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大国崛起从工业开始 第78节

  白杨拿着测试报告来到了厂长办公室,准备向其汇报一下进度。

  “白工怎么有时间来我这了?是又缺什么材料了吗?”看到白杨拿着一沓文件进来,余厂长放下手头的工作问道。

  “不是,是研究有进展了,这个是轴流式压气机的测试报告。”

  “各项指标都已经达到了设计数据要求。”白杨满脸的笑意,心情显然也不错。

  说着,将手里的文件递了过去。

  压气机可是轴流式发动机的核心技术。

  这项技术突破了,接下来的研究就要容易许多了。

  因为接下来的技术,多数是卡在材料方面。

  但已经有了铸造高温合金,最大的瓶颈已经没有了。

  其他的就是一些新技术,比如多功能电调系统。

  “成功了?”余厂长腾的一下坐直了身子,有些吃惊的问道。

  他对于白杨小组的研究还是有关注的。

  压气机的成功并不让他意外,让他意外的是竟然那么快就完成了。

  这都快赶上他们仿制发动机的研究进度了。

  他有时候真怀疑,白杨是不是偷了,毛熊、鹰酱的机密航空发动机设计图了。

  “当然,测试数据都在这呢,压气机在试验车间也还没拆出来,你要是不信可以去看看。”白杨确信道。

  “不用,不用……”余厂长连忙摆了摆手,这东西可没必要造假来骗他。

  不过看着手中这一串串的数据,他还是有些心惊。

  “话说,咱们的风洞什么时候能研究一下。”白杨随口问道。

  钱先生今年应该要回国了,到时候也肯定会提出研究建设风洞的想法。

  不过国内风洞的研究,还是要看俞先生的。

  “国家也想研究啊,咱们也没这方面的技术人才。”余厂长作为发动机研究场的厂长,当然清楚风洞对航天研究的重要性。

  无论是航天飞机还是导弹,都需要风洞进行孵化。

  从余厂长办公室出来之后,白杨又找到了钱文惠。

  让其将压气机的测试报告,发到四九城中科院和第二机部航空工业局去。

  研究了这么久,总归是要汇报点进度回去,让上面多支援一下。

  ……

  几天后,第二机部,航空工业局。

  王西萍此时,正在查看着高温合金的生产进度。

  自从奉天谈判结束之后,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

  高温合金生产厂也已经初具雏形,并且真空感应熔炉设备已经完成了制作。

  接下来就能够正式进入生产阶段了。

  只不过三轧厂那边传来消息,似乎还在进一步研究冶炼工艺,还是在白杨领导下的项目。

  “笃笃笃……”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乱了他的思绪。

  “进来!”

  “好消息啊,王副局!奉天航天发动机厂,在发动机研究上有了重大突破!”

  门刚刚被推开,一道激动的声音便在办公室内响了起来。

第106章 鹰酱那边欺人太甚!(1更求订阅)

  “奉天发动机厂?不是三轧钢吗?”

  正想着三轧钢所研究新型冶炼工艺的王西萍,听到这话愣了一下。

  “啊?不是,就是奉天发动机厂啊。”飞机科科长徐舜寿听到对方的话,也明显呆了一下,而后重新打开文件看了一下。

  单位确实标注的就是奉天航空发动机厂。

  王西萍也反应了过来,不好意思的摆了摆手。

  “我还以为是三轧钢在冶炼工艺方面又有所突破了,给整的有些糊涂了。”

  他解释了一下,随后接过了奉天来的文件报告。

  首先是发件单位,确实如同徐科长所说。

  但是等他看到下面科研小组总工程师的名字之后,忍不住瞪大了眼睛。

  “轴流式发动机科研小组总工程师——白杨。”

  “轴流式发动机科研小组组长——江望川。”

  “轴流式……”

  “嚯,又是白杨。”

  白杨前往奉天航天发动机厂,协助材料加工技术。

  后续又展开了轴流式发动机的研究,这些他们航空局与中科院都是收到申请的。

  但这才过去多久,压气机方面就有进展了?

  这可是航空发动机技术,而且还是自主研发的先进轴流式发动机。

  无论是航空局还是中科院,都默认这是一个长线研究工作。

  这也是为何,徐科长在说是奉天航空发动机厂的技术突破时,他没有第一时间想到白杨的研究项目。

  然而,现在这一串串的压气机数据报告,却明晃晃的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对啊,我也没想到白杨同志竟然真的成功了!”徐科长神色激动。

  “尤其是那些优秀的数据,若不是余厂长他们都签字了,我都以为是从国外翻译过来的了!”

  闻言,王西萍看向了下面的测试数据。

  “喘振裕度:18%,效率……”

  “增压比:13.5……13.5!?”王西萍看到这些数据,忍不住惊呼出声。

  随后怀疑自己可能是看错了,又仔细查看了一遍,没看错,就是增压比。

  ……

  “我们仿制发动机的增压比是多少?”等看完了所有测试数据之后,他深吸一口气,而后看向徐科长问道。

  “4.36。”徐科长立即回答道。

  他作为航空飞机生产技术处,飞机科科长,并且还是总工艺师,对这些数据的了解几乎都刻在了脑子里。

  “了不得啊,了不得……”

  其实轴流式压气机的技术,并不是很晚。

  早在三十年代就已经有人研究出来了。

  但那台轴流式压气机,就是有着八级增压,依旧只有2.4的增压比。

  而离心式迎风面积大,单级就能达到三到四倍的增压效果。

  这也是为何离心式压气机率先发展了起来。

  一方是制作工艺问题。

  一方面是性能问题。

  但毛熊方面的专家说过,未来的航空发动机压气机的发展,必然是以轴流式压气机为主,各国都已经开展了对轴流式的研究。

  至于龙国本身,则是缺少相关的人才。

  要知道航空航天技术人才,都需要大量的经验与知识积累。

  龙国的技术条件,只允许引进研究一代离心式发动机技术。

  并且来说,离心式发动机发展较为成熟,毛熊的米格17战机,在如今的国际上属于前列。

  引进是迫不得已,也是目前龙国最合适的发展道路。

  而成熟的轴流式发动机技术,还未正式迈入航空的舞台上,没有大量的知识经验积累,根本碰不了。

  然而白杨的出现,却是改变了龙国在航空研究上,这一窘迫的局面。

  ……

  中科院方面也同样收到了消息。

  中科院钱副院长,此时手中拿着奉天航天发动机厂发来的文件,眼中满是欣喜。

  “这小子我记得,钟文家的姑娘找了个好女婿啊。”坐在他对面的是计划局的秘书。

  他们刚刚正在讨论对白杨研究所的安排,这就突然收到了奉天发来的资料文件。

  钱副院长不仅仅是中科院副院长,还是兼任了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原子能研究所所长……等等一系列头衔。

  也是未来龙国科学天花板的三钱之一。

  “这个……原本的计划可能要更改一下了。”计划局的秘书放下了手中的文件,有些无奈的笑道。

  “白杨同志还真是能不断地给人带来惊喜。”

  他来找钱副局,就是为了确立白杨研究所的研究方向。

  初期确立的计划是,将研究所创立为中科院复合材料研究所。

  但现在白杨,又在航天发动机技术上有了很大的建树,这个计划也需要更改一下了。

  “这个先不急,你看看这个。”钱副局笑了笑,又从抽屉里拿出了一份报告。

  “这个是?”庞秘书接过报告,有些疑惑。

  “你看了就知道了。”

  “你们家就喜欢卖关子!”庞秘书好笑的吐槽了一句,随后打开了文件。

  计算机科研小组。

  “是华先生的。”看到申请文件上的单位,他有些诧异。

  这跟白杨有什么关系。

  当他继续往下看,终于明白钱副局刚刚为何那么一副表情了。

  这是一份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发来的申请。

  而内容就是,请求白杨同志能够参加计算机研究工作。

  其中尤其提到了白杨所写的集成电路概念,对先进半导体技术和计算机发展的重要性。

首节 上一节 78/2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