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谁还混社会 第181节

  套房不大的客厅里。

  魏正雄和林俊超正在和魏子俊汇报。

  “至于盯梢的原因,那家伙说他自己也不知道。说可能是那个加代想要教训我们。”

  魏子俊没有带着李小然直接去开房。

  除了他本身确实对娱乐圈不太感冒外。

  主要的原因就在这里了。

  那就是在其他方面莽的要死的魏英华。

  在另一方面却有一种不知道说是直觉还是天赋的本领。

  华子对身边的目光探测和敌意之类的很敏感。

  天然适合当保镖,上辈子也一直都是魏子俊的保镖队长。

  刚才魏子俊喝酒到一半。

  魏英华进来找他。

  说可能被盯上。

  起因是魏英华出去外面买烟。

  发现酒吧外有个穿中山装的中年男,一直在盯着Swing56酒吧。

  魏英华出去后,他视线还跟了华子一小段。

  华子说这人做得很好,非常隐秘。

  换一般人估计都发现不了。

  但这家伙今天中午时,魏英华就看到他在建国饭店对面的副食店出现过。

  下午魏子俊和朱建国离开建国饭店,这个人又出现,当时是蹲在树下抽烟。

  开车的魏英华透过后车窗,看见这人一直盯着车。

  到了晚上,居然又出现在Swing56附近。

  魏英华觉得在建国饭店外,连续见到也就算了。

  跑到三里屯这边,这人居然再次出现。

  一定有问题。

  魏子俊让华子放手去做。

  魏英华和魏正雄他们稍微一策划。

  就趁夜色和刮沙尘暴时街上行人很少的机会,把中山装中年男逮住。

  拖到巷子里打了一顿,搞刑讯逼供。

  结果表明这人确实别有意图。

  “那个什么任家宗,这扑姆崽是没死过吗?”

  看着魏正雄和林俊超汇报完,魏英华看着魏子俊,声音低沉,“阿叔,要不我们去把他嘎了?”

  “嘎什么嘎,这里是京城。不是特区也不是海陆安……”

  魏子俊无语道:“不过看来这混混是盯上我们了。”

  没道理啊。

  魏子俊听过的传闻里,任家宗也就是加代是个有脑子的混混。

  性格比较谨慎。

  既然如此,发现自己等人住得起建国饭店。

  交往的人里,甚至有人能得到海子保镖的保护。

  摆明不是什么简单小人物。

  以传闻中加代的那种性格和谨慎。

  应该不会这么不理智。

  毕竟说白了,自己和对方的冲突恩怨。

  就是大前天对方手下的小弟碰瓷没成功。

  真不算什么大事。

  他却不知道。

  其实昨天那两被他见义勇为送进局子里的。

  其中一个还是加代的亲堂弟。

  不知道这个信息的魏子俊。

  现在却是在怀疑任家宗背后另有他人。

  这不妨碍魏子俊做事。

  他直接掏出电话本,拿起建国饭店的电话。

  “喂,老魏,是我。”

  “私下里叫什么校长?阿嫂都说了。我们可是同宗,要多多亲近的。你甚至还要叫我叔。但我看你年龄大,所以我还是叫你老魏,你叫我小魏好了。”

  “没事就不能找你?嗐,别,别挂电话。行吧,我说,我问你,你认不认识京城官府的什么人。”

  “要干嘛?当散财童子行不行。总之就是……”

  “那就这么说了,还是在建国饭店。行,拜拜。”

  打完电话,他回头对魏英华他们说:“这件事我来处理。你们提高警惕,出去外面时稍微多注意些就行。”

  在饭店内就不用怕了。

  不管是那什么任家宗,还是其他什么衙内。

  这年代如果真敢在建国饭店这种场所动手。

  那魏子俊真还得敬他们是汉子。

  魏英华等人点头应是。

  随后各自回房安睡。

  第二天很早,魏子俊就醒来了。看了看时间才早上七点不到。

  打开窗帘,外面一片飞沙走石。昨晚不大的沙尘暴,今早显然被加强了。

  想到明天早上就是国庆,要是明天还这样可怎么办。

  这种天气不适合外出,他干脆躺回床上继续睡。

  沉沉睡到十点左右,被魏英华过来唤醒。

  说魏海佑找过来了。

  他还在刷牙,老魏真的就闯了进来。

  “你干嘛……”

  “还问我干嘛。昨晚不是你打电话,让我帮你联络京城官府说的上话的人吗?人家现在就在楼下等你!”

  “我靠,这么效率的?”

  “你快点,人家是副秘书长兼招商局主任。差一点就副省的正厅级,很忙的!”

  “那好吧。”

  魏海佑先下去了。

  稍晚一些,魏子俊也进了建国饭店提供的会议室。

  魏海佑看见魏子俊走进来,说道:“过来,子俊。我给你介绍下,这位是刘兴邦刘秘书长。”

  魏子俊十分自然的过去和他握手,自我介绍,“你好,刘秘书长,我是魏子俊。”

  “你好你好,魏同志,你好。”刘兴邦表现得十分客气。

  双方落座后,魏子俊直接把刚才进来时,带进来的档案袋推到刘兴邦面前。

  “刘秘书长,你先看看这些文件。”

  在刘兴邦看文件时,魏子俊详细地将自己见刘兴邦的目的说了一遍。

  他的目的其实很简单。

  熟悉的配方再次登场——

  特别经济区的青梅竹马,羊城珠江畔的千金小姐,如今轮到京圈大飒蜜接招——

  盖厂和大楼双管齐下!

  套路恒久远,管用即真理。

  从九二年的春风到三十年后的新时代,地方衙门何曾对招商政绩说过「不」字。

  纵使三十年后特区门槛高筑,百亿级投资项目仍能惊动常务副市亲迎;同等量级砸向帝都、魔都或羊城,接待规格只高不低。省城地市必是官联袂作陪,县镇乡野更将投资者奉若神明。

  1992的京城,亿元级制造基地叠加七亿五千万摩天楼工程,在此时官府眼中那是堪比2025年以后的千亿级项目震撼。

  刘兴邦看完文件里面的规划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在1990年的时候,国贸中心一期建成并投用。

  它附近事实上成为了首都对外经贸合作的地标建筑。

  再加上北边的京广中心随后建成投入使用。

  这两栋大楼,可以说是这个年代整个首都的先进与现代化的标志性建筑。

  市里到此就满足了吗?那是不可能的。

  去年开始,市里就在讨论,想要把CBD的范围扩大到三环以外。

  初步讨论的范围,是西起东大桥路、东至西大望路,南起通惠河、北至朝阳路。

  这个讨论历史上明年会落地,形成文件。

  后世大家所熟知的首都CBD,就基本上都在这个范围内。

  然而现在,它还暂时不具备落地的基础。

  建大楼是很费钱的。

  而且建成了之后,要想让这些大楼真的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也是很不容易的。

  简单说,这个年代,面临经济转型,各级官府努力的拉外资也好,讨好民间资本,各种给空子、给路子吸引投资也罢,归根到底就是官府本身没钱。

  几十年来形成的臃肿的行政、国企体制,拖累得整个官府步履维艰。

  突然转弯,不顺拐那都是底子好、国运强。

首节 上一节 181/2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