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大国崛起从工业开始 第118节

  “可把我们给等苦了,一直都想要见见你!交谈一下集成电路的研究。”华先生在看到白杨后,神色也很兴奋。

  之前他就一直想找白杨,但对方一直在忙,开始还能听到一些消息,上年的下半年就完全销声匿迹了。

  这次他也是收到了钱副院长发来的,计算机发展计划文件,特意赶过来的。

  刚刚的交谈中,他大概也了解到,这是白杨接下来的研究方向。

  “我也一直想要见一见华先生,谈论一下有关计算机的研究。”

  “好了,你们一会再谈,谈多久都行。”

  “我先说说我的事吧。”见他们两个激动地就要谈起来了,钱副院长是知道他们技术人员只要一扯到技术,就滔滔不绝的。

  因此连忙打断道。

  “白杨,中关小区那边已经安排好了,人选方面,我从四九城大学的半导体科那边给你要了些人”

  “还有从电子管厂调来的。”

  “其中黄老师在看了你的计划之后,也愿意参与进来。”

  电子管厂是毛熊援助的产业,里面的技术人员在半导体方面的认知,总归是有经验许多。

  而四九城大学在前年就开设了半导体课程,负责人是黄先生,也是杨先生的好友。

第161章 你也太全面了吧!怎么啥都会?(求订阅!)

  “黄老师也愿意参与进来,那可太好了!”白杨闻言,脸上也露出了欣喜之色。

  有相关的电子技术经验基础,对后续的计算机研究也会得心应手一些。

  毕竟白杨手中有些成熟的技术在,研究室的科研只要有基础,在材料方面跟上之后,剩下的就跟着他的研究方向走就行了。

  至于之后的四代计算机技术,基本上就是操作系统与光刻机的进步了。

  而且有了黄老师参与,在小组管理上白杨也能省心很多。

  “人是有了,但你还要好好教导一下。”

  “这个是名单。”钱副院长说着,将手里的名单递了过去。

  白杨接过名单扫视了两眼,微微点了点头。

  “谢谢钱副院长!”昨天方案才提交上去,今天人手问题就差不多搞定了。

  可以看得出钱副院长对白杨,又或者这项研究的重视。

  “白杨同志,一会我去找你。”华先生对着要离开的白杨喊了一句,他与钱副院长的事情还没谈完。

  “好的,我就在力学研究学部办公室。”白杨点了点头,随即关上门离开了办公室。

  他接下来还要清点一下名单,并选定计算机研究室的地点。

  初步的单晶硅炉的研究,白杨还是打算放在四九城的电子管厂。

  那里正在研究单晶锗的提炼工艺,有相关的设备,研制进展会舒畅一些。

  在白杨走后,华先生才看向钱副院长。

  “对于白所长的半导体研究,上面怎么说?”

  “我记得前段时间,毛熊的军部就发布了消息,声称要停止半导体研究,继续钻研电子管技术。”华先生有些好奇的问道。

  今年龙国虽然制定了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其中一项就包括了计算机研究,但也是以电子管大型计算机为主。

  这个年代,国际军工上对半导体的应用发展前景并不明了。

  主流依旧还是较为可靠成熟的电子管,作为军工的火控模块。

  上一年鹰酱的五角大楼,才撕毁了与贝尔公司的半导体合约。

  今年毛熊也宣布声称,半导体不会装备在军事武器上,并说明晶体管只能用在助听器民用产业上。

  其实这个时候,鹰酱与毛熊军方在这方面的想法都差不多,都准备放弃晶体管在军事上的应用了。

  只不过经济模式上出现的偏差,让鹰酱方面,即使军方放弃,但依旧有人愿意投资研发。

  而毛熊则不同,即使有科学家看到了前景,也只是减缓这项研究的消亡时间而已。

  “上面许多人也对这件事持有不认同的观念,认为白杨同志有些特立独行了。”

  “不过我还是为白杨做了担保,将这个项目保留了下来。”钱副院长笑着说明了一下情况。

  “说句实在的,我对这方面了解的不多,但我知道,我们不能一味的跟在别人屁股后面搞研究。”

  “有了自己的想法,才能实现创新超越。”

  “当然,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单晶硅提纯工艺,还有平面布设工艺的设想。”

  “我在看到这两个研究方向的瞬间,我就知道,白杨的这项硅基半导体研究,有着明确的目标。”

  晶体管在毛熊军事上得不到认可,在技术上也有着一定的原因。

  那就是他们的单晶硅提纯工艺技术不行,精度不够,就会影响到信号传播,进而引发不稳定的意外。

  这对于军用装备来说,也是致命的。

  而采用锗晶体管,85度的温度限制,连鸡蛋都煎不了,根本无法应用在军工装备上。

  电子管技术成熟、稳定、可靠,并且能抗衡核爆炸下的电磁脉冲冲击,冷战环境下,毛熊军方会选择这个也无可厚非。

  而白杨这里,首先的目标就是要突破单晶硅提纯工艺,解决晶体管在温度上的问题。

  在发展方向上来说,也给了钱副院长一些信心。

  毕竟不可能白杨随便交上来一份文件,钱副院长就愿意给其做担保。

  “那白杨同志那里若是有什么需要,我们也可以去帮忙。”华先生对白杨所计划的发展前景也是比较看好的。

  “你们还是以电子管计算机为主,计划发展中,尽快仿制一台毛熊的计算机出来。”

  “几年后你们的计算机任务,对导弹研究的计算可是重中之重啊,马虎不得。”钱副院长摆了摆手,认真的说道。

  计划中,年底中科院也要成立计算机研究所了,主要研究方向便是仿制毛熊的M3计算机,与BECM-II电子管大型通用计算机。

  毛熊也提供了相关的计算机设计图。

  ……

  与此同时,白杨回到办公室之后,看着手中的名单介绍,也开始着手准备起后续的安排来。

  三代计算机还不算烧钱,随着摩尔定律的出现,光刻机的更写迭代加快,每进一步的花费,那才是真正的烧钱。

  钱先生这时回到了办公室,就看到白杨在盯着手中的文件在看。

  “你那边的进展怎么样了?”他好奇的询问了一句。

  “钱副院长的动作还是挺快的,人都差不多给我选好了。”

  “明天我可能就要回研究所,开展接下来的计算机研究了。”

  两弹一星战略策略,这一年应该已经正式立项。

  这两年的工作基本上还是以教育为主,大概在58年,应该就会正式开展设计与计算研究了。

  白杨也想着尽快在这两年里,将三代集成电路大型计算机给搞定。

  不仅仅是应用在机载雷达上,也是用于两弹一星战略的计算。

  “光学,物理学,化学……你这个研究涉及的学科还挺多。”钱先生走到白杨身旁,看着上面的名单介绍,有些诧异。

  除了基础的数学与材料之外,其他还涉及了三到五种学科人才。

  “毕竟想要将这些东西集中在一块原件上,也需要一道道复杂的工序。”白杨笑了笑。

  “相关的资料我都有了,等人到了,就先开始学习。”

  “你还是太全面了!”

  “也就你小子能够这么跨领域搞研究。”钱先生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这段时间他与白杨交流技术,对方的研究领域广泛,并且还都有着相当深的理解,让他也不得不有些惊叹。

第162章 没有任何意外,钱文惠怀孕了

  下午,白杨将自己的位置收拾了一下,随后有些不舍的离开了所长办公室。

  接下来他就要离开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开始自己的研究了。

  休息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也足够他休整的了。

  ……

  回到家之后,钱文惠已经将房间里的东西,收拾的差不多了。

  “白哥,咱们要不要先去医院查一下。”见到白杨回来,钱文惠将手里的书放下,询问道。

  “不用,中村那里有专门的医护人员,等咱们搬过去就拜托他们检查一下。”白杨摇了摇头。

  “哎呀,不用那么麻烦,找个中医把一下脉就行了。”钱文惠感觉他有些太过于担心了,无奈的说道。

  “没事,那也有中医。”

  “人都已经在外面等着我们了。”白杨指了指楼下,警卫已经站在了楼下等了起来。

  在去之前,钱副院长就已经跟他说明了那边的情况。

  基本上厨师与医生这些,都是经过层层筛选的,都有所配备。

  “好吧。”见到他都已经安排好了,钱文惠也不在说什么。

  要搬的东西也不多,大多数都是一些书籍资料,剩下的日常家具这些,安排的房间里都有。

  “刘建国同志,这些都是一些重要资料,就麻烦你们了。”白杨搬着资料下楼,递给了迎面走上来的警卫感谢道。

  “白所长不用那么客气,交给我们就行了。”刘建国小心翼翼得劲接过资料,生怕有所损伤。

  作为警卫人员,他们肯定是知道他们所护送的人员身份。

  因此,他清楚这些资料的珍贵程度。

  这每一份资料,可能对龙国来说,都是未来发展的基石。

  他如获珍宝一般,将这些资料轻拿轻放的放进了车内。

  ……

  很快,随着资料与书籍都搬到了车上之后,白杨与钱文惠也离开了军属大院,朝着中关小区而去。

  随着来到中关小区,经历了一道道的排查,明显能够感觉到守卫严格了许多。

  将书籍资料这些暂时放下之后,白杨便带着钱文惠赶往了小区配备的卫生服务室。

  “请问一下,范医生在吗?”来到卫生室窗台,白杨按照钱副院长推荐给他的医生,问道。

  “你们是?”前台的小姑娘抬头见到两人,露出了疑惑之色。

  中关小区内住的人不多,每个月他们都会来体检,因此也都认识。

  白杨两人则是生面孔。

首节 上一节 118/2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