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这会手里拿着酥脆的油条,说话都一股子口水在狂流的感觉,怎么都止不住口水
指了指一个方向:“那边绕个弯就到了,你要卖东西,得赶着点过去,因为他们八点上班”
“行,非常感谢”
黄东胜拿着油条去了马路对面
“小军,我们得抓紧时间了”
“给,路上吃吧”
蒋小军接过后说了句:“胜哥,你带了票啊,怎么买的啊”
“刚找别人用油条换的,走吧,抓紧点时间”
“哦,行”
蒋小军抓着油条咬了一口,那酥脆的口感,再加油的味道炸开了他的味蕾:“狗日的,太香了”
黄东胜笑了下:“以后咱们每天都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边咬着油条,一边推着板车走,一路裤脚带着小旋风……
背后,在他们两人身影绕过了弯,那青年马上拿着油条就啃,狼吞虎咽……
县国营农机厂是肖山县效益最好的一个厂
整个工厂有一千多号人,他们生产的衡生牌拖拉机甚至销出了省
这年头农用机械需求量太大了
所以职工的收入也是最高的
一般厂里普通工人工资只有二十块左右
可这家工厂可以达到这四十多
能够进这家厂做工人,一直都是全县人的梦想
收入高,职工消费力就强
黄东胜来之前就做了规划
在这边工厂门口,卖到他们厂里上班,如果还没有卖完,另外再想办法
不愧为肖山第一大厂,厂门都很有气场
而且门口有很多人是骑着二八杠过来上班,他们厂里也是整个肖山二八杠最多的工厂
刚刚改革开放,私营在这个县里还没有兴起,投机倒把的也有,但都是在偷偷摸摸的
所以外面摆摊的人基本没有
这给了黄东胜很大的机会
他把五六筐东西,找了一个人流量最大的地方,还只是刚刚放下,就有很多人好奇的看了过来
“这两个小伙子,是干嘛的?”
“篓子里是啥玩意儿啊”
没等他们反应过来,黄东胜清理了一下嗓子,脸上露出了最真诚的笑容
对着他们喊了起来:“各位农机厂的同志,大家好”
“我叫黄东胜,家里是五代中医世家,今天我给大家带了点抗癌,强身健体,补气血的好东西过来”
“大家感兴趣的过来看一看”
第11章 一天可以赚这么多钱!
“三毛,只需要三毛一斤,健康买回家”
“可凉拌,炖鸡,炖肉……”
黄东胜热情洋溢的喊着
边上蒋小军呆了
五代中医世家……
我这个四牛大队的无赖,都不敢在外面胡诌诌
这是我认识的傻胜哥吗?
怎么能胡说八道呢?
不过,黄东胜喊的话,马上起了作用
不一会儿就有很多人围了过来
1981年,信息特别的闭塞
以四牛大队为例,整个大队两百户人家,这辈子到县城里来过的估计也就那么十几户
交通不便,人穷
这两个因素把大部分山民画地为牢,一辈子都不会走出山
农民不进城,也没有商业流通,加上很多山里的食材没有被开发出来吃法
导致很多城里人都不认识这些东西
所以一个个拿着木耳,鸡枞菌很是不解
“小伙子,按你这说法,这东西,到底是中药,还是菜?”
“对啊,又能凉拌又能炒肉的,怎么防癌呢?”
黄东胜面不红耳不赤的在人群中,大谈特谈所谓的食疗理论
这些人哪里听过这种几十年后的东西
加上这年代的人都普遍比较单纯,都坚定的认为无产阶级同志,绝对不会骗无产阶级同志……
所以一下就听进去了
有个大妈说:“这吃吃菜,就能把血补了,还能防癌症,但是可以试试”
“小同志,你这怎么卖?”
黄东胜非常热情:“大娘,这种木耳三毛钱一斤,补血防癌”
“这种叫鸡枞菌健脾和胃,补虚养血,胃不好的人非常适合使用”
“你回去后用点猪油炒一炒,放点清水炖汤,有股很浓的鸡汤味,所以价格稍微贵点,四角一斤”
“这么贵”大妈赶紧放下:“一斤猪下水都只要五毛,你这素菜怎么会卖这么贵”
“是啊,小伙子,你有点黑心了”
黄东胜早就有心理准备,不紧不慢
望着大妈,声情并茂
“同志们,你们把这当成是普通的素菜?”
“这是有药用价值的东西,健康无价啊,咱老百姓平常不注意自己身体 ,难道要等到身体倒下了,再把钱送到卫生院去?”
一句话,立马又改变了风向
大娘一拍大腿:“小同志你话有道理的很,我认同”
“给我来一斤这个木耳,还来一斤鸡枞菌,我家老头胃不好”
说完从裤兜里掏出了一叠整整齐齐的角票和分票
舔了舔手指头,数了七角钱给黄东胜
黄东胜也赶紧打称,然后把东西倒入了大娘自带的一个布兜里
“给我来两斤这个木耳”
“小同志,我要这个鸡枞菌,一斤半”
“小伙子,先帮我拿了,要上班了”
一时间,黄东胜开始手忙脚乱了起来
边上蒋小军看懵逼了
这玩意儿,真能卖钱?
这城里人怎么这么好骗啊,我们那边满大山,遍地都是啊
赶紧帮忙
“胜哥,咱们卖东西不收票吗”
“不收,这些厂里的人有钱,他们都想把票留着买别的,你要是收票,估计反而不会买了,你看他们有人主动给票吗?”黄东胜回了句
蒋小军马上反应了过来
还真是!
没多想,赶紧帮忙
黄东胜前世在南方进家具厂后,特别勤奋
白天在厂里打工,晚上会出去摆地摊
他很懂这种小生意的做法
每次给别人打了秤,给对方看了,对方认可拿钱后,黄东胜都会又往秤盘子里放一点点
别看这么一个小动作,起到的效果绝对是最好的
因为人总有贪小便宜的心理
所以他们摊位上的气氛越来越好
这些厂里的人还会问黄东胜该怎么做
黄东胜也会非常耐心的教他们
他们过来的时候是早上六点半,一直到八点
工厂上班了,摊位的工人们也都一个个回了厂里
好多过来晚的,没时间买的,临走的时候都会问一嘴:“你下次什么时候来?还是一整天都会在这里?”
黄东胜耐心的说:“两天后的这个时候,我会再过来”
八点半
已经没有人了
蒋小军喉干涩苦,但检查了下六大竹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