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样的威慑完全不够,毕竟国内轰炸机技术实在有些不太够看。
一个随时可能会被打下来的轰炸机,威慑程度有,但还不够。
虽然截3这种战斗机技术已经算是前列水准,但现在也还在优化截3这个二代机项目,还没有真正实行第三代战斗机的建造计划。
包括洲际导弹项目,也是被放在第三个五年计划里的,所以现在甚至连导弹都没得用。
国产轰炸机跟第三代战斗机放在一起了,属于下一个五年计划里的内容,因此,现在需要将截3跟蘑菇弹结合,达到最初的战略威慑目的。
三万米超音速突防扔蘑菇弹,放在当前这个时代,威慑度拉满了。
虽说依然跑不到大洋彼岸吧,但临近的毛熊领土和鹰酱的第一岛链驻地,是完全够用了。
而这架飞机的代号是:截轰4型特化战机。
只是让白杨想不到的是,落地之后,迎接他的是邓老。
白杨错愕的看着面前的“老人”,自四九城一别,就没再见过邓老,只是知道他因为患了辐射病而在休养。
万万没想到还能在这儿看到他。
而更想不到的是,大半年不见,邓老身形像是老了几十岁,完全看不出才三四十岁的样。
“邓老师您不好好养病,怎么来这儿了?”
邓老虽然身体状态不好,但是精气神非常足,笑着道,“很多项目我不亲眼看着点不放心,而且手头上几个项目我不在就停下来了,还是得尽快赶进度才行。”
白杨跟他握着手,能感受到冰凉的温度,还有邓老身上还残留着消毒水味道,显然他现在身体状态依然不容乐观。
白杨这时候有千言万语想说,但最后却还是在邓老那虽然虚弱疲惫,但充满自信的眼神里什么都说不出来。
老一辈科研人的精神啊,很难不让人感到震撼。
“放心吧,邓老师,我们一定能搞好截轰4的!”
第285章 三个方案
“听说截3和空空导弹就是你设计的?这技术水准着实很强啊!”
办公室内,邓老一边整理数据文件,一边问着。
白杨点头,“确切说,不是只有我,是当时的团队一起加班加点完成的。”
邓老很欣慰的点头。
“谦虚啊,之前见你的时候只觉得你很年轻,但还没深入一谈我这身子就垮了。”
白杨笑了笑,“您很快就能好的,我还有很多关于科研上的问题想跟邓老师您讨论的。”
邓老作为两单元勋,是被重点照顾的,包括医疗等,都能给他最好的安排。
历史上邓老也是活到八几年,虽然在当前60年代这段时间得了辐射病,但妥善应对还是不会轻易牺牲的。
当然,身体上的痛苦是没办法缓解的,也正是因为如此,白杨才对邓老师这样顶病上的精神所震撼。
那是辐射病啊,各种辐射造成的身体机能损毁和不可逆的破坏,可不是生个病治一治就能好的。
白杨装做随意的问着,“邓老师您做了这么多的贡献,奖金应该给足了您吧?”
对于头部贡献非常大的科学家,白杨是把奖金提升了几个档次的。
虽然都知道奖金这事儿是白杨提出来的,但真正涉及发奖金环节的,却是钱老所在的中科院财务,白杨这么问,就是想知道现在的邓老能不能维持生计。
毕竟他现在也才三十来岁,家里有老婆孩子的话,孩子估计都没成年,多少是有些麻烦的。
邓老笑了笑,“挺多的,多的我都数不过来啊,我全捐了。”
听到这话白杨就是一愣,“捐了?”
邓老嗯了声,“我有工资家里怎么都饿不死,生病也不需要我掏钱,留这么多钱也没啥用。”
白杨不可思议,“那,多少可以给家里改善生活啊!您孩子上学之类的也得要钱吧!”
邓老摆摆手,“他要是上学那块料,国家自然会给他补助,也不需要费多少,他要不是那块料,我逼他也没用,儿孙自有儿孙福。”
白杨不知道说什么了。
别人都说他白杨什么都不图,权力金钱都没有让白杨留恋。
但白杨是真觉得,眼前的邓老,才是真正的国士,因此对邓老的敬佩又上升了一个高度。
……
这段时间里,最有意思的就是邓老的一些想法,让白杨大开眼界。
因为目前蘑菇弹的体量问题,如果个头过小,那产生的裂变反应的效果可能会有问题,但是如果用原本的个头,对于战斗机的载荷就是个挑战。
现在国内好的轰炸机技术还没有着落,导弹技术又比较落后,唯一能选择过渡的只有截3这个平台。
所以邓老的方案有三种,一种是将战斗机全部挖空,除了必要部分全都腾出来,用来装蘑菇弹。
第二种就是干脆做成无人型号,以远程无线电控制战机,第三种最为激进,那就是把蘑菇弹装上引擎,把截3当成一个导弹来用。
这三个听起来很天方夜谭的想法,却偏偏在各方面上都很有可行性。
第一种是纯粹作为高空突防轰炸机,甩完弹就跑,也能将第一种的方案,运用整改在其他方向,就是干脆整出一个能重复使用的轰炸特化机。
可以适当的将截3整体扩大化,就可以有更高的航程和载弹量。
第二种无人型号更是简单,机器智能自动化技术虽然还不成熟,但是无线电远程控制却已经非常普遍了。
就比如在之前的世界大战中,遥控坦克遥控地雷这玩意就出现了。
所以技术水平上难度不高,且因为最近计算机技术的升级,小型化的计算机也是可以安装控制的,在飞控这一块也不算难。
遥控战机,这个概念已经是突破现在大多数国家的科学领域了。
第三种更不用说了,虽然最不可思议,但偏偏最简单。
现在做不出导弹,是因为导弹整体技术落后,例如导弹引擎,或者导弹控制和计算等。
那干脆把截3能用上的地方都用上,直接做个改装版导弹出来。
这三个方案,哪个听起来都不靠谱,但哪个都能凭着现在的技术水平做出来。
邓老还有别的想法,但白杨赶紧制止他。
“邓老师,我知道您很有想象力了,但这些方案,我持反对意见。”
邓老哦了声,“你要是有更好的想法,可以提出来吗。”
白杨组织了一下语言解释道,“我们要搞截轰特化型号,其实是为了做过渡阶段,您的方案确实满足了过渡这个要求,但我觉得或许还不够。”
邓老饶有兴致的等白杨下文,白杨则是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其实我没猜错的话,国家应该是有大动作的,只是想要一款能短时间有效威慑他国的型号。”
“您提出的那个型号,短时间内肯定没办法完成,我们现在要的就是速度,越快越好那种。”
邓老摸了摸下巴,“所以你的意思是,不考虑大改,只以搭载为目的来特化截3?”
白杨点头,“这样最简单,也最快,且最不容易出问题。”
“当然,您提出的其他方案,也很有参考价值,或许我们可以在后续也做出来,我对那个遥控战机的方案就非常感兴趣。”
邓老笑了笑,“其实我最想做的也是这个方案,因为我知道,你搞过自动化,也搞过计算机,如果战机可以智能化自动化,那对我国航空领域绝对是一场突破。”
“也不只是突破,甚至是在空战领域都会掀开新的历史!无人战机,缺少人这个不可再生的因素,其他都是可以量产的!”
白杨有些感慨于邓老的想法,虽然跟白杨想要的有些出入,但终究还是很突破当代人想象的。
其实后世就有相关的遥控项目了,且龙国处于遥遥领先的水准。
遥控自杀无人机,智能机器狼群,空天查打一体大型巡航空母无人机。
这些东西,才是白杨真正想做的。
也是龙国未来空战领域必然要走的一条新路。
第286章 您让我再缓缓……
白杨是打算,下一个五年计划里,在制作三代机四代机的同时,把这超越时代的玩意也搞出来的。
不过还是得看计算机研发的进度才行。
其实最大的问题,是这些技术不是单纯的只靠一个厂家或者一个产业就能支撑。
例如晶体管制造,例如芯片制造,材料制造,小型计算机制造,种种都是需要在国内有大量生产厂商支撑才可以做到。
但现在,国内的条件根本达不到这个要求。
可要把这些全都快速铺开,只靠国家企业很难搞起来,必须要大量私营来降低成本。
很简单的例子,就拿后世一场大毛跟二毛的战争中,大毛二毛用的自杀式无人机,大多都是龙国民间企业生产的。
原因就因为便宜,如果让大毛二毛自己的工厂制作,无论是军工还是民企,成本都非常高昂。
私营是为了把各种材料“白菜价”,让所有东西民用化,变成像粮食一样普遍。
别的国家生产一个晶体管可能要几块,但我们只要几毛甚至几分,战争代差一下就起来了。
说到底就是成本,成本不是量大管饱的统称,而是随处可见。
当火药成为百姓们消遣的烟花时,几乎不会有人能意识到火药也会是每一颗子弹里的重要成份。
而想要达到这一步,就必须要有一个“推广”过程,那便是私营。
私营,就是民营,就是普及。
但现在的国家掌控力在面对这种不熟悉的领域时,很容易就会走到歪路上,处理不当就是灾难。
“始终都绕不开私营啊,只是现在放开私营绝对不是好时候……”
白杨摸着下巴,“虽然私营这事儿已经开始,但问题是现在的国际局势下,盯着龙国的敌对势力太多,出问题的可能性太大。”
“别的不论,就拿敌特事件来说,如果专门钻私营的空子,将国内大量民营产业注资成他们的私人公司,就相当于掌握了百姓们……”
白杨也算是变相给全体科研人员发工资奖金的人,这种垄断可比明面上的诸如钱老一般的人物权力还要影响巨大,所以他很能清楚这事的后果。
只是他现在也没办法拦下这疾驰而来的时代列车了。
好在对于白杨来说,这些并不是最着急的,可以先缓一缓。
当前先把截轰特化战机搞出来再说。
……
在白杨的建议下,截轰特化战机的制造以简单化轻量化为主。
就是能不复杂就不复杂,能快就快,在保证不出大问题的情况下,把这个战机给造出来。
因此进度是非常快的,不到一个月,就有了第一架原型机。
邓老看着眼前特化过后的截轰4,心下有些感慨。
“白杨同志啊,你做出的这个战机,确实是让我们的整体实力有了质的飞跃,我都不敢想,如果没有截3,我们得用什么搭载这种战略武器。”
白杨苦笑,“那就只能用之前的二代强击机系列了,不过我们都不会希望看到那个画面的。”
邓老摇摇头,“强击机系列的战斗机性能落后,装载蘑菇弹的话,就相当于是在搞有去无回的自杀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