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谁还混社会 第216节

  正因如此,在特区、京城的两个高新技术科技园计划公布后。

  羊城这边的公布,再次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甚至连省里,都连夜召开了省级的紧急联络会议。

  因为比起特区和京城时不同的,是这次的发布会魏子俊吹的“牛逼”更大更空泛。

  京城就是盖大楼,搞工厂生产。

  特区当时没有联动,并没有提到产业群。

  现在羊城这边,是联动特区,准备两地搞产业群互动,形成一个泛珠三角的国产湾区——对的,魏子俊的讲话里提到了“大湾区”概念。

  一个三十多年后,才会被本省甚至国家拿出来重视的地区经济概念,一个用来对抗和分走长三角集群注意力和投资的概念。

  张宏作为省级常务委员的分子之一,参与会议中时,评价魏子俊的泛珠三角超级数字走廊计划时说道:

  “这个计划在技术研发上的巨额投资将直接促进地方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升级。三个亿的创业投资基金,将吸引众多电子信息领域的创业者蜂拥而来。在不久地将来,将促进羊城形成一个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产业群。这应该是地方官府努力要去实施的一项伟绩。”

  说到这里,他看着在场的诸位委员们,知道“大湾区”、“泛珠三角”、“超级数字走廊”这些计划、名词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因为这东西听起来要是搞成功,或许能在国内搞出来一个类似旧金山湾区的东西。

  而旧金山湾区,此时和接下来的二十年里,毫无疑问都是全球最耀眼的科技明星。

  不说赶上或者超过旧金山湾区,能达到旧金山湾区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甚至只是十分之一。

  都能让在场所有人履历一片金灿灿的。

  就是这里面的投入,绝不只是魏子俊在特区和省城投个十亿、二十亿能搞起来的。

  大家都明白,没有十年以上,几百亿甚至几千亿的投资。

  还有坚决的政策支持。

  没有这些,绝不可能把这个庞然大物搞出来。

  魏子俊的二十亿投资,连个药引子都算不上。

  所以同样的,要是搞不出来,这么多钱打水漂里。

  不说可能连累整个珠三角因此一蹶不振,大家以后的政治生命估计也灰乎乎的再难起色。

  所谓一步天堂一步地狱是也。

  不过刚调过来的张宏是有野心的,而且足够年轻。

  张宏:“这项事业现在由一家民营企业来牵头,我们没有理由不感到惭愧。我看市里甚至省里,要创造一切有利的条件将这个项目留在珠三角才行。”

  在他发话后。

  赵以圣第一个出来旗帜鲜明的表示支持。

  而此时的本省,绝对是全国最敢冲最敢做,胆子最大的人们组成的一个班子。

  加上大家都明白,本省现在就是先锋地、实验田。

  就算失败了,有这个名目在多少也能挽回一些面子。

  随后就又有多位表示支持,起码是一定程度上看好。

  赞成的基调算是被初步定下来,接下来的讨论就顺畅多了。

  初步讨论高新区的位置,决定放在位置很好但现在仍然是荒郊野岭的天河区滨河地带。

  也就是未来的珠江新城地区。

  再把目前市和省能给出的一切优惠政策,都给这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土地划拨也尽可能比照最优惠的政策。

  委员会议上讨论了孔松德在省城的职务问题,任命孔松德除了现有职务不变外,还会兼职天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主任、园区投资促进局正局。

  各方面的基调,定的都非常高。

  不过都很理智现实,那就是不管是省府还是市府,暂时不会投钱入场。

  很明显,大家胆子虽然很大。

  但也不会傻乎乎的就冲着上了。

  起码要看到魏子俊的二十个亿,能砸出片水花来再下场不迟。

  目前是给出了除钱外,所有能给出的支持。

  ……

  12月1日,华夏科技集团董事长魏子俊、麒麟半导体技术研究院总裁夏培书、五丰速递总裁魏英鹏等人和李梓流、孔松德等羊城官府成员,一起参观岭南理工大学微电子技术学院的教学研究活动。

  12月1日下午召开的记者招待会现场。

  魏子俊代表华夏科技集团将一千万元的现金支票捐赠给岭南理工大学,用于理工大学技术学院微电子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学科建设以及表彰理工大学在微电子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学者,并向理工大学发出共同建设国家级微电子基础技术实验室的邀请。

  大学校长与临时赶到羊城的教育部高教司司长、羊城官府孔松德等人共同主持了捐赠仪式。

  这是理科大学建校有史以来收到的最大单笔捐赠,又是超级数字走廊计划的前奏,吸引了省内外大批媒体记者。

  省电视台珠江台甚至直播了现场捐赠仪式。

  五丰村村长魏子平等人,窝在五丰村的村公馆里看完了这场直播仪式。

  魏子平躺在红木椅上,因为天气有点凉,没有垫东西的红木椅也有点凉冰冰。

  但作为魏姓族长代表,看着身边其他几位附近大姓、大村代表们。

  因为电视里魏子俊和各种大官谈笑生风,珠江台甚至直播了半小时的魏子俊而都表情震惊的时候。

  魏子平心里爽爽的。

  狐假虎威不外如是。

  “大家也都看到了。阿俊现在什么“架势”,我们现在什么架势。说白了,我们这里大家都是农民,了不起做点小生意。”

  慢悠悠品着茶,魏子平慢悠悠开口,“阿俊呢?新闻上都说了,投资二十个亿,特区和省城分别十个亿。还说了京城也有。这是什么实力什么架势?我想大家多少也能看明白,总不可能珠江台也骗我们吧?”

  他看着在场诸人,特别是李姓、张姓和温姓的几个代表。

  因为就这几个代表不愿意合村,不愿意搞“大五丰村”。

  虽然魏子俊明确告诉过大家,合村后新村子不会继续叫五丰村,而是重新取新的名字。

  比如红旗村,或者干脆叫华夏村之类的名字。

  但在大家口中,或者心目中。

  这个以五丰村为基础,据说到时候新村子还会盖在五丰山脚下的村庄,自然还是“五丰村”。

  毕竟真正说话算话的,就是五丰村的魏子俊了。

  “我反正是支持的。”林梅的哥哥,快五十岁的林国昌道:“上林村林姓大房、二房和三房一千五百人也支持,其他人我就管不了了。”

  后溪村的李德刚也开口,“后溪村三房愿意。”

  此时正好电视里,魏子俊正与领导们联合对理工大学在微电子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学者进行表彰。

  魏子俊代表华夏科技集团,捐赠给理工大学的一千万。

  五百万将拿出来做奖励基金,其中两百万这次就要发放下去。

  发放对象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在微电子技术领域拥有相当地位的本省学者。

  理工大学两名微电子领域的工程院院士每人最多获40万奖金。

  21名微电子领域的教授、副教授以及青年学者分别获得4万、6万、10万不等的奖金。

  这次的表彰奖励只是限于理工大学而已,影响力却绝不会仅限于理工大学。

  不说隔壁的逸仙大学羡慕的要死,但微电子和通信工程不是他们的强项,所以他们羡慕也没用。

  就说鹏城的深大,京城几家和魏子俊有过接触的大学,一个个也异常关注着。

  一千万这个数字,不只是岭南理工第一次收到这么大笔的捐款。

  国内其他大学们,此时99.9%也没收到过这么大笔的捐款。

  全国创收搞经济的年代,小钱钱谁能不爱?

  大学如此,五丰村公馆里的大家其实也差不多。

  看着电视机里,魏子俊把写着数字的巨大化支票,微笑给各个专家教授再一起合影的画面。

  魏子平很快就愉快的发现,可以打电话给魏子俊了。

  因为基本上和五丰村亲近的几村几姓,此时都表态愿意合村加入新村子。

  算下来人口将近上万人,达到了魏子俊的最低要求也是基本要求。

  观看新闻直播的自然不止五丰村的人。

  特区这边。

  刘唯坐在窗前,一株银杏的树冠遮在窗前。

  从茂盛地树冠里,刘唯在凝视星星点点的蓝天。

  秘书张知行敲门进来告诉他:“李浩书记刚才五丰工业园那边回来,他现在在小会议室里等您。”

  “我就过去,”刘唯将目光从窗外收了回来:“联络魏子俊那边了没有。他的人说他什么时候回来?”

  虽然有收到风声,特区毕竟不直属省府。

  魏子俊在那边搞出的大阵仗,刘唯有所耳闻但不清楚。

  现在直接搞这么一场现场直播,刘唯都有点被动。

  不过好在打断骨头连着筋,特区再怎么特殊,行政上再怎么听京城的话。

  在地理位置、民风民俗和人心上,还是更加偏向本省的。

  被族里大族长抢去养的小儿子,再怎么样还是和小家庭有联系的。

  加上魏子俊话里话外根本没撇下特区。

  说是要让特区和省城作为“超级数字走廊计划”的双重引擎之一。

  刘唯就算很不爽,也知道现在只能继续拉拢这个家伙。

  “说明天回来。”

  刘唯这才点点头,过去和李浩开碰头会议。

  第二天魏子俊从省城回来。

  特区市府大楼前的大道两侧种植着芒果树,有一台林业管理部门的车停在前面,工人站在高高的梯子上给芒果树修剪枝桠。

  这些芒果树种了快十年,已经长得很高大。

  夏天七八九月时,会结出许多芒果,许多市民跑过来偷摘。

  市府警卫人员驱逐也不是,不驱逐也不是。

  市府十分无奈,最后决定换掉,才避免市府夏天的时候被偷摘芒果的市民围观。

  不过其他各级官府还是喜欢种芒果。

首节 上一节 216/2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