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谁还混社会 第236节

  因为他们想看到的火拼大场面。

  突然偃旗息鼓了。

  今天城里并没有想象中的上街场面。

  持续几天,闹得轰轰烈烈的“北佬强龙压境”事件。

  本来有越演越热的态势。

  可突然的,就平静了下去。

  除了一些英文或者外文报纸,偶尔还有报道外。

  本地各种大报、小报、电视台、电台,原本一直都在追踪相关新闻。

  突然就都不再提了,一点征兆都没有。

  仿佛港岛从来都没发生过这件事一样。

  “尊敬的 Mr魏,我没有听错吧?一千万个?”

  时间是三天后。

  地点还是半岛酒店。

  酒店提供的一间行政会议厅里。

  正在和魏子俊对话的,是经过翻译后和他沟通的尼德兰飞利浦公司的亚洲区域销售总监格兰。

  格兰语气很惊讶,而让他语气很惊讶的原因。

  是因为翻译翻译的魏子俊刚才说的话的内容里。

  包含了魏子俊想要向尼德兰飞利浦技术公司,下一个包含一千万个激光头的订单。

  所谓的激光头,是光驱系统的心脏,也是最精密的部分。

  光驱系统自然是读取光盘的一整套电子系统。

  最早的光盘1965年就出现,到现在已经发展了将近三十年。

  而最早将其市场化的,正是尼德兰的飞利浦公司。

  目前全世界,也就霓虹的索尼和尼德兰的飞利浦两家公司可以生产这个东西。

  “没有听错,就是一千万个。”

  翻译再次确定后,对格兰翻译了魏子俊的回应。

  而且价格非常合适,还有超高的违约金。

  这笔订单要是做成了。

  靠这笔订单,格兰两年内都能躺在功劳本上安心混日子。

  要是全部完成,这会是一笔销售额将近八亿美元。

  利润高达40%的巨额订单。

  随后格兰还得知了。

  对方还向另一家可以生产激光头的企业,霓虹的索尼也下了巨额订单。

  条件类似。

  都有着超高的违约金。

  这么大笔的订单,格兰不敢擅自答应。

  他需要和总公司那边联系。

  不过他还是十分热情的和魏子俊沟通,显然非常想做成这笔生意。

  等送走鬼佬。

  魏子俊重新回到自己的半岛酒店套房。

  按照他的要求,两台现在最新的计算机都已经安装好。

  操作界面是魏子俊所不熟悉的windows3.1版本。

  这是微软公司今年四月份推出的最新操作系统。

  而作为微软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作windows95,要等到1995年的夏天才会正式发布。

  虽然不熟悉,不那么便利。

  勉强能用起来,可最让魏子俊难以忍受的还是此时的电话拨号上网地速度。

  那是以后习惯光纤上网的人所无法忍痛的,那只能用“挪”来形容。

  可就这种网速,目前也是国内没有的。

  国内现在甚至都还没有拨号上网,还在讨论要在哪里试点。

  所以魏子俊也只是尝尝鲜,很快就对这两台电脑失去了兴趣。

  转而开始思索起他的 Vcd影碟机大计。

  魏子俊最初上马vcd影碟机项目,是在影碟机市场发展的轨迹中看到快速积累资本的机会。

  但是随着前期市场调研及技术调查,以及与江万勐几次长谈之后。

  现在的他对影碟机产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平行时空,影碟机的起源应是CCube公司的数字视频压缩技术。

  万燕公司向CCube投资350美元巨资,研制第一块定型的解码芯片CL450。

  不过仅有解码芯片是做不出播放机的,万燕公司为此又进行一系列创造性工作。

  他们在解码芯片的基础上研制出VCD机芯,也就是读取光盘信号的光头和光盘驱动系统伺服系统,并在原型机上增加屏幕显示、卡拉OK以及录像机具有的一些功能。

  这些几乎包括以后影碟机所有标准功能形成一个复杂的系统。

  需要强大的CPU中央处理器来控制,为了实施对整个系统的调试,万燕公司还发展出一整套检测技术。

  影碟机的关键元件之一就是解码芯片,万燕公司投入350万美元巨资委托CCube研发而成,最终的技术成果却为CCube公司所独享。

  而万燕公司后续一系列独创性工作的成果也向CCube公司公开,以致CCube研制于集度更高的新一代解码芯片。

  当CCube公司向所有愿意付钱的企业供应新一代芯片时,万燕的产品技术就被无偿的扩散开。

  CCube公司利用最新一代的解码芯片掠夺巨额暴利,成本三十港元左右的东西卖给国内要一千港元。

  除了魏子俊正在和飞利浦、索尼谈的激光头。

  影碟机的关键元件之一就是光盘读取与驱动系统,也就是常说的机芯。

  平行时空里,这一整套技术也是万燕公司在众多技术标准上整合出来地新技术。

  但是随着万燕公司的第一批产品推向市场,这一整套技术也无可避免的公开了。

  飞利浦公司成为日后最主要的影碟机机芯供应商。

  飞利浦、索尼、CCube等国外制造商利用其长期积累的技术优势与制造水平,成为影碟机核心元件的主要供应商,从整个影碟机市场掠夺最大份额地利润。

  九七年之前,国内制造商利用这些核心元件组装影碟机地成本大约为每台2000元。

  这才是国内影碟机市场专利之痛地完整版。

  这个时空,魏子俊早早接触了江万勐。

  通过江万勐他联系上了CCube。

  一开始他想要买断相关技术。

  可是香蕉人不肯卖,最终逼得魏子俊找上TI合作。

  现在就是江万勐率领的一众工程师们,配合TI的工程师,自己搞自己的解码芯片和整合系统。

  第一代现在其实已经快能用了。

  到时候会委托TI的半导体工厂生产。

  到此为止,他搞的这些其实和平行时空里的万燕区别不是很大。

  都是搞的整合。

  生产却还是需要拥有更先进技术的外国公司来搞定。

  不同的却是平行时空里的江万勐和万燕公司,被孙燕生忽悠了。

  他们完全没有注册相关专利,甚至还无偿向CCube分享研究成果。

  最后CCube和孙燕生靠着这一技术,豪赚十几亿美元,而万燕和江万勐亏了几个亿后只得倒闭。

  魏子俊早早就让人注册了专利,同时和TI的合同也非常完善。

  TI只是合作方和生产商,所有权都在魏子俊手上。

  不过除了机芯,还需要激光头。这东西就只能找飞利浦和索尼。

  一开始他想和这两家公司,签订独家供货单。

  但想想不太可能。

  他又不是以后的苹果或者微软,人家飞利浦和索尼会鸟他才怪。

  他转而退而求其次,让人调查了这两间公司这方面的现产能。

  调查清楚后的现在,就是和这两家公司联系。

  向这两家公司下了巨额合同,基本上算是承包了他们一年内,甚至一年半内的全部产能。

  保险起见,还签订了高额的违约合同。

  目的是确保自己能垄断一年或者半年,争取到黄金发育时间。

  到目前为止,由于高度保密。

  魏子俊的影碟机,唯一一次公开露面也就只有最佳男主新闻那次。

  所以他的计划实施的很顺利。

  第一代机芯现在已经开始在TI的半导体工厂准备试生产。

  组装工厂五丰工业园第二期已经快竣工,正准备安装设备。

  只要搞定激光头的合约,那么最迟明年五月份就能正式生产。

  明年七月份前,第一代产品就能开始上市。

  初期产能不可能太高,产能完全爬坡达成估计要到明年年底。

  正好契合明年魏子俊准备再整一个央台标王的想法。

  如果说1993年会是魏子俊给国内准备的BP机全面大普及的元年。

  那么1994年就是vcd影碟机元年了。

  魏子俊十二月上旬到的港岛,中间发生了岑矮子、丁黑尺和胡须勇等人的事件。

  后面又和飞利浦、索尼联系,同时还和汇丰、渣打的人接触。

首节 上一节 236/2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