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大国崛起从工业开始 第59节

  氧化还原法倒是可以制取石墨烯,但白杨对这方面的生产工艺了解不多,还要看系统后续是否会给奖励了。

  碳纳米管就更不用说了,所以目前能生产的电热毯,最合适的还是普遍用的,电热丝加热的方式。

  材质方面,分别有镍铬合金丝、铜镍合金丝还有铁铬铝合金丝。

  三者各有优点,前两者含有贵金属镍,性能寿命肯定要好很多。

  而铁铬铝合金电阻率高,但在高温下会产生脆性,寿命较短。

  民用保温毯研制出来后,无论是出口还是自家民用,都可以。

  并且有需求,就能拉动经济,创造就业机会,让龙国的经济市场活跃一些。

  ……

  “行,你有什么需要跟你冯姨说就行了。”

  “实验要什么材料的话,我这也给你申请一下。”想了想,他又说道。

  虽然白杨捐赠了许多钱,但哈工大还是比较穷的,实验方面的材料多数也是稀缺状态。

  想要一些珍贵材料时,还是要想办法申请一下。

  “等会我去看看学校实验清单。”

  “笃笃笃……”就在这时,一阵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校长,实验室已经腾出来了。”机电研究室的教授走进来说道。

  “白杨,实验室的实验炉你看着用就行了。”李老微微颔首,对坐在对面的白杨说道。

  “好,那我就先去了。”白杨拿起图纸,站起身来,跟着老师前往了实验室。

  “对了,这个是材料清单,你看我们学校缺哪些?”路途中,白杨将手里写好的清单递了过去。

  负责的教授接过来,仔细查看了一番,缓缓开口道。

  “白杨同志,我刚刚看了一下原料,镍原料可能要申请一下。”教授毕竟是实验室负责人,对这些材料都很清楚。

  “行,那其他的都有吗?”白杨没有意外,继续问道。

  “其他都有,但你确定这些量就够了吗?”他点了点头,但看着那少量的各类金属原料,忍不住问道。

  毕竟是实验,期间要消耗大量的资源,白杨这个清单太少了。

  “够了!”就一个电热毯,压成丝后,根本消耗不了多少。

  教授讶然,这么自信?

  ……

  “实验室有些简陋了……”教授打开实验室门,对着里面简陋的设备与环境,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

  “挺好。”白杨进入实验室,并未第一时间就进行实验,而是熟悉了一下设备。

  他在三轧厂的实验室内,有着各种技术工人。

  许多精密一些的设备也能制作出来,而不用去依赖进口。

  “我们这没有轧丝设备?”白杨转了一圈,发现少了一样必要的设备。

  一般来说,机电方面,肯定会涉及到线路研究,金属丝轧压磨具也该配备的。

  “设备还没来,我们都是找老师傅帮忙轧丝。”

  “老师傅也是老手艺人了,经常做些金丝缝合工艺品。”

  因为有着老师傅帮忙,实验用料也不多,他们倒是不急着去弄轧丝模具拉伸的设备。

  白杨闻言有些就惊讶,不过想到国内老手艺的精巧细致,似乎没什么不可。

  “那也行,我找时间去看看。”轧丝模具需要一道道牵引轮进行拉伸。

  经过一台台模具孔径逐渐减小。

  层层递进,防止断裂。

  真要做,还要找个钳工师傅手搓几台出来。

  ……

  与此同时,第二工业机械部。

  “报告,冰城军事工程学院发来了一份重要文件,是有关坦克装甲发展报告。”

  大领导办公室内,正在处理航空工业发展问题的李清水闻言抬起了头来。

  “怎么?是装甲焊接方面有突破吗?”李清水疑惑的询问道。

  “不是,听那边说,与哈工大公开课有关。”报告的助理摇了摇头说道。

  “哈工大公开课?毛熊专家开的?”听到是公开课,他更疑惑了。

  “不,是白杨同志,前两天他就离开了四九城,到了冰城哈工大开了一场公开课。”

  听到这里,李清水终于反应了过来。

  “哦,我倒是把这件事给忘了!”最近他一直在忙着航空发展的规划,其中的关键就是白杨,因此他还以为对方直接去了奉天了。

  “坦克装甲发展……”这一下,他也来了兴趣。

  没想到白杨不仅仅对航空材料研究很深,对坦克装甲方面也会有涉及。

  而且看冰城军事工程的态度,似乎很重要。

  他打开文件,文件的标题就一下抓住了他的眼球。

  “坦克防御与机动——复合夹层装甲。”

  他继续往下看,神色也逐渐凝重了起来。

  ……

  “对了,青城来的坦克工程师走了没?”等看完后,他立即神色严肃的抬起头问道。

第79章 已经完成了,就是这两款电器

  “还没有!”助理立即回答道。

  “那就好,快去把他们叫过来!”李清水挥了挥手,催促道。

  在青城西部地区,有着大储量的矿产资源。

  更有着占全国储量百分之八十左右的稀土矿资源。

  因此,在有着如此丰厚的资源,可以用来制作装甲钢的情况下,研制坦克的包头一机厂就设立在了青城。

  这两年的基础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就等着毛熊专家的援助抵达,准备开工了。

  所以这段时间,包头一机厂那边的工程师经常会往机部跑,询问进度情况。

  在看了白杨的针对坦克未来发展的发言之后,他觉得国内坦克建设也许要改变一些。

  但现在国内连一台坦克都未研制,针对第一代坦克生产都没有太大的经验,甚至于生产线都还未建造。

  是否又会太过于好高骛远。

  但不管怎么会说,都要找工程师了解一下情况。

  ……

  很快,青城来的几个工程师便来到了办公室。

  “领导,找我们什么事?”他们走进门,疑惑的询问道。

  “你们看看这个,从冰城来的。”李清水没有多说什么,直接将想手里的文件递了过去。

  他们有些诧异的将文件拿起,然而当看到上面的内容后,不禁瞪大了眼睛!

  “复合夹层装甲!领导,这是谁写的?”王成放下文件,神色激动的问道。

  他们厂子的基础建设已经完成,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要在毛熊专家的指导下,建设生产线。

  主要用于仿制生产毛熊的t-34主战坦克。

  然而他没想到,自己这边还在想着二战坦克的仿制时,国内已经有人提出了更为先进的装甲理论了。

  装甲研究不同于火炮口径和电路布设,他们完全可以在仿制过程中,同步进行自主研究。

  “这是冰城军事工程,在一场哈工大公开课中所记的笔记,当时的讲师就是白杨同志。”李清水也没隐瞒,将情况告诉了他们。

  “公开课笔记?”王成神色呆了呆。

  不过在听到白杨之后,他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白杨,就是前段时间研究出航空高温合金的同志吗?”对于白杨的研究,各个机部几乎都清楚。

  他原本还在羡慕航空局有了那么大的突破,没想到在坦克研究上,也会有对方的身影。

  “对,就是他。”李清水点了点头,随即怕他们去打扰对方,提醒了一句。

  “不过你们最近不要去干扰他。”

  “他月中还要前往奉天,进行技术谈判。”

  “这理论概念已经提出来了,至于国内能不能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是否有能力,又如何发展,就看你们了。”

  “明白!”王成等人对视一眼,都认真的点了点头。

  “但那啥,有时间能不能请白杨同志,去我们厂里指导一下,或者我们过来也行。”认真归认真,但不妨碍他厚着脸皮请求。

  “等这次与毛熊合作的事情结束了再说吧。”李清水没有给出确切的答复。

  在合作的事情定下来之后,他还想让白杨参与进航空发动机的研究,负责材料工艺零件研究。

  他看了一机部曾傅发来的报告,在有关新型尿素不锈钢研究中,白杨还负责了设备零部件的改进。

  “那这份文件我们能先摘抄一份吗?”

  “没问题,记得保密!”

  这个时候,不知道毛熊针对复合装甲的研究,进展到哪种程度了。

  大概四五年之后,也就是60年的时候,他们第一台T-64主战坦克生产出来后,才是第一台复合装甲坦克的面世。

  ……

  青城坦克研究所的工程师们,带着文件离开了。

  而白杨这边的研究,也很快有了结果。

  实验室内,白杨手中抱着一盘电线,外面用绝缘橡胶包裹,内部导线则是由镍铬合金丝制成。

  除了镍铬合金丝之外,白杨还另外制做了铁铬铝合金、铜镍合金两种加热丝制成的加热线。

  这些做完之后,上面还要铺一层绝缘层,最后才是将棉布进行缝合。

  在工作台上,还有已经制作完成的旋钮开关和推动式开关,两者都是通过改变电阻的方式调控温度。

  不过旋钮开关显然更安全一些。

  白杨抱着这一堆东西,起身离开了实验室,找到了冯姨。

首节 上一节 59/2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