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队长指了指土坡上的村子,笑道,“你要闲着没事,就到村里去转转,认识认识人。还有,后天上午我家杀年猪,你要没事就过来搭把手,叫上姜丽丽,跟她一起过来。”
说是搭把手,其实就是让他过去吃肉。
刚才陈凡挑了几担水,整个村子都传遍了,一米八的大个子,挑水挑半桶,连姜丽丽那个女娃娃都不如,真是从村头笑到村尾。
就这点力气,他能去帮什么忙?
也就只能帮忙吃。
陈凡也是有自知之明的,自己这点本事,过去也就是个凑热闹的份,便打算口头应付一下,到时候过去晃一晃,等开饭之前就走。
但是想到过去看杀猪,如果帮手的话,哪怕只是搬搬抬抬,也可能会触发新的技能,便仿佛听见一声,“您有新的订单”,当即就红了眼睛。
稍息立正站好,“队长您放心,保证按时到,坚决完成任务!”
杨队长呵呵笑了笑,拍拍他的肩膀,“行,后天早点来。”
说完之后,这才背着手转身离开。
陈凡将他送到院门口,看着山坡上掩映在树林间的一座座茅草屋,欢喜得无以复加。
自己眼睛只盯着姜丽丽,差点忘了前面还有几百号人等着自己去刷经验呢!
第14章 养猪那点事儿
当然,虽然客户群体很多,等着他去刷单,但陈凡也明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道理。
就现在自己这体格,走出去说要给人家帮忙,人家还以为他是要去蹭吃蹭喝呢。
不拿扫帚把他往外赶就是好的,还帮忙?想多了。
所以,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考虑,陈凡觉得自己应该先摸清楚生产队的基本情况,哪家比较困难,更需要帮助,哪家的困难比较低级,更具备可行性。
然后列出一张表格,根据实际情况分出轻重缓急,再徐徐图之。
至于现在?
他想到刚才杨队长说的杀年猪,而且是他家杀年猪?
生产队不都是公家的吗,怎么还有私家猪呢?
带着几分不解,他走到姜丽丽房间门口,还不等他说话,姜丽丽就走了出来,“刚才杨队长来了,是有什么事吗?”
陈凡站在门口,笑着说道,“哦,杨队长说他家后天上午杀年猪,让我们一起去他家帮忙。”
“啊?”
姜丽丽满脸怀疑,“也叫了我去?”
陈凡微微一愣,“啊,他是这么说的。”
看姜丽丽脸色好像不太对,便问道,“怎么啦?”
姜丽丽低下头,“我在这里三年,他从来没有叫过我,只有队里杀年猪才会叫我过去,但那也是所有人都会去。”
陈凡眼珠微转,“可是,刚才他确实是这么说的啊。”
难道是客气话?
姜丽丽也有点茫然,队长他是什么意思啊?
陈凡想了想,“反正他是真说了这个话,要不然我也不敢这么跟你说,不管怎么样,后天你就跟我一起去看看,万一要是真有任务给你,但是伱没去,那多不合适,是吧。”
姜丽丽仔细想了想,觉得陈凡说的有道理,便点了点头,“好吧,那后天早上我跟你一起去,如果没事我再回来。”
陈凡笑了笑,又问道,“哎,刚才听你说,还有队里杀年猪,这养猪队里和私人是分开的吗?”
姜丽丽轻轻摇头,说道,“也不算完全分开,还是有点关系。就是国家号召全国的生产队多养猪、养好猪,然后允许社员家里自己养点鸡鸭猪,吃不完的也可以卖给食品站,所以生产队除了有一个养了十几头猪的猪场,还提议每家每户都养两头猪。
生产队的猪每年只留两三头最小的,杀了给全队的社员分肉,肉也是按照工分比例来算,谁挣的工分多,分到手的肉就多,工分少的,可能就只能分点猪头肉,甚至猪下水。
社员家里的两头猪,一头大的必须卖给公社的食品站,不过食品站只收120斤以上的猪,不满120斤的都不要,剩下一头小的可以自己留着吃。”
陈凡一手环抱在胸前,一手捏着下巴,靠在门框上,若有所思地说道,“那还可以啊,村民除了工分,还可以自己养鸡养猪,年底都能得不少肉吧。”
以前看年代文小说,都说农村生产队里一年到头只有过年那天能吃一顿肉,现在看来,也不是所有地方都很穷啊。
姜丽丽抬起头瞟了他一眼,又低下头,轻声说道,“不是的。”
“啊?”
陈凡看着她,“有什么不对吗?”
姜丽丽耐心解释,“养鸡、养鸭、养猪都要饲料,鸡鸭还能自己去地里刨点虫子吃,再加点谷糠和青草,也能养活。养猪就累多了,每天都必须要去打猪草,打猪草还要趁早,要不然就赶不上跟着队里去上工,耽误了上工,不仅要挨批评,还要扣工分。
然后只吃猪草的猪很不容易养壮,身体不壮就容易生病,没等长大就病死了。就算能长大,等到腊月前食品站收猪,也达不到120斤的要求。
有的社员为了凑够120斤,就在当天早上给猪吃很多猪草,但是猪吃多了被吊着抬过去,很容易窜、窜稀。”
陈凡看着姜丽丽讲到这里,一张脸都红透了,这是有多容易害羞。
同时他也反应过来,现在还是70年代,白条猪没有得到推广,只在少数地方有规模性的养殖。跟经过近百年才改良成功的白条猪不同,本土的黑猪、花猪体量小、生长慢、杂病多,养殖效率非常低。
后来全国各地那些“土猪”,其实都是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后改良过的,要不然一个病害就能把养猪场亏死,另外体型也增加了许多,能多长不少肉。
而现在全国范围内绝大部分都是养殖未经改良的本地猪,甚至同一个省内就有几个不同的品种,这样一来,养殖效益当然不高,养不大、养不长的情况频频发生,也就不奇怪了。
姜丽丽两耳有些发烫,低着头继续说道,“等猪抬到食品站,上秤够重量的话,就能领到30多块钱,和一些票,要是不够重量了,就只能又抬回去。
不够重量的猪也不能随便卖,杀了肉如果不留着自己吃,要卖的话,只能卖给生产队,生产队按照肉量给社员算工分,那些肉要么上缴、补生产队的亏空,要么跟其他实物一起,折算到分红里面,分给社员。”
等她说完,陈凡也明白过来,“所以社员养猪,也不一定都是赚的?也不是所有社员都愿意养?”
姜丽丽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如果有条件的话,社员还是很想养猪的,因为只靠工分的话,可能一年到头都吃不上肉。如果养了猪,到年底一头猪能换30多块钱和一些票,可以补贴很大一部分家用,自家也能吃几顿肉。
但是养猪很费时费工,壮劳力要挣工分,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伺候,有些家庭才不乐意养猪,或者就养一头应付要求,如果能养满120斤,就卖了换钱和票,如果养不满,也能稍微补贴一点,就是自己可能没有肉吃。
也就只有家里小孩多的家庭,才会养两头甚至三头,自己可以留一头,其他的卖给食品站。小孩出工也挣不了多少工分,就专门出去打猪草、煮猪食,而且猪粪交给队里,也能换工分。”
陈凡听在耳里,先是觉得有趣,后来只感觉心酸。
连小孩子的劳动力都算计得这么清楚,公社生活不易啊。
沉默了一会儿,他才摇了摇头,转身看了看,问道,“知青点没有养鸡养猪吗?”
这话一出,姜丽丽却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沉默了好几秒。
陈凡眼珠微转,是不是自己说错话了?
这时姜丽丽才说道,“本来知青点养了几只鸡,不过他们回家之前,都杀了炖了一大锅吃了。养猪太累,还有很大的气味,有些人不乐意养,养了也不乐意伺候,久而久之,知青点的猪圈就空了。”
陈凡恍然地点点头,原来如此。
随即又是一愣,转头看向姜丽丽,想到她刚才的话。
回家前都吃了?
一只都没给她留???
第15章 增加技能
回到自己房间,陈凡继续看书,可看了一会儿,却怎么也看不进去,此时他满脑子都是刚才姜丽丽的话。
鸡吃了,猪不养。
其他人都回家过年,就一点好东西都不给人家姑娘留?
太不是东西了吧?!
过了一会儿,陈凡死活坐不住,便将书放下,起身往外走。
他走到姜丽丽门口,跟她打了声招呼,“那个,小姜。”
姜丽丽立刻走过来,“来了。”
顿了一下,她眼里闪过一丝古怪,小声问道,“陈、陈凡,问你个事儿。”
陈凡正准备说话,听她这么说,便笑道,“你说。”
姜丽丽好奇地打量着他,“你今年多大啦?”
陈凡眨眨眼,心里猜到她的意思,便说道,“十八。”
满十六、进十七,再虚一岁,十八很合理吧。
何况自己真实年龄已经有28岁,叫她一声小姜没问题啊。
姜丽丽恍然点了点头,“哦,那、那伱比我大一岁。”
既然比自己大,那叫自己小姜没毛病,她还以为陈凡只有16岁左右呢。
陈凡继续眨眼,“你、哪一年的?”
姜丽丽,“我59的。”
陈凡,“哦,是50后。”
掐指一算,她今年17岁?三年前下乡,那么就是14岁出来的?
算算时间也差不多,现在上小学的指导年龄是7岁,读完5年小学、两年初中,正好是14岁,没毛病。
姜丽丽则有点懵,(⊙_⊙)“啊?”
陈凡,“50后就是说50年代出生的意思。”
姜丽丽,(⊙﹏⊙)“哦。”
这是哪里的说法?
她正想问陈凡有什么事,陈凡便指了指外面,说道,“我去村里走走,跟你说一声。”
姜丽丽笑着点点头,“嗯,我知道了,你去吧。”
随即才反应过来,好像自己笑了?于是赶紧低着头。
陈凡挥了挥手,好吧,她又看不见,便笑道,“我走了,拜拜。”
这才转身往外面走去。
姜丽丽看着他的背影,眼里有些好奇,“bye-bye?”
虽然初中就开始学英语,但是当前环境下,平时用英语的可不多,最多也就是关系好的同学之间掉一两个单词,他连日常说话也带着英文?
陈凡出了院子,正对着院门口的是一片杉树林,放眼看去,数不清具体有多少棵树,看着最多也就一两百棵的样子。现在所有杉树的叶子都已经枯黄,地上也有一层黄绿相间的落叶,大片的黄色聚在一起,放在几十年后,这里妥妥是网红的打卡点。
顺着杉树往西走十几米,有一条五米左右宽的土路。
陈凡两手插进兜里,将宽松的棉袄裹紧,迈步往上走去。
左边是杉树林,右边就是光秃秃的土坡了。
这个建在土坡上的村庄呈南北走向,最北端便是知青点,东边是河堤,西边、北面和南面都是农田。
不过和北方平坦的田野不同,这里明显是丘陵地带,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片隆起的土坡,这些土坡要么用来居住,要么被开垦成旱田。
所以这里的农田不会很规范,而是按照低洼是水田,坡地、高地是旱田的规律来分布,零零散散,很难集约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