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 第219节

  前几天,闺女给她说了,要送一套床单被罩给弟弟当新婚礼物。

  当时她就非常的高兴。

  后世床单被罩可能都烂大街了,只要有钱,想买多少就能买到多少。

  但在这个年代可不一样。

  物资的短缺,导致每年每个人获得的布票,只够缝缝补补旧衣服的,完全不够买一件新衣服。

  更别说床单被罩这种了。

  一开始她还有些发愁,准备用家里旧的床单被罩。

  没想到,现在闺女给了她这么大的惊喜。

  现在她手里抱著的布料,刚一上手,就知道是顶好的,比一般的布料更有手感。

  再加上这个颜色又这么喜庆,在儿子大婚之日,有一套床单和被罩,也算是附近独一个了。

  这几年,草厂胡同,甚至鼓楼这边,可都没听说过谁家有这个。

  想到这里,便在众女性羡慕的眼神下,喜滋滋的进了卧室。

  热热闹闹的一天终于过去了。

  怀里抱著已经累得睡著了的闺女,王孟德和何胜男一起慢慢的往南锣鼓巷走著。

  幸好这段路程不算远,天气也不冷不热。

  “孟德,谢谢你。”

  走了一半的路,何胜男推著自行车,忽然没头没脑的说道。

  “咋了?谢我做什么?”

  王孟德好奇的问道。

  “没事儿。”

  何胜男也不多做解释,然后笑眯眯的看著他。

  这段时间,为了她的弟弟,自家男人可是出了不少的力。

  除了弟弟和弟妹两个人的工作安排,还有借了不少的工业券,以及用来招待客人的米面油盐和鸡鱼肉蛋。

  今天别看老何家只做了两桌的席面,但桌上的好东西,可一样不少。

  不仅有白面馒头和二和面馒头,还有四五道荤腥的菜,这些菜的分量也非常的大。

  让弟妹的娘家人,吃的是满嘴流油,同时也赞不绝口。

  最后走的时候,甚至都差点要扶著墙了,饭桌上的盘子里,都被吃的干干净净,就连盘子底的油花,都被沾著馒头吃了下去。

  他们在过年的时候,可都吃不上这么丰盛的饭菜。

  今天算是彻底的解馋了。

  如果是普通人家,做出两桌这种规格的席面,未来一个月,甚至几个月,都要吃糠咽菜了。

  甚至连糠都没得吃。

  而老何家有王孟德的帮助,轻轻松松的就做出来了。

  以后的日子,也不会受到影响。

  相反,王孟德带去的东西,都没用完,还有不少的剩余。

  家里的米缸里,白面不仅没少,还多了好几斤。

  同时。

  她还听说了,自己的弟弟,能租到一间厢房和一间小耳房,也是因为居委会的人,给了王孟德的面子。

  不然,再轮一年,也不一定能轮到何胜文租到这么好的房子。

  临走时,看著爷爷和爸妈容光焕发的模样,她心里就非常的有感触。

  所以刚才就有感而发。

  到了家里。

  天色已经快黑了。

  冉小梅正在中院水池旁刷锅洗碗,她知道儿子和儿媳妇晚上都在亲家那边吃了,所以也就没等著一起。

  “妈,我来洗吧。”

  何胜男看到婆婆正在忙著,连忙把自行车推到自家门口扎好,挽起袖子,就要把活计接过来。

  “不用,你这忙了一天,快去歇一歇吧。”

  冉小梅笑著拒绝道。

  然后还冲著四周,得意的看了一眼。

  儿媳妇勤快又能干,长得又好看,还给她生了两个孙子和一个孙女,可是给她了不少的脸面。

  不少邻居在背后,都经常议论。

  95号院里,最好的儿媳妇,就要数她家的和老贾家的了。

  “没事,妈,我不累,我来吧。”

  何胜男说著就扶著冉小梅起身,她伸手抢过丝瓜瓤,弯腰开始洗涮起来。

  这一幕,让薛婶子和李大妈看得眼热不已。

  自己家的儿媳妇,啥时候能这么抢著干活就好了。

  可惜,她们最多也就比老许家的娄晓娥勤快一些。

  第二天。

  一大早,王孟德也顾不上处理内科里的事情,便拿著一迭稿纸,来到了蒲老的副院长办公室里。

  “先生,早啊!”

  他一边打著招呼,一边麻利的拿起墙角的暖壶,给蒲老和自己各泡了一杯茶水。

  “孟德,这么早来找我,是有啥事情吧。”

  蒲老看著自己得意的弟子忙碌著,他坐在椅子上,把手中的医书放下,然后捻著胡须笑著问道。

  自从前段时间卸任了内科负责人的职务,他就清闲了不少。

  除了研究院里有事情以外,他大部分都是去诊室给人看病,或者在办公室里看看医书,以及写一些多年行医的心得。

  几十年的医学理念和经验,都准备写出来,给后人留一些学习和参考的东西。

  “先生,我来找您,是想让您帮我看一下这个。

  这是我花了几个月时间,写出来的一本供医学生学习针灸技术的教材。”

  王孟德把手中的一迭草稿纸,递到了他的面前,然后说道。

  自从年前鲁院长让他编写教材后,他就记在了心里。

  这几个月,他不仅编写了学习针灸的教材,还陆续写了一些其他方面的内容。

  当然,其他方面主要还是以内科、皮肤科的内容为主,只是暂时还没有成系统,需要他再补充一些内容进去。

  “噢,这么快就写好了,我看看。”

  听徒弟说已经把医书写好了,蒲老连忙好奇的说道。

  这才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如果是其他人,他肯定是训斥一通,然后让回去再仔细一些。

  但王孟德可不一样,完全不能按照常理去判断。

  接过草稿纸,蒲老先看了一下标题,就见上边写著一行字——《针灸技术—从入门到精通》。

  嚯,这口气真大。

  不过想到他出神入化的针灸技术,心里也就释然了。

  从第一页开始,蒲老看得还很快,上边讲述的内容,他扫一眼就能明白是什么意思。

  毕竟他作为一名几十年的老中医,这点知识还是具备的。

  等翻到快中间的时候,他的速度便慢了下来。

  经常一页纸,他要看十几分钟,甚至二十多分钟。

  王孟德也不著急,他端著茶杯,坐在对面,慢慢的喝著茶水,就当是偷得浮生半日闲。

  心里则想著,等下回去的时候,要问老师要一斤的茶叶才行。

  他家里的茶叶,被王浩拿走了三四两送人,现在已经见底了。

  临近中午。

  蒲老放下手中的草稿,他抬起头看,揉了揉眼睛,缓了缓神,才慢慢的说道:

  “孟德,这本针灸技术的书籍,写的简直是太好了。

  里边不少新奇的理念和观点,让我都大受启发,这还是我看了一半的结果。

  后边的内容,应该更深奥吧,我要是看完,估计最少要一周的时间。”

  顿了顿,他组织了一下语言,继续说道:

  “前面的基础内容,你写的很详细,也给了一些学习的建议和方法,相信就算是一个初学者,也能很快就学会。

  就是后边的内容,一般的学生,学起来可能会很吃力,就连我,都要思考一会儿,才能明白原理。

  如果让一个学生去学习,会不会太难了一些呀。”

  也不怪他有这个担忧。

  就连他这个几十年的老中医,看到中间的部分,都有一些压力,根据难易程度,最后边估计也会有一些吃力。

  更别说刚接触医学没多久的学生了,估计很多人都可能看不懂里边的意思。

  蒲老的话,让王孟德也猛然醒悟。

  他这几个月,光顾著把自己所有的针灸知识都化作文字,完全没考虑别人的接受能力。

  这世上,针灸技术能达到他目前的水平,可以说一个没有。

  想到这里,他急忙说道:

  “谢谢先生的指点,这一点我还真没考虑的这么多。

  那我等下拿回去,再修改修改,把后边的内容给删除一部分,再多增加一些基础的知识内容。”

  “呵呵,其实也别删除的太多。

  你不如把这本教材,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主要是基础的知识,后边再加上少许的难度。

  下册可以提高一些难度,让有天赋的学生去选择学习使用。”

  蒲老笑著建议道。

  他这几十年,也带出了不少的徒弟,算是对因材施教有了很大的了解。

首节 上一节 219/30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