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驾驶员开始 第676节

  “老师,我也要回家商量一下。”

  有了曲洋开头,那几人的借口都差不多,没有一个人愿意借。

  这些人都是被李开朗打过,被严万彬说教过。

  严万彬没想到他们居然记仇,对于他当初的好心,居然当成驴肝肺。

  “行,那你们回去商量商量,量力而行,就是不借,老师也不会多说什么。”严万彬点头。

  这几人在他心里的比重自然而然会下降,对他们不会再热心,以后遇到什么问题,肯定是自己解决。

  而对于帮他的大部分人,严万彬自然是会重视不少。

  这是人之常情,没什么好说的。

  “大家借给我的粮票,老师不会忘记,保证以后一定会尽快还上,谢谢各位同学。”

  说完,严万彬向大家鞠躬致谢。

  一个教室零零散散能凑出近30斤粮食,这已经是超出了严万彬的预料,却也是给他极大的压力。

  要还上这么多粮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以后几个月要缩食了。

  “我就不打扰大家学习了。”

  严万彬和白洁点头招呼,便去了二班讨要粮票。

  仅仅近30斤粮食,可不够一家子一个月的伙食。

  二班借出粮食和一班差不多,多了几斤,

  这差的几斤,主要是一班那些人没借粮食,又有李开朗这个大头出5斤粮票才追上的。

  李开朗这么做,一方面是感谢严万彬,一方面也是想让他重视他们小组。

  反正粮票什么的,对李开朗没用,要不是不知道严万彬的住址,李开朗都想直接送粮食过去。

  上完课,其他老师知道严万彬的情况,每人也都借出一斤粮食,帮助他渡过难关。

第452章 奖励的烦恼

  第二天。

  今天轧钢厂可是有大事发生。

  大家辛辛苦苦一个月,终于到了开奖的时候。

  “早!”

  “早啊!”

  工人们陆陆续续来轧钢厂上班,一个个心情很是不错,对自己取得本月的优秀工人很有信心。

  “郭主任,郭主任,你说是不是在名单上。”一工人见第一车间主任郭大撇子来了,立马上前问话。

  “唉,不能说不能说。”郭大撇子连连摆手。

  “这有什么不能说的,今天都要宣布,早一点晚一点算不了什么,主任你悄悄和我说,我指定不说出去。”

  郭大撇子在摆手:“唉,不能说,要是名单里没你咋整,你是不是就没心情工作,反正也是迟早的事,早一点晚一点算不得什么。”

  “你就耐心等着吧,是你的逃不了,你说是吧?”

  说完,拍了拍工人的肩膀。

  “明白明白。”顿时,那工人心领神会,得意洋洋地去工作。

  周围人见状,恨得直咬牙,立马上前问话。

  “郭主任,我呢我呢?”

  “问我我哦也不能,安心工作吧,晚点听广播就是了,着什么急啊。”

  郭大撇子不耐烦说完,便着急离开。

  “嘿,幸好我问的早。”那被拍了肩膀的同志洋洋得意,心情十分美妙的工作。

  “可恶啊,嘚瑟什么,郭大撇子又没说你是优秀工人,当心广播里没你。”

  “嘿,吃不到葡萄倒吐葡萄酸,你就是羡慕嫉妒我。”

  “嘚瑟,你接着嘚瑟,当心广播里没你,到时候看你咋办?”

  众人恨得直咬牙开始工作。

  没有宣布谁获奖,大家便安心工作,虽然比起前几天有些拖拉,但效率还是有的。

  作为主任的郭大撇子,怎么可能不知道谁获奖了,人选的名单可是他上报的。

  只是得奖的毕竟是少数,没得奖是大部分人,一个人心情低落,效率就影响一点。

  但是基数大了,影响就不是一星半点,这也是为什么广播都是在下午。

  因为上午已经把事情做的差不多。

  这奖励制度是年后改革后的第一次试验,全厂上下都很在意。

  现在距离开奖还早得很,倒是秘书万慎又找到了李开朗。

  “李师傅,杨厂长找你。”

  来到杨厂长办公室。

  “小万,你先出去一下,我有话和李师傅说。”

  万慎略有深意地看了李开朗一眼,随即便退了出去。

  “杨厂长,您找我有什么事吗?”

  杨厂长没急着说,伸手示意沙发:“坐着说。”

  等两人坐下,这才道:“上次和你说的,月末再去采买一次粮食,麻烦你再去一趟。”

  “再去一趟?杨厂长,上次不是说了吗?他们一月才只买一次,我这次去了很有可能采买不到粮食。”

  杨厂长叹了口气,“这我也知道,这不是遇到了难题了吗?今天厂里会发放奖励,这你知道吧。”

  李开朗点点头。

  “我就是为这奖励发愁啊,仓库的粮食动不了,只能想办法弄外面搞点,这不就有麻烦到你吗?”

  “想着试一试,看看能不能再弄来点粮食,你去和他们求求情,价格再贵点也不是问题,只要有粮食就行。”

  杨厂长正发愁着,本来是没什么事的。

  但是大领导突然派人来视察,视察轧钢厂所谓的奖励制度是什么效果。

  要是效果好,四九城其他厂子可能会学着试用。

  本来评选上的工人,原先是只要给钱和票,但在年初改变后,在钱、票、粮食选一。

  现在这光景,粮食有多抢手可想而知,这么一来绝对能让工人积极生产。

  钱、票倒是好解决,但是粮食搞不了,视察的领导在,没法从仓库里调出粮食,只能想办法从外面弄粮食。

  关键是,采购科采购来的粮食,和李开朗原先采买来的粮食,都用完了,没有多余的粮食,这就麻烦了。

  没法发放粮食,只能在想办法搞来粮食,这不就下想到李开朗,

  除了这个原因,杨厂长还想试一试,是不是真的一个月只能采买一次。

  李开朗倒是没想到杨厂长心里有这么多小九九,见杨厂长如此着急,便答应下来。

  “杨厂长,我尽力试一试。”

  “行,相信你肯定能做到。”杨厂长拍了拍李开朗的肩膀。

  “我带你去拿钱去。”

  杨厂长这次避着万慎,也是不想多生事端。

  还是上次财务,这次多拿了1千块钱,总计4千块钱。

  “去吧,一路小心,尽快回来,厂里等着你放奖励。”

  李开朗点头,拿着4千块钱,心里乐滋滋,“这钱不要白不要。”

  和上次一样的做法,随处瞎晃荡,瞎转转,再休息休息,顺便把车弄脏,一系列操作后,这次开始干正事。

  装粮食、盖幕布、打灰,最后拉回小树林,一系列操作一气呵成,就是下午1点。

  “好好好,小李,我没看错你,只要你出马,一定能行!”

  杨厂长高兴万分看着车厢上的粮食,忽视掉他手里的鸡。

  “杨厂长,他们说了,这次要不是轧钢厂应急,多给了钱才接济的,下不为例。”

  “他们还说,下次交易在下个月末,价格和今天给的价一样。”

  杨厂长笑着点头,一点也不在意。

  “对了,这次收了多少粮食?”

  “还是和上次一样,800多斤。”

  杨厂长顿时脸黑:“800多斤?4千块钱,一斤差不多5块钱,还是粗粮,他们可真黑啊。”

  以上李开朗说的这些话,其实都是他虚构的,毕竟一个月搞出近2千斤粮食,放在前年不算什么。

  放在现在太多了,搞来一次两次还行,哪能次次都搞来这么多,李开朗不得不防备着点。

  1千斤其实也够用了,细水长流的赚钱才是最好的,竭泽而渔的办法,只适用一次。

  李开朗解释:“杨厂长,下个月就这一次,以后他们会按市面上的价格交易。”

  杨厂长点点头,“这还差不多,不过这也太贵了,看来这奖励制度得再改一改。”

  “等发往了奖励再说了,钱、票、粮食三选二,绝不能让粮食独大,得省下来点。”

  杨厂长拍了拍李开朗肩膀:“行,接下来就麻烦你了,粮食还是放在食堂吧。”

  “等搬完了粮食,就可以开始了。”

  “行。”李开朗和上次一样,开始善后。

  让食堂主任赵刚叫人来搬粮食,顺便把鸡处理了,弄完后和杨厂长说一声,便开回轧钢厂,清洗卡车。

  接下来,就是轧钢厂上下心心念念的领奖时刻。

  “呼呼~”

  喇叭突然传来声响。

  “嘿嘿,广播出声了,赶紧听。”一个工人停下手中的活,招呼着周围的同事。

  “别做了,快来听听,要宣布了。”

  一时间,整个轧钢厂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所有的工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广播的方向。

  话音刚落,轧钢厂上下静静地盯着广播,不仅仅只是工人,还有办公室坐着的职工,以及杨厂长等领导。

  最重要的,还有冶金部派下来的视察的领导。

首节 上一节 676/9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