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析反射回来的信号之时,首先会进行放大和滤波,计算模块会根据返回的信号,分析其变化,以便测量目标的速度。”
听着白杨的话,刘首长故作镇定的点了点头。
“就是多普勒频移分析!”白杨似乎看出他有些没听懂,立即补充了一句。
“哦,知道知道!”听到多普勒频移,刘首长立即恍然的拍手道。
作为空军首长,对于雷达基础的理论他还是清楚的。
“最终,这些信号会通过特定的算法处理,确定目标的位置与速度。”
半雷达制导导弹,其实也就是根据雷达检测信号传输的这些数据,而后控制末端尾翼改变方向,从而实现追踪。
……
今天一天的时间,都在进行雷达地面测试。
直到晚上的时候,靶机发动机报废,这才停止了实验。
而刘永坦等人,则是拿着数据,来到房间内开始计算起了结果。
“白所长,这个是今天测试的结果,你看看。”没过多久,刘永坦便拿着一份稿纸走了过。
白杨接过来查看了一下。
载波频率、脉冲宽度、信号宽度、目标距离,反射系数,目标相对速度,调频率……
每一项数据都进行了标注,最后套入公式内计算一番。
而结果也让所有人都很满意!
“刘首长,你要看看吗?”白杨看完之后,略微点了点头,随即便要递给坐在对面的刘首长。
“不用,你直接告诉我大概的探测距离与锁定距离就行了。”刘首长看着上面那一串串的数字,立即摇了摇头说道。
“那好!”白杨也才想起,脉冲多普勒雷达的信息模式的更改,也代表着空军们需要重新学习相关的知识。
以往空军的飞行员们,基本上是依靠目测去发现敌军,雷达也就相当于一个瞄准器。
而新型脉冲多普勒雷达,却需要飞行员学习相关的程序知识,以便于认识雷达的工作。
“距离大概在150公里以外,因为抗干扰能力的增强,锁定距离在120公里!”白杨看了眼后面的结果,指出来后递了过去。
其实这个时候,探测距离并不是主要攻克的性能指标了。
而是在高速移动下的抗干扰与追踪的稳定性。
这也关乎着制导导弹的射击精度。
“嚯,增加了那么多!”刘首长闻言,顿时欣喜了起来。
比起电子管雷达,这台雷达的体型几乎缩小了几倍有余。
但在计算模块方面,几乎是两个时代的东西。
白杨摇了摇头,“这还是只是地面测试,后续还需要装机测试,面对高空高速的环境,那才是真正的挑战。”
现在来说,雷达的硬件问题已经解决了,剩下要解决的是软件的问题。
这个就需要等到集成电路计算机完成之后,将软件语言给搞定再说了。
“那就辛苦你们了,最近咱们的东边经常被骚扰,我可是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给他们一个教训了。”刘首长想着东边的事情,神色就有些气愤。
尤其是秃头那边,最近收到消息,鹰酱那边似乎在研究一款侦察机,准备来龙国侦查骚扰。
“咱们的9-13战机不载弹的话,也可以先用作侦察机使用。”
第202章 好东西在手里,不去溜溜,这心里贼不得劲!(二更)
“啊?这能行吗?”闻言,刘首长有些诧异。
“没问题,两万多米的爬升高度,即使被发现了,也没人能对其造成什么威胁。”
“再说了,还有2.8马赫的最高速度,秃头那边根本就反应不过来的。”
“去他们的领空逛一逛倒是没什么问题。”
“若是有兴趣,去脚盆鸡那边逛逛也行。”现在除了毛熊与鹰酱,9-13战机在领空方面可谓是畅通无阻。
毛熊那边可能有地对空导弹,对于9-13战机还是会造成一定的威胁的。
“算了,还是等你那边的技术稳妥一点再说吧。”刘首长摇了摇头,但其实已经狠狠的心动了。
没有任何标识,你甚至连影子都看不到,只能雷达预警,谁能知道这架战机会是哪个国家的。
龙国?谁信啊?
人家重工业才刚刚起步,最后多半会是身后的老大哥顶上。
龙国注重礼尚往来,并且9-13侦察机也可以进入秃头那边,获取到了相关信息,以便于应对。
“行,那今天的测试就先到这了,我们回去再对硬件方面调试一下。”
“过段时间可能还需要进行测试,希望刘首长这边给个方便。”白杨看了看天色,起身说道。
“没问题,到时候你们拿着身份证明进来就行了。”刘首长点了点头,起身将白杨他们送了出来。
一直出了基地,由负责安全的警卫接手之后,他才放心的回到了自己的基地。
等回到办公室之后,刘首长拿出9-13机密空军部队的报告看了看。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部队的飞行员也都已经熟悉了9-13战机的驾驶操作。
也许……可以试一试。
好东西在手里,不去溜溜,这心里贼不得劲。
脚盆那边先不说,但秃头那边却完全可以试一试。
……
雷达的测试结果出来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收尾工作,这个并不会耗费太多的时间。
而白杨,也打算继续开展下一项研究——空空导弹。
大概半个月的时间,白杨再次来到了钱副院长的办公室,将手写好的报告递了过去。
“听说你们的脉冲多普勒雷达研究项目,已经有成果了,最近进展怎么样?”钱副院长接过报告,好奇的问了一句。
“硬件问题都已经解决了,还剩下软件程序与语言编程,这个需要等到集成电路计算机那边有结果再说了。”白杨回想了一下进度,回答道。
“那就好,我早有预感,你这研究今年就能有成果了。”钱副院长抬头看了他一眼,笑道。
按照白杨以往的研究进度,他觉得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加强了不少。
甚至都敢想今年就研制出一台大型计算机出来了。
“九月份应该差不多。”白杨点了点头也没反驳。
“嘿,还是我想的保守了。”听到这话,他顿时乐了,随后打开了报告。
《机载制导导弹研究——红外与雷达制导》
机载导弹!
“这么快就要开展导弹研究了?”看到这个,钱副院长忍不住抬头看了眼白杨。
“对,原本是打算与脉冲多普勒雷达项目一起开展的,但钱和人手都不怎么够,所以就延后了一些。”白杨解释道。
前几个月都在收账,直到这个月的月底,各国的订单才全部完成,几千万的金额才算是到了他的手上。
除去研究之外,其他的钱也都拿去做教育了。
“行吧,你这个项目……暂时挂在第五部吧。”
“你一会去力学研究所那边找一下钱先生。”
“有什么需要,也可以找钱先生帮忙。”钱副院长无奈的摇了摇头,没钱没人……也不看看三轧钢研究所的项目都多少了,还想要多少。
火箭导弹都是由第五部负责,白杨这边想要开展相关的项目,最终还是要归属到第五部的国防部队那边。
白杨虽然说已经能够自己赚取外汇,支撑三轧钢研究所的研究,其实这个项目他们独立研究也没什么问题。
但如此一来,就有些独立于体系之外了。
因此,最好还是与其他部门协作一下。
“行,没问题。”白杨对此当然没什么意见。
“好了,给你!”
从钱副院长手中接过签好的申请之后,白杨便离开了办公室,直奔力学研究所所长办公室而去。
等到地方之后,看到办公室内坐着的钱先生,他微微松了口气。
除了他之外,还看到了余宏儒的身影,似乎在向钱先生请教问题。
他进门后并未打扰两人,而是找了个座位耐心的等待了一会。
等两人聊完之后,余宏儒跟白杨打了个招呼,就先一步离开了办公室。
“等久了吧,这次找我来有什么事吗?”等到余宏儒离开后,钱先生也将视线放在了白杨身上。
“是这样,之前不是说过,要开展空空制导导弹研究嘛,现在雷达研究项目那边已经有了成果!”
“这个项目也可以启动了。”白杨说着,将刚刚签好的报告递了过去。
“这个项目要放在第五部,还需要你签个字才行。”
钱先生不仅仅是力学研究所的所长,也同时兼任第五部的院长,负责导弹火箭的研发。
“你这效率还是那么快。”钱先生闻言,了然的摇了摇头,而后拿起报告看了看。
“行,你放心去研究吧,有什么需要跟我说就行。”他签完字之后,与钱副院长一样说道。
“有需要肯定会麻烦你的。”白杨也没客气,将报告给收了起来。
“对了,再过段时间,我可能要开展激波管的项目研究,你这边有没有合适的人选。”他在临走之际,想到了什么,回头问道。
“倒是有个好苗子,就刚刚走出去的那个同志。”
“不过激波管研究,这个你还是要找郭先生才行,他才是这方面的专家。”钱先生想了想说道。
“郭先生也有事要忙,还是要找个合适的人选。”
“我最近也在研究激波管,对这方面的研究方向有想法,过段时间给你们看看。”白杨这段时间,也在搞激波管研究技术的报告。
也就是激波管技术的突破方向方案,钱先生与郭先生看完后能够通过的话,就能从力学研究部选出一个小组出来。
毕竟有了突破的方向,接下来按照方向走,也就不需要准备太多了。
第203章 多少?260万?(三更订阅)
“行啊,有想法当然好。”钱先生乐呵呵的笑了笑。
他清楚,白杨这有想法,就说明对方对激波管的技术突破有信心了。
他们回国之后,为了风洞的事情可是犯了不少的愁。
没有风洞,他们接下来的导弹研究也就很难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