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大国崛起从工业开始 第18节

  “你说。”李老伸了伸手,示意对方不要拘谨。

  “我的科研小组还是缺少一些高精技术人才,所以我想能不能带几个同学过去。”

  能够实验的复合材料太多了,单单是系统给的就有上百种,白杨不可能自己一个个带着去实验。

  而且他接下来,还要想办法借着钛-钢复合板制作合成塔一事,想办法将尿素生产线给搞出来。

  因此,科研小组增加人手的必要性还是有的。

  “这项技术的拓展范围很大,海洋,化工加上未来要建造的核工业都要研究。”

  核工业以后肯定是要搞的,只不过对现在的龙国还太早。

  听到了白杨的话,李老眼睛亮了亮。

  “没问题啊,我这里给你安排一些人过去实习。”

  这项技术属于先进工业技术,但正因为刚刚起步,空白也多。

  学校的学生若是能够参与进去,那当然是最好的了。

  而且都是同校的,大家也有种亲近感。

  若不是学校资源不够,他都想让白杨将科研室搬到学校来了。

  “那校长,我这可就不客气了。”

  “去吧,去吧。”

  李老摆了摆手,看着白杨离开的背影不禁笑了笑。

  “你这个学生可真是厉害啊。”他原本还怕白杨只知道钻研技术,对其他方面都不感冒。

  现在看来,倒是他担心多了。

  “这小子也拎得清,只要重点不偏移,剩下的只管拓展就行。”杨世林也颇有些自得的说道。

  “行了,你也走吧,看着碍眼。”看到对方那小表情,李老也有些无语的再次摆了摆手。

  有白杨这个学生,作为导师在教育方面当然是水涨船高了。

  也由不得他逢人就问,对方怎么知道白杨是他学生的。

  ……

  回到了宿舍,最终还是逃不过李牛两人的审问,将科研小组的事情给说了出来。

  “我刚刚跟校长聊了,以后我就是学校的老师,记得称呼老师好。”白杨不知从哪将李牛的眼镜给摸了过来,戴在鼻梁上故作严肃的说道。

  “啊?”李牛眯着眼睛一脸疑惑。

  “哈哈哈……”刚要开口的沈桦林见状顿时一个没忍住就笑了出来。

  白杨有些无语,将眼镜摘下戴回了李牛的鼻梁上。

  “喝酒去!”

  “唉!走!”一听到喝酒,李牛顿时兴奋了。

  “你这摘下眼镜,跟我院里那老太太有一拼。”白杨无奈的摇了摇头,随后说起了正事。

  “是这样,我跟校长说了下,我打算带几个同学过去,参加项目的拓展研究。”

  “既然是复合材料,肯定就不止钛钢和铝钢这些复合材料,还有陶瓷,镍等各种复合材料的研究。”

  “所以想问问你们两个有没有想法。”

  闻言,两人都陷入了沉思。

  去科研小组的好处不言而喻,有着突破的爆炸焊接技术打底,他们只需要不断地拓展就行。

  “我就不去了,我还是决定去鹤岗矿山一线。”

  “你们烧啥都要煤,这东西我保证给你们多挖点。”李牛想了想,还是没有改变想法,依旧待在采矿科。

  “虽然我很想过去,但我更想跟着华老参与计算机研究。”沈桦林也摇了摇头,他对于未来的规划也有了确定的方向。

  华老回国后,便从中科数学院调取了一批人,创办了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研究国产电子计算机。

  沈桦林的目标就是考入科研小组。

  “你完成了第一个爆炸焊接技术的突破,我也不能太弱了,怎么说也要参与进我国第一台计算机的制作。”

  ……

  听完两人的话,白杨心中感触。

  在这个火红的年代,每个人心中都有着坚定的信仰。

  尤其是学生们,他们更能明白龙国现在所处的困境。

  他们急切的想要去改变,为龙国建设而奉献!

  “行,希望以后在报刊上咱们能再见面!”

  ……

  校长的效率还是很快的,第三天的时候,就在机电系给白杨选出了几个同学出来。

  “你好,白杨学长,我们是这次前往四九城实习的学生。”

  “我叫文倩。”

  “你好,我叫郑中华。”

  “你好,我叫刘永坦。”

  “你们好,你们好……”白杨热情的与他们握了握手表示欢迎。

  但是当听到最后一人的名字后,不禁愣了下。

  刘永坦,这不是未来院士吗?

  哈工大作为“工科之母”,你随便结识的一个学生或者老师,在未来都可能会成为龙国的基石。

  遇到未来的院士或者泰斗级人物,在这里并不意外。

  这些人的命运关乎着龙国国运,因此白杨也不敢轻易去干涉。

  就在他想着用什么理由将刘永坦继续留在哈工大时,系统的声音却突然响了起来。

  “叮,检测到重要人物气运变化,恭喜宿主获得奖励:新体制雷达技术。”

  ……

  “有什么问题吗?”见白杨有些愣神的盯着自己,刘永坦疑惑的问道。

  “……没事。”白杨立即摇了摇头。

  系统所奖励的新体制雷达,为高频地波超视距雷达。

  并且还是未来刘永坦在11年左右研制的具有全天时,全天候、远距离探测能力的新体制雷达技术。

  也就是龙国未来的“海防长城”。

  二十四小时预警探测,并且具备抗隐身、抗反辐射导弹的能力。

  在国防上,这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

  当然,以现在国内的工业和计算机水平,甚至卫星都还未发射。

  肯定无法支撑这项实验的展开,但却可以让刘永坦提前学习,提前技术实现的时间。

  而且有着系统的存在,白杨相信自己的脚步也不会太慢。

第24章 回到四九城

  刘永坦刚毕业考入哈工大不久,当时的白杨已经加入了电渣焊实验班甲班,结束后便被分配到了三轧厂。

  因此,两人见过的面并不多。

  不过学校条件差,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

  高年级的学生,都会主动承担教导学弟的任务,比如最简单的俄语。

  原身也教导过刘永坦俄语方面的知识。

  刘永坦与原身熟悉,而现在的白杨则是熟悉对方的未来。

  “行,我知道了,你们回去收拾一下,我们明天早上就出发。”随着系统的奖励出现,白杨也收回了将刘永坦留在学校的想法,开口说道。

  “好!”三人应了一声,转身离开了这里。

  毕竟是出远门,行李这些还是要提早收拾一下。

  尤其是各种笔记,这东西若是忘了可就麻烦了。

  白杨此时回来,就是为了参加学校的表彰大会。

  因此也没有逗留太久,在哈工大教师资格证准备完成之后,便带着刘永坦三人离开了学校,踏上了前往四九城的火车。

  ……

  四九城,火车站。

  伴随着火车的鸣笛声在车站内回响,白杨看着窗边越来越慢的景象站起身来。

  “好了,到站了。”

  听到已经到达了目的地,三人萎靡的精神顿时一振。

  “到了!”刘永坦几人好奇的看向了窗外,看着车站内人来人往的热闹景象,不禁有些心情澎湃。

  “小心点,跟紧点,不要乱跑。”无论哪个年代,火车站都很乱,扒手众多,一个稍不注意身上的钱财就没了。

  “明白!”三人立即点了点头。

  ……

  几人提着行李有序的下了火车之后,顺着火车朝着出口走了一段距离,很快便看到了举牌接待他们的。

  随着几人的接近,对方似乎也看到了他们。

  “白技术员!”清脆嘹亮的声音在火车站内响起,引人侧目。

  听到这声音,白杨已经明白,来接自己的人是谁了。

  “丽丽,你们怎么来了。”白杨走到他们面前,重逢的喜悦不自主的挂在了嘴角。

  除了刘丽外,还有李想也来了,手里举着牌子。

  “这不是听说你回来了,还带回来了几个大学生,就专门派我们来接你了。”

  “没耽误科研工作吧。”

  “没有,车间里有沈旭和陈东在,不会出差错的。”

  “你就放心吧。”李想见到白杨这刚回来,就关心着工作的事,不禁有些无奈。

  共事了那么久,他也是发现白技术员,只要投入到工作中就不带停的。

  “走吧,杨厂长还让人把厂里的车给开了出来,专门来接你们的。”

首节 上一节 18/2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