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为庞加莱猜想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陆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庞加莱,并且诱惑说道:
“论文发表了,积分就够,实验室就能够升级,你想要的电脑也有了。”
庞加莱兴奋了:“我做了很多英语阅读,看了很多书,都提了电脑,这到底是个什么神奇的东西。”
“看在你电脑的份上,我把证明重新梳理一遍,完成论文。”
当然陆山也会参与其中,这也是陆山学习的过程。
很快,2008年元旦节到了。
高三的学生虽然只放假两天,这也算是紧张学习之中的一个休整。
在江州开完同学会、完成公干的方兰也回到了深市。
这段时间她已经写好了一篇新闻稿,而且觉得自己要火。
新闻评论高的名字是——《高考真的公平吗?一个2.0差生的逆袭之旅。》
标题足够惊悚,足够噱头,内容更是劲爆。
内容就是以陆山为原型,写了一个差生依靠家庭背景混竞赛拿名额,然后继续走关系,不用参加高考,被名校录取的事迹。
内容大部分都是张素芬口述的,被方兰进行艺术(劲爆、夸大)的加工。
文中虽然没有提陆山的名字,但是点名了陆姓同学,又点名了江州大学。
评论文章最重要的是什么?真实发生的事情,再家深刻的揭露社会现象。
陆同学是张素芬教的学生,是真实存在的,这个现象也是真实存在的,那么文章就没问题。
至于艺术加工,也是合情合理的。
《南云周末》总编觉得这篇文章非常好,针砭时弊,反映社会现象和民众关注的重点领域,审核之后头版头条发表在了元旦特别版本的《南云周末》上。
给追读的都是帅比,绝比暴富!
第35章 初试牛刀的研发
在移动互联网还不是特别发达的2008年,各类报刊和杂志才是人们的最好精神粮食。
《格言》《读者》《青年文摘》是学生们的打发时间的三件法宝。
而《参消》《环球》《南云周末》则是自誉为成功人士的三套件。
前两者还可以叫做新闻,后一本只能够叫做故事了。
元旦特别版的《南云周末》发行后,销量一如既往的好,在各大报刊亭也是销售一空。
放在《南云周末》头版头条的《高考真的公平吗?一个2.0差生的逆袭之旅》更是成为了很多人在办公室、写字间吹牛打屁的时候热议的话题。
在国内很多贴吧、天涯等论坛上,不少网友开始跟帖议论。
“为什么这几年奥数补习大行其道,不就是为了给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人钻空子吗!”
“高考是公平的,但是教育是不公平的,这些学生和家长太恶劣了!”
“我已经把新闻转到了江州大学的学校论坛上,期待江州大学的回复!”
“你们听说了吗?这个被江州大学录取的陆同学背景可深了!他爸爸是江州江投能源集团公司的董事长陆波!身价百亿!”
“我去!怪不得这么厉害,
甚至连燕京的《新燕京报》都转载了相关的新闻,并且进行评价。
所有的媒体,都用剑指着江州市教育部门和江州大学。
甚至有不少媒体,元旦都不休息,赶着去采访,
这一下,相关部门睡不着了。
江阳省教育相关部门假期都值班,赶紧分析报告的内容,并且立刻成立调查组,准备对这件事进行调查。
奈何,江阳省教育相关部门和江州大学是一个级别,人家江州大学还在放元旦呢!这事儿也只有等元旦之后再说。
但正在度假的郭校长被叫去问话了。
元旦的陆山却没有闲着。
这期间,他除了和庞加莱一起整理论文,自己整理学习小组的辅导资料以外,最主要的是和庞加莱一起完成了弹簧机的更新方案。
按照新的方案,老爹工厂的德国瓦菲奥斯的二手三轴设备,可以用旧的机械设备改为六轴。
到时候只需要重新刷入主板的程序,就能够在限定的伺服马达条件下,提高送线长度、提高送丝速度。
也可以用材料更好的弹簧钢来生产弹簧。
力升弹簧厂现在生产的弹簧强度太低,质量不高,只能够做床垫。
如果对设备进行升级,那么就可以生产性能够好的,能够适用于汽车的前悬弹簧。
目前江州机械厂主营的就是生产汽车的前悬弹簧或者是摩托车的减震弹簧。
但是因为引进的设备昂贵,操作繁琐产量有限,产量和效益一直提不上去。
相反如果用旧设备改造,产量大不说,成本低操作还简单。
总之,这个技术出去,稳赚。
如果陆德海能够以技术入股,先不说分红,工资至少得翻几翻。
这对家里生活条件的改善是立竿见影的。
陆山把这件事告知陆德海之后,陆德海先是怀疑,但是看到陆山拿过来的一整套技术资料,整个人都不淡定了。
他虽然没有念过书,但是对机械设备方面很敏感,再加上自己工作这么多年,经验还是有的。
一看技术资料就觉得这个东西靠谱!
【积分+0.2】
“你这段时间就在搞这个,都要高考了,还是用点心在学习上,特别是英语。”
陆德海和林燕都没有把上次学校叫家长的事告诉陆山,害怕打击儿子的自信心。
同样,陆山也没有把江州大学要免试录取自己的事情告诉老爹,害怕老爹兴奋之下豁出去了,再身兼三职累死累活去赚大学学费。
陆德海嘴巴上这样说,却一刻不停的看着陆山的资料,遇到问题还要提问。
“但是你发现没有我们的老式设备伺服马达功率有限,伱这样搞,弹簧钢的强度一上去,我们很有可能把弹簧拉不出来,还会把机器给烧了。
陆得海还是很专业。
陆山指着技术图纸说道:“你看这里,我在这里设定了一个公式,只要把我们的原材料参数和需要生产产品的参数录入,就能够判定机器马达是否能承受。”
“在承受极限以内的,我们都可以大胆生产。”
“还有,我可以给设备控制板刷一下程序,在生产的时候进行多次折返拉丝作业,这样成品率更高。”
陆德海这一下兴奋了,二话不说,赶紧带着陆山去力升弹簧厂。
没有想到,大过节的,吕厂长居然也在。
地中海阳光的吕厂长捏着烟屁股,坐在厂房办公室看着杂志。
他啄了一口之后,又舍不得立刻吐出来,要让烟雾滋润完肺部后,再从口里吐出来,然后用鼻子吸进去,然后再一次吐出来。
陆山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肺癌进度加三倍!
“吕厂长怎么也在?”陆德海有些奇怪,今天不是放假吗?
吕鹏愣了一下,说道:“陆师傅啊?哦,我没什么是就坐坐,你这是?”
陆德海:“我过来看看设备。”
节假日不回家独处的男人只有两种情况,第一是个老婆吵架,第二个是被人要债。
从吕鹏的表情来看,第二个可能更大一些。
吕鹏对陆德海的态度和厂里其他那些关关系系进来的工人不一样,他喜欢和陆德海聊天。
可能是因为吕鹏以前也是技术出身,看到陆德海就像是看到了另一个世界的自己,也可能是陆德海是临时工别人实在,和他聊天没啥压力。
心里压力极大的吕鹏开始找话题了,他把手中成功男人标配的杂志《南云周末》递给陆德海说道:“陆师傅啊!你说这有钱人真厉害,儿子英语三十多分都可以不用高考,直接被江州大学免试录取。”
吕鹏的孩子也是高一,他也在苦哈哈的为孩子的学习奔走,看到这样的新闻,一肚子的火。
陆山:??
英语三十多分?被江州大学录取?
这听着有点耳熟捏?
春天到了,又到了求……追读的季节。
第36章 陈教授彻底愤怒了
陆德海随意看了一眼杂志,还在吐槽这个大老板的儿子,怎么和自己的儿子情况一样,都是姓陆,而且英语都只考了三四十分。
大老板也不说找英语老师给孩子补习一下。
不过陆德海的心态好,他人生的哲理就是,努力干,一定会有好的收获。
他也从来不去羡慕身边的人,只是想做好自己。
所以陆德海说道:“管那些干啥呢,又不关我们老百姓的事。”
陆山接过杂志一看,这不是说的他自己说的谁?
英语30来分,免试被江州大学录取,而且是姓陆的同学。
除了陆山自己没别人了吧?
但陆山又觉得奇怪。
因为文章上面写的这个陆同学的背景和他的完全不一样。
人家这个陆同学的老爹是江州江投能源集团公司的老总妥妥的2.0。
不过陆山还是有一些怀疑,是不是哪个记者听故事听岔了?
不过这并不重要。
今天来的目的可不是看杂志。
陆德海继续和吕鹏聊天。
从吕鹏的口中得知,力升工厂现在越来越难做了。
原本和临江市一家家具厂联系好了,将把价值五十万的弹簧送过去做床垫。
结果对方采购了其他厂商更便宜的弹簧,直接拒收货。
现在竞争大,做产品都是吕鹏先垫资货到付款。
这下吕鹏头大了,原材料的钱还没有结清,生产的弹簧又卖不出去,资金链要断裂了。
吕鹏很是烦闷的对陆德海说道:“别以为当老板的有多好,我还是羡慕你啊!每个月按时拿工资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