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档07:开启学神殿 第117节

  姜老师改作业改的头痛。

  没想到自己所教的学生一届不如一届,一届比一届糟糕。

  按理说数学专业的学生完成平时的课后作业,那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可是没有想到这一届的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问题都这么大。

  能够全部做对的都是凤毛麟角。

  有不少学生根本就不交作业。

  就算是交了作业的也都是敷衍了事,也不知道是在哪里抄的答案。

  你说认真抄答案,那就算了。

  抄答案有抄错的。

  和姜老师同一个办公室的其他理学院的任课老师苦笑一声说道:“算了吧,姜老师,这个锅人家体育老师可不会背。”

  “咱们国家从1999年开始扩招以来,大学生的数量是越来越多,质量当然是一届不如一届。”

  “但是每一届学生之中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才。”

  “比如你们应用数学专业的陆山就非常的厉害呀。”

  “我听说他在高三的时候,就和唐益教授在《数学年刊》发表了论文,这才刚刚大一吧,都已经连续发了好几篇论文,好像还是跨专业发表的。”

  一提到陆山,姜老师的嘴角露出一丝笑容。

  优秀的学生肯定是每一名老师都非常的喜欢。

  恰好,陆山就在自己的办公室。

  姜老师乐呵呵的放下了手中的作业,“陆山找我什么事呀?”

  姜老师看见了陆山的手里面抱着厚厚的文件,一看就是打印出来的论文。

  先是有一些诧异,随后又变得惊喜起来。

  但没想到陆山的行动能力居然会这么的强。

  他几天前才给陆山说,让陆山搞一篇数学方面的论文,而且题目也给陆山选好了——非奇异H-矩阵的新细分迭代判定。

  他没想到陆山居然这么快就写好了。

  “姜老师,前段时间你上课的时候,我深受启发,所以这段时间收集了不少资料,也撰写了一篇论文,现在交给伱看一下,请你指点斧正。”

  “非奇异H-矩阵的新细分迭代判定?”

  姜老师笑呵呵的把论文拿在手里。

  “非奇异H-矩阵的新细分迭代判定虽然不是什么高深的难题。”

  “要将其研究透,以论文的形式表达,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要是我看到你论文有问题,你得拿回去返工哈,年轻人做事要严谨一些,不能够急躁。”

  姜老师一边说着一边把论文放在桌上,准备仔细的看一下。

  姜老师一边说着一边看着论文,脸色一下就变了。

  他发现陆山写的根本就不是什么非奇异H-矩阵的新细分迭代判定的论文。

  标题的名字叫做《三维及以上的庞加莱猜想的拓扑流行统一》

  论文把庞加莱猜想的三维和更高的维度进行了对立统一。

  办公室里面都是理学院的老师,大部分还是数学专业的老师。

  他们正在谈论者陆山的时候,没有想到陆山就来了,所以大家对陆山还是非常的好奇。

  而且老师们一听说陆山又写论文了。

  赶紧过来看。

  结果发现居然是《三维及以上的庞加莱猜想的拓扑流行统一》。

  这种高难度并且具有玄幻意味的论文。

  大家有些搞不懂了,看着陆山。

  陆山笑呵呵的说道:“姜老师,上次你上课的时候提到了庞加莱猜想,任何一个单连通的闭的三维流形一定同胚于一个三维的球面。”

  “1961年,在基辅的非线性振动会议上,斯梅尔公布了自己对庞加莱猜想的五维空间和五维以上的证明,斯梅尔由此获得1966年菲尔兹奖。”

  “1983年,福里德曼,证出了四维空间中的庞加莱猜想,并因此获得菲尔茨奖。”

  “虽然在部分高纬度上庞加莱猜想获得了证明。”

  “但是在三维的证明一直止步不前,一直到2006年,在佩雷尔曼公布他的论文,4年之后,该问题在三维得到了证明。”

  “但是就像你所说的那样,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篇论文或者是完整的数学表达式,将几个维度的庞大的猜想进行统一,这才是庞加莱与几何化猜想的完整证明。”

  姜老师一开始还以为陆山是在开玩笑。

  别说是大学生,就算是研究生或者是数学工作者,谁没事会搞这种研究。

  但是当他仔细的看着陆山的论文之后,确定陆山的的确确没有开玩笑。

  这一叠厚厚的资料。

  至少证明陆山不是瞎胡闹,也不是乱写一通。

  谁没事会乱写,一通证明还写了这么多。

  陆山说道:“其实这个工作邱成桐教授曾经开展过,在佩雷尔曼公布论文之后,丘成桐教授和两名学生,曾经发表过‘瑞奇流的哈密尔顿-佩雷尔曼理论:庞加莱和几何化猜想’。”

  “这篇文章也是想从三维入手,完整的证明庞加莱的几何化猜想。”

  “但因为在数学界有一些歧义,所以这件事情也不了了之。”

  “甚至有国外学术界在讽刺丘成桐教授,说丘成桐正试图从佩雷尔曼胸前摘走菲尔兹奖奖章。”

  “我详细看了这篇论文之后认为邱成桐教授的初衷并不是要和佩雷尔曼抢荣誉,而是想给庞加莱猜想画一个完整的句号。”

  “我认为这是有责任的数学研究者应该做的事情,所以我做了这件事。”

  姜老师是教高等代数的,但他对拓扑学以及全球顶级的数学课题还是很有兴趣。

  比如庞加莱猜想。

  姜老师也是收集了很多论文,看了很多资料,所以才会在课堂上侃侃而谈。

  他简单的看了一下陆山的论文。

  逻辑非常的清楚,而且证明简洁。

  并不是乱写的。

  基于这篇论文到底有几成含金量。

  姜老师,还是准备下来好好研究一下。

  “论文先放我这里,我看了之后会即刻给你回复。”

  “如果这篇论文真正能够完成庞加莱猜想最后一块拼图。”

  “我一定会给陈教授汇报,学校也会努力争取把这篇论文发在全球顶级的期刊上。”

  “谢谢姜老师,没什么事,我先走了。”

  “行,你先回去吧。”

  姜老师脑子还有些卡壳,现在可没有心思再多说什么话。

  他目不转睛的看着论文。

  一边看着还一边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还打开电脑,将自己保存的关于评价的猜想的相关论文打开一一对应。

  结果越看越心惊。

  陆山的数学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实在是太强了。

  这篇论文好像真的有那么一点意思。

  办公室的其他老师见陆山离开之后也围过来询问陆山的相关情况。

  “姜老师,这个陆山是不是有一些浮夸呀?”

  “就是呀,你给他布置的课题多好呀,他不务正业去研究什么庞加莱猜想。”

  “研究庞加莱猜想有什么实际意义。”

  “这个猜想不是早就已经被证明了吗?”

  老师们虽然早就听说过陆山。

  但今天实际和陆山一接触,发现陆山这个学生并不如同大家想象的那么踏实,反而还有一些漂浮。

  要知道陆山是学习应用数学的。

  好好的应用数学课题,不研究实用性的数学应用,研究什么庞家来猜想这不是浮夸和漂浮是什么?

  但姜老师不这样认为。

  姜老师很认真的看着论文,抽空回答这一些老师的问题。

  “陆山并不是不务正业。”

  “而是实在是太优秀了。”

  “这篇论文我还要好好的研究。”

  “论文好像有点意思!”

  姜老师平时也是个很踏实的人。

  他说话可不会浮夸风。

  既然连姜老师都这样说了。

  其他老师们还是有一些惊心。

  大家也赶紧看着陆山的论文。

  有一些老师并非是数学专业的,或者是对拓扑学不是特别在行的,居然连论文都看不懂。

  姜老师一直在办公室里面待到了晚上10点。

  基本上把陆山的论文看了个七七八八。

  他相当的重视这篇论文。

  决定把论文吃透后,就去找陈启仪教授。

  这篇论文一定要发表!

  而且一定要以学校推荐的名义去发表!

  离开教学楼,姜老师才发现自己居然没有吃晚饭。

  马上就是2009年元旦了。

  江州的天气还是比较寒冷。

首节 上一节 117/3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