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一家一半
虽然通信院搞的电报数据通信机是用DJS-60D作为控制计算机,这个东西现在并不能出口,但是软件用到DJS-59上还是能配套的。
大洋公约国家也许打不进去,但是经助会国家、一些其他零散的国家还是能试试的。
至于电子邮件,看起来和电报数据通信机差不多,但其实区别挺大,这个在这个阶段更多用于机构工作人员之间的通信,还是挺好用的。老外工作喜欢发e-mail的习惯,其实就是普及e-mail比较早,慢慢养成的。
防工委的领导把这两个东西介绍完,而且也说了,这两个软件,没有任何保密需要,尽管卖,能卖多少算多少,能卖哪儿卖哪儿。
甚至如果有需要,能做专门的固化程序的DJS-59,只用于这个功能。
这个能力,运算所这些单位还是有的。
对于这个事情,其他几个部门非常有兴趣。
对于外事,是可以扩大影响力的一种手段,尤其是这种高科技产品。虽然很微弱,不过老话说得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路都是要一步一步走的,没有那么多一蹴而就的事情。
嗯,除了高振东那种挂壁。
对于外商部来说,那就更简单了,卖小钱钱还债!
特别是知道“卖软件”的概念之后,对于这种出售一盘两盘小磁带就能赚回比较大额外汇的事情,那就更感兴趣了。
几人当场拍板,这东西,卖了卖了,马上加上清单去,都不用开论证会。
外商部领导还开了个玩笑:“老X啊,十七机部这个宝贝疙瘩,你可要看好了,别出什么意外。”
防工委领导一边点头,一边心想,这还用你说,我早就安排咯。
——
高振东花了1天时间,把GB 8567里面该改的地方给改过来,这东西也就几十页,改起来不麻烦。
然后两个电话,请来了运算所和通信院的两位总工。
两位总工见面,颇有些较著劲的微妙,好嘛,要不是你,我可就独吞了。
不过这种良性竞争,也算不上什么坏事,高振东假装没看见,你们斗你们的,我稳坐钓鱼台,而且绝不会空军。
高振东一边在心里阴阳著钓鱼佬,一边拿出自己改好的《软件开发文件编制指南》,分成两半,递给了二人,二人也顾不上斗鸡了,连忙接过来翻开。
GB 8567是一份涵盖了计算机软件开发从可行性研究报告到项目开发总结报告全过程的,一共14个文档编制说明的标准,对于软件的整个生命周期都进行了定义。
其章节组织,是根据软件生命周期的整个流程,从前往后写的,对于开发人员来说,非常容易看懂和掌握。
这一点,是88和2006最大的不同,2006里面扩展了一些东西,拆分和重新组织了一些东西,一共是25个软件开发的文档。
详细是详细了,可是要说到文件的组织顺序,说一句杂乱无章并不为过。
总的说来,88版用于瀑布开发模型非常合适,而2006版就颇有些一言难尽了,好像是更偏向敏捷开发,可是却又不是那么太敏捷的样子,总之突出一个拧巴。
在高振东看来,如果要开发项目型的软件,那用88版做总纲合适一点,如果要搞持续快速叠代的软件,那从2006里面拆东西出来用合适。
其实把2006融进88的各个阶段文档里面,是一个不错的搞法,不过以当前的环境条件,这个步子略大,容易让开发人员陷入为了文档而文档的窘境。
对于这时候的开发人员来说,拿著88搞傻瓜式操作,跟著标准一路把文档落实下来,是大概能把一个项目管好的。
而2006版的话,就要花费一些心思了,2006的更先进,某些东西更详细,但是系统性却是不如88版的,一个没有比较成形的项目管理思维的人,看著2006那一大堆东西,直接懵掉的概率不低。
这也就是高振东没有选择2006版的原因,本来开发流程对于这个时候的软件开发人员们来说,就已经够乱了,再来一个乱糟糟的2006,那无异于让开发人员本不清晰的思路,更加雪上加霜。
还是那句话,技术不是越先进越好,而是合适才好。
就好像前世高振东看网文的时候,某扑街作者吐槽,自己写书用的就是个古董级别的X220小黑本,小黄鱼165块钱包邮,反正能打字查资料就没问题,反倒是那块键盘比基本上所有新笔记本都好用,这上哪儿说理去。
果然,这份标准对于池总工、冯总工这两位既有技术功底,又有管理经验的大佬来说,直接就打开了他们软件开发的新大门。
“可行性研究、开发计划、需求说明书、数据要求、概要设计、详细设计、数据设计。高总啊,你这是把软件编制的整个过程,掰开了揉碎了,用文档给定下来了啊,有了这个,哪怕后期中途换人也不怕耽误工作了。”
池总工是运算所的,离软件开发更近一些,所以拿到的内容是前7个文档,也是软件开发的前7个过程,唯一和88不同的是,这个时候还没有数据库的概念,所以高振东把数据库设计改为了数据设计。
否则的话,还得解释数据库的事情,在还没形成这个概念的现在,有点儿超前了,数据库的事情往后放放。
池总工一拿到手,沿著章节名称一眼看下来,就已经认识到了这个标准的用处,这就是手把手的教软件开发人员,怎么从头到尾有序的、有组织的、从顶向下、由粗到细的完成一个软件的编制开发。
如果说以前的软件开发方式,是要靠软件人员的个人能力和灵光一现的话,那按照高总工这个标准贯彻下去的话,是能把软件开发当成一个工业化的流水线来搞的。
虽然可能会少一些灵性,可是应用软件这东西,哪儿来那么多灵性,完成功能才是主要的,灵性嘛,少部分人有就行。
“好啊,好啊”池总工一边看,一边嘴里不停的念叨著。
而这一头,通信院毕竟是一个实际运行的庞大机构的下属研究院,他们同时也会接触到更多管理性质、流程性质的东西,这一点上,他们是比运算所有优势的。
所以冯总工这里,拿到的是GB 8567里面的后7个文档。
“啧啧啧,高总啊,你这已经不是软件开发了,是把资料管理、过程管理、使用者全都考虑进去了。”
这可不,用户手册、操作手册、模块开发卷宗、测试计划、测试报告、进度月报、项目总结,在这里里面都有了,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系统性开发和软件项目管理的冯总来说,看到哪个都觉得新鲜,见到每个文档都觉得有用。
用户手册、操作手册也就罢了,模块开发卷宗和测试的内容对于他来说就是完全新奇的了,倒不是说他们不做测试,而是对于软件的测试计划和测试报告,是空白的。
高振东见两人都看明白了,才道:“这些东西,是我对现阶段软件开发的一些总结,基本上是能把一个软件不论大小,从头到尾给撑下来的,也能规范一下各行业软件开发的无序状态。”
他指了指二人手中的各半份标准:“随著DJS-59和60D的普及推广,不少应该都会组织开发自己的应用软件了,有了这个,一是能管理好软件开发的过程,二是能基本保证明确开发意图,指导用户使用,第三个,也能对软件开发整个过程做到比较好的留痕,留下开发经验和教训,同时也不会造成人走项目瘫的现象。”
池总工笑道:“高总这份标准真是太及时了,说实话,第一个目的我想到了,第二、三个我没想到。”
冯总工暗戳戳的较劲:“池总工说得好啊,第一、二个我都看出来了,第三个我就没考虑完整了。”
嗯?你几个意思?比我多看出来一个是吧?
池总工手一伸:“前半部分我刚才都说完了,后半部分在伱手上捂著,开卷考试有什么好得意的?来来来,后半部分也给我看看。”
冯总笑呵呵的,拿著后半部分和他做了交换,他也想看前半部分啊。
两位总工交换著看完,老冯不干了。
“池总工,要不,我们交换一部分内容吧,我们这里一点儿软件开发的过程都没有,不利于锻炼我们搞软件的同志啊,我回去也不好交差。”
老冯非常鸡贼,同时思路也非常清晰。
既然名为软件开发标准,那大家的著眼点肯定都在软件开发过程上,天生关注的内容就是开发的,其他内容在潜意识里就显得没有那么受重视。
就好像在搞水利的设计院里,那大专业肯定是水文、水工,其他机电、金结之类都不如大专业出彩,往上走也没有大专业容易。
池总工摇摇头笑道:“诶,冯总,你这就不对了,干工作哪儿有挑挑拣拣的?高总这里不是已经分配好了嘛,革命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按计划搞就行了嘛。”
第363章 周末
两位总工当场就在高振东面前你来我往,展开了一番唇枪舌剑。
高振东也不插话,笑呵呵的看著他俩,任由他们两位老同志讨价还价。
两位积年的总工也很默契,没有要高总工评理或者改主意,那样搞,可就坏规矩了,事情没有这么玩儿的,不但对方会不高兴,被拉下水的第三方也不会开心。
一锤子买卖干不得,良性竞争可以,坏了规矩可就坐蜡咯。
没多久,两位总工经过一番激烈的口腔体操,最终达成了协议。
通信院用测试计划、测试分析报告两部分,再加上放弃其他边边角角的所有章节,换取运算所手里的详细设计部分。
看起来放弃得挺多,但是也说不上亏,一般来说,详细设计是软件编码前工作量最多、最大、最绕不开的一部分,影响力很大。
不过他们拿出来的筹码,也是运算所需要的。
测试工作,对于运算所来说是全新的东西,计划+分析报告,这就基本上把测试工作涵盖完了,对于运算所来说,也不吃亏。
两方对此都很满意,协议一达成,两位总工马上从谈判模式转换为和谐模式,喜笑颜开。
三人商定,具体的标准研究计划,由运算所和通信院去写,并以十七机部、十二机部、邮通委联合的形式,上报标规局。
标规局是1957年才设立的,负责统一领导全国的标准化工作,到了高振东穿越时,这个工作已经转移到了各地市场监督管理机构的手上。
从这个时间也可以看出,这个时候,标准化工作的情况,基本上就是刚刚开始,一穷二白。
上报之后,无论标规局批复如何,这边两个单位都同步展开校对修改,毕竟这东西批不批,反正都是要用的,而且从现阶段标准工作的窘境来看,标规局不批的可能性为0。
送走了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两位总工,高振东收拾收拾东西,骑车回家,陪老婆去了,今天星期六。
今天下班比较早,高振东干脆让娄晓娥继续复习自己的功课,他来做菜,好不好吃另说,反正能吃饱。饭倒是先被娄晓娥给蒸上了,正好节约高振东的时间。
娄晓娥笑眯眯的一边复习功课,一边时不时的抬头看一眼高振东。
或许是累了,娄晓娥咬著笔杆子问高振东:“振东,你说我们现在是缺医还是缺药啊?”
高振东一边炒著菜,一边道:“把笔杆子从嘴里拿出来!还想当医生呢,一点卫生都不讲。都缺,不过总体缺医,怎么?你想学药学?”
娄晓娥摇摇头:“没有,我还是想学医,只是两个东西都是一起的嘛,我就问问。为什么说缺医啊?”
高振东笑道:“没有医生,就算有药了,也不知道该吃哪一种,该吃多少,你说对吧?”
娄晓娥傻傻的哦了一声:“你说要是有一本书,能告诉所有人,什么病该吃什么药,什么病该怎么救,那该多好,那就可以只管药的事情了。”
高振东哈哈笑道:“哪儿那么容易,每个人的病都是不一样的,而且很多人所说的‘病’,其实只是‘症’,病是内因,‘症’是表现,同样的症,病是不一样的,很难统一的给出方法的,搞不好还容易出事。就好像肚子疼一样,这就是一种症,至于病因,千奇百怪的,阑尾炎、痢疾、食物中毒等等,都有可能。”
高振东也只知道皮毛,这还是前世看短视频看的,能胡诌几句。
不过就这皮毛,已经让娄晓娥双眼放光,大为佩服。
“振东,你怎么什么都知道。”
其实我也不知道,不过你的问题,倒是和我想的方向一样。
“我也不懂,不过等你上大学了,就比我懂了,到时候我听伱的。不过有些常见的病倒是能像你说的一样,有一些比较简单快捷的方法或者统一的疗法。”
娄晓娥听得似懂非懂,又傻傻的开始咬笔杆了。
高振东也不急,现在还早,说早了没什么意义,反而太过明显了。
他几下子把菜铲到碗里,往桌上一放:“再说一次啊,不许咬了啊!来,吃饭了。”
娄晓娥哦的一声,把笔放下,跳著跑过来吃饭。
第二天星期天,但是两口子并没有回娄家去,谢建业可是早就打了招呼了,今天到他家吃饭。
还特意叮嘱了高振东和王德柱,啥也不用带,带了就翻脸。
见事态如此“严重”,高振东也就从善如流,反正他们几个也不用在乎这些,不带就不带了,真有需要再说吧。
吃饭约的中午,不过王德柱一家却是早早就到了,高振东两口子也跑了过去,把谢建业的两间房挤了个水泄不通。
就这,谢建业还说了,不许跑,就在他家。
三个男人在那里就著一盘花生米,先喝上了,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男人嘛,二两酒一下肚,能把以前的事情翻来覆去说上八百遍。
一般来说,说了八百遍的事情,换个场景还愿意再说一遍的,那就肯定是自己人没错了,否则大约是一遍都不愿意说的。
“高排长,我都知道,虽然不能明说,我有今天可都是因为你。”谢建业抿了一口酒,对著高振东感慨。
他这个事情吧,还真就能拿出来说,也和保密没啥关系。
保卫干部保护厂里的普通职工干部,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虽然这位职工干部也不怎么普通就是了,真要论武力,他才是最高的那个。
高振东摆摆手:“机缘巧合,能通过这种方式帮你解决转干的事情,我也是没想到,不过反正解决了就行。”
王德柱听得有点懵:“怎么?你这个保卫干部是老排长帮你拿下的?”
谢建业半开玩笑:“嗯,是啊,为了我有个位置,高排长连民兵队副队长都不当了,让给我了。”
王德柱深信不疑,因为这的确是高振东能干出来的事情:“嗨,别管老排长怎么运作了,掉到你头上就是好事,来来来,走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