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道赵志敬,弟子遍诸天 第124节

  宋青书打定主意,四周看看,纵身一跃上了最高的屋顶,武当派梯云纵乃是上乘轻功,比起全真教的金雁功更为适合在窄小地方施展。

  这次没等太长时间,不远处就有一连串的脚步声响起,宋青书仔细看去,发现足有七八号人,都是一身夜行衣,正朝着北边的一间宅院围去。

  “将这些人打发后,正好还可以去问问蛮儿的事。”

第221章 师父,你回来啦?

  宋青书观察片刻,确认再没有人跟来后,悄无声息从房顶跃下,轻飘飘的就像团棉花。

  “先把人制住再说,看看是不是背后有人指使。”

  那奔向宅院的几人,心中都想着传言里关家留下的宝藏,生怕比别人慢了半步,就要空手而归。

  因此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眼前,加上宋青书鬼魅一样的身法,无人知道此时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局面。

  等到了近前,其中一人打个手势,其余人立马分成四个方向将宅院团团围住,偷偷打探过后,发现没什么异常,就准备动手。

  “擒贼先擒王。”

  宋青书身形一晃,眨眼功夫已经来到那领头之人的背后,右掌往他肩头上一按,本想要纵身飞入院中的黑衣人只觉泰山压顶般,半点动弹不得。

  接下来便是一般的如法炮制,宋青书后发先至,沿着宅院外墙一路点住四人,意外的是院中仍然没有传来半点声响。

  “何方高人到此,还请现身一见吧!”

  片刻之后,宅院里忽然亮起灯烛火把,跟着有人招呼一声,声音不甚响亮,但隔着院墙仍是清清楚楚,显然说话之人在内功上颇有造诣。

  宋青书见关家后人早有防备,心中也就放松一些,没有选择从墙外进入,而是转身回到院门处,光明正大的走了进去。

  宅院中迎面站着三人,为首的一名中年男子蓄着胡须,身旁一男一女,年纪要小上不少,但是身姿挺拔,很有少年人的朝气。

  那中年人看到宋青书居然从正门进入,不由得有些意外,尽管他帮忙解决了外面的对手,但眼下可还不好说是敌是友。

  “敢问少侠尊姓大名?”

  此时进入院里的三名黑衣人都已经被点住穴道,眼神惊恐的转来转去,想不通究竟是哪里泄露了风声。

  “在下武当派三代弟子,宋青书。”

  宋青书并未想着隐藏身份,毕竟武当派与全真教可不一样,武当山上有张三丰坐镇,数十年来其他门派只有暗中觊觎的份。

  而且他还准备询问些事情,因此直接报出名姓。

  中年人一听,顿时更加仔细的打量了几眼,随后拱手谢道:“原来是武当派玉面孟尝宋少侠当面,失礼失礼!”

  “多谢宋少侠仗义相助,只是徐某尚有事情需要处理,援手之恩容请日后相报。”

  宋青书听他话语客气,但摆明是想要送客,平静看他一眼后,目光落到院中一间微微露出光亮的静室,心想关家后人应该就在此处。

  “他姓徐,莫非.”

  “徐先生,在下斗胆问一句,令先祖可是百年前华山玉女峰坐忘观赵志敬门下八弟子?”

  宋青书本想拉近些距离,省得动手,哪知那中年人听了立马从身后亮出一对长短刀,充满敌意道:“难为你们这些贼人,为了那子虚乌有之事,居然连徐某的底细都查了出来!”

  “武当派张真人乃是一代宗师,座下武当七侠个个都是江湖中受人敬仰的英雄,你究竟是谁,敢来冒充武当派弟子?”

  宋青书看他手中长短刀,更加确定是徐清昊的后人,再看那少年少女正分两边向自己靠近,三人组成包围之势,一言不合肯定就要兵戎相向。

  “就算我说自己是赵志敬转世,又有谁能信呢?”

  宋青书虽然不想动手,但是自己一旦离开,眼前三人肯定就会带着关家后人另寻别处隐居,到时再想找可就麻烦了。

  “徐先生,在下就是宋青书,如假包换,今日来此,只想与关家后人见上一面,绝无恶意。”

  “废话少说,亮兵刃吧!”

  宋青书轻轻叹口气,除了硬闯,看来是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就在这时,那透出光亮的静室中忽然有人开口道:“宋少侠请进,老祖有请。”

  徐姓中年人转头看去,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没有开口,慢慢让开道路后,仍是全神戒备,紧紧盯着宋青书的一举一动。

  “得罪。”

  宋青书知道多说无用,正事要紧,快步走到静室门前,刚想说话,房门已经轻轻打开。

  “师父,你回来啦?”

  宋青书闻言猛地一震,只见那静室中一个老者背对自己而坐,声音苍老缓慢,不带着任何情绪,但宋青书听了,却能感觉到其中化不开的喜悦和轻松。

  蛮儿

  两行泪水不自觉的从脸上滑落,宋青书却像是根本没有感觉,他带着些忐忑与紧张来到近前后,缓缓坐了下去。

  “师父,你回来啦。”

  关蛮儿头发眉毛都是花白,脸上皱纹堆垒,双眼微微眯着,只有嘴角稍稍向上,露出一丝笑意。

  “蛮儿,师父回来了。”

  宋青书一边说话,一边忍住心中波涛汹涌的情绪,握住关蛮儿的手,想要为他输送些真气。

  然而内力小心探查之下,才发现关蛮儿全身上下的经脉再经受不起任何波动,那不是因为受伤或者练功出了岔子,只是身为人的血肉之躯已经到了极限。

  “蛮儿,是师父不好,是师父来得晚了。”

  宋青书尽量让自己显得平静,以免影响到风烛残年的关蛮儿。

  而方才静室中开门那人,还有院中的三人,听到关家老祖居然称呼这个年轻人为师父时,都是满脸的难以置信。

  但在最初的惊讶过后,四人在静室外默默跪成一排。

  “不晚,师父,不晚。”

  关蛮儿话说得非常慢,似乎每说一个字都要认真想想,“蛮儿知道,师父说了回来,就一定会回来的。”

  宋青书与赵志敬不仅在年纪上差着十多岁,样貌身形更是天差地别,但关蛮儿甚至连人都未看,就知道是师父回来了。

  就像赵志敬在华山玉女峰顶化虹飞升那天一样,关蛮儿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就是知道师父要走了。

  至于宋青书,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关蛮儿为了再见自己一面,竟然经过百年时光后,仍旧在师徒二人第一次见面的地方等候。

  “师父,你看,师兄他们也都一直在等你。”

第222章 给师父的信

  宋青书往关蛮儿面对的方向看去,供桌上摆着十六块牌位,从大弟子玄清子到杨过,前后分成三排。

  香炉中青烟袅袅,供桌上却不见半点灰尘,显然是有人时时打扫。

  每块牌位下面,都放着一封书信,因为年深日久已经泛黄。

  “师父,师兄们留给你的信一直由我保管,另外还有些东西,都在下面的那个箱子里。”

  静室外的少女听后起身缓步走进屋中,从供桌下取出一口朱漆箱子,跟着必恭必敬送到宋青书面前。

  宋青书想起那些黑衣人之所以要来找关家后人,为的可能就是这口箱子里面的东西。

  箱子打开后,里面整整齐齐摆放着各种物件,有用玛瑙翡翠珍珠雕成的蜜饯果脯,有用深黑玄铁打造而成的一口小锅,其余还有乐谱、书册等等等等。

  宋青书心中感叹,轻轻握住关蛮儿的手,眼里满是他年少时的模样。

  “师父,你看看师兄们的信,他们都十分挂念你。”

  宋青书点点头,从离着自己最近的地方拿下一封信,正是小徒弟杨过的。

  “恩师在上,请受弟子杨过一拜。”

  “那一日蛮儿师弟亲眼见到师父化虹飞升后,做弟子的既是高兴又是难过,高兴的是师父从此羽化飞仙,超脱逍遥,难过的是仙人殊途,不知何日才能与师父再见一面。”

  “好在蛮儿师弟说,师父答应了一定会回来,弟子心中这才好过一些。”

  信中记载的内容似乎并非一次写成,宋青书接着往下看去,已经是三年后的事情。

  “师父,你离开已经三年了,这三年里终南山活死人墓中的龙姑娘曾经来过两次,当知道师父化虹飞升一事后,仍旧要与弟子比试。”

  “龙姑娘的玉女素心剑法确实厉害,弟子也实在是驽钝了些,第一次还是败给了她,第二次才能勉强斗个平手。”

  “师父,弟子在江湖游历中,于襄阳城西北方的树林中偶遇一头神雕与巨蟒相斗,那神雕不知活了多少年岁,比弟子还要高大。”

  “一雕一蟒生死相搏,比寻常江湖争斗还要激烈,弟子在旁助那神雕获胜后,得它引路到了一处深谷。”

  “原来那深谷中有个大山洞,是位叫做独孤求败的绝世高手埋骨之所,独孤前辈纵横江湖三十余载,天下无人能敌,因此号称剑魔。”

  “这一番机缘巧合,让弟子在雕兄帮助下得到了独孤前辈的玄铁剑法与玄铁重剑,另外还有服后能够增长内功的蛇胆,武功大有长进。”

  宋青书仔细看着,就像是杨过站在面前亲口讲述这些年的经历,不自觉的入了神。

  “师父,弟子终于用师父传授的剑法胜过了龙姑娘!”

  又过三年,杨过与小龙女订下终身,信中写着是因剑结缘,其中细节却没有记下太多。

  两人由郭靖夫妇主婚,师兄弟们全部到场祝贺,唯一遗憾,就是少了师父赵志敬。

  跟着便是十三年后,蒙哥亲率大军再次南下,黄药师、洪七公、一灯大师等绝顶高手悉数到了襄阳助阵。

  此时杨过神功大成,与一众师兄弟还有各路英雄浴血奋战,最后同师弟关蛮儿一起于千军万马中击杀了蒙哥,解了襄阳之危。

  “师父,大战之后,弟子与郭伯伯还有诸位前辈一起重游华山,说起当年师父夺得天下第一时的风采,仍旧历历在目。”

  “也是那日,弟子在华山玉女峰顶见到少林寺一位觉远大师,内功之强世所罕见,更让弟子惊奇的是,觉远大师说将近二十年前,在少林寺中曾与师父有过一面之缘。”

  “觉远大师还有位俗家弟子,叫做张君宝,年纪不大却是气宇不凡,恰巧师徒两个要与潇湘子、尹克西二人讨还少林寺藏经阁的一部楞伽经。”

  “弟子觉得这其中必有缘法,便将本门太极拳法传授给了张君宝几招,助他迎敌。”

  看到这里,宋青书忽然想到一件事,如果自己在襄阳或是绝情谷时杀掉了潇湘子还有尹克西,九阳神功就不会从少林寺流出,那么张无忌是不是就要死在玄冥神掌的寒毒之下?

  “襄阳之危已解,弟子在江湖中也无甚留恋,因此决定与龙儿回古墓隐居,临行前将玄铁重剑与君子淑女剑分别赠予郭伯伯的一双儿女,郭襄与郭破虏。”

  “古墓中有本教创教祖师重阳真人遗刻,是部分九阴真经,连同弟子毕生心得一起写下,送回华山玉女峰坐忘观。”

  “弟子幼年孤苦,有幸拜入恩师门下,再造之恩没齿难忘,然弟子老迈,大限将至,若有来生,再报师恩。”

  信中内容到此结束,宋青书缓缓将信纸收起,杨过最终还是去了古墓,与小龙女厮守一生,想来该是没有什么遗憾留下。

  “蛮儿,师父不走了,你若是觉得累了,就歇歇吧。”

  “师父,蛮儿不累,还想再陪师父一会。”

  宋青书尽量让自己显得平静一些,轻声道:“好,师父慢慢讲,你慢慢听,看看你师兄他们都说了什么。”

  什么轮回转世,赵志敬宋青书在这一刻都不重要,就只是师徒两个,仿佛回到了重阳宫、坐忘观,那些最平淡却又最怀念的日子。

  “师父在上,请受弟子薛清天一拜.”

  “师父在上,请受弟子曹清华一拜.”

  “师父在上,请受弟子徐清昊一拜。”

  “杨师弟将所用兵刃赠与郭大侠,弟子蒙郭大侠不弃,将玄铁重剑熔炼重铸为一柄屠龙刀,一把倚天剑。”

  “刀剑铸成之日,郭大侠夫妇特命弟子将其中隐秘记下,藏于当年弟子第一次所铸铁器,日后恩师得阅此信,自然知晓在何物之中。”

  一封封,一件件,都是弟子们一生中最想要告诉师父的事情。

  “师父在上,请受弟子张清致一拜。”

  “天竺神僧最终未能破解公平教奇毒,因此弟子五人决意前往西域除此大患。”

首节 上一节 124/1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