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大国崛起从工业开始 第100节

  “首先是骨架,采用高镍高温合金钢,设计研制工作,交由钱文亮同志负责。”

  “龙骨要承受整架飞机的载荷、和必要的结构支撑,需要精确的加工与焊接工艺。”

  “在图纸完成后,与车间师傅交流的过程中,一定不得马虎。”

  “明白!”钱文亮立即郑重的应和了下来。

  “紧接着,便是舱壁,由潘映照同志负责,在设计研制初,与钱文亮同志协作,计算好尺寸,组装时,按照尺寸进行后续的切割拼装。”

  “明白!”

  前机身,舱门,机翼,航电电路铺设,冷却管铺设……等等工序,在白杨的安排下,都一一分配给了相应的小组研究成员。

  “最后,是固定站位方案,在各个零部件相继加工完成之后,每个工序设定固定的点位时间。”

  “防止出现组装交叉的问题。”

  在初期的战机研制阶段,都会采用固定站位的方式。

  将所有的物料零件工装,都送到相应的站位上。

  紧接着,工人们便如同搭积木一般,将这架战机给组装出来。

  不过这种生产效率还是比较低。

  等战机研制投入生产之后,白杨打算看看,能否将脉动式生产线的概念给搞定。

  虽然说名字变了一下,其实也就是将各部分进行再一步分化。

  将机翼,机身中部,机舱等等进行分类。

  等到各个完整部件组装完成,再进行整合组装。

  ……

  “好,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将后续的工作一一安排下去之后,白杨停顿了一下,询问道。

  “航电方面该由谁来负责?”沈工举了举手询问道。

  他是负责机舱部位与冷却管路铺设方案设计的。

  但新式雷达重达半吨,内部的近千的电子管,都需要密密麻麻的线路,连接到机舱控制台。

  即使有着图纸,他也无法肯定的说,自己能够完成整机的航电系统的铺设。

  “三轧钢研究所雷达研究室的同志,已经带人来奉天了,后天便会抵达。”

  “这方面不用担心。”

  “那就好。”闻言,沈工也放下了心来。

  毕竟这台先进的机载雷达,就是三轧钢那边设计研制的,交给他们也更放心。

  “其他人还有问题吗?”白杨再次环绕了一圈,问道。

  “没有!”众人都摇了摇头。

  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负责的设计方案,最后还要统合在一起,进行工序排列。

  如此一来,层层递进,不会出现太多的差错。

  “没有就好,这段时间给大家留了些缓冲时间,相信都已经有所准备了。”

  “接下来希望大家专心投入到工作当中,积极与车间师傅交流,尽快将我们的第一架验证机研制出来。”

  “也希望,这台战机成功后,能够达到我们的预期,能够继续延续发展,填补我国的空白。”

  说了些结尾的激励的场面话,白杨便点了点头,示意今天的会议结束。

  走出会议室之后,白杨便转头走进了高领导的办公室内。

  “来了,工作都安排下去了。”一进门,高领导便打了个招呼。

  “都妥当了,我们打算先对接下来的研制工作方案,进行设计,这样工作展开后,不会发生混乱。”

  一整架战机的研制,不同于发动机。

  如此之大的工程,若是出一点差错,可能就要拆掉重新组装了。

  那耗费的时间与精力,也将会成倍的增长。

  因此,尽量还是一次组装完成。

  “那好,你先把设计参数都给我吧,等会我交给车间的师傅们,让他们先熟悉一下。”

  “等你们方案定下来之后,他们也好有个准备。”高领导点了点头。

  白杨的管理能力与科研小组的技术,倒是不用他担心什么。

  “已经给你带来了。”白杨说着,将手里的文件递了过去。

  高领导神色微楞,倒是忘了对方效率也是出奇的快了。

  “行,你想的还是全面那。”他接过文件,夸赞了一句。

  “空军那边已经在挑人了,等你们的验证机研制出来之后,他们就能立刻赶过来。”

  “飞行员可都是宝贝,咱们工作可不能含糊了。”将文件放到一边,他继续说道。

  这要是出了问题,那就是一条人命。

  “明白,我们会严格把控质量,将安全措施准备齐全,循循渐进进行测试。”白杨也态度郑重的保证道。

  虽然说有着成熟的技术,但谁也不能保证,研制过程中是否会出现问题。

  “对你,我是放一百个心的!”

  “行了,你先去忙吧,后续有什么问题,或者需要协助的地方,都可以过来找我。”该说的都说了。

  高领导拿着文件,也准备去让人去车间安排工作去了。

  ……

  白杨离开了车间之后,便又找到了李科长。

  因为接下来的研制工作,需要大批的人员进行协作才行。

  “李科长,我们现在已经开始制定接下来的研制方案了,你这人什么时候能来帮个忙。”白杨走进技术科办公室,询问道。

  “我看看时间……这样,等到从毛熊那采购的材料一到,我就派一些工程师过去帮忙。”

  “那好,不过李科长安排的时候,也帮忙多招呼一下,别让他们多想了。”白杨想了想叮嘱了一句。

  因为核心三大件的研究,都是由白杨所带的团队负责研制。

  而剩下的起落架与轮胎等繁杂的外置工件,则是让厂里的工程师帮忙。

  虽然这些也同样重要,但研制过程,一些人难免会产生一些落差而多想。

  “放心,这些我会跟他们说明白的。”李科长也知道白杨的担心,立即保证道。

  这可是白杨愿意带着他们,绝对不能出了差错。

  虽然说这个年代人的思想普遍很好,但难免有些轴的人,脑袋转不过来弯。

  提前打个预防针也好。

  毕竟等真的发生问题了,对方即使得到相应的惩罚,但所造成的影响却不可能随之消弭。

  与高领导和李科长都打了个招呼,安排了后续协作一事之后,白杨便跟着投入到了工作当中。

第137章 七百三十万卢布订单!大外汇!(求订阅,求月票!)

  两天之后,刘永坦也带着他研究室的几名小组成员,抵达了奉天,负责研制项目的航电方案设计。

  发动机与航电方面的科研小组都已到齐。

  913原本有些稀疏的团队,迅速变得拥挤了起来。

  随之而来的,在众人的齐心协作下,在设计图的基础上,研制方案的进度也快速推进了下去。

  ……

  “白所长。”

  这天,刘永坦,钱文亮,江望川三人来到了白杨的办公室内,手中都拿着一份方案。

  “怎么,研制方案完成了?”白杨见到三人,身子微微后侧,心中已经有所猜测。

  “对,一周前,我们三个小组统合讨论了一下,经过不断的改进,终于完善了方案。”钱文亮率先将手中的方案递了过去。

  “这个是我们机身的研制方案。”

  “这个是我们航电雷达系统的研制方案。”

  ……

  江望川两人,也相继将手中的方案递了过来。

  白杨接过来大概看了看。

  虽然是三组分别独立的方案,但经过改进之后,也能按照顺序排列成一条完整的研制方案。

  从个人负责的零部件,再到小组成员统合机身构建。

  而后三组再进行一次讨论改进,完成了整台战机的组装方案。

  “没问题,我一会将方案拿给高领导和李科长看看。”

  “明天看他们那能不能给答复。”白杨确定没有问题之后,点头说道。

  方案虽然没问题,但能否实行下去,还是要要看厂里的条件。

  因此,这件事还是要找高领导他们看看。

  “好,那我们开始将航电系统、与驾驶舱部分给研制出来吧。”刘永坦说道。

  战机前机身与驾驶舱位置的研制,可谓是最复杂精密的一部分。

  而另一部分,就是后尾的发动机了。

  因此,刘永坦就想着,将前段雷达航电系统的各种插口与仪表,给研制出来,后续也可直接装机。

  “好!”

  白杨说完,就拿起方案仔细的看了起来。

  ……

  下午,白杨就拿着文件,来到了高领导的办公室。

  李科长也在,两人似乎是在谈论材料采购的事情。

  见到白杨进来,高领导立即笑了起来。

  “白所长,你这来得刚好,我们刚刚还在谈材料的事呢。”

  “从毛熊那边采购来的钛合金已经到了,接下来你们就不缺什么了吧。”项目所需的大部分关键性材料,都已经被白杨研究出来,并且投入生产了。

  “没!”白杨摇了摇头,而后将手中的文件递了过去,直奔主题的说道。

  “高领导,我们的研制方案已经完成了,接下来,就需要在车间内进行研制工作了。”

首节 上一节 100/2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