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火红年代 第401节

  其中一台用来作为试车,以及寿命试验。

  剩下的刘海准备制作两架直升机。

  所有零件图纸刘海都做了编号,然后制造出来的零件也做成编号。

  第一次制造接触这些零件不可避免的废品率比较高。

  马富强开始觉得厂里面的零部件废品率太高,恐怕会被领导开会。

  因为在柴油机动力车间,一旦某些人零部件废品率超过一定数量,就会被领导叫去开会。

  而在这里马富强发现,在这里不怕零部件制造失败,每失败一次,只要找出失败的原因,然后继续再制造就可以了。

  马富强所在的小组,只要出了废品零部件,大家都会聚集在一起,寻找问题进行讨论。

  大家讨论的东西五花八门,这个时候刘工也不会指出哪里错误,会让大家按照自己认为错误的地方进行再次制造。

  很显然,大部分人提出来的问题都不是关键所在。

  到最后大家失败了,刘工才会站出来指出哪个地方有问题。

  开始的时候马富强不理解,到了后面马富强才发现刘工的这个做法,让大家对零部件的制造工艺以及技术更加的理解。

  刘海亲自加工过这些零部件,当然知道哪里容易出问题,之所以不先说,就是要让大家摸索,要让大家讨论。

  刘海准备把这些人培养成骨干,这些人虽然不懂整体的技术,但是只要懂得零部件制造工艺。

  也就不得了了,特别是在这个时候,不过这些人有时候提出来的错误方向,让刘海都有目瞪口呆,因为按照刘海自己的理解,根本不可能朝这个方向去想。

  但是就是这错误的方向,还有不少人赞同,所以刘海就让大家按照自己的理解来重新制造零部件。

  当大家都失败了,刘海再站出来指出正确的方向,这样大家以后再制造,特别是批量制造的时候,遇到问题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解决。

  现在的样品制造以及后面的批量制造,中间还是有很大差距。

  刘海通过这次制造样品直升机,来提升这些人的技术水准认知。

  争取下一次自己只要甩出图纸,他们就能正确的制造出零部件。

  因为可以预见的,到了后面的装备制造难度越来越大。

  刘海就准备培养一批制造航空发动机的技术骨干。

  不求让这些人理解整个发动机的设计以及原理,只是让这些人能够按照图纸把单个零件制造完成,这就足够了。

  当然这几十个人幸亏也有李大力这些人在里面带着,维修科这边的人早前有过制造直升机的经历。

  四月中旬的时候,刘海看着涡轴零部件制造进度已经完成。

  就准备开始着手组装,涡轴发动机的组装也交给专门的小组来做。

  刘海之所以要分开,其实就是为了更好的管理。

  因为刘海不能要求这些工人又要能制造零部件,又要会组装。

  那对别人的要求太高了,刘海就从这些工人里面选出几名比较拔尖的技术人员,开始带领他们进行成品组装。

  而其他人继续制造零部件,反正涡轴发动机后面需求量不低。

  马富强就成功从制造零部件的小组调到了组装小组。

  组装小组的人并不是很多,只有三个人。

  马富强算一个,李大力算一个,还有一个张建国。

  因为组装这种发动机并不需要太多的人,人多了反而手杂。

  而且做这种的涡轴发动机,并不需要流水线制造,一方面是需求量没那么大,另外一方面不适合流水线制造。

  “今天我带领大家组装我们厂自行设计,自行制造的第一台涡轴发动机。”

  “你们不需要了解涡轴发动机的运行原理,只是需要知道怎么正确的安装每一个零部件。”

  “第一台涡轴发动机,我与李大力两个先进行组装,马富强你拿着组装手册,对比我跟李大利两人的组装步骤,张建国你负责在一边给我们两个递零部件,顺便按照我的要求进行记录。”刘海直接开始布置任务。

  马富强就拿着厚厚的组装手册,这上面有所有零部件编号以及组装步骤,包括每一个零部件怎么组装?

  张建国另外一边就是记录责任卡,李大力与刘海两个人就开始组装。

  刘海拿起一个零件,开始说这个零件编号以及组装方法。

  李大力就在旁边开始组装,张建国则记录组装时间,组装人,以及组装的零部件编号。

  马富强就在一边对照组装手册。

  刘海真正动手的时间比较少,基本都是在指挥李大力该怎么做。

  李大力跟着刘海这么多年,只是在航空发动机专业知识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但是单纯的动手能力一点也不差。

  至于其他维修科的人,还在其他几个小组里面承担重要责任。

  因为零部件还在继续制造,有维修科的人在里面当中坚力量,可以让其他技术人员尽早掌握制造技术。

  马富强第一次知道,涡轴发动机有这么多门道,里面组装的这么多零部件,绝大部分零部件都有严苛的组装要求。

  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来,用了四天时间,涡轴发动机组装完成。

  涡轴发动机组装完成之后,刘海又开始搭建试验台。

  试验台搭建完成之后,就到了最关键的试车环节。

  试车的这一天,孙爱国的心理其实稳稳的。

  为什么孙爱国心里很稳呢?那是因为涡轴发动机制造车间,还在持续不断的制造零部件。

  如果刘海没有把握,就根本不会让车间继续制造零部件。

  孙爱国还有主管军工的副厂长,正在一边等着试车。

  涡轴发动机被放在实验台上,各个管线管路连接妥当,刘海又重新检查了一遍。

  然后就开始试车,伴随着辅助动力设施的启动,涡轴发动机也开始正式启动。

  低沉的呜呜声之后就是巨大的呼呼声。

  涡轴发动机本质上也是涡轮发动机,巨大的吸气声掩盖了喷气的声音。

  大家都听着刘海的命令,刘海这边听着发动机的声音没有多大问题。

  然后密切注视着仪表,准备随时进行停机。

  低功率运行了十几分钟之后,刘海就熄火。

  然后进行维护检查,主要就是机油以及其他方面。

  维护检查也有维护检查手册,必须严格按照维护手册来做。

  对此所有人都没有丝毫意见,因为有意见的人,早就被孙爱国一脚踢飞了。

  厂子里面以前是有一些总认为自己有理的人,然后这些人就被一脚踢开,到了其他单位。

  当然能够被摩托车厂一脚踢开的,大部分都到了不怎么好的企业,也就是说不需要什么技术的企业。

  不需要技术工作,当然就需要下力气!

  经过了半天的测试,刘海看着孙爱国期待的目光开口宣布:“我们厂自主设计自主制造的第一台一千四百马力涡轴发动机试车成功!”

  至于这一台涡轴发动机具体的功率还没有进行测试,刘海估算在一千四百以上。

  孙爱国以及主管军工的副厂长纷纷鼓掌,还有参与测试的几人也开始鼓掌,虽然在场的人不多,但是掌声非常的大。

  之所以人不多,就是因为保密需要。

  “下一步这个发动机是不是可以量产?”孙爱国十分高兴的问道。

  “量产还要再等等,车间这边技术还没吃透。”刘海摇摇头。

  “那就好!”孙爱国听明白了,刘海这话的意思就是车间里面技术吃透就可以量产。

  当然刘海说的吃透技术就是吃透零部件制造技术,而不是说设计技术。

  “接下来整机的制造呢?”孙爱国又赶紧问道。

  “发动机我们还要进行试车,而且整机我这边设计还要接近一个月才完成,预计在五月中旬开始制造整机,一切顺利的话,七月底八月初就可以进行试飞。”刘海开口说道。

第480章 数控机床

  孙爱国与主管军工的副厂长听到刘海这话点点头。

  “一切按照你的计划来,现在直升机制造就是我们这边重中之重,希望大家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努力做好刘科长布置的任务,争取在国庆之前,样机能够拿出来。”孙爱国就对其他几人开口说道。

  孙爱国说这话就是因为,刚才刘海说七八月份就能整个飞机制造出来。

  “保证完成任务!”刘海当然能够保证就这超级减配的黑鹰直升机顺利完成,自己在航母空间已经有了生产经验。

  当然如果这个速度说出去的话,恐怕西方那些科学家还有研究者下巴都要掉了。

  居然有这样来搞科研生产的,满打满算最多就两年时间,你们就搞出了一架直升机?

  当然这个在现在的国内,恐怕也就只有刘海这样干其他人相信。

  换了一个人敢这样说,领导上去就要吐他一口浓痰,让他有多远滚多远。

  但是刘海是有着无数的成功先例,而且刘海这边的工作进度也能经得起考验。

  马富强在一边听到厂长的话也赶紧拍手。

  不过想到十几万字的装配工艺,马富强也觉得头疼。

  不管是任何航空发动机装配,都是很复杂的事情。

  刘海之所以与李大力两人能够三天之内完成组装,还是因为前期工作做得好。

  航空发动机的涡轮以及风扇配平,这才是关键所在,每一个涡轮叶片或者风扇叶片都会进行仔细称重,然后有经验的工人进行配平。

  刘海这边配平的任务就交给了苟荣所在的小组。

  每一个涡轮叶片以及风扇叶片都有它固定的位置。

  每一个风扇叶片以及涡轮叶片,在加工完成之后都要称重,然后配平的时候会很多的涡轮叶片或者风扇叶片里面选择。

  当然整体的航空发动机还有很多的装配技术要点,这厚厚的装配工艺,完全就是有无数工人在生产使用中总结而成。

  说个不好听的,就上辈子刘海在学校里面,拿来练手的航空发动机的装配工艺手册,拿到现在那都是无比宝贝的东西。

  刘海这边主要是有维修科一帮人在整个车间当骨干。

  不然就刘海一个人,甭想这么快就把涡轴发动机拿出来。

  维修科一帮人有着丰富的制造经验,加上上次山寨小羚羊直升机的经验,当然最关键还是刘海的设计以及材料配比。

  刘海有这样的挂逼能力,也花费了前后将近一年半的时间,才把涡轴发动机拿出来。

  后续的机体制造就相对要简单一些,也就是整个动力单元稍微复杂一点。

  孙爱国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上报给上级部门,实在是被上级部门的领导问的有点郁闷了。

  涡轴发动机继续在刘海的监督下进行试车,而马富强等人则一边学习装配工艺,一边开始慢慢装配第二台涡轴发动机。

首节 上一节 401/8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