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都不是,就敢对张学谦这种差一步封疆大吏下黑手。
加上魏子俊的过往,还有魏子俊以前的行事方式。
以及魏海佑听到过的,一些魏子俊的传说或者真实过往。
魏海佑担心这家伙在言语上,可能会冲撞在场这些老人家。
用心良苦的老魏,就在几位院士们面前提了一醒。
说魏子俊这个年轻人,因为年纪小,以前差点走上邪路。
后来幡然悔悟,赚了一些钱,对国家的科研事业非常支持。
人本质不坏,甚至可以说很不错。
就是性格上很冲,毕竟是年轻人,还是非常成功的年轻人。
年轻就必定气盛嘛。
说他这个人说话做事和脾气,可能有一点点问题。
希望到时候见面了,老人家们多担待点。
铺垫都提前做好了。
却没想到。
老科学家们都做好心理准备了。
这家伙一上来,嘴却甜得和拜年时的地道京城人一样。
那模样笑得,就差没磕头作鞠了。
搞得魏海佑先前的铺垫,好像是在骗几位老人家们一样,是他在几位老科学家们面前抹黑魏子俊……
几位老科学家们稍微惊讶后,很快都反应过来。
纷纷笑着和魏子俊打招呼。
其中唯一的一位女士夏培书夏老师,她甚至还转身瞥了眼丈夫杨老,眼角的笑纹漾开:
“这后生模样生得真俊,是不是?“
杨老咧开缺了颗臼齿的嘴连连点头,他就坐魏子俊的身前,枯竹似的手掌甚至还忍不住拍了拍魏子俊:“是很俊,还很有礼貌呢。”
“我自小就没见过爷爷,我出生前他就去世了。两岁多的时候父母出海捕鱼不幸遇难。小时候跟着奶奶长大,十岁的时候奶奶也离我而去。”
魏子俊脸上笑着,却说着他不堪的童年经历,“所以我对上了年纪的长辈,可能是要更讲礼貌一些的。”
看着几位院士、老科学家略有点动容的样子。
主要是没想到这位这么惨。
这不就是正宗孤儿出身嘛?能顺利长大都算是成功了。
还能挣到这么多钱,拥有魏海佑跟他们说过的那种社会能量。
结合他这么凄惨的身世,一下子就让老人家们都觉得这是个非常厉害的年轻人。
卖惨,绝对是在卖惨!魏海佑却是牙痒痒的。
他心想自己也是老人。但你这家伙对我可没这么礼貌。
不过眼见眼前这几位如今的反应。
魏海佑也知道,魏子俊这是在发挥他的社交能力。
自己还得配合他……这样想着,魏海佑开始招呼众人落座、点菜。
建国饭店既然是涉外饭店。
主要提供的当然也是西餐。
在场诸位显然不可能缺这口吃的。
魏子俊也就随意点了一些适合老人家吃的软糯食物和汤汤水水之类的。
点完菜,寒暄完后,才算是开始了“正餐”。
最先开口的是这屋子里。和老魏一样不属于院士的罗实军。
罗实军喝了口应该是自带的搪瓷缸里的茶水便开口:
“听老魏讲,你现在特区做电瓶车项目?你为什么想做这个?”
魏海佑刚才当着魏子俊的面,介绍罗实军时。
只说他是西北工大的副校长,还是退休的。
还不是院士。
看起来在场众人里地位比较低。
实则不然。
这些人都是魏海佑找来的。
魏海佑又不是要坑魏子俊。
来的路上,老魏自然提前向他透露了这些人的身份、能量。
比如这位罗实军老先生。
在场诸位当中,他和魏海佑一样都不是院士。
但他和魏海佑不一样。
魏海佑实际上不能算是真正的学术人。
老魏是纯粹的教书匠,不过可能是因为其闽省人基因的原因。
可以说长袖善舞,非常会交际。
老魏父祖是爱国华侨出身。
但回国很早,立场也稳,导致老魏人脉非常广。
而罗实军呢。
刚才外面的车上,魏海佑就告诉魏子俊。
说别看这位不是院士,但人家其实比院士还叼。
人家是“国师”唯三的关门弟子。
中科院都还没成立的时候。
这位就已经差点成为美国的院士了。
还说在场这几个人里。
最低调的就是罗实军,但影响力和人脉最广的还是罗实军。
这位光一个国师老师,就让他在国内学术界特别是官方方面的完全可以横着走。
“罗老,是这样的。我之所以想做电瓶车,一开始是因为我在特区,还开了一个快件公司。”
“当时我正好看了一篇新闻,新闻里说钱栋梁先生五年前出访欧洲。他老人家回来后,就向国家提交了关于未来汽车产业报告的新闻。”
看着罗实军,魏子俊很有针对性的道:
“那篇新闻说钱栋梁先生认为我们国家完全可以跳过传统燃油车,直接避开西方设下的专利陷阱,研究新能源方面的汽车。”
“看完了以后我觉得这很有道理。正好当时我有这个需要。我就想着搞一个电瓶车公司,自己生产电瓶车。”
“就算前期卖不出去,我的快件公司也能消化一部分产能。可是我自己又没这个本事,当时就联系上了深大的魏校长他们,我们一拍即合,于是就开始了这个项目。”
罗实军听了微微点头,又喝了口他自己陶瓷缸里的茶。
“只是一个新闻,你就愿意投三千万?我还听海佑说,你打算年底前再投两千万。那一共就是五千万了。”
“五千万搞电瓶车,只为了你的快件公司做准备?”
这是在怀疑了。
确实也值得怀疑。
五千万在这个年代属实太多。
其他不说,就说快件公司多久能挣回来五千万都是个问题。
“嗐,当然了。这只是原因之二。”
魏子俊笑着道:
“除了这两个原因,我之所以乐意投这么多钱。是因为我判断,十年之内,国内的电瓶车产业能做到几百个亿产值。年产销量能达到千万级别。”
“这是一个庞大的蓝海市场。而现在完全没有人做,也还没有人涉足。”
“我这个人做什么都喜欢提前准备。我投这五千万,既是做技术储备,也是希望在未来它们可以给我挣回来五个亿,五十个亿,甚至是五百个亿!”
听到这个答案,老爷子们对视几眼,都有些诧异。
杨利铭老爷子问:“十年之内就几百亿产值?年销量上千万,电瓶车能这么畅销?这玩意儿一台要好几千块吧?买得起的人有这么多吗?”
魏子俊面带笑容,再次回答:“杨老,诸位,你们可以认为我接下来这句话是在吹牛。”
“做科学研究,我一窍不通。但是论起做生意,特别是超前眼光,我可以说,我是咱们国内前三名没问题。”
一屋子人闻言都不由得笑起来。
笑完后又忍不住思考他这句话。
若是没有先前外国人在英镑事件上,让魏子俊背黑锅给他泼了脏水。
魏子俊说这句话,那在场的大家也就当他年少气盛,年轻人吹牛逼好正常。
可现在是外国的一些报纸,都仍然在报道他这个“抢劫伦敦的东方金融强盗”。
说他抢了伦敦十几个亿的英镑。
那么魏子俊在说这句话时。
就算是在场这些老人家。
他们也一定程度上觉得,这年轻人讲这种话好像不只是年轻气盛。
他做生意是真厉害。
眼光也确实好,不然不可能提前判断抢英国人的钱。
不过嘛,对他们来讲。
做生意厉害这些其实都是次要的。
再厉害能厉害得过国家吗?
不说国家了。
就算是一些国企,他再厉害也不可能超得过。
所以魏子俊做生意厉不厉害不重要。
最主要的是,这个眼光好的年轻人是愿意真金白银的把钱投进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