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大国崛起从工业开始 第38节

  “不错!”

  ……

  翌日,一五科技发展讨论会议现场。

  “李老,好久不见。”

  “白杨同志,我们又见面了,今个你可是开场主角,好好表现。”

  白杨刚跟着李老进入会议现场,便碰到了周部长与苏部长。

  这里大多数人相互之间都认识。

  许多人之前可能还是战友。

  因此在会议开始前,碰到熟人都开始闲聊了起来。

  “这个就是白杨同志吧,我是曾傅,从你发表的那篇论文我就关注到你了,一直想要见见你,却没有时间。”

  “这次倒是个机会。”

  “这位是机械工业部的高官,你的科技奖还是他给你提下来的。”李老笑呵呵的为其介绍了一下。

  龙国现在的发展是以重工业为主。

  “你好,曾高官。”

  “你好你好,小同志不错,这两项技术,真是狠狠地给我们出了口气啊。

  “我们落后怎么了,不照样能研究出他们都无法突破的技术。”

  “以后有什么想法大胆的去做,国家在背后支持你!”他拍了拍白杨的肩膀,一脸的赞赏之色。

  “好了,别聊了,会议要开始了,到自己座位上去吧。”

  这时,一名主持者来到了会议台上,让众人找到自己的位置,准备开始会议。

  “龙国由农业国转入工业强国,关键在于科技现代化,为加快推进科技现代化建设,广大技术工作者,奋力投身于科技创新,为龙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

  “为深入贯彻工业建设发展,深入实施人才强国、从零到一的发展战略,中院与各部门决定,对科学技术发展现代化建设,作突出贡献的技术人员和组织给予奖励……”

  “根据……决定,授予白杨同志科技奖一等奖,奖金金额5万元……”

  “有请白杨同志上台领奖。”说完,主持会议的官员微微侧身。

  “啪啪啪啪啪……”伴随着热烈的掌声,白杨拿着稿子走上了讲台。

  科技奖一等奖是一个金色的牌匾。

  白杨从对方手中接过,而后站在了话筒前,开始了本次的获奖感言。

  “非常感谢国家的栽培,学校的教育……”

  ……

  等白杨下来之后,接下来才是这次会议的整体,谈论的方向也是有关于氮肥发展侧重方面。

  而开口的,多数也是化工部与机械工业部的人。

  至于白杨,下台后就有些出神,李老还以为对方还沉浸在获奖的喜悦中,也就没在意,认真的听着众人的讨论。

  但令白杨有些失神的原因,则是脑海中系统的提示音。

  “叮!检测到工业气运变化,签到成功,获得奖励:电渣熔铸(ESR)技术、真空感应熔炉技术、VNS-5(高钼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工艺。”

  熟悉的型号,再次出现在了白杨的脑海中。

  只不过这次是高钼高氮奥氏体不锈钢。

  也就是米格25机身上的另一种高强度航空结构钢。

  如此一来,米格25机身的关键材料已经齐全了,剩下的就是发动机的问题了。

  但这架战机关键性还在于材料,发动机反而会容易一些。

  而真空感应熔炉,则是白杨现在正缺的技术。

  也是熔炼高温合金、与钛合金等高端合金的关键工艺段。

  这项技术主要是在真空环境下,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融化金属。

  也是因为在真空作用下,熔炼期间,可以减少金属中的气体和杂质含量,从而提高合金的纯度与性能。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能够精确的控制合金成分,确保产品的化学成分符合要求。

  因此,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与钛合金等材料的生产,都离不开这项前提冶炼工艺。

  这项技术出现的还是比较早的。

  26年期间,汉斯猫就研发出了真空感应炉。

  但产量不足,并未大规模发展开来。

  直到二战之后,随着航空对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

  对高强度耐高温合金的需求增大。

  真空感应熔炉技术这才开始飞速的发展。

  而国内,直到61年的时候,才开始引进研制成功。

第51章 下一个重量级的技术——电渣熔铸技术!

  看完了这两项技术之后。

  白杨的意识又转向了下一个重量级的技术——电渣熔铸技术!

  电渣熔铸又称电渣重熔。

  原理与电渣焊有些类似,核心技术在于对渣系配置方面。

  这项技术最早是美国1940年研制而出。

  但因为技术垄断,生产规模小,以及诸多技术问题,而未推广开来。

  而真正的工业化,是1958年苏联研制出来的。

  龙国也是在苏联的保密封锁下,于1959年才自主研发了出来。

  电渣重熔所生产的电渣锭钢纯度高,成分均匀,性能良好,韧性也极为优良。

  在大型锻件的制造中,拥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核电站的蒸发器,和稳定器,都会用到这项技术。

  除此之外,飞机发动机的涡轮叶片,和燃气轮机组件等,也都需要这项技术的熔炼。

  针对这项技术,即使是后世,三国之间也是互相封锁,相互保密!

  而现在,这项技术就这么出现在了自己的脑海中。

  ……

  “呼……看样子接下来又有的忙了。”

  接受完了系统奖励的技术之后,白杨捏了捏眉心,长舒一口气。

  “小白,走了,会议结束了。”这时,身旁的李老站起身来,顺便拉了白杨一把。

  白杨回过神来。

  看向周围,会议不知何时已经结束。

  各个领导都已经相继起身准备离开了。

  他见状也连忙收拢心神,跟着李老一起离开了会议大厅。

  “我这次回来待不了多久,你那大概还缺多少人?”走出会议大厅,李老开口询问道。

  “十个人您看行吗?”白杨思索了一下,厚着脸皮问道。

  李老:“……”

  这个时候,李老对于白杨的内敛,有了新的认知。

  “最多派给你六个人,这六个人你还要给我带的好好的。”

  “要是不让我满意,以后一个学弟都不派给你。”他瞪了瞪眼说道。

  “六个就六个吧。”白杨耸了耸肩,多数工作都需要车间工人协作,因此人数也就不用太多。

  当然,对他来说,人数肯定是越多越好,效率也会快很多。

  现在他手上有三个技术等待研究,正是需要人的时候。

  “嘿,听你这语气还有点不满意,我跟你说,哈工大哪个学生不是先进技术学习者。

  “每一个人都是宝贝,能一次派给你六个,你就知足吧你。”

  “这不是太缺人了吗?你也知道我手里的两个项目。”白杨讪讪道。

  “现在国内就是这样,等过两年教育也发展起来,应该能缓解一下。”

  闻言,李老默默叹了口气。

  技术人才的缺失,对于工业化建设发展确实是一大难题。

  要不然煤矿开采上,之前也不会还要留着脚盆鸡的工程师。

  “你什么时候要人?”

  “就这个月吧。”白杨想了想说道。

  “你的车间不是还要扩建吗?这个月就来能安排上吗?”李老有些疑惑。

  “车间扩建归扩建,接下来的研究多数都要在车间里,不影响。”白杨解释道。

  他需要先将真空感应熔炉研究出来,进而冶炼出高温合金。

  等到有了成绩之后,电渣重熔这个大型冶炼研究项目,也能更好的通过上面的审批。

  “行,我回去就安排一下。”李老闻言也没再多问什么。

  既然已经决定了,早晚都是要派来的。

  “哦,对了,李老,这些钱你也拿回学校吧。”白杨想到了什么,将五万奖券拿了出来。

  “不用了,你自己留着吧,以后研究可能会用到。”李老摆了摆手拒绝了。

  而后神色顿了顿,斟酌了语句后劝解了一句。

  “你的想法我知道,但还是要多考虑下自己。”

  “只要有人在的地方,就不可避免的腌臜事,你聪明,事情也看得清,但不是什么事都能防得住。”

  “这些钱你自己留着点,用不上最好,但就怕用上了没有。”

  “学校方面有国家,你有这个心就行。”

  说完这些劝告之后,李老欣慰的拍了拍白杨的肩膀。

  五万块说给就给,说明对方并不在意自身的荣华富贵,全身心都放在祖国的发展上。

首节 上一节 38/2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