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是海陆安地区特色,和泛潮汕地区的“营老爷”文化没什么不同。
五丰村姓魏的要在这一天,全村搞祭祀活动,祭祀村子奉祀的三山国王。
本地土话叫“王爷公”。
这个祭祀活动,据说甚至就是在HWB时期都没有取消。
只不过当时受限于特殊情况,只敢偷偷拜。
改开春风一吹开,这方面也放开了。
五丰村和附近的村子,甚至是镇上也继续起了每年的活动。
不过一般来说,“谢神日”并不统一,绝大部分都在年底或者农历七月以后。
而五丰村的谢神日就在每年的农历八月二十六。
据说就是这一天,三位属于亲兄弟的魏姓老太公。
他们带着他们的十一个儿子,来到了五丰山脚下。
跟隔壁的上林村、后溪村买了一大片荒地开荒,开创了五丰村姓魏的这一脉。
到现在已经过去一百五十年左右。
对五丰村或者潮汕地区的人来说。
每年的“谢神日”、“营老爷”,那是堪比春节、清明的重要庆典。
只要有条件回去,那无论如何也会回去的。
魏子俊先前全家就剩他一人,后面去了特区后自然没什么条件回去。
现在不管是因为有事,还是为了团结乡亲,这趟都是必定要回去了。
他一回去,本来还能忍的其他姓魏的,那自然也纷纷想要回去。
扣工资发奖金也没关系。
那就一起回吧。
圣人都说了。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有了“祀”这个集体活动,来团结人心。
在对外发动“戎”的时候,也才能更好的万众一心。
共和国其实也在这么搞。
要不然干嘛搞国庆阅兵?还不是为了整合人心。
还有各种烈士陵园的祭祀活动,迎回烈士骸骨的行动。
以及各种相关纪念日。
这些其实都是祀。
上到国家,下到宗族。甚至是现代的公司文化也一样。
不然你以为那些公司们搞团建干嘛?
人类这种族群生物,想干大事,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一群人的信念,向同一个方向凝聚。
甚至小到一个家庭其实也一样。
那种全家上下一颗心的家庭,往往就是能过的比其他人家要好。
国、族、家俱是如此。
车开到半路,路过鹅城市区,大哥大手机信号比较好的时候。
魏子俊突发奇想,就给特区和羊城那边同时又打了几个电话。
他干脆宣布。
以后五丰速递、鹏城科技或者只要是他名下控制的公司。
每年的农历八月二十五到二十七。
除了值班人员外,其他人放带薪假三天。
值班人员则按照正常工资补三倍。
锻造共同信念嘛。
再说每年多上这么三天班,也不能让他多挣几个亿。
那还不如干脆一起乐呵乐呵,普天同庆。
消息一经公布,自然所有人都兴高采烈。
要知道其实现在连学生上课。
一个星期也只能放一天假,或者一个星期放两天一个星期放一天轮流换。
就是所谓的大小周制度,要到九五年以后才有了后世的双休制度。
更不用说他放的是带薪假。
虽然只有基础工资,但也比没有钱的正常放假更让人高兴。
所有人一边欢呼老板万岁的同时。不属于姓魏的,或者不知道五丰村具体谢神日是哪天的。
自然就会问为什么这三天会放假。
难道是老板生日?还是老板娘的生日。
一问,才知道是因为这三天,老板要回老家拜神。
是老板老家“三山国王”的祭祀日。
那不管大家心底里会不会觉得都什么年代了,老板还搞封建迷信真TMD老土。
起码在口头上,大家还是会感恩三山国王。
正是三山国王的存在,才让老板多给了他们三天的带薪假期。
那以土老帽魏子俊的迷信角度讲,是不是他这么搞让三山国王多了好多香火。
那三山国王不就是要更加“老爷保号”他了嘛?
嗯,正反馈。
魏子俊反正确实是这么觉得的,因为上辈子他也搞过这一套。
不过他只是在手下一帮魏姓人里搞,并没有普惠到其他人。
羊城离他老家,比特区要远。
特区回他老家,以现在的路况都要七八个小时。
那从羊城回他老家,时间上自然更长。
不过好处是因为五丰速递现在在全省都铺开了。
就算粤东这边生意没那么大,但多多少少也跑熟了。
挂上了五丰速递的牌子,车队一路上回老家,终于不用每跑一个镇甚至一个村,就要停下来“交过路费”。
不过话说回来,即使没挂五丰速递的牌子。
以他这个车队,加起来六十多人一大伙,还都是年轻壮小伙。
真要是有人收过路费。
一大帮人站出来,大部分还都是害怕,会让他们通行的。
更不用说开头直接让两辆军牌车走。
后面一堆车还有三辆大巴跟上。
稍微聪明醒目一点的,甚至会以为是上面的大领导出行。
不然谁能让两辆军牌车在前面开路?
所以比起平时,真的是要快了很多。
就是路况还是烂,军牌车和人多势众,也没办法让让泥坑路变成沥青路。
下午三点左右,从省城出发。
等回到老家五丰村村前的广场时,已经晚上十点了。
不过此时的五丰村村广场,却是一片灯火通明。
平时作为晒谷场的村广场,此时却是被支起了十盏一千瓦的太阳灯。
功率太大,缠在竹竿上的电线甚至都在滋啦响。
二十几辆从社区或者羊城回来的轿车、大巴车、小巴车,有序的排靠在西侧的祠堂墙角。
穿白背心的后生仔们围住露天投影幕,香港武打片枪声混着柴油发电机的突突声。
五六十岁的好多魏姓伯叔们,蹲在基本已经不用的石碾边抽水烟筒或者卷烟。
穿蓝布裤的细妹仔和细仔们,举着五分钱冰棍,到处在追打玩耍。
从后溪村那个方向吹来的咸涩的风,带来了一丝海洋的味道,夹杂着乡村特有夜间特有的气息。
这些加在一起,让刚从车上下来的魏子俊,胸膛好像都为之一阔。
国人好像都这样。
不管在外面过得如何,是穷苦不堪还是身家千万。
一回到自己自小生长的老家,刚下车的那一刻永远都是最自在的。
不过很快的,一大帮人也围了上来。
有比他先一步回来的林心怡、林梅,她们从特区回来明显要更快。
还有魏姓的族长魏子平,和他身边的上林村村长林国昌。
以及数量众多的魏姓宗亲,包括这段时间一直在老家守着的魏英鹏。
所有人都围上来,跟他说话,向他问候。
“阿俊回来啦。”
“阿叔!”
“叔公!”
“老叔公!”
“舅公!”
声音响成一片,魏子俊乐呵呵回应,“哈哈,大家都在。村里好热闹啊。呦,电影都放上了!人好多啊!”
其实这会儿在五丰村村广场的,可不止本村村民。
因为五丰村“谢神”快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