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档07:开启学神殿 第204节

  陈启仪已经开始发动在米国的朋友,甚至也让更多科学家在米国的朋友发起舆论斗争,为陆山做正面的宣传,可惜的是,效果真的很差。

  米国的话语权实在是太强大,即便是夏国国内都有那么多人无法相信陆山。

  搭乘飞机的时候,一行人差不多有八个人吧,除了陈启仪和张灵溪,陆山一个都不认识,那些人也不跟陆山打招呼,据说是这一行的办事人员,专门为陆山解决生活上的问题。

  当陈启仪看到陆山带着张灵溪出现的那一刻,陈启仪罕见的露出了笑容,他笑呵呵的跟两个年轻人打招呼,然后就不说话了。

  张灵溪跟陈启仪打过招呼之后,整个人脸都红了,因为陈启仪的表情说明了很多很多的事情。但是她没办法反驳。

  飞机经过十四个小时的飞行,降落在米国的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市,这所大学是米国

  这所学校真的不大,是私立学校,如此荣誉实属很牛掰了。

  三月份的米国,风景与夏国没有多大的不同,甚至跟江州市还很像,都是偏冷偏潮湿,路上的树木钻出了许许多多的绿色枝芽,看上去生机勃勃。

  那几个随行的工作人员把事情安排得非常周到,下了飞机有专车,专车把人送到了提前定好的酒店。之后陆山就闭门谢客,钻研自己的东西,黎曼猜想这边已经进入了一个比较关键的时刻。

  陆山来到米国的消息很快传遍了米国学术界,媒体也不留余力的宣传这件事。

  好笑的是,米国的普通民众其实关心这件事的人真心不多。米国的普通人文化水平非常低,拼写能力甚至不如夏国的普通高中生。

  米国成年人相信有天使的数量是世界第一,就知道这里的教育质量是两极分化的。

  但是总有人关心这些,那就是进入了精英环节的人群,比如大学生,各行业的精英。

  米国媒体是懂得阴阳怪气的,文章的标题就可见一斑。

  “陆山鼓起勇气来到米国!”

  “是无知还是有真材实料?”

  “划时代的数学进步真的会落到古老的夏国头上吗?”

  “时代在改变,我们或许要多信任一下其他国家!”

  如此舆论气氛之下,陆山的开局就非常的不友好。

  米国的科学界也是没想到陆山竟然真的敢来,他们快速集合起来,整理出了很多很多的问题,力求一定要在世界面前问倒陆山。

  到了学术报告的那天,随行的工作人员把陆山安稳的送到了普林斯顿大学,然后以团队人员的身份在一边架起了多台摄像机,有大有小,力图将现场完全录制下来。

  会场已经乌泱泱坐了一堆人,几乎是满座的,很多都是白人大拿,但是黄色面孔也是非常的多,这些人的祖上都是夏国人。

  陶喆轩与邱承同也来到了现场,邱大师满眼都是期待的看着陆山,那份论文他看懂了很多,觉得没什么问题。只要度过这一关,陆山从今天起将会在数学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跟唐益的论文固然很好,给庞加莱猜想加盖固然很牛,可都是沿着人家的思路进行和拓展的,而零点问题则是单独证明出来了。

  不过有些人的表情让人看不懂,他们明明是黄色皮肤,但是眼神中带着不屑,嫉妒等复杂的情绪。

  陆山对这些人根本不在意,看都没看,一直在想着黎曼猜想的事情,此时又有了新的进展,如果不是为了挣积分,只怕陆山已经躲起来进入奇点实验室研究起来了。

第264章 众生平等的蠢

  陆山站在了学术演讲台上,心情异常的平静,朗道——西格尔零点论文的汇报又不是没做过,只不过上一次用的是汉语,这一次用英语。

  绝大多数的都不看好陆山这个小年轻,他太年轻了,年轻到不像话。

  伽罗瓦死在21岁,留下了巨大的数学宝藏,但陆山也就20出头吧,已经手握两项重要数学成果,现在更是要汇报第三项重要成果。最重要的是,陆山还活着,还有更多的可能。

  西方人加上眼红的黄皮肤,怎么愿意看到这个局面?

  他们下意识认为陆山不过是夏国推出来的偶像。

  没想到,陆山操着一口地道的英语,从容不迫的讲解起来。

  台下的人一边听,一边积极的做笔记,但在几分钟之后,一半以上的人停止了记笔记的手,露出了迷茫的表情。

  又过了十分钟,已经有五分之四的人停止了记笔记的手,开始变得迷茫起来。

  陆山在台上颇感无奈,这积分停的也太快了,这么多人启而不发,真不是自己的错。

  好在还有些人还能跟上,他们哗哗的给陆山涨积分。

  这种人就是那些极其牛掰的人物了,可是继续往下又说了十分钟,已经没人记笔记了。

  陆山又讲了十几分钟后,结束了汇报,在台上看到底下没有动静,也不着急,自己转而思考黎曼猜想。

  下面的人在做啥呢?

  顶级的数学家在大脑里面头脑风暴,艰难的消化着陆山说过的话,并配合事先看到的论文不断对照,就好似考试之后标准答案的学生,他们看得一知半解。

  次一级的数学家已经开始神游天外了,更差一点的干脆闭眼休息,这种层次的数学项目已经不是他们能参与的。

  在来之前,一个个都心高气傲的,总觉得陆山说不出东西,现在好了,揉碎了跟他们说都不行。

  天才,只是遇到陆山的门槛。

  陆山的论文是庞加莱学习了现代数学,配合图灵的计算机模型演算,再加上陆山的研究之后得到的成果。

  陆山能从奇点实验室的科学家这里获得一定的能力反馈,单纯看数学研究能力,陆山已经跟庞加莱相差不远,如果回到过去,已经是开宗立派的大师了。

  所以台下这些人,在这篇论文面前,那真是众生平等的愚蠢,草履虫跟猴子进化程度相差很多,但同样都理解不了人类的数学题。

  来听报告的人,有的是草履虫,有的是猴子,极少数是原始人。

  论文太超前,完全没办法理解,一堆智商120的人凑一起,也无法理解一个智商160的人想什么,天才无法用人数来填平差距。

  既然听不懂,那么这些人的重点就不再是汇报的本身,而是提问环节。既然听不懂全部,那就从部分开始,只要能证明一小部分有问题,那么整个论文都会有问题。数学就是这样学科,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错。

  “这里,论文第五页的不等式小于零,但是你似乎没有证明出来!”询问环节开始,一上来就硝烟弥漫。

  陆山非常平静:“我没有直接证明出来它小于零,而是用了其他办法,那就是一开始的那个公式,这个是最关键的一步,找到两组序列,然后写成……你们到底有没有在听?”

  说到这里,陆山都无奈了,这群人好像真的不太聪明的样子,尤其是自己回答的时候拼命在下面翻论文的时候。

  “那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当然是因为没有其他办法啊。很多Zn接近0,它会小于一个ε乘上一个东西,而这个ε可以尽量小,我发现很多这样的zn,总是差一点而已。然后我就开始寻找合适的Zn,用过变分法,用过积分方程找最大特征根,但是无论如何都小于一个ε乘上一个数字。所以我就只好用了之前说的那个办法来本质上验证。”

  底下议论纷纷,声音很大,犹如菜市场,过了几分钟,声音渐渐小了。陆山知道这群人应该是消化了,因为积分开始叮咚作响,跟短信提醒银行卡到账一般。

  “伱用两组序列,难道就没有冲突吗?”

  “有冲突,所以我给出一个矛盾,用了第八页的那个关系式,出发点我们还是假定xn大于等于0。”

  底下又是一片翻论文的声音,这场景真的跟老师划重点时候学生们在底下拼命跟上节奏的一样,看着也是好笑。

  “那要去构造一个yn。第一个条件是,这个yn必须是非负的,或者什么样,然后它乘以χn,加起来要小于0,要去构造这样一个yn。你这论文做了什么改进?不都是沿用下来的吗?创新点在哪里?”这个提问就比较离谱了,谁的研究不是从前人的成果开始进行?

  陆山没有生气,这才是他们的正常操作。

  “早在1718年,莫比乌斯函数的组合已经能构造出这个东西了。后面,yn就取成zn的平方,这个东西一直沿用下来。

  但是我思考,yn等于zn平方,它只是一个能够保证它大于等于0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还有没有别的形式?

  于是我引进了4个序列,用了更复杂的新办法,最后如果这些χn都是大于0,我能推出矛盾来。”

  “然后呢?”下面的人听嗨了,伸着脖子继续发问。本来他们想把陆山问到下不来台,结果搞得好似学生提问老师一般。

  “没有然后了,你的问题太初等,先理解了刚才我说的话才行。”陆山不是故意要摆什么优越感,而是这些跳得欢的家伙实在是有点不上台面。

  那些有水平的大佬已经彻底不敢出声了,他们不是很懂,但是没从逻辑看出问题,就知道陆山是问不倒的。与其凑这个热闹晚节不保还不如让这些家伙跳出去。

  问学术问题是问不到陆山的,这些人已经彻底明白了这个现实,既然学术上搞不定陆山,那就找点别的话题!

  尤其是那些离开了夏国的黄皮猴子,非常嫉妒陆山,他们投靠了西方,就拼命的维护西方的脸面。

  要不然的话,自己离开夏国岂不是很蠢?

  “请问陆先生,唐益教授为什么没来?”

  陆山有点没明白:“我怎么知道?是不是你们没有邀请唐教授?”

  “邀请过了,但是他好像没来。”

  “哦,那太遗憾了。”陆山确是如此感觉,自己还想找唐益聊聊呢。

  唐益是因为其他事情没能来到这里听汇报,但是他派了人在这里录像,事后再看。

  可是这群别有用心的人就把这件事过度解读,这在接下来的询问就有表现了。

  “请问陆先生的论文是不是从唐先生这里得到启发的?”这话一出,当即引发了一阵嘲笑。

  这时候有个声音大声响起:“什么启发!就是抄唐益的吧!”

  “没错!还有拓扑材料的那档子事!”

  “对!夏国就是抄袭成习惯的!全是抄!”

  本来询问环节是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陆山解答一个再解答一个,现在有人起哄了,场面顿时就混乱起来。

  绝大多数的人在哄笑,拍手,把陆山整的好似动物园的猴子一般,以此来羞辱陆山。

  陶喆轩与邱承同此时脸色愤怒的看向周围,他们身边的那些同事和学生不敢跟着瞎起哄。

  陈启仪气到直接想冲上台骂人,邱承同也做好准备起身维持秩序了,但是一看陆山就全都冷静了。

  因为陆山一脸的淡然,根本没有因为台下的哄乱而改变脸色。

  陆山很明白这类人的心理,见得例子太多甚至都懒得理了,不就是离开了夏国见不得夏国好吗?

  不就是西方学术界的傲慢不想承认夏国学术界的实力吗?

  它们落后了几千年,也就这两三百年才领先,民族凝聚力弱,文化底子薄,心里面虚着呢!

  夏国一定会重回巅峰,因为这个国家太有凝聚力,文化一直存在,认同感极强。

  西方世界一点都不傻,能看懂各自文化底蕴的差距,才会这样打压夏国,让夏国人不认可自己的文化,不相信自己的民族。

  只有如此才能打断认同感的连续性。

  可惜的是,陆山与夏国一样,坚忍不拔,极其明智。

  台下吵闹,陆山干脆用一半的心思思考着黎曼猜想。黎曼猜想每一秒都在有进展,推导不断的加速,隐约有了曙光。

  另一半的心思继续呆在学术报告会上,看着这场闹剧。

  甚至,陆山还把凳子拉到演讲台旁边,就这样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舒服的坐了下去,他倒要看看,这群人能哄闹到什么时候。

  果不其然,人的力气是有限的,闹了一阵之后,这群人发现陆山没有什么反应,声音自然小了下去。

  陆山听到声音小了,反问到:“怎么不闹了?”

  然后就是一片嘲笑声,嘘声,可是很快又小了。

  陆山一看场面冷了,又微笑着问:“还有谁想说话的吗?”

  说罢,轻轻拍手,那样子好像在看小丑表演一般。

第265章 战斗中突破!黎曼猜想最终解决!

  台下高傲的白人外加香蕉人,全都破防了,被猴子当猴子?台下继续闹腾着。

  但是闹来闹去都是那几个词,陆山觉得非常无聊和聒噪,干脆继续半入定的状态。

  最后,这些普林斯顿大学的数学大佬终于忍不住了,出言说了几句,场面顿时就好转了不少。

  主子开口了嘛,大家当然买账,这等嘴脸,让陆山和邱承同这些人十分的看不上。

  数学大佬是好心吗?

首节 上一节 204/3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