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大国崛起从工业开始 第234节

  但这一次,沉默中充满了希望和信心。

  白杨刚才的话语,就像一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

  他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资料,更是一种全新的思路,一种敢于挑战、敢于创新的精神。

  周部长看着白杨,心中充满了感慨。

  “好!”周部长一拍桌子,站起身来,“既然大家都认为这个项目可行,那我们就定下来了!这个项目,必须要上!而且要全力以赴,争取早日取得成功!”

  纪首长也点了点头,他的脸上,露出了赞赏的神色:“白杨同志,你果然没有让我失望!这个项目,就交给你了!我希望你能尽快拿出一个详细的方案来!”

  李博士也站了起来,他的脸上,露出了坚定的神色:“白杨同志,复合材料的问题,我们会全力攻关!你放心,我们一定不会拖你的后腿!”

  江望川也站了起来,他的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神色:“白杨同志,发动机的问题,我们也会全力配合你!我们一起努力,一定能把这个项目做成功!”

  ……

  白杨看着众人表态,心中也放松下来。

  项目上马,基本上的关键问题,其实他已经解决了。

  接下来,就是各个研究所部门将这些技术给吃透,只有吃透,才能够造出这款直升机。

  这是一个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第339章 摩托车销售爆炸!

  研究所办公室内。

  白杨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将手中的铅笔搁下,端起已经凉透的搪瓷茶缸,轻轻抿了一口。

  茶水苦涩,却让他浑沌的思绪清醒了几分。

  直升机项目,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虽然他之前已经通过系统奖励,学习了相关技术知识,但毕竟不是专业人士,很多技术细节,都需要从头学起。

  好在这一切都在他脑子里,这才勉强能将整个项目框架搭建起来。

  旋翼的设计、发动机的选型、传动系统的优化……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

  更何况,现在国内的工业基础薄弱,很多关键零部件都需要从头研发,这无疑是难上加难。

  “吱呀——”

  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一阵爽朗的笑声传来。

  “白所长,还在忙呢?你这拼命三郎的劲头,可真让老哥哥我汗颜啊!”

  白杨抬头一看,是李卫国,嘉陵机器厂的厂长。

  他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喜悦,红光满面,步履生风,仿佛年轻了十岁。

  白杨放下茶缸,笑着起身迎接:“李厂长,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看你这气色,莫不是有什么天大的喜事?”

  李卫国哈哈大笑:“白所长,你真是神机妙算!还真被你说中了,天大的喜事!天大的喜事啊!”

  他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掏出一份文件,小心翼翼地放在白杨的桌子上,像是捧着一件稀世珍宝。

  “你看看,你看看!这可都是钱啊!白花花的银子啊!”

  白杨拿起文件,快速浏览了一遍。

  这是一份汇款单,上面清晰地写着:汇款金额,贰仟壹佰万元整。汇款方,香江贸易公司。

  他心中一动,瞬间明白了李卫国喜从何来。

  一个多月前,嘉陵机器厂生产的三千辆250CC和350CC型号的摩托车,通过特殊的渠道,发往了香江,交给娄老板。

  这是白杨一手策划的,目的就是为了快速积累资金,为后续的科研项目提供支持。

  当时,李卫国还颇有微词,认为这种“曲线救国”的方式有损国格,而且利润分成也让他觉得吃了亏。

  毕竟,成本价2000块左右的摩托车,在香江的售价高达12000元,利润空间巨大,而按照协议,嘉陵厂只能拿到一半的利润。

  现在看来,当初的“吃亏”,换来了如今的盆满钵满。

  “李厂长,恭喜恭喜!看来,香江的市场比我们预想的还要火爆啊!”白杨将汇款单放下,语气平静,仿佛这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李卫国搓着手,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白所长,你……你真是太厉害了!我……我真是服了!当初我还……我还觉得你……你……”

  他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没能把话说完整。

  显然,巨大的惊喜让他有些措手不及,也让他对白杨的敬佩之情达到了顶点。

  白杨摆了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李厂长,不必如此。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路还长着呢。我们要做的事情,远不止这些。”

  “对了,周部长呢?我这次来,也是奉命向他汇报情况的。”李卫国这才想起自己的正事。

  他之前是去的第一机部,不过被告知,周部长这阵子都在研究所,忙活新项目。

  当然,具体的项目内容,他压根不知道,也没有权限知道。

  就连他进研究所这栋大楼,也是经过三查四检才进来的。

  同时,楼下还有安保人员跟着。

  “周部长在隔壁会议室,正在和几个专家讨论技术问题。”白杨指了指隔壁的房间。

  “那……那我先去见周部长。”李卫国说着,转身就要走。

  “等等。”白杨叫住了他。

  “白所长,还有什么吩咐?”李卫国回过头,恭敬地问道。

  “李厂长,这笔钱,你打算怎么用?”白杨问道。

  李卫国一愣,随即说道:“当然是扩大生产规模,继续生产摩托车啊!这么好的机会,可不能错过!”

  白杨摇了摇头:“李厂长,你的眼光要放长远一些。”

  李卫国有些不解:“白所长,那你的意思是……”

  白杨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绿意盎然的树木,缓缓说道:“这笔钱,一部分用于嘉陵厂的技术改造,引进更先进的生产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另一部分,用于投资新的项目,比如……汽车。”

  摩托车项目,虽然是他放出来的,技术也是他提供的,但后续的发展,就不关他的事了。

  白杨也没有这个精力和时间去管这些,所以,从长远打算来看,他这样建议更好。

  “汽车?!”李卫国惊呼出声,“白所长,你……你没开玩笑吧?我们嘉陵厂,连摩托车都还造不明白呢,怎么可能造汽车?”

  白杨转过身,目光坚定地看着李卫国:“李厂长,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只要我们敢想敢做,就一定能够成功。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的象征。我们不能永远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我们要走自己的路,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汽车!”

  李卫国被白杨的气势所感染,心中的疑虑也逐渐消散。

  他深吸一口气,说道:“白所长,我听你的!你说怎么干,我就怎么干!”

  白杨点了点头。

  与此同时,隔壁会议室内。

  周部长正襟危坐,听取着几位专家的汇报。

  “……目前,我们已经对国外的一些先进直升机进行了初步的调研,发现他们在旋翼设计和发动机技术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但国外的这些技术和白总工给的技术相比,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但是,我们国内在这方面的基础还很薄弱,很多关键技术都需要从头攻关……”

  “……我们建议,应该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几个关键领域,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还有好几个技术点,我们还没有吃透,虽然白总工已经将所有的技术资料给我们了,但在没有吃透这些技术之前,根本无法做出相对应的产线调整……”

  “是的!这上面的技术太过于先进了,比国外太过于先进了,导致我们学习都没有可借鉴的地方……”

  “……”

第340章 报喜,这是好消息啊!

  专家们你一言我一语,提出了各种建议和意见。

  周部长认真听取着,不时地点头或摇头,眉头紧锁,显然对目前的进展并不满意。

  “同志们,时间不等人啊!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我们必须加快步伐,尽快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他环视四周,目光坚定地说道:“直升机项目,是我们国家重点发展的项目,也是我们实现国防现代化的重要一步。我们必须克服一切困难,全力以赴,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被推开了,李卫国走了进来。

  “周部长,我来向您汇报一个好消息!”李卫国满脸笑容,声音宏亮。

  周部长一愣,随即问道:“什么好消息?让你这么高兴?”

  李卫国将汇款单递给周部长,激动地说道:“周部长,您看看!这是我们嘉陵厂摩托车出口的回款!足足两千一百万啊!”

  周部长接过汇款单,仔细看了一遍,脸上也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这么多?!”他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是啊!周部长,这都是白所长的功劳啊!要不是他当初力排众议,坚持要搞摩托车出口,我们嘉陵厂哪有今天啊!”李卫国感慨万千。

  周部长点了点头,目光深邃,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他放下汇款单,笑着问道:“卫国啊,还后悔当初的决定不?当初你还不愿意,现在感觉怎么样?”

  李卫国挠了挠头,嘿嘿一笑:“周部长,您就别取笑我了。当初是我鼠目寸光,看不清形势。现在我算是彻底服了白所长了!他这脑子,简直比计算机还灵光!就算我自己去卖,也绝对卖不了这么多钱,更不可能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就全部卖完!”

  “货发出去才一个月出头,到那边还需要十来天呢,这么快就卖完了,这钱分的一点都不亏!我算是明白了,跟着白所长走,绝对没错!”

  周部长哈哈大笑:“你小子,总算是开窍了!白杨同志,是我们国家的宝贵人才,他的眼光和魄力,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你以后要多向他请教,多听听他的意见。”

  “是,周部长!我一定谨记您的教诲!”李卫国连连点头。

  周部长又问道:“这笔钱,你们打算怎么用?”

  李卫国毫不犹豫地说道:“按照白所长的意思,一部分用于嘉陵厂的技术改造,引进更先进的生产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另一部分,用于投资新的项目……”

  “什么新项目?”周部长饶有兴趣地问道。

  “汽车!”李卫国斩钉截铁地说道。

  周部长一愣,随即哈哈大笑:“好!好!好!有魄力!有胆识!不愧是我第一机部的兵!卫国啊,你放手去干吧!有什么困难,尽管向我汇报!我全力支持你!”

  李卫国激动地敬了一个军礼:“谢谢周部长!”

  会议室里的气氛顿时变得热烈起来。

  ……

  时间缓缓的过去。

  白杨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忙碌了一天,大脑如同高速运转的齿轮,此刻终于有了片刻喘息的机会。

  墙上的挂钟,时针已经悄然指向了五点半,快到下班的时间了。

  白杨的目光落在桌角的一张便签上,上面潦草地写着“李卫国,摩托车回款”几个字。

  这是上午李卫国来报喜的时候,他特意记下的。

  不过香江娄老板那边还没有来汇报的。

  所以,他准备主动询问一下。

首节 上一节 234/2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