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他叫米哈伊尔就行了。”等待期间,杨厂长为白杨介绍了起来。
“曾领导和李博士也会跟着来,除此之外,还有第二机械工业部,航空四局的王副领导。”
第二机械工业部,主要负责军工与航空工业。
而航空工业局则是负责航空材料、生产工艺、空气动力与强度、飞行、发动机等综合性的科学研究机构。
目前许多研究机构还在构建中。
“听说航空综合机构还在请求毛熊援助,还在谈判中,现在就看毛熊老大哥愿不愿意援助。”
杨厂长将自己了解到的也说了出来。
“这对方怎么可能同意?”白杨下意识的摇了摇头。
如此大的综合性航天工程,就是蜜月期的毛熊,也不可能愿意的。
“这不是就请求一下,能获得援助当然最好。”
“等会人来了,毛熊的人你去接触就行了。”他知道白杨在毛熊那边留过学,俄语肯定很熟。
……
在几人谈话间,一辆辆黑色的轿车缓缓驶来,停在了厂门口。
“曾领导,欢迎来三轧厂视察。”随着车门打开,杨厂长也走上去打起了招呼。
米哈伊尔也跟着走下了车子,抬头看了眼面前的轧钢厂。
“这里就是研制出高温合金的地方?”他有些疑惑的看向一旁的曾领导。
他还以为会是一个研究所,没想到就是一个大型的轧钢厂而已。
轧钢厂怎么会涉及航空高温合计的研究?
“对,就是这,不过更确切的说,是厂里的研究所研制的。”曾傅为他解释了一下。
虽然说白杨管理的,名义上还是试验车间。
但实际上已经是研究所了,只等着白主任变成白所长。
“这位就是研制高温合金的白杨同志。”刚好这时白杨也跟着杨厂长走了过来,他便为其介绍了一下。
“你好,米哈伊尔同志!我是白杨。”白杨用俄语与其打了个招呼。
“你好!你的俄语很好。”对方听到白杨的招呼,略显诧异。
“我之前在毛熊留学了一段时间,回国后在哈工大学习。”白杨介绍了一下自己。
“这样啊,那就对了。”听到对方在他们国家留过学,米哈伊尔露出恍然之色。
无论是留学还是在哈工大院校,与毛熊接触都是最多的,会俄语也是很平常的事情。
“白杨同志,你好,我是王西萍,一直想要见见你,这次终于有机会了。”一个头发有些稀疏的中年人走上前,在与白杨握手间,有些激动。
王西萍目前是航空四局的副领导,主要负责日常工作。
本次前来,除了上面与毛熊专家交流的任务外。
也是想要看看,能否邀请白杨去负责他们航空材料的研发。
对外联络部这次倒是没人来,等毛熊这边确定有意向之后,他们才会参与进来。
本次主要还是技术交流方面。
……
“先带我去生产现场吧。”
众人相互交流介绍了一会,米哈伊尔拒绝了吃饭的提议,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去现场。
眼前的年轻人虽然在毛熊留过学,但年龄也就二十多岁,有些过于年轻了。
因此,他还是不相信这个国家,能够研制出先进的高温合金来。
就是有,性能方面肯定是夸大了。
主要还是兔子这边虽然放出了消息,但也是一种隐晦的态度。
不管怎么旁敲侧击,就是不展示成果,吊着毛熊的胃口。
这次兔子发出了邀请,毛熊那边就迫不及待的派人来了。
航空高温合金关乎着战机的动力。
尤其是冷战时期,与西方的冲突随时会被引爆。
因此,只要能够提高战机机动性,无论真假,他们都要确认一下。
杨厂长看向白杨,对方点了点头。
“行,那跟我来吧。”
白杨说着,转身引着众人朝锅炉车间而去。
……
抵达车间后,米哈伊尔第一时间,就看了车间内那台大型的真空感应熔炼炉。
“你们自主研发的?”看到这台真空炉的瞬间,他就认了出来。
虽然与他们的真空炉差别很大,但所用的基本工序都一样。
他也没想到,兔子内竟然自主研发出了真空感应熔炼炉!
不过说实话,在看到这个冶炼炉之后,他对白杨倒是多了许多惊讶。
高温合金的成果不会是真的吧?
他脑海中下意识闪过了这么个念头。
第72章 十五吨?你确定?
在三十年代的时候,毛熊就已经开始将感应加热技术,应用于包括真空感应熔炼在内的多个领域。
只不过容量方面,多数还是在三吨左右。
直到六十年代中,毛熊才研发安装了一台,容量30吨的真空感应熔炉。
而现在,米哈伊尔看着面前巨大的真空感应熔炉,忍不住问道:“这台真空炉也是你们自主研发的吗?”
“是的!”白杨点了点头。
“那容量呢?”
“15吨,体积大概在300立方米。”
“十五吨?你确定?”米哈伊尔一脸惊愕。
这个容量,已经远超他们的真空感应熔炉了。
你确定,这是一个没有任何工业基础的国家,能够研制出来的?
“当然,一会我们会进行高温合金的冶炼,生产结束后,就可以确定了。”白杨走上前,科研小组成员与车间的工人们,此时也都准备就绪。
“同志们,今天领导和老大哥的专家都来了,开始动工,进行第一批生产吧。”
他话音刚落,黄文虎便立即安排成员,按照之前工作的程序,去执行自己的工作。
伴随着总电源电闸被启动,真空感应熔炉也开始运转了起来。
“因为熔炉容量巨大,因此对于真空系统方面,采用了多容量多级真空泵!”
“机械泵与增压泵组合,可以在不同的阶段,满足不同的抽气量与真空度!”
“从而能够满足,真空感应熔炉在熔炼过程中,所需的不同真空度的需求。”
……
随着真空与冷却启动,白杨开始为众人,介绍起了这款真空感应熔炉各项工序设备的优点。
主要都是说给米哈伊尔听的。
设备这东西,阉割一下也不是不能出口。
随着炉料被投入熔炉,炉体线圈产生的电磁感应与炉料产生了涡流!
小组成员们,也在随时关注着温度与压力传感器,记录着数据变化。
看到这有条不紊的一幕,米哈伊尔内心,不由自主的再次产生了波动。
在援助龙国这方面,他从未见过有龙国人,会如此标准化的进行生产工作。
大多数时间里,许多人都靠着丰富的经验去完成。
而面前这个有些年轻的科研团队,让他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或者说,从进入这个车间开始,他就感到了一些意外了。
看样子白杨在他们毛熊留学期间,学到的东西还是很多的。
……
“白哥,要出料了!”
在众多领导的注视下,科研小组成员操作着真空感应熔炉。
在巨大的吊钩装置下,一根圆柱体冷却模具被吊到了称重台。
“上升!”白杨挥了挥手。
高温合金的生产,他们在前几天就已经测试完成了。
因此对这些很熟练,基本上不会出什么差错。
吊钩装置缓缓上升,圆柱体模具也随之上升。
内部冶炼完成的合金锭像是蜕皮一般,在称重台上一段段的裸露了出来。
曾傅等人也都两眼放光地看着那根合金柱。
这预示着他们,不仅仅研制出了高温合金,更是研制出了高产量的合金冶金工艺。
白杨给他的惊喜太多了!
最终的称重大概只有八吨左右。
毕竟镍的珍贵,即使是白杨去申请,也申请不了多少。
钴就不用说了,实验少量还能用一下。
“真是不可思议,你们竟然真的自主研制成功了,高产量的高温熔炼炉!”当看到合金被生产出来之后,米哈伊尔有些怀疑人生。
他根本无法明白,龙国是怎么完成他们都未完成的研究的。
尤其是真空感应熔炼技术,毛熊甚至都没教过。
就相当于师傅在看学徒,学徒这刚起步,还没学到这一步,手艺就莫名其妙的超过师傅了。
他原本还想来确认高温合金的事情,这刚到生产技术这就被惊到了。
王副局也仔细眼热的打量着眼前的合金锭,这可是他们航空局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