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档07:开启学神殿 第20节

  庞加莱懵了。

  “这个男人在加油站,看了看身上的衣袖,然后问身边的人有没有下雨?”

  “WTF!他站在外面为什么不知道下没下雨,还要问身边的人,这道题是啥意思?”

  “WTF,这又是什么鬼!男人排队购买冰淇淋,小马以为男人要插队,然后小马把男人给咬了?”

  “WTF!这几篇阅读要表达什么意思?动物会排队还是动物会咬人?”

  庞加莱已经反反复复问候了出题人的全家。

  陆山哭笑不得。

  不过在庞加莱不断的吐槽之下,陆山很快的就把阅读理解选完了。

  庞加莱帮助陆山了解了每句话和每个单词的意思,陆山用夏国高中生做题的思路就能够搞定答案。

  最后的作文果然是和奥运有关,让你给“高考钉子户”李华写一封信,介绍夏国的美食和风景,邀请他来夏国看奥运会。

  李华,伱下次能不能自己给自己写信?

  陆山先把作文写了一遍,庞加莱再检查一下陆山的语法和单词问题。

  结果嫌弃陆山写的是狗屎,用重新用华丽的辞藻和复杂的长难句帮着陆山修辞了一遍。

  陆山表示复杂的语法虽然不怎么能够看得懂,但是大受震惊。

  结果,原本120分钟的英语考试,陆山花了几分钟就做完了。

  交卷了,高三的学生们大多都很兴奋。

  李凯、杨川和张勇等人没有着急去食堂吃饭而是在考室外面等着陆山。

  陆山一出来,学习小组的学生们全部都吼了起来。

  张勇:“山哥!你太牛了!你给的几个例题和这一次考试的题大差不差啊!”

  杨川激动了:“我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期待考试的分数!”

  陆山也不是神,他只是反反复复的分析了近几年来高考的内容,发现理科其实是最好猜题的,毕竟知识点就是那些。

  只要掌握了知识点,万变不离其宗。

  李乔:“还愣着干什么!走啊!今天放通宿假,我请山哥吃火锅!”

  大家一阵欢呼!

  大部分后进生家庭条件都不错,只要分数能够提高,钱不是问题。

  沈倩也从考场走了出来,杨川也叫上了沈倩,大家一起去学校外面吃火锅。

  陆山还是对沈倩表示感谢!毕竟沈倩还是勉强把高考英语的作文猜了个七七八八。

  得到了陆山的感谢,沈倩涨红着脸也很开心,她相信陆山的英语成绩也是有提高。

  沸腾的火锅,冰爽的汽水,还有感觉用不完的青春。

  周末,林燕和陆德海都很忙。

  两个人没有多少文化,觉得唯一能够给儿子做的就是多赚钱,周末做好吃的补身体。

  林燕给陆山做好了丰富的早餐和午餐之后,都忙着工作去了。

  陆山带着笔记本和笔,去了陆德海工作的力升弹簧厂。

  力升弹簧厂以前是江州市国营机械厂的二厂区,97年国企改制后国营机械厂改为江州机器厂,大部分股权还是国有,主要生产汽车、摩托车和拖拉机等零部件。

  而国营机械厂二厂区则卖给了私人改名为力升弹簧厂,一开始给江州机器厂做配件,后来又给江州市各大家具厂生产弹簧配件。

  这几年弹簧产业竞争很大,再加上力升弹簧厂的机械设备全都是上个世纪的海外二手货,逐渐失去了竞争力,前段时间又开始裁员节省开支。

  “陆山,你怎么来了?”穿着灰色工装的陆德海看到儿子之后,赶紧用裤腿擦拭了下手掌的机油。

  冬季很冷,但是老厂区的条件太差,里面依旧闷热。

  沾满油渍的厂房内,一股刺鼻机油味和汗臭味扑鼻而来,机械的轰鸣声更是让陆山脑子嗡嗡作响。

  陆山递给陆德海一瓶尖叫,陆德海舍不得喝。

  “买这么贵的饮料干嘛!我喝这个。”陆德海拿起一个玻璃杯,打开后咕咕灌了两口水。

  玻璃杯子是吃黄桃罐头剩下的,里面泡的也不是茶,而是林燕晒干后的青菜梗。

  “陆师傅,陆师傅,你去看看2号机器又不转了。”生产车间的吕平主任着急喊道。

  “哎!来了!”

  陆德海让陆山在旁边等着,他先去忙了。

  陆山也不着急,详细的看着弹簧生产机械。

  机械是德国瓦菲奥斯的二手设备,三轴,设备铭牌上的生产时间是1993年。

  的确比较老了。

  这期间,陆德海忙前忙后,吕厂长完全把陆德海当做是正式员工来用。

  陆德海在搞机械设备上的确有一套,虽然没有读过书,但是悟性很高,技术水平超过了厂里的熟练工。

  但非常可惜,这个时代,你没有文化、没有关系,就是临时工。

  干得活多,但是拿得钱少。

  一直到下午六点,陆德海这边才忙完。

  他满头大汗,一身的机油。

  “爸,你能不能把设备的说明书给我看下?”

  陆德海不知道儿子为啥有这个要求,不过他还是满足了,递过来一本已经被翻得稀烂,并且贴了不少透明胶固定的说明书。

  上面有机械设备每个零部件的详细参数和使用指南。

  陆德海泛黄的毛巾擦拭了一下汗水说道:“现在的工人都不爱看这个,凭经验操作。但是不了解机械的参数和性能,怎么能够操作机械呢!”

  也就是这个原因,导致大家的设备和生产遇到问题,也懒得去思考,直接叫陆德海。

  这个时候,车间吕主任进来了,手里拿着信封,他说道:“这要过元旦了,厂里也考虑到这段时间大家辛苦了,给大家发一点慰问费,大家过来排队,在刘出纳这里领,领一个签一个字。”

  慰问费不多,也就五十到一百块,但再怎么说也是钱。

  很显然,工作最忙事情最多的临时工陆德海没份儿。

  大家领了钱后,还麻烦陆德海帮忙把设备关了,收拾下生产物资。

  看到这一幕,陆山脸色沉下来。

  感谢新老书友的推荐票!

  看到了很熟熟悉的名字!

  跪求一切!

  跪求最重要的追读啊!本周定生死!追读搞起来!

第28章 震惊编辑部的论文

  陆德海对此见怪不怪了,他没有任何的抱怨,帮助工友们收拾生产残局。

  小县城的人没有文化,要在大城市立足不容易。

  即便是临时工,但因为这里的待遇还不错,能够满足儿子念书所需要的生活费、学费,也能够凑足今后大学的学费。

  所以陆德海很珍惜这一份工作。

  陆山没有说什么,他十分了解父亲的性格。

  在设备技术改造有眉目之前,很多话为时尚早。

  陆山要设备的技术资料参考几天,随便找了一个借口,对父亲说是物理的课外作业。

  这本技术资料本来就在角落里面没有人看,陆德海便答应下来,但是反复叮嘱儿子看了之后一定要还回来。

  陆山拿着设备的生产说明书和技术资料,找了一个复印店,把所有的东西复印完之后又还给父亲,然后带着资料进入了奇点实验室。

  ……

  燕京。

  一周以前,唐益在水木大学完成了自己夏国之旅的最后一堂讲座。

  按照唐益的行程,他应该是立刻返回米国回新罕布什尔大学开展教学工作。

  但是唐益没有回去,反而是留在了水木大学,反反复复十分详细的研究陆山提供的论文草稿。

  经过了连续几天的研究。

  唐益犹如是顿悟了一般,彻底的搞清楚了孪生素数猜想的弱化形式。

  陆山给的论文是发现存在无穷多个之差小于500万的素数对。

  唐益在陆山的论文上进行了优化,并且借用了计算机,已经将差距缩小到了300万左右。

  再进一步往前,唐益就觉得比较困难了。

  研究成果止步于300万。

  唐益就已经激动的连续三个晚上没有睡好觉。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算是部分解决了,困扰了数学界近百年的孪生素数猜想问题。

  孪生素数猜想肯定是没有完全证明的。

  但至少给这个猜想开了一个好头,对比过去100年的时间全球的顶级数学家看这个问题就像是无头苍蝇那样,他算是踏出了坚实的一步。

  “陆山啊!陆山!”

  唐益很是感慨,他已经决定将这篇论文发表到《数学年刊》。

  而且决定在论文的作者上要写上两个名字,一个是他本人,一个就是陆山。

  数学容不得半点虚假。

  唐益很清楚,虽然他将差距缩小到了300万,但是如果没有陆山的论文,他可能连一点头绪都没有。

  所以这篇论文,陆山至少占了60%的功劳。

  唐益给《Bounded gaps between primes》论文画上句号,将其投递给《数学年刊》。

  同时他也给新罕布什尔大学数学系自己的助手发了邮件,让他帮忙处理论文发表的相关工作。

  唐益并不准备马上回国,他决定在回国之前一定要再次联系陆山。

  陆山这样优质的拥有数学天赋的学生,绝对不能够被埋没掉。

  唐益左思右想,决定给陆山规划一条比较好的成长路线。

  首先是进入水木大学数学专业进行本科学习,然后他会想办法让陆山进入新罕布什尔大学数学系跟着自己学习。

  之所以这样安排,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首节 上一节 20/3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