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光源及照明系统,负责发射均匀可调的紫外线,照射在光掩膜上。
其次就是物镜及成像系统,负责将光掩膜上的电路图,尽量无损的投射在晶圆硅片上。
最后,则是工件台移动及测控系统,负责对准调平,精密定位!
也就是陈心如带着白杨来到研究室,所看到的定位台系统。
“白所长,镜头方面,目前还在研制过程中,难度有些大。”陈心如将资料递给白杨,抿了抿唇说道。
要说这项技术研究过程中,最难的要数物镜及成像系统部分了。
光刻机总体来说,就是一台巨型照相机,通过光爆显影,将光掩膜上的集成电路,复制到涂抹着光刻胶的硅片上。
而其中,光学上的衍射极限分辨率问题,则是最难解决的部分。
芯片能够做到多小,完全就看对衍射极限分辨率的参数。
也可以看成整个光刻机的技术核心。
陈心如是天文台成员,对镜片精度调控与物镜光学衍射等,都有着很深的见解。
因此,这两项研究,白杨都交给了对方来负责。
“不急,可以先试着能否一比一复刻一块集成电路出来吧!”
“后续的程序编程与语言计算,还有雷达研究室那边,都需要这项技术的突破!”
“陈组长,钱的问题你不用担心,有什么需要从国外买的,也可以跟我说!”
“这些我都可以去解决。”白杨语气郑重的说道。
可以说,集成电路的成功,影响着他接下来的许多研究。
空空导弹制导系统,脉冲多普勒雷达,大型计算机研制……
只要集成电路有所突破,人才也顺便培养了出来,那么接下来系统所奖励的研究,也多半不会再受到限制。
集成电路就如同一道分界线,隔绝了两个时代。
也是迈向数字信息化的最重要一步。
“没问题!若是可以,我想我们可以从波斯猫那边,引进一些蔡司的技术。”陈心如点了点头,也没有客气的开口道。
“蔡司……好,我注意一下。”白杨了然的点了点头。
蔡司的光学水平在二战时期,就已经处于国际顶尖水准了。
后世的尼康、哈苏和莱卡等相机,都有着蔡司的影子。
目前各国的光学显微镜设备中,如电子显微镜、手术显微镜等,还有各种工业测量仪,都是在用蔡司的光学系统。
即使是在后世,在光学技术方面,蔡司也是一直处于第一的位置。
龙国方面与波斯猫也一直都有建交,后续的精度研究中,也许可以找机会合作一下。
没办法,龙国在精度加工方面,还没怎么开始迈步呢。
……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白杨的关注点则是放在了饮料方面。
毕竟研究这东西,无论是引进还是自主研究,都要花费大量的资金。
等到资金的问题搞定之后,他才能放心的去推动技术的发展。
雪碧,芬达等,一个个系列的碳酸饮料也随之被研制了出来,就等着娄广成那边的决定了。
不过在时间来到十月份的时候,龙国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那就是,郭先生于十月份回国了。
这天的白杨正在品尝用果汁调出来的芬达,霍助理的身影此时走了进来。
她的手中拿着一份邀请函递给了白杨。
“白所长,中科院那边发来的邀请,让你明天去力学研究所参加一场课程。”
“讲课的是郭先生。”
“郭先生要讲课了。”白杨放下手里塑料瓶装的芬达,眼睛亮了亮。
接过邀请函之后,果然是力学研究所发来的。
郭先生回国的消息,他也是知道一些信息的。
不过因为忙着研究,并且中科院那边对郭先生的任命也一直没有下来,所以就没怎么见面。
今天这场课,除了讨论未来发展之外,应该也是确定郭先生负责的任务。
“好,我知道了!”
“你把这个产品也给李副厂长送过去吧,顺便问一下进展怎么样了!”
“若是不行,就重新找个商人吧。”白杨将邀请信件放好,随后指着那箱橙黄色的饮料说道。
“我这就过去。”霍助理接过饮料,点了点头,便身形轻快的转身离开了。
自从进入到这间研究所之后,她的心情就一直不错。
尤其是看着计划中的那些技术,被一个个攻破,逐渐接近成功的进展。
要知道,她在来这之前,可都做好了深耕三四年的时间了。
但按照现在这个进度,最多过年,就能有所成果了。
有了成果之后,接下来就是应用研究阶段了。
她很期待,比起电子管计算机,用晶体管集成电路研制而成的计算机,会发展到何种程度。
并且随着钱先生与郭先生等人的回国,龙国在各领域,也开始呈现出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
与此同时,李副厂长在接到霍助理传到的消息之后,便拿着手中的产品,再次找到了娄家。
娄家客厅内,两人相对而坐,而李副厂长将手里更换了包装的产品递了过去。
“这个是新产品,包装方面也进行了设计,减少了成本。”
“后面的,相信就不用我多说。”他说着,将手里的饮料递了过去。
显然这是最后的时限了,广交会下年开春就要开始了,中间这段时间,必须要在香江把公司建立起来。
“娄老板,我还是跟你明说一下吧,白所长愿意将这个产品交给你们,一部分也在看在娄小姐朋友的面子上。”
“我这跑来催你,搞的好像是我们逼迫你放弃这里的产业一样。”
“我在负责的电热毯产品,你也不是不清楚,并不是非你不可。”
“只不过那边肯定是有什么预感,所以才要找人将产品放在了香江那边。”李副厂长叹了口气,忍不住多说了几句。
自己这作为中间人,传来传去的,还要催促娄广成,倒是快成了一个狗腿子了。
不过他对此并没有什么怨言。
第181章 这对于我们一家来说是个机会!(二更求订阅)
娄广成倒是神色淡然,也没急着回答李副厂长的话。
而是拿起桌上的芬达,放在眼前观察了一下外包装和里面的液体。
紧接着便打开喝了一口,果汁的甜味混合着碳酸,倒是让他忍不住舒爽的哈了一口。
“看样子白所长对这个产品下了很大的功夫,这样我也就放心了。”他点了点头,笑道。
“你同意了?”闻言,李副厂长的脸上露出了惊喜之色。
“我这段时间也考虑了许久,我在这即使有着家财万贯,但却如同捧着一颗手雷,每天依旧过得提心吊胆的。”娄广成微微叹了口气,似乎已经想开了。
“你刚刚说的没错,这对我们一家来说是个机会。”
“其实我也一直有前往香江发展的打算,但一直舍不得妻女跟着我奔波。”
“但再这样待下去,我怕是一家子都不好安顿了。”
“白所长既然看得上我,我当然也愿意合作。”
听完对方的话,李副厂长也终于确定了下来,惊喜的站起身来。
“那就太好了,我明天回去就将这件事告诉白所长,让他拟定一份合同出来。”
“没问题,给我们半个月的时间,让我们收拾一下吧。”娄广成点了点头。
既然已经有所决定,那个一直压在他心口的石头,也终于放了下去。
他之所以同意,也是能够感觉到国内局势的一些变化,自己这个身份一直都是处于一个危险的境地。
另一方面,女儿也终有了目标,总比之前单相思昏昏沉沉的好。
并且去香江发展,有白杨有所联系,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女儿都是一件好事。
毕竟都已经离开大陆了,许多事情也就没那么复杂了。
“这是肯定的。”
“以后娄老板发达了,可不要忘了我啊!”李副厂长有些羡慕的说道。
他清楚,依照对方的商业头脑,加上白杨的产品,在没有了限制之后,在香江发展起来还是很容易的。
“这个好说。”
两人商业互吹了一波,随后李副厂长便迫不及待的离开了。
……
翌日,中科院,力学研究所。
白杨与霍助理两人一起,来到了力学研究所,所长办公室内。
霍助理也是中科院的科研人员,此次也是来参加这次郭先生的讲课的。
两人先后进门之后,便看到了一个佩戴着圆框眼镜,气质儒雅的中年人。
此时正满脸笑意的,与对面的钱先生在交谈着什么。
等两人进来之后,钱先生立即开心的为其介绍了起来。
“说曹操,曹操到,这就是我跟你说的那个小青年,白杨同志!”
“你可别看他年纪小,在学术领域上也没什么成就,但在应用研究上,已经完成了一项项的技术突破。”
“从重工业到军工,再从军工到电子工业,他都有涉及,并且建树非凡。”
“能让师兄如此推崇,我倒是认识的有些晚了。”听到钱先生的话,郭先生也面带好奇之色的起身,对着白杨伸出手了。
说实话,他在回国之后,在了初步了解到国内的情况之时,内心也是持有悲观态度。
既没有研究工具,也没有研究设备,想要展开科研工作,根本就是寸步难行……
甚至一时间,都不知道该怎么在这个艰苦的环境中,找到出路,白手起家。
倒是白杨的成果出现在他们眼前之后,让他们看到了国内科研创新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