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大国崛起从工业开始 第42节

  另一边,刘丽也带着两名技术员,每天在高炉车间内进出。

  不断地研究着白杨给予他们的金属合金配料。

  在此刻,因为尿素生产工艺推广而停滞的试验车间。

  犹如一台缓冲修整的机器,随着新能源的注入。

  在白杨的推动下,再次运转了起来。

  而刘丽前段时间所带领的项目,也很快出了结果。

  “白技术员,这是镍基合金最新报告,已经达到你的要求了。”

  刘丽他们统计出来的报告汇总好,拿到了白杨面前。

  “我看看。”

  正在关注小型试验真空感应熔炉研制进度的白杨,闻言放下了手中的汇报记录。

  从刘丽手中接过报告,他仔细的查看了起来。

  先是氧化速率数据报告。

  以1200度的温度加热为基础。

  在空气环境中,合金的氧化速率随时间显著降低。

  5小时:氧化速率为3.4207g/(m?·h)。

  9小时:氧化速率为1.4932g/(m?·h)。

  ……

  72小时:氧化速率为-0.0396 g/(m?·h)。

  而在富氧环境下,也就是氧气含量大于95%的环境。

  合金氧化速率波动较大,初始氧化速率远高于空气环境,但整体趋势是减缓的。

  1小时:氧化速率为11.7415g/(m?·h)。

  6小时:氧化速率为-1.2380g/(m?·h)。

  ……

  将以上数据看完之后,白杨看向了最后的工作汇总数据。

  在固溶状态下,合金长期工作温度在750~960度,短时间工作最高工作温度可达1050度。

  “嗯,还不错!”白杨满意的点了点头。

  在没有真空感应熔炉、与电渣重熔的冶炼参与下。

  只靠电炉冶炼出来的合金,能达到如此程度已经是极限了。

  “退火温度你们控制在多少度?”他又翻了翻工序报告,似乎缺少了什么。

  “1100度到1250度之间。”刘丽想了想回答道。

  “降低一下,改成980度到1050度之间看看,保温温度在720度左右,时间在一到四个小时之间。”

  白杨说着,手写了一份报告递了过去。

  “明白!”

  “好,另一份高温合金进展如何了?”白杨继续询问道。

  此次达标的合金是镍基合金,而钴基合金因为钴材料珍贵,所以要慢上一些。

  “已经在进行第三十六次熔炼试验了,但氧化速率还是很快。”刘丽快速回答道。

  “那就继续吧。”

  送走了刘丽之后,白杨来到了试验车间。

  找到了正在研究真空感应熔炉的黄文虎小组。

  “刘丽同志那边已经得到第一份结果了,因为熔炼工艺的缘故,已经达到了极限。”

  “我们的第一台发动机能否更进一步,还要看你们了。”白杨扬了扬手中的报告,给他们一点激励。

  听到白杨的话,冶炼小组成员都激动了起来。

  “白哥,真的假的,给我看看呗。”

  “没记错的话,白哥之前说过,在800到1000度之间,已经足够国内航空发动机生产用了。”

  “那不就说,能否达到世界先进水准,要看我们了!”

  ……

  有关于高温合金研究的理论数据,白杨之前就跟他们提过。

  因此这出了结果,他们才如此的激动。

第56章 都已经出成果了?

  这也就代表着,他们现在研制的熔炉,真的能够进一步强化高温合金的材料性能。

  比毛熊那边给他们的材料技术,还要好上很多。

  “你们看吧,一会我还要拿着去给杨厂长。”

  白杨也没拒绝他们,也许是因为都是同校的。

  他们相处间也总有种亲近感。

  而且他来此,除了查看熔炉的研制进展外。

  还是将消息告诉黄文虎,向李老那边汇报一下进度。

  毕竟那边那么相信自己,总要拿点成绩出来。

  虽然还只是初步的材料成果,但对于现在这个时代来说,也算是不错的了。

  ……

  “黄老师,研究进度怎么样了?”白杨看着这群激动的技术人员,对旁边的黄文虎问道。

  “真空泵已经制作完成了,现在正在测试效果。”

  “下一步就是对坩埚、感应线圈和炉体进行研制。”

  黄文虎指了指前方,还有些粗犷的机械泵说道。

  真空泵的研制还是较为简单的。

  先一步制作出来后,还能对正在制作的炉膛,进行检测密封情况。

  若是漏气严重,也好第一时间进行改进。

  “对了,在熔炼室研制成功之后,在测试期间,不一定非要全封闭,这样难度太大,以我们现在的工艺还无法达到。”

  “漏气加放气,尽量控制在每千克坩埚容量的6.65*10……炉体漏气越小越好。”

  白杨回想了一下后续的工艺制作,特意叮嘱道。

  因为是小型熔炼炉,通常小于500kg/炉,结构紧凑,针对密封漏气问题好处理一些。

  但若是到了大型熔炼炉,这方面的工艺也会成倍的增长。

  “明白!”

  针对接下来工序研制的注意事项,白杨又与熔炉小组成员探讨了一番之后,便拿着资料前往了厂长办公室。

  ……

  “简工,你这怎么回来了?”

  刚进门,白杨就看到厂长办公室内多了个人,正是许久未见的简孟江。

  他作为AOD炉研发小组的领头者。

  这段时间为了赶上尿素钢的生产,也带着技术科成员,前往了太原钢厂负责制作一台AOD炉,以便于运输。

  “我这就不能回来了,你小子,回来了也不跟我说一声。”简孟江笑骂了一句。

  “你小子跟个机器人似的,工作效率快的不得了!”

  他刚刚与厂长聊天也知道了。

  白杨这回来都开始下一步的研究工作了,还是有关于高温合金的。

  而他还带着技术科,在帮助太原钢厂的兄弟们,铸造AOD炉呢。

  他们就是负责一个炉子。

  而白杨却是负责一整个大型化工厂的设计。

  其中包括设备安装方位,复杂的管道铺设,电源控制的分部……

  这一项项的他光想着就头疼了。

  怎么说也要三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这些复杂的设计。

  而白杨这一个月就完成了!

  这回来也不闲着,试验车间都还没扩建完成,就马不停蹄的开展了下一个项目研究。

  “嘿,这不是有想法了嘛!”白杨点了点自己的脑袋回应道。

  “杨厂长,这个是第一批用电弧炉熔炼出来的高温合金,初步成果数据都在上面。”他说着,顺便将手里的报告递了过去。

  “都已经出成果了?”简孟江闻言惊诧的问道。

  这才多久,高温合金什么时候那么容易烧制了。

  “给我看看。”他迫不及待的将报告接了过来。

  杨厂长也没在意,而是等着看简孟江的表情变化。

  “长期工作温度最高能达到960度,你确定这只是初期成果?”当看到工作温度之后,他忍不住震惊道。

  若是他刚刚从厂长那里没有听错的话,白杨还在研究更先进的冶炼工艺。

  到时高温合金的各项性能,也能够再上一个台阶。

  继续上升是多少……1100~1200度?

  那不是比他们要仿制毛熊老大哥战机上的还要先进一些。

  目前虽然正在发展,但各国多数战机的涡前温度都在1200~1300度之间。

  而这项温度指标,也极大的代表了一架战机发动机的性能。

  当然,这些还只是表面数据,其中肯定会有隐藏的。

  而对涡前温度有着最直观影响的,便是进口温度。

  材料能够承受的工作温度越高,进口温度也就会越高,从而影响飞机发动机喷射能量温度。

  ……

首节 上一节 42/2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