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第488节

  自己一个农村人,不知道到那里会不会被人看不起。

  第二天吃过早饭,李建国和梁月梅准备去打瓜地里干活的时候,陆家大嫂端着碗过来了,神秘兮兮的说了一件事情:

  “张强跑了!”

  “跑了?”梁月梅听着有些意外,“昨天王天生过来了,还说带着张强要去石城摆摊卖大扫把哩,咋就跑了?”

  “就是听说丢不起那个人,不想摆摊,半夜就跑了,今天早上王天生牵着驴车过来拉扫把,结果王红梅哭着说张强跑掉了,把王天生气的,直接把王红梅和孩子拉回去了。”

  嘿!

  梁月梅扭头看向杜春芳。

  杜春芳跟没事人一样,团坐在门口那里,嘿嘿笑着看李强在喂鸡。

  这是巧合呢,还是老人家的智慧呢?

  张强并没有跑多远。晚上他纯粹是不想摆摊,越想越气,就跑掉了。

  然而,一气走了十余公里,跑到县里,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又有些后悔了。

  但既然已经跑出来了,跑出来的时候还跟老婆发了一通脾气,说老丈人看不起人,现在再回去就有点丢面子。

  但大半夜的也没地方去,他就在汽车站外面窝了半晚上。

  等天快亮了,摸摸兜,才想起来自己身上就几毛钱零钱。

  去哪里的票都买不起。

  但饿啊!

  去买了两个包子,吃着在县里转悠了大半天,最终还是饥饿战胜了脸皮,他又晃晃悠悠的回到了家里。

  想着再怎么着,卖两天扫把,把去乌城的车票赚到,再去找大哥也成啊。

  想来大哥就是再不待见自己,给自己找个饭碗还是没问题的吧?

  然而,回到院子发现,这里冷清清的,一点声音没有。

  门锁着的,院子里有驴车印,张强立刻就明白过来,媳妇和孩子,回娘家去了!

  他一屁股坐在地上,这家不就散了吗?

  他连家门锁的钥匙在哪里都不知道啊!

  这年头可不是后世,一个电话打过去就知道了,那得跑着去问啊!

  让他砸锁他也舍不得,一个锁可不便宜呢!

  李龙并不清楚,自己间接的把张强弄的差点儿妻离子散,此刻他正在百货大楼挑东西。

  去了一趟山里,哈里木他们那边捆草快到尾声了,李龙打算帮着把草运一运,然后给他们带一些东西。离他们从夏牧场回来还有两三个月,一些生活物资还是要带的。

  东西和以前差不多,这一次他额外要买的,是帽子和头巾。

  他发现不少哈萨克男人,无论大小,都喜欢戴帽子。后世戴的是民族帽子,小孩喜欢戴尚的帽子。女人喜欢戴头巾,这时候戴的头巾比较单一一些,就是红绒布头巾。

  李龙便买了十几顶帽子和十几块头巾,带过去让他们自己分。

  鞋子也是要带的,山里放牧也是挺费鞋的,骑马还行,有些地方不适合骑马,一天要走不少的路。要不小心踩着树桩子,那鞋弄不好都会被扎一个洞。

  东西买了不少,装了半车斗子。李龙这一次开着拖拉机去山里,经过清水河的时候,队干部出来迎接,李龙原本不想停的,也只好停下来打个招呼,说一说自己的事情,然后又突突突开进山里去了。

  “能和山里的牧民交上朋友,李龙同志不简单啊。”

  “人家是民族团结的模范,自然是有不少的民族朋友了。”何玉清知道的比较清楚,“好了,都先扎扫把去吧,赶下午李龙同志回来收扫把的时候多扎两个,五块钱就到手了!”

  这是正事,几个干部立刻就跑向了自己的家。

  大家都有工具的,扎扫把,没有人会落后,这可不像种地。种地要从年初盼到年尾,这个干完当天就能拿到钱,就跟后世许多年轻人去干跑外卖一样,到手多少钱是能看得着的,也难怪会趋之若鹜。

  李龙开着拖拉机直接奔向哈里木的冬窝子,这里没人,不过边上堆着不少的草捆子。

  他把东西卸下来放进冬窝子里,然后开着拖拉机往草场那边而去。

  路熟了,开着不慢,找了三个草场,就找到了正在捆草的牧民。

  看到李龙过来,那些牧民都放下草捆子跑了过来。李龙从车斗子里取下西瓜交给哈里木给切,又把帽子拿出来让大家挑。

  玉山江就戴着帽子,说实话那帽子都快包浆了。

  塔利哈尔也是,不知道帽子是从谁那里继承下来的,都有两个破洞,简单的缝了之后还戴着。

  这时候看着新帽子,一个人眼睛放光,瓜都顾不上吃,开始抢起来。

  其实没啥抢的,帖子款式比较单一,就两种,鸭舌帽,和仿军帽的普通布帽。这时候军帽还是软布帽,也不像后世迷彩帽那种有型的。

  但无论哪种,都比塔利哈尔他们头戴的强,而且人手一顶还有的多,每个人都换上了新帽子。

  玉山江戴了戴新帽子,又取下来收进了兜里,还是戴着自己的老帽子,也不知道是不是想把新的留给儿子。

  把帽子分了,接下来是头巾。有妻子的给妻子挑,有老娘的给老娘挑,挑完后剩下的交给哈里木,他带到夏牧场,去给其他人分。

  吃西瓜,装草,李龙便给各冬窝子拉草。有拖拉机,拉草比用马带着绳子拖着快多了。

  中午吃的是黄羊肉,哈里木昨天回冬窝子的路上看到一群黄羊窜进了山里,他骑马跟了十几公里,打着了两只。

  十几公里啊,还真有毅力!

  李龙觉得如果是自己,跟着跑两三公里就可能放弃了。

  黄羊角和皮子自然是归李龙了。他拿着也挺开心。

  下午拉了几趟后,李龙就出山了,他还要去清水河拉扫把。

  这样干了两天,中间哈里木他们弄着一头半大的母马鹿,活的,李龙便拉着回了队里。

  然后就听说了张强的事情。

  张强回到家里,老婆和孩子被岳父接走后,他硬气的在家里呆了两天,然后去三小队接人了。

  没办法,家里没了妻子根本过不下去,他连个热饭都吃不到!

  地里的活更别提了,他是干不过王红梅的。

  这时候的妇女是非常能干的,像梁月梅,曾经在大集体时代是生产队铁娘子生产组成员,一个麦季能割三十九亩麦子,平均一天三亩多,最多一点割三亩七,比许多男人都厉害!

  听说张强被岳父骂的狗血淋头,做了好多个保证,才把妻子和孩子领回家,然后第二天就跟着岳父去石城卖大扫把去了。

  “院子里的杆子你嫂子给王天生给了二十根,后面五毛一根,卖给他一百根。再往后他要的话,就按这个价。”李建国在院子里给李龙说着。

  那个半大母鹿李龙拉着送到了老马号,老罗叔看着挺高兴,有公鹿有母鹿,这鹿群才能发展起来嘛,不然不成群啊。

  狍鹿子就发展的很好,有一定规模了。

  张强的事情就当笑话一听过了。李龙也没再去管,谁能天天和小丑计较呢?

  “地里出了贼娃子了。”李建国有些忧心,“连着好几天,二三十个打瓜让人开了三角口子,这些瓜里面的籽都不熟,多可惜!再过些天,咋也能出几公斤打瓜籽!”

  李龙原来预想过这样的事情,只是没想到来的这么早。

  他想着是打瓜成熟后,会有人去摘瓜吃。

  打瓜虽然没有西瓜甜,但自有一股子香味儿,有些人图个新鲜,吃一两个不算啥。

  但这样祸祸,那就有问题了。

  开三角口子是这时候看西瓜熟不熟的做法,通常去瓜摊子上挑瓜,拿刀在西瓜上开个三角口子,撬下来西瓜皮,看里面的瓤,如果熟了,那就把这个瓜买走,如果不熟,卖瓜的就得负责。

  这算是当时约定俗成的,也是不会挑瓜的人的做法。把西瓜的法子用在打瓜上,大概率是年轻人,或者就是少年。

  “大哥,要不要咱们晚上蹲一蹲,看看是谁?”李龙说道,“得找着头,不然这样下去,得祸祸到啥时候?”

  十亩地算起来不算大,看着两头,很容易逮到人的。

  李建国问他:

  “你晚上没事?”

  “没啥事。”

  “成!”

第540章 这时候的熊孩子就得收拾

  天黑下来,吃过晚饭的李龙和李建国两个身上抹着风油精,用来熏蚊子。八月份晚上天已经凉了,两个人都穿着外套,然后往打瓜地里走去。

  晚上开拖拉机动静太大,骑自行车又看不清路,不如走着。

  原本李青侠也要过来,让李龙给劝着了。大晚上的,看不清路,要踩空或者摔一跤那就麻烦了。

  所以李建国和李龙一致表示让他在家里呆着,看着家就行。再说现在还没开学,有彩电在李青侠屋子里,许多娃娃跟着大人一起到屋子里看电视,没人看着还真不行。

  没主人看着,那些娃娃真敢上手去拧电视的频道,毕竟熊孩子什么时候都有。这时候捅马蜂窝、掏鸟蛋的可比后世多多了。但凡出现在视野里的麻雀窝基本上都难以幸免,李强都掏过好几个麻雀窝。

  甚至还有孩子熊到去破坏燕子窝的——当然,结果就是被家长打一顿。

  燕子进家是喜兆,有些人家建新房,专门把窗户打开留着让燕子进来。

  这时候村里没啥路灯,天一黑,隔的远点儿就看不清啥的,所以李建国和李龙两个天黑后带着手电去地里,别人也发现不了。

  李龙判断他们也不会在地里呆太久。熊孩子偷瓜最多就在晚上十一二点前后,再不能晚了。毕竟让他们半夜起来也不太可能,而且家里人一旦发现半夜人没了,那是真要发动邻居找的,不论去干啥,找到先揍一顿是必然的。

  所以孩子通常就只能在睡觉前跑到打瓜地里。

  “连续好几天,天天都有划开的打瓜,所以今天晚上这小子肯定也会来。”李建国判断,“咱们抓到后,别动手,看清楚是哪一家的,让他自己回去给家里人说,那大人就该明白是咋回事了。”

  李建国这么一说,李龙也明白了。

  谁家的孩子都不希望被别人教育。就是犯再大的错,该赔钱赔钱,该道歉道歉,但不能让别人欺负了。

  关起门来自己用皮带还是用棍子收拾,那是自己家的事,但在外面,大人通常还是会维护孩子的。

  大部分父母都是这个心理,所以李建国才会这么说。

  “大哥你放心,最多就抓住确认一下人。”李龙说道,其实他也知道,真要是确认了人,家长只要是讲理了,那收拾起孩子来,会比外人更狠。

  毕竟谁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成长,不能长歪。这破坏农作物的事情放哪个农民家里,都是大错。

  两个人摸黑看着路,低声聊着说着就到了地里。

  虽然白天燥热,但晚上出了村之后,地里刮出来的就是凉风了。一阵阵的,不是阴风,就是凉。

  已经过了立秋节气,早晚虽然还没露水,但已经不像六七月那么舒适了。

  到了地头,李龙乐了,笑着说:

  “大哥,这温度低,基本上感觉不到蚊子了,倒是好事。”

  “嗯,你在地头,我往里走。咱这地斜对着老庄子,要是那边过来的人,咱一眼就能看到。”

  “我也往前走走,今天真要来人,等进地后咱们再抓。”

  “好。”李建国往地里走去。

  种打瓜的地一边是麦地,已经收完犁掉了,一边是玉米地,玉米杆子比较高,麻烦的就在这里。到时人往玉米地里一钻,真就不好找。

  不过李龙他们也好隐藏,往玉米地里一钻,偷瓜的人根本看不到。

  进了玉米地呆了两分钟李龙就钻了出来,外面凉,没蚊子,玉米地里因为不怎么透气,温度相对较高,蚊子还比较多,他一钻进去就被蚊子给包围了。

  打瓜地里一垄一垄的隆起上遍布着打瓜,按吴教授的指点,一亩地差不多两三千个苗,每个苗上两到三个打瓜,一亩地差不多就是四五千个瓜。

首节 上一节 488/5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