓦连京·马特维延科闻言,也和谢尔盖·舍斯塔科夫一样望着张起航,等着张起航的回答,对于这个问题,他也同样好奇。

  “这个问题还是我来替我们张总回答吧,”在这个时候,江河当仁不让的站了出来,说道:“舍斯塔科夫先生,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我们华腾工业集团不但是一家汽车制造企业,同时也是世界上少出能够同时研发发动机ECU系统、自动变速箱TCU系统以及ESP系统、ABS+EBD系统的汽车制造企业,就研发实力这一块而言,我们华腾集团绝对是最强的。

  此外,舍斯塔科夫先生您可能不是很清楚,我们华腾集团旗下有家集成电路设计和研发中心,除了研发各类汽车电子系统之外,还研发出了我们华夏第一枚手机射频芯片,现在,我们华腾集团是华夏最大的移动电话射频芯片供应商。”

  说到这,江河笑眯眯的说道:“我们华腾集团是一家汽车制造商没错,但我们华腾集团可不止是一家汽车制造商。”

  听到江河的话,谢尔盖·舍斯塔科夫等一众老毛子全都傻眼了:还有这样的事?

  他们是真的没想到华腾工业集团居然厉害到了这种程度——看来在来之前,自己的准备工作做的还是不够啊。

  瓦连京·马特维延科更是忍不住看向张起航,想要从张起航哪里得到一个肯定的回答。

  张起航笑着点头:“我们华腾工业集团在刚刚起步的时候遇到了很多的困难,而在遇到这些困难的时候,并没有人帮我们,所以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很注重企业的全面发展。”

  瓦连京·马特维延科一肚子的槽不知道该往哪儿吐:你们这是全面发展吗?你们这是不务正业!谁家汽车制造厂还去研发手机上面用的射频芯片啊!

  可越是如此,瓦连京·马特维延科就越是相信了华腾工业集团的技术实力,再也忍不住的他,向对张起航说道:“张先生,你们的这套系统对外出售吗?”

  对于伏尔加汽车制造公司来说,3.2亿美元的价格确实是承受不起,但考虑到这套系统所展示出来的性能以及对产品品质的提升,瓦连京·马特维延科觉得如果是5000万美元的话,如果华腾工业集团能够接受其他付款方式,伏尔加汽车制造公司或许可以咬咬牙上一套。

  (本章完)

第1147章 达成合作

  张起航痛快的点头:“出售当然没问题,但如果是对外出售的话,价格可就不是5000万美元了,毕竟出售的话就是商品,我们之前的投入成本都要算在里面,而且我们还要外派人员去你们哪儿进行设备安装、调试,这些都要成本,此外我们也不能不赚钱。”

  道理当然是这个道理,瓦连京·马特维延科也认可,但听张起航这么说,他不由的有点心惊肉跳:“那……要多少钱?”

  5000万美元已经不便宜了,如果还需要再额外加钱,瓦连京·马特维延科感觉自己的小心脏有点接受不了。

  “具体的价格是多少我也说不好,”张起航有点不好意思,赶紧解释道:“毕竟一些东西和设备的价格与我们搞的时候相比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有些设备甚至已经停产、有了更新的型号了,所以成本这一块还需要重新核算。

  此外这几年来科技又进步了不少,当年我们的很多想法都挺好,能够大幅度的提高效率,可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只能放弃或者临时将就一下,但经过了这几年的发展,可能当时的想法现在就就能够实现了……”

  说到这,看着瓦连京·马特维延科欲言又止的表情,张起航心里顿时就明白了他在担心什么,当即笑着道:“不过总的来说,不会总的来说应该不会超过7000万美元,。”

  张起航觉得7000万美元这个价格比较靠谱,但听在瓦连京·马特维延科的耳朵里,却是结结实实的把瓦连京·马特维延科给吓了一跳:7000万美元?!

  如果说刚刚瓦连京·马特维延科还是感觉自己的小心脏受不了的话,那么这会儿,瓦连京·马特维延科的心都抽搐起来:好贵啊……

  犹豫了一下,瓦连京·马特维延科终于还是苦笑着对张起航道:“张总,7000万美元的价格,我们可能承受不了……”

  “这样啊?”张起航闻言,顿时皱起了眉头:“但我们的凯越轿车之所以在这么大的产能规模下还能够保证质量和可靠性,这套自动检测系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有些话我原本不准备说,可现在我觉得还是说一下比较好,你们伏尔加汽车厂的质量控制原本就不太好,如果不想办法提高生产质量,我有些担心,如果将凯越这款车的技术转让给了你们,伱们这边生产的凯越轿车会不会对我们生产的有影响?”

  听到这话,瓦连京·马特维延科顿时就急了,他没想到,伏尔加汽车制造厂是否引进这套自动检测系统,竟然还关系到自己是否能够顺利引进凯越这款车。

  可急了的同时,他也不得不承认张起航的担心有道理,通过这段时间的了解,瓦连京·马特维延科也知道了凯越轿车就是华腾集团现在的王牌车型,这款车的产品力在各个维度上来讲都是没的说的,可现在,一个可能的风险出现了:如果华腾工业集团将凯越轿车的技术出售给了伏尔加汽车制造厂,而伏尔加汽车制造厂生产的凯越轿车……哪怕这款车届时挂的还是拉达车标……在品控方面出了问题,那么俄罗斯媒体在报道这件事的时候,他们会说是伏尔加汽车制造厂在产品质量控制方面的问题吗?

  不!

  他们只会说是凯越这款车的设计有问题!

  甚至于又一层是大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如果伏尔加汽车制造厂生产的凯越轿车出现了大面积的质量问题,那么,伏尔加汽车制造厂为了推卸责任,会不会私下里通过媒体将这口锅甩到华腾工业集团的身上?

  别说这种事情不可能,类似的事情实在是太正常到了。

  就在瓦连京·马特维延科眉头紧皱、琢磨着该怎么回答张起航的时候,谢尔盖·舍斯塔科夫开口向张起航问道:“张先生,我们伏尔加汽车的情况您也清楚,应该知道我们确实是拿不出这么大一笔钱……”

  张起航眉毛一扬:“所以?”

  “所以,您觉得什么办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吗?”谢尔盖·社斯塔科夫问道:“比如给我们提供或者联系贷款之类,考虑到我们公司现阶段的财务状况,这笔贷款的利率最好低一点,偿还周期也要长一些。”

  瓦连京·马特维延科的眼睛顿时一亮:对啊,谢尔盖的这个办法不错,可以让华腾工业集团联系华夏的银行,给这个项目提供贷款啊。

  张起航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他没想到谢尔盖·舍斯塔科夫竟然提出了这么一个条件,让自己给他们联系贷款?

  但不得不说,谢尔盖·舍斯塔科夫的这个办法也确实是个办法,但问题在于,张起航对老毛子的信心不是很足。

  联系贷款其实不是问题,如果对老毛子有信心,华腾集团甚至自己就可以以实物和劳务的方式向伏尔加汽车制造厂提供这笔贷款,重点在于,张起航对老毛子的信用不是很信任,对于华腾集团是否能够顺利收回这笔款项,张起航觉得可能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至于帮老毛子联系贷款,张起航觉得那就更扯淡了,帮老毛子联系贷款其实不是不行,只要自己提供担保,银行那边巴不得的,可问题是如果老毛子赖账,银行会找到华腾集团的门上来要钱的。

  但这么回绝肯定是不合适的,张起航沉吟了一下,颔首道:“银行这一块,我可以帮你们联系,但利率和偿还周期这些东西我没办法保证,需要你们自己去谈……不过舍斯塔科夫先生,就算银行愿意向贵方提供贷款,我想银行方面也会提出相应的要求,比如对这笔资金的使用进行定向监管之类,你们确定能够接受这样的条件?”

  这个问题,谢尔盖·舍斯塔科夫就不敢随便回答了,而是转头看向了瓦连京·马特维延科——他毕竟只是公司的副总经理,提出一些问题和疑问这没问题,但类似这种决断,还是需要身为公司总经理的瓦连京·马特维延科来做。

  见谢尔盖·舍斯塔科夫看向了瓦连京·马特维延科,张起航也有些好奇会瓦连京·马特维延科怎么回答——反过来说,瓦连京·马特维延科的回答也影响着张起航对双方这次合作的判断。

  在华腾工业方面的陪同人员以及伏尔加汽车制造厂的随行人员的注视下,瓦连京·马特维延科沉吟了好一会儿,才缓缓的开口向张起航问道:“张先生,我想问一下,在本次的合作当中,这套自动检测系统是必须要引进的吗?”

  “当然不是!”

  张起航毫不犹豫的否认了这一点:“技术转让是技术转让,只要贵方能够保证将来生产的开月轿车的出厂质量,即便是贵方不采购这套自动检测系统,我们也一样愿意向贵方转让凯越这款车,但是……”

  说到这里,张起航语气一转,说道:“马特维延科先生,也请您理解我们的难住,毕竟贵方之前在产品质量控制方面的表现确实是糟糕了一些。”

  听到张起航这么说,瓦连京·马特维延科也是不由的叹了口气,却还是点头道:“你的意思我明白,但对于现在只能算是勉强维持的伏尔加汽车制造公司来说,7000万美元确实是一笔巨款……”

  说到这,瓦连京·马特维延科沉吟了一下,婉转的表态:“这样,我们的合作协议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达成的,我们可以先学习一下贵方此前在没有这套自动检测系统的时候是如何保证产品质量的,我想这个技术对于我们而言恐怕更有意义。”

  瓦连京·马特维延科的话音一落,包括谢尔盖·舍斯塔科夫在内的伏尔加汽车制造公司的其他人也都是情不自禁的点头,觉得自己总经理说的再正确不过了,没错,对于现阶段只能勉强维持的伏尔加汽车而言,相比于花7000万美元引进一套组装工序自动检测系统,还不如琢磨一下华腾集团此前是如何保证产品质量的更合适。

  听到这话,张起航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欣慰的点头道:“当然没问题。”

  毕竟,设备是死的,转变思想才最为重要,如果伏尔加汽车制造厂真的想学华腾集团的那套生产现场管理制度,张起航也绝对不会介意,但问题是,老毛子会舍得对普通工人这么大的让利?

  反正张起航是不看好。

  不看好归不看好,既然瓦连京·马特维延科有心想学,张起航自然也不介意。

  …………

  接下来,双方默契的避开了这个话题,转而关注起了整个总装生产线的运转过程,华腾工业集团这条高度自动化的总装生产线,让老毛子们不由得啧啧称赞——虽然老毛子们自己用的家伙什都是老掉牙的,但他们还是识货的,看着那些先进的生产设备,老毛子的眼中那叫一个羡慕。

  尤其是到了后面,看着每隔66秒钟就有一辆凯越小汽车从生产线上被人开下来,看的老毛子们震撼无比,甚至还有人不相信,亲自拿着表卡了一下时间,最后不得不承认,张起航此前没有说谎,华腾工业集团的这条总装线的生产节拍就是1分06秒,一点都不带差的。

  1分06秒啊,只需要66秒就有一辆小汽车走下生产线,这个现实,看的瓦连京·马特维延科、谢尔盖·舍斯塔科夫等人羡慕的眼珠子都红了,瓦连京·马特维延科更是忍不住向张起航问道:“张先生,您之前说你们这条生产线是你们华夏自己研发和生产的,那这条生产线的价格应该比国际上的同类型产品便宜吧?”

  什么意思?

  在实际上已经放弃了那套自动检测系统之后,老毛子又盯上了这条总装线?

  这倒是好事!

  张起航点点头,也没有跟瓦连京·马特维延科绕圈子,痛快的说道:“这个倒是没错,这条总装线的价格,只有国际同等技术水平汽车总装线的40%左右,折合成美元大概是2500万左右的样子。”

  2500万美元?

  瓦连京·马特维延科愣了一下,忍不住问道:“2500万美元,也不便宜啊,我没记错的话,欧洲同类型的汽车总装线,似乎也就比这个价格略高一些,大概3000万美元上下的样子。”

  “您说的没错,我们之前也在欧洲和美国考察过,”张起航并不否认这一点:“但我说的这个价格,最大年总装能力35万辆,而欧美同等价格水平的生产线,最大的年总装能力只有不到8万辆,对吧?”

  35万辆?

  老毛子们先是倒吸了一口气,但随即,在仔细计算了这个生产节拍之后,他们就不承认,确实是这样,而且这还是按照每天生产20个小时来计算的。

  而欧洲那边的情况,他们也清楚,自己之前了解过的那条价值2800万美元的生产线,确实就是按照年生产10万辆车设计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华腾工业集团的这条生产线确实是很便宜。

  算明白了这笔账,瓦连京·马特维延科点点头,说道:“您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但是张先生,您也知道,我们俄罗斯的汽车市场的规模不能跟你们比,所以,一条年产能35万辆汽车的生产线对于我们来说是严重的浪费,如果我们只需要引进一条年产能8到10万辆车的生产线,价格是多少?”

  对于瓦连京·马特维延科的这个问题,张起航笑了笑,没有回答,若是向瓦连京·马特维延科反问道:“马特维延科先生,看我们这条生产线,你就没发现一些不寻常的东西吗?”

  瓦连京·马特维延科愣了一下:不寻常的东西?什么不寻常的东西?

  但是下一秒钟,他的瞳孔就猛然一缩:刚刚从自己眼前经过的,是一辆自己不认识的车!

  他不知道这个车叫什么名字、是什么型号,但他很清楚,这个不是伏尔加汽车厂计划引进的凯越!

  (本章完)

第1148章 共线生产

  共线生产?

  这竟然是多车型共线生产?!

  终于意识到了这条生产线的不同之处的瓦连京·马特维延科,一脸震惊的指着眼前的那辆轩逸,难以置信的对张起航说道:“这是……这条生产线是……”

  “没错,”张起航笑眯眯的点头:“我们这条生产线是柔性生产线。”

  在瓦连京·马特维延科的提示下,谢尔盖·舍斯塔科夫等人也注意到了这条生产线的不同,同样是满脸的震惊:竟然是柔性生产线?

  所谓柔性生产线,是相对于之前的传统汽车生产线而言的。

  传统的汽车生产线的功能相当单一,只能生产某一款车型,没办法与自家的其他车型共线生产,这在很多时候造成了生产线资源的极大浪费:可能某款车型在前几年的时候很热销,厂家专门为这款车型添置了生产线,但几年之后,可能是车型不适应市场的需求,也可能是改款之后失去了竞争力,总之不管是什么原因吧,这款车型没有之前卖的那么好了。

  车型卖的不好固然可惜,但之前添置的这条生产线可怎么办?

  生产线是固定的,只能生产某一种车型,如果这款车的市场需求降低,生产线的生产能力不是被浪费了么?

  对于资本家来说,浪费就是最大的原罪!

  所以,这种情况下,资本家为了发挥出这条生产线最大的价值,会花费一定的资金对生产线进行改造,使其能够生产其他的车型,毕竟汽车的生产过程都是大同小异,之需要更换一些工装夹具以及重新设定好一些设备的参数就好了。

  但过了一段时间,资本家们忽然发现这款在产的车型的销售情况也不是很理想了,反倒是另外一款车型的销量猛增,产能开始不足。

  资本家这个时候又开始痛苦的花钱对生产线进行改造,还没改造完,发现之前有些滞销的车开始热销了,而热销的车型继续热销,需要再花钱新建生产线……

  反复这么折腾之后,看着金钱哗啦啦往外流的资本家们,就开始琢磨一件事了:能不能在一开始,就想办法让这条生产线具备同时生产多个车型的能力?这么一来,就算某个车型不热销了,也可以将其他热销的车型拿过来,在这条生产线上生产,充分发挥这条生产线的效率?

  毕竟,生产线的改造不止是花钱,还要花时间,一次改造和调试,用时少则两三个月、多则半年一年,这么长的时间里,生产线都不能为自己创造价值,在资本家们看来,工厂不能给自己赚钱,比赔钱还要难受。

  于是“柔性生产”和“共线生产”的概念应运而生——在未来,这个概念继续发展,就成了脉动生产线。

  瓦连京·马特维延科之前确实在一些国际刊物上看到过柔性生产、共线生产的文章,但从未想过自己能够在一家华夏汽车制造企业的生产工厂里面看到汽车共线生产的场景。

  正因为这个画面是如此的有冲击力,以至于在意识到自己参观的是一条具备共线生产能力的当代最先进的汽车生产线之后,瓦连京·马特维延科等一众伏尔加汽车制造厂的高管们,此刻全都惊呆了,一个个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种西方最先进的、据说连通用和福特这种顶级汽车巨头也才刚刚开始使用的生产线,竟然在华夏出现了?

  瓦连京·马特维延科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这……这……怎么可能?”

  说完,他马上又意识到自己的反应不太对劲,急忙解释道:“我不是质疑您,我是觉得……觉得……”

  好在张起航没有为难瓦连京·马特维延科的意思,不等瓦连京·马特维延科说完就点头道:“我明白,您就是太激动了。”

  瓦连京·马特维延科闻言,急忙点头:“对对对,我就是太激动了。”

  “我们这条柔性生产线也才刚刚完成改造不久,”张起航没有在这件事上多说,转而说道:“而我们之所以搞这个柔性生产线,归根到底,还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瓦连京·马特维延科等一众伏尔加汽车制造公司的高管们下意识的点头:可不是么,如果不是为了降低成本,谁会搞这玩意儿?

  瓦连京·马特维延科忍不住问道:“张先生,这条生产线的效果怎么样?”

  “非常好,”说起这个,张起航的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在实现了三款车型的共线生产之后,生产线的整体利用率提高了13.7%。”

  谢尔盖·舍斯塔科夫等人闻言,脸上不禁露出羡慕的神色。

  仅仅是对生产线的改进,就提高了13.7%的利用效率,虽然暂时还不清楚单车制造成本下降了多少,但想来7%到8%应该是有的,单车成本下降了这么多,意味着华腾集团的市场竞争力又增强了……大家都是生产汽车的,瞧瞧自己,再瞧瞧人家华腾集团,唉……

  想到自家的情况,老毛子们的心里忍不住一声叹息。

  瓦连京·马特维延科顾不得叹息,他想了想,向张起航问道:“张先生,我们是否可以引进这条柔性生产线?”

首节 上一节 547/68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