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书记嘴巴一撇,“这都不晓得,我告诉你,荆江分洪工程是新中国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就在湖北的公安县,比鼎鼎大名的十三陵水库、红旗渠还要早得多。
早在50年冬天的时候,李先生就亲自批准并全程过问这项水利工程,念同志负责主持,准备时间就用了一年半,52年初夏开工,1年时间完工,不仅改变了荆江地区水患频发的状况,还改善了整个长江中下游的水利和航道安全,我们这里现在水患比以前少得多,就是因为有了这个水利工程调节水位。”
陈凡满脸惊讶,这个他还真不知道。
杨书记得意洋洋地翘起二郎腿,抽了一口烟,正准备说话。
然后就被旁边的张队长将话头抢了回去,“就是这个荆江分洪区,当年搞建设的时候,除了老肖还在北边打仗,我们几个都去上过河工,那家伙,真是人山人海、红旗招展,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陈凡眨眨眼,您老是不是串词了?
张队长见他似乎不信,当即脸色一板,“伱娃儿么要以为我在吹牛,一点也不夸张,当时参加建设的总共有30万大军,其中10万部队,20万民工,除了有几队女的当火头军烧饭,其他全都是18到45岁的壮劳力。
我们30万人,就靠肩挑、手推,只用了75天,就建成第一期主体工程。
当时30万人吃喝拉撒都在河堤上,住的是草窝棚,吃的是大锅饭,醒来就开干,天黑就睡觉。干活的时候高地上插红旗,大喇叭放广播,那白米、肥猪每天都往工地上送,可以敞开了肚皮吃。
30万人背后还有30万人,东北的钢材、上海的机器、广西的木材、宜昌的石头都往工地上送,一天都没耽误过,所有人都干劲十足,这就叫大工程。”
张队长和杨书记忆往昔峥嵘岁月,陈凡听得心驰神往。
可惜,他想象不出那种画面,只记得建两神山时,几百台重型机器同时开工,一座小山被连夜铲平,10几天内先后建起两座大型医院。
也许两者的效率和方式各不相同,但是那种一脉相承的精神,却能清晰地感受得到。
第100章 成了三大员
有大型工程,自然也有中型、小型工程。
中型河工一般由省级出面组织,比如苏北灌溉总渠和淮河治理就是省级工程,一般是发动省内力量来修建,人力物力都是在本省解决。
这种时间不会太长,出工也不会太远。
最小的自然就是县级工程,也就是本地人常说的“挑堤”。
一般由县水利局负责主持,各个公社(乡镇)分段管理,再由下面的生产大队独立实施。
大部分情况下,不需要带铺盖行李出门,早上出工晚上回家,如果赶工期、时间长,也会在大堤上搭窝棚短住。
此外也没有太多的机械和物料,主要就靠箢子、扁担、铁锹、小推车,一点点地给大堤加固、加高、拓宽。
挑堤是重体力活,基本上只会挑选18到45岁的人参加,如果家里劳动力不足,才会将年龄放宽到16到50岁,原则上不要女人。
但是如果家里实在出不了男人,也可以适当照顾女人上堤烧火煮饭。
为什么这么累的活,大家却都抢着去干呢?
当然是因为待遇高。
后世网上有人说,上河工没有工分,还要自带干粮,那其实是很大的误会。
不能说没有,但不在这个年代。
往前是解放前在蓝区“服劳役”。
往后则是生产队解散,取消了记工分,也就是产生误会的时期。
八九十年代的农民自己承包责任田,自负盈亏,但是规定的“提留”不能少,河工也必须要完成。
那个时候上河工已经没有了工分,但是可以记“工”,这些工都是有价值的,可以抵扣“提留”,也就是农业税的一部分。
而且如果是时间比较长的工程,都会统一安排伙食,将粮食和肉菜按人头发到生产队,生产队自己组织火头军煮饭。
若是不安排,让农民自带干粮,这部分补贴就会折算到“工”里面,用于抵扣“提留”。
这种跟解放前的自费“服劳役”是两码事。
有些80后、90后的记忆中,自家大人自带粮食去上工,还没有工资,就以为是免费劳动,其实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
而现在挑堤,正常情况下,一个壮劳力可以计12分的工分,最高的甚至能计到15分,哪怕是烧火的妇女也能有10分。
工分更高不说,还包两餐伙食。
吃得好不好且不提,最少必须保证能吃饱。干这种重体力活,不吃饱可不行,严重的话真的会死人的。
既有工分赚,又有免费的饭可以吃,在饿过肚子的老一辈眼里,自然是天大的美差,也就难怪人人都想去上工。
若是出远门,限名额的那种,为了争抢名额,甚至还会闹出一些小矛盾。
张队长就讲了一个趣事。
有一次出门上河工,隔壁青山公社的一个生产队分配人手,当时确定是一家出一个人,可其中一家只有女人,男人去了边疆支边,他女人舍不得挣工分的机会,也硬要去,队长就问他,“我们都是男人,你去了睡哪里?”
那女人也不是好糊弄的,当即就喊道,“钻你被窝、给你捂脚行不行?”
当时引得哄堂大笑。
队长没办法,只得同意她跟着过去,但是没有给她安排重活,就让她当了个“火头军”,睡觉也在搭的临时厨房里。
由此可见现在的农民对这项工作的重视。
这些上工的工分,也不是由生产队出,而是上级部门跟生产队结算,要么直接拨款、拨付物资,要么用于抵扣生产队的上缴任务,总之不会落到社员头上去分摊。
虽然不排除有些地方的基层干部上下其手,克扣拦截,但总的来说,在社员们眼里,挑堤是一件既辛苦又开心的好事。
也就难怪前几天吃席的时候,还主动有人问杨队长,今年还有没有挑堤的工?
……
陈凡坐在烟雾缭绕的办公室里,晕头涨脑地听着四位领导伱一句、我一句,说着上河工的那些事,再结合小时候听外公他们聊天时说的话,心里总算对这个工作有了点大致的概念。
搞清楚状况之后,他实在受不了这里的二手烟,恰好也快到停广播的时间,当即便准备打声招呼出去。
这时杨书记不知道想了些什么,突然灵机一动,对着陈凡说道,“小陈你会不会写新闻稿?”
陈凡,(◎_◎)?“啊?”
他还没反应过来,倒是张队长一下子就明白了杨书记的意思,当即干咳一声,和颜悦色地说道,
“这个挑堤啊,虽然只是一个小工程,但是放在全局来说,也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小陈你要是有这个本事,不妨试一下,给我们队里的社员写几篇新闻稿。
要是能被公社广播站选中,也是个荣誉嘛,万一没选中,也没有关系,可以就在我们自己广播站里面播。”
旁边的叶树宝一听,立马接着他的话说道,“以前每年挑堤,县广播电台都会挑一些典型做报道,有时候还会选送到地委日报。
可惜啊,这么多年了,连那狗屁倒灶的甘家村都上过一次县广播,却一次都没选中过我们卢家湾。”
然后看着陈凡,“他们不选我们没关系,我们现在自己也有广播站,而且还来了你这个文曲星,……”
陈凡吓得赶紧摆手,“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
叶树宝打了个哈哈,“反正就是这么个意思,县里面能往地委选送,那我们生产队也能往公社送啊,公社是不是也可以往县里送?
只要你把新闻稿写出来,剩下的就是我们的事,为卢家湾扬名的机会就在眼前,错过就要等下一年,你可千万要顶上去啊!”
陈凡呆着脸,你们刚刚还在说,今天挑堤就是个小工程,还不值一提。现在就是错过就要等下一年,变化要不要这么快啊?
听到叶树宝的话,肖烈文也加入劝说的行列,“不管行不行,你总归先试一下,这可是关系到集体荣誉的事,试都不试,可不是干工作的态度。”
陈凡,好嘛,这都上线到工作态度上面来了,我还能说啥?
他只得苦笑着说道,“这东西我也没写过,只能说试着写一下,要是写得不好,……”
杨书记立刻抬起手,“写得不好也跟你无关,就我们队里这些个大老粗,连试一下的本事都没有呢,谁还有资格怪你?”
说着叭了口烟,咧着嘴笑道,“刚才老张不是说了么,最不济,也可以在咱们自己队里播嘛,大小也是个荣誉。”
话都说到这个地步,陈凡自然不再拒绝。
这时张队长又呵呵笑道,“小伙子好好干,要是你的文章能被公社选上,我做主给你发奖状,还让你再兼个通讯员。”
陈凡咧着嘴尬笑。
我已经是广播员兼资料员,再兼一个通讯员,得,以后干脆叫三大员。
可是你们又不涨工资!
第101章 简单的套路
2023-11-02
陈凡会写新闻稿吗?
显而易见,他不会!
那他会写文章吗?
毫不客气的说,这个他还是会的。
曾经上学的时候,他拿过小学的作文范文,被语文老师当众朗读;初中时还向杂志社投过稿(未采用);高考的时候,语文得的是138分的高分,以至于他坚定地认为自己是个很有潜力的作家,从上大学时就开始在网上码字,先后写过八部小说(未签约)。
那么,作为一个累计写过近百万字的文学爱好者,写一篇新闻稿,在他看来应该问题不大,这也是他以前想过写小说赚稿费,以及今天敢于“试一下”的主要原因。
但是,每个年代都有当代的特色,他不能用后世的“震惊体”在这个时代写稿,否则他极有可能会被“震伤”。
所以,为了安全起见,他需要借鉴这个时代的新闻稿写作格式,尤其是关于时代特色的地方,是他关注的重点!
下班之后,他抱着厚厚一叠报纸回了家。
姜丽丽看到他拿了这么多报纸回来,非常惊讶地问道,“你拿这么多报纸回来干嘛?要糊墙吗?”
见陈凡神秘地微笑,她还以为自己猜中了,赶紧说道,“头版报纸不能糊,有领导的报纸也不能糊,会犯错误的。只能糊其他版面的报纸,最好是副刊。”
幸好我不是拿回来糊墙的,要不然还真有可能犯忌讳。
陈凡心里嘀咕了一句,嘿嘿笑道,“没有,我是拿回来看的,这不是马上要挑堤了吗,今天大队上又任命我做通讯员,让我写一篇挑堤的新闻稿,之前也没写过这类文章,我就拿了些报纸回来做参考。”
姜丽丽睁大眼睛,眼里满是惊喜,“真的吗?那你不是广播员兼通讯员了?”
陈凡自豪地抬头挺胸,嘿嘿直笑,“不止呢,我还兼了图书室的资料员。”
姜丽丽抬起手轻轻鼓掌,眼睛弯成两道新月,“你好厉害呀!”
陈凡故作潇洒地摆摆手,“嗨,其实都是些杂务琐事,也没什么。”
姜丽丽眼里满是羡慕,笑着说道,“那可不一般,没有文化知识,可做不了这些。”
顿了一下,她赶紧说道,“那伱先休息,我去做饭,做好了叫你。”
说完就往厨房走去。
陈凡现在也适应了他钓鱼切肉、姜丽丽做饭的生活,很自然地回了房。
然后就开始研究类似的新闻稿。
比如某某单位争创先进,某某公社做出了什么成绩,某某人努力工作成了劳动标兵。
一连研究了十几篇,陈凡的眼神越来越古怪。
到不是说这些新闻稿很难,恰恰相反,而是太简单了。
所有的稿件大概就是同一个套路,比后世总是不能签约的网文简单了大概一万倍。
概括起来就是,前提要点有两个,一个是引用一句某某的话作为立场和出发点,另一个则是要批判去年被割的四大派。
如果没有这两点,这篇报道稿大概率是过不了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