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话说回来,能买到这么多吃的,也代表咱们国内的情况已经非常稳定了。”
钱文慧自然知道白杨这是说的什么。
“对,如果没有化肥什么的出现,咱国内怕是要闹饥荒的,但现在呢?竟然能有这么多粮食拿出来分成饲料来喂牲畜。”
白杨抱紧老婆,“会越来越好的。”
钱文慧嗯了声,然后两人一直不说话,就这么把浅浅挤在中间抱着。
良久之后,钱文慧抹了一把发酸的鼻子,“你休息去吧,浅浅不吃就不吃了,你最近可忙坏了的。”
白杨闷闷的嗯了声,然后看着钱文慧走进厨房忙活。
两人虽然看着什么都没说,但却已经非常有默契了。
白杨要走了,而这一别,不知道又得多长时间才能见面。
好容易重新熟悉了白杨的存在,结果这才不到一个月,就又要走,而这一个月的时间里,白杨几乎没在家里多呆几天,一直在外面忙着跑。
钱文慧看在心里,也疼在心里。
她帮不上忙,能做的只有照顾自己和孩子,还有守着这个家,让白杨每次回来的时候,都能有暖和的被窝和热呼的饭菜。
白杨很清楚她的心态,不过这时候白杨也没法说出什么话来。
毕竟,说再多,他也要走。
其实,作为科研人员的家属,他们这一家的关系已经很和睦了。
就单单是白杨知道的,因为聚少离多而分开的科研人员,就已经不下三十多对。
白杨挠挠头,虽然这个世界没有后世那么戾气深重,男女对立,但这种情况也依然屡见不鲜。
他深呼口气,随后又长长的吐出来。
“不过这个情况应该有所改善了,我可是拿了好几百万补贴出来的,至少能让家里没什么后顾之忧。”
……
最后两天时间里,白杨一直在家里陪着老婆孩子,很快到了年初十六,白杨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走在车站。
寒风冷冽里,钱文慧搂着泪眼婆娑的浅浅,正朝着自己注视过来。
一大一小两人系着同一条围巾,温馨的让人心里发暖。
“老婆,带孩子回去吧!等我再回来的时候,咱们国家就又会变成一个新的样子了!”
第267章 很多事,现在做最好
当白杨回到洛都机械厂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热火朝天。
原本他以为自己来的虽然不算早,但应该也不会太晚,但万万没想到的是,上百名技术员和几十名科研专家,竟然全员到位。
“怎么回事?这才过十五,就全来了?”
白杨问着周厂长,周厂长笑着道,“因为着急啊!眼看所有工程机器都已经要试验成功了。”
“咱现在的工程车辆,不说技术最先进,但绝对算得上第一梯队。”
他说的倒是没错,工程车辆,也就是挖掘机推土机这种,还有个别改进的特种车辆,用以适应其他施工方式。
能把这些东西分的这么细致的,恐怕除了龙国之外,就没有其他国家这么干了。
主要是虽然现在特种车辆,虽然在一些诸如鹰酱这样先进国家里有应用,但他们也是在摸索阶段。
他们耕地或许还在用坦克引擎那种拖拉机,但反观现在机械厂制造的东西,农耕机有小型,中型,大型。
而且还根据使用环境,分有人力机器结构,有挂载结构,还有专门用于大面积耕作的专用农耕机。
这还只是农耕机,其他特种车辆都还没算。
真不可谓不丰富。
周厂长感慨的问,而后略带敬仰的神情看向白杨。
“说到底,如果不是因为白杨所长你,我们根本无法自研这些。”
白杨笑笑,“只是研制出来还没用,得想办法卖出去才行,毕竟研制的型号再多,用不上也是白瞎。”
周厂长点头,“这方面我已经在安排了,不过只要能把眼下这些工程机器都给搞定,我们就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
听到这话,白杨有点不好意思起来。
“应该,休息不了。”
周厂长不解的看向白杨,结果就看到白杨从随身的包包里,水灵灵的取出少说一掌厚的文件。
“这是咱们今年的研究方向,眼看下一年就要施行下一个五年计划,一定要在此之前,把这些研究做出成果来,所以眼下这些特种车辆,得快一点搞。”
周厂长随手看着几份文件,顿时愣在那。
“您这大过年也没休息,专门搞这个去了?”
白杨叹口气,“可不止哦,今年,忙的我是一点年味都没尝出来。”
在白杨简短的叙述中,周厂长越听越头皮发麻。
捕捉黑寡妇侦察机这件事周厂长是知道的,但是敌特这事儿,还有给全体科研人员提奖金的事儿,周厂长越听越头皮发麻,一整个瞠目结舌的样子。
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事情,但白杨没有说出来。
毕竟很多时候需要保密的任务,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
在简短的一场会晤和动员之后,厂子里的工作热情又提高了几度。
白杨对此也理解,虽然说眼看手头上的项目要做完了,可以修整一下也不错,但事实上,搞科研的其实都有一股子拧巴劲儿,和平常上班的普通人没区别。
就是有活干比没活干要强,还有就是活多的干不完就让人心里发慌。
但好在,现在他们完全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
因为有白杨这个主心骨在。
而关于白杨搞的新式通用车辆引擎,全厂各个项目的负责人,在白杨的组织下开始讨论。
“白总工,既然这种新式引擎已经搞出来了,我们为什么不运用在现有的特种车辆上?”
“你是真不懂还是装不懂啊?拖拉机装水啥的就能使唤,这新引擎可是烧汽油的!”
“可是我们国内的汽油生产还很落后,这种引擎暂时没有用武之地啊。”
白杨对此只是笑了笑,“这就是为什么先不用这文件上新引擎的原因。”
“国内不是没有油田,而是油田运输成本太高,所以最要紧的就是先把运输线路打通,而现有的特种车辆是完全可以达标的。”
“我们现在已经把大型货车做出来了,也把油罐车的试验型号搞了出来,现有的引擎方面,只需要皮实耐用就好,只要能在今年运用下来,就会有各种加油站出现。”
听完白杨的解释,众人都很是服气。
白杨不仅仅在科研项目上有很强的先见性,除了科研这方面更对民生社会国家政策等,都有见闻。
所以他制定的计划,是非常有大局观的。
很少有科研工作者能跟白杨一样,有这么强的整体观。
这一点,倒是跟钱老很像。
也不得不说,钱老确实找对接班人了。
……
开了一天的会,接下来一年的技术指标和计划也都安排妥当,晚上,白杨跟周厂长喝着小酒。
“本来还想能清闲一段时间的,结果你这么一搞,下次喝酒又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周厂长说罢抿着酒杯,发出斯哈的声音。
白杨逗乐,“怎么记得,当初刚来厂子的时候,你也是这么说的?”
周厂长眨巴着眼。
“是吗?您这记性真不是一般的好啊!”
白杨笑了笑,然后一脸认真的问道,“就是现有这些特种车辆,你真的有办法给铺开么?”
周厂长点头,“事实上也不是我来操心,我只需要做好对接就行,就比如农耕机,这玩意是由农贸部统一的,关于私营车辆的事,咱国内可还没有。”
白杨沉吟了声,“可要是这样的话,我们现在做出这么多型号的东西,怕是很难普及啊。”
周厂长扭着脖子,“我说白总工哟,你不是想要私营这东西吧?”
白杨很严肃的看着周厂长,“为什么不行?”
现在是对文化人科学家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受百姓爱戴的时代。
如果现在问小孩子最想成为什么,那首先最多的肯定是科学家,其次才是军人和医生什么的。
所以,很多事,现在做是最好的。
第268章 新年第一个项目是三蹦子?
白杨的想法很简单,既然要挣钱,那就得先把国内的资金流动起来。
搞现在的特种车辆就是为了这些事。
只要有大型运输载具,就可以让全国的物流全部组合起来成一个整体。
可仅仅只是运输还不够,也得有货物才行,单单运输矿产根本不够看,因此还得有一个商品。
而眼下的特种车辆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商品。
“就比如说,我们自己办农机厂,大型农机我们给农贸部,用于统一协调国内粮食生产建设,但是小一些的,用拖拉机可以挂载,或者纯机器结构的,完全可以给农民吗!”
“你要知道,现在很多村子依然是紧巴巴的,能种的地也没多少,想要他们去申请拖拉机耕种,完全不现实,越没机器种地越少,于是恶性循环。”
“但咱这种小型皮实的农机,甚至是只需要烧水的手扶拖拉机,完全不需要担心买不起,哪怕村委会家家户户收一点钱,就能买个十台八台的,但国内又有多少村子?”
听完白杨这么说,周厂长也觉得心里有些什么东西在烧。
那个钱确实很诱人。
当然,不是说周厂长有什么贪财的想法,重点是能够让国家有一笔稳定支出和收入。
但他也还是有些担心。
“可问题是,农贸部的人会同意这事吗?我原本计划就只是先沟通大型农机的生产,小型中型这种,农贸部应该是没想法的。”
白杨一拍大腿,“这就是我们要搞私营的原因啊!总不能指望着一个农贸部给全国农民协调吧?”
周厂长咂嘴,“我的意思是,农贸部大概率不会同意。”
白杨一愣,随后就皱了眉。
“你是说,这玩意是个大蛋糕?农贸部不想分出来?”
周厂长赶紧喝酒,当没听见。
白杨轻叹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