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第193节

  高振东这话,非常客观,邱总道:“看来高顾问和我们的想法比较一致啊,弹载计算机暂时有点超前了。”

  高振东点点头,又摇摇头:“不过如果要用,倒也不是没有用处,至少在减重、降低系统复杂度、提升系统维护性等方面,还是大有好处的。”

  这几方面,一下子就把两位老总的兴趣给提起来了,看起来好像对性能没有提升,可是却是能实实在在增加战斗力的。

  “高顾问,还请详细说说。”

  高振东道:“刚才我听说,导弹的惯性制导是用的惯性平台对吧?”

  高振东记得前世看到过一张照片,544导弹的制导系统个头挺大的。

  齐工点点头:“对,是这样,平台的确比较笨重,高顾问,你是想用计算机替代掉惯性平台?”

  这事儿想著怎么感觉不靠谱啊,计算机本身可没有测量角度和加速度等等参数的能力,本来这个惯性平台就是用来测这些的。

  高振东笑道:“计算机不替代惯性平台,而是用另外一种惯性系统替代惯性平台,这种惯性系统比惯性平台的体积、重量、复杂度、制造和维护难度都要低很多,但是真正的数字计算机对于这种惯性系统来说,是必须的。”

  齐工的兴趣马上就来了,惯性导航的那个惯性平台可是个大爷,很难伺候,而且还又重又贵,加工困难。

  高振东说的,就是50年代开始发展的新惯性导航技术——捷联惯导。

  高振东向两人介绍了捷联惯导的原理和技术思路。

  说完了还补充了一句:“我只想到这些原理,具体的实现,我就爱莫能助了。”

  简单来说,捷联惯导就是用一套直接安装在弹体上的加速度和陀螺仪,替代了原来笨重复杂价格昂贵的惯性平台。

  而惯性平台原本的功能,则由计算机通过实时解算上述传感器数据,形成的一套虚拟“数字惯性平台”来实现。

  从原理就知道,数字计算机对于捷联惯导平台来说,是必须的,模拟计算机那种假计算机是完成不了这个功能的,这也是在70年代以前,很少有用捷联惯导的普通导弹的原因,算不动。

  当然,捷联惯导也不是没有缺陷,特别是在当前这个技术环境下,可是恰好,反舰弹道是有末制导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抵消掉了捷联惯导的部分缺陷。

  邱总和齐工都是对惯导系统非常熟悉的人,一听高振东这一套解释,自己再想了一会儿,激动了。

  真能搞!

第316章 那就加大装药

  虽然没有实践,可是理论上的东西两人还是非常熟悉的,而且可以说,在这方面,高振东除了先知先觉,见多识广的优势之外,在这两人面前还是个学生。

  听完高振东对原理的分析,两人在脑袋里已经分析完这条技术路线的可行性了,甚至他们想到了更多。

  齐工倒是暂时只要做好反舰导弹就好,可是在单位负责和参与多项工作的邱总,要考虑的就多了。

  他非常敏锐的意识到,这个技术,不管暂时能不能搞好,都是未来重要的导弹制导技术方向,其应用前景,远远不只是反舰导弹这么简单。

  别的都不用高振东继续说,也别说能不能要得到DJS-60D,就凭高振东这一席话,这一趟就无比超值。

  甚至他都已经放下其他事情,直接就开始讨论起这个技术的利弊来了。

  “这个方式,陀螺仪是直接安装在弹体结构上,随弹体运动,对陀螺仪的动态范围要求,比平台用的要大不少。”

  高振东点点头:“对,不过这个不算太大的坏处,尤其是相对它带来的利益来说,而且反舰导弹的运动轨迹并不剧烈,适当改进陀螺仪,加上优化一下弹道剖面,哪怕是在当前技术条件下,也是能够解决的。”

  实际上,越剧烈的的运动轨迹,越适合捷联惯导,因为没有平台系统,无需考虑框架锁定的问题,所以捷联惯导相比惯性平台系统,反而是能全方向工作的。

  高振东前面说这个话,主要是为了解决短期内还不知道能把陀螺仪的动态范围做多大的情况下说的。

  “嗯,有道理,不过这个方式,运算量可不是一般的大。”

  与惯性平台的输出信号可以直接或者通过简单转换就可以用于制导不同,捷联惯导是要通过大量的计算,才能输出控制信号,从原理上就涉及到大量的差分方程的计算。

  这也是没有小型化、微型化的计算机之前,各种战术导弹在惯导这一块普遍用平台惯导的原因了,没那个能力知道吧。远的不说,赤剑-73上面,就有一个小型的惯性平台。

  这算是一个用技术优势换取性能特性的典型,必须有先进的计算机,才能用这个技术来降低系统复杂度、成本、维护、工作条件改善等等一系列特性的优化。

  不过说到这里,邱总自己都笑了,这不就是DJS-60D的长处嘛,我们说起这个事情,不就是因为有了它的计算能力,又不知道怎么用才引出来的,这个问题,略过略过。

  “这个技术在现有条件下,累积误差来源多、累积量大,还是要有好陀螺仪才完美。”在自己的本子上写写画画了一会儿,邱总说出了自己的理想目标。

  不过这个问题,齐工却不在意:“邱总,你涉及的是很多种型号,要考虑周全,可是对于我来说,我就一个反舰导弹,没那么复杂,我这儿还有雷达末制导呢,惯导大差不差就行。”

  如果说其他导弹为了解决误差方面的问题,尚需在陀螺仪那头付出不小的努力和改进的话,那对他来说,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这个技术还真就是再合适不过了。

  因为相当一部分的误差,可以在对陀螺仪进行严格的测试和标定后,在计算机的计算过程中中进行补偿,而不需要对陀螺仪本身动大手术。

  大概就是,我知道这玩意本身的误差是多少,我也知道运动过程中带来的误差是多少,诶,我在运算过程中把这些误差给算回去。

  这种技术手段,在没有真正的弹载计算机的情况下,是非常困难的,几乎到了没有实用价值的程度。

  邱总笑著开玩笑:“老齐啊,你这个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想法要不得啊,哈哈。”

  看得出来,他的心情非常好。

  这不废话嘛,这情况,换谁谁的心情都坏不了。

  这番讨论,苏卫华完全插不上嘴,作为单位才分配不满一年的新丁,又不是参与惯导这一块儿的,他连平台惯导还没整利索呢,整个高度计都已经够让他忙活了。

  他只是满心佩服的看著高振东随随便便一席话,就让自己的型号总师和子系统总工陷入了狂喜之中,就地开起技术研讨会来了。

  比不了,真比不了。

  这个老同学,完全没有创作瓶颈。

  几个人就这么讨论了好一会儿,邱、齐二人才一脸满足的放了一下手中的钢笔。

  “高顾问、老齐,这个思路好,我们就按照这个思路去搞,别的不说,我估计减重的程度,要用百公斤这个级别来算。”

  “邱总,不只这些,就凭这,导弹的反应速度就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惯性平台的准备时间就已经大大下降了,其他制造维护上的好处,更是一堆啊。”

  总结一下:这个技术,又新又好!

  邱总乐呵呵的:“哎呀,这减下这么多重量来,我得考虑考虑这些重量怎么利用,真是麻烦,哈哈哈。”

  这话不全是开玩笑,减下重量来了,意味著与仿制对象相比,重量变了、重心变了、质心变了、结构变了、承力件不同了、尺寸可能也变了

  这些,都会影响到全弹的总体设计。

  这还真不是保持原来外形,内部随便挖一块扔了就行的。

  曾经有装备,经过电子设备等的进步,减重数百公斤,因为重新处理起来代价较大得不偿失,最后干脆用配重的方式又把这部分重量给装回去了。

  这种处理方式,不完全是偷懒,至少已经提升了电子设备的先进性,降低了系统的复杂程度,提升了一些其他方面的性能,只是放弃了减重的利益而已,好处已经不少了。

  搞实际工程应用研究,本来就是一个权衡取舍的过程,懂得适当放弃不全是坏事。

  话虽如此,邱总这话仍然是有严重的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嫌疑,搞得齐工都一脸不好意思的看了一眼高振东,大意应该是“我们老总就这样,爱开玩笑,您多包涵包涵”。

  高振东却顺口道:“嗯,这的确是个不大不小的问题,个人建议,加大装药!”

  原本“争先一号”的战斗部,是500kg的聚能爆破战斗部,和聚能破甲原理差不多,不过不靠金属射流,而是靠把爆破能量聚集起来。

  所以两者在外观上区别很大,聚能破甲的药型罩像一个深漏斗,聚能爆破的则浅得多。高振东没见过“争先一号”的战斗部,不过却见过“飞鹰-2”的,圆乎乎的,还挺可爱。

  邱总饶有兴趣的问道:“高顾问,为什么不是加大射程?”

  高振东笑道:“暂时缺乏中继手段,能打那么远,却看不了那么远啊。”

  邱总哈哈大笑:“有道理有道理,回头我合计合计。”

  这个事情说得差不多,高振东转头说起了另外一个应用:“有了计算机,导弹日常维护测试、发射前准备工作测试等环节就能做到更加自动化了,可以直接用弹载计算机控制相关系统,自行测试并通过数据接口传到指挥系统来,人员的工作量就小了很多。”

  其实这种技术大家都在用,只是也许没意识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汽车的行车电脑,启动时候的一系列自检,汽修厂维修的时候读取故障码,都是靠的这套东西。

  没有计算机,倒也不是不能搞,只是代价更大。

  这算是一个搂草打兔子的好处,反正都已经上了计算机了,顺便搞一下也不错。

  齐工没有太大的感触,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嘛,邱总却是觉得这想法挺好,作为型号总师,可维护性也是他要考虑的一大方面。

  纸面战斗力和实际战斗力,完全就是两码事,实际战斗力和训练、维护是分不开的。

  比如某五常,纸面6条防空驱逐舰,实际上拉出来,连地中海那个澡盆子都走不过去就得全部回老家,可谓是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在这些方向上讨论了一会儿,高振东也拿出了诸如综合控制、地面设备协同等等功能,最后说的,却是又回到了制导的路子上:“其实要用在弹上的制导,我感觉倒也不是不能用。”

  作为仿制对象的544,最大的缺陷是什么?不是小型化,不是射程,也不是命中率这些,而是抗干扰能力。

  基本上作为最早的反舰导弹之一,其抗干扰能力之差,基本上已经到了“一晃就瞎”的程度。

  这和其使用的是早期的雷达技术有关,雷达硬件底子差。

  这也是高振东一开始并没有把这东西往雷达信号处理等方向上联系的一个原因,现有的够用了,这东西上去,改善也不见得有多大。

  实际上哪怕是到了几十年后,如果不加红外末制导等其他末制导技术手段的话,那导弹和军舰的电子对抗,也一直都是军舰一方占优,导弹在电子对抗上从来就干不过。

  原因倒也不难解释:功率。

  用摄影界的话来说,这叫“底大一级压死人”。

第317章 拣大的打

  军舰的供电能力、装备体积、手段多样性优势,明显比导弹大太多了,这就决定了军舰一方能用各种手段,主动、被动、箔条、角反射、主动诱饵等等手段,五花八门,而且覆盖广功率大,导弹自身根本无法抗衡。

  所以靠计算机在现有条件下想提升抗干扰能力,纯靠雷达配合是没什么指望了,只能另辟蹊径。

  说到这个,老齐同志可就不困了。

  “高顾问,具体说说。”会说你就多说点儿。

  高振东道:“在我看来,随著电子技术以及其他技术的进步,所有的装备,都会面临著两个能力的不足,一是抗干扰能力,二是目标识别能力。”

  这两个概念在这个时候都比较新,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回事儿,但是又不完全相同,这让邱总和齐工都更加重视,毕竟导弹作战中的电子对抗,是在1962年以后与U-2的防空作战过程中才开始接触。

  这时候全世界都没有针对反舰导弹的电磁干扰技术,要不然法老国的首杀记录可没那么好拿。

  “干扰?高顾问,愿闻其详。”

  高振东道:“现在的导弹是用的末端主动雷达制导方式吧?那作为防守的一方,理论上可以使用很多手段去干扰这个导弹的雷达。”

  高振东把各种主被动干扰方式给大致介绍了一下,不过没有说太深,至于他为什么知道这些甚至都还不存在的技术,问就是天才,我自己靠理论学习,瞎想的。

  电子技术这东西,虽然哪怕在日后几十年一直突飞猛进,究其基本原理,说上一个“老”字是一点都不过分,最新的半导体基本理论,也是在几年前就提出来了,偏偏高振东扯这一通,还和半导体没啥直接关系。

  制电磁权被称为“无形的战场”,有一个好处是高振东即使全部靠嘴说,别人也挑不出什么不妥当来,现在没有,难道就不许我超前思考一下?你想不到,难道就限制了我也想不到?

  邱、齐二人被高振东这一通介绍,说得一愣一愣的。

  “角反射体?”

  “箔条干扰云?”

  “全频阻塞?”

  “门限覆盖?”

  “.”

  这里面最简单的,无疑就是角反射体了,然后就是箔条干扰云。

  这两个东西不用任何高技术装备,也花不了几个钱,可是要说效果嘛,老齐自己是最清楚的了。

  两人面面相觑,不由一身冷汗,要真是高顾问这通手段拿上来,命中率还能有多少,那就真是得看天了。

  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问出了最关心的一句话:“如何解决?”

  高振东两手一摊:“暂时不用解决,也无法解决,非要说的话,要等技术的发展。”

  邱总:?

首节 上一节 193/4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