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大国崛起从工业开始 第85节

  这莫名其妙的捡了个先进的导弹发动机,这趟没白来啊。

  “看情况吧,白杨同志也有研究工作要做。”

  “你先找人看看,能否进行改进。”李领导对此也不敢打包票,毕竟哪项工作不重要。

  而且从其他人的报告评价来看,白杨还是没放弃研究高空高速战机。

  “好吧!”刘局长看着手中资料,心里想着,不管怎么说,也要找白杨亲自谈一谈。

  无论是复合装甲还是现在的发动机技术,都是他们军工发展最重要的技术。

第115章 回到四九,研究所开始启动!(二更求月票)

  一周后,研究室内。

  “工作交接就这些,接下里的工作将由江组长负责。”

  “还有就是,军工局那边最近可能会来人,参观实机。”

  “并针对发动机改进进行研究,有关的改进资料我已经写好了。”白杨说着,将手里的资料递了过去。

  系统给予的资料都很全面,有关于R15-300发动机的改进资料也进行了标注,而且相对来说,改成导弹发动机并不是太难。

  最重要的是制导追踪技术。

  二战时期的导弹就已经拥有了制导,不过多数是通过坐标进行范围性攻击,对移动目标命中率不高。

  为此,还发展出了鸽子导弹,还有樱花玉石俱焚导弹。

  而精确制导追踪,却是出现在了58年。

  也就是一直拿来被米格25对照的响尾蛇空空导弹上。

  白杨印象中,响尾蛇的第一次实战,还是针对龙国展开的。

  皿zhou湾空战中,秃子派遣十几架装载了响尾蛇导弹的战机,在皿zhou湾上空围攻龙国的一架歼5。

  并且哑火了一枚。

  坠落在了皿zhou的一处农田中。

  后被送往了毛熊,毛熊也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了K-13空空导弹。

  国内也通过毛熊送回的资料,研制出了霹雳-2空空导弹。

  今年55年已经过了大半了,眼看着就要到56年了,距离58年说远也不远。

  研究这东西,时间流逝的飞快,也许一眨眼就到了。

  ……

  想到这些,白杨内心的急迫感又加重了些许,不过还是很快平复了下来。

  “今天我就会离开,接下来的研制改进工作,就看你们的了。”

  “明白!”江望川等人一脸的不舍,但也清楚,研究已经告了一段落,对方也没有理由再留下来了。

  离开了研究室之后,白杨又找到了余厂长与李科长,进行了一一道别后。

  他与钱文惠两人,便跟着前来护送的人离开了奉天。

  ……

  两天后,四九城,三轧钢。

  当白杨刚进厂里,许久未见的杨厂长,便像是提前等待了许久一般,热情的迎了上来。

  “嘿呦,小杨,你可终于回来了,我都以为你余厂长扣在奉天发动机制造厂了!”杨厂长拍了拍白杨的肩膀,满脸的欣喜。

  “你留在那干嘛呢,上面嘉奖下来都来不及回来了?”他一边说着,一边搂着白杨的肩膀往办公室走去。

  白杨这次离开的差不多有个大半年了,春季离开,这回来夏季都快过去了。

  也算是白杨离开最久的一次了。

  发动机研究上,八月初就已经完成了。

  后面前往冰城测试加上交接工作,加上中间等待的时间。

  等他回到四九城的时候,差不多都已经到八月下半旬了,也就是九月份。

  “有另外的重要科研任务,就在那多留了一段时间。”白杨这许久未见,也有些想念杨厂长他们了,还有车间各个小组的技术成员。

  “嘿,行,能回来就好!”杨厂长也没有深究,白杨不说,那就说明这个项目研究还处于保密阶段。

  而且看对方留在那那么长时间,研究的成果肯定不简单。

  毕竟,若只是两个合金的加工协助,一两个月的时间就够了。

  “你这回来了,叫上简科长,咱一起喝点。”

  “尤其是电渣重熔炉的事情,咱们厂里得到了组织上的嘉奖,技术科也获得了不少的奖励。”

  “简科长一直都在等你回来,想要好好感谢你一下,要不然他心里都不舒服。”

  电渣重熔炉技术的成功,对于龙国整个基建工业的建设,有着很大的影响。

  尤其是国家,正在筹备原子核工业建设。

  这项技术,简直就是专门为这项工业打造的一般。

  而简孟江,作为这个项目的主要管理人之一,也获得了不小的政绩。

  原本就跟着研究了AOD炉,加上这次的政绩,以后说不定还能走进部里。

  而这些他都清楚,都是得益于白杨。

  两人说说笑笑间走到了办公室,走廊上刚好看到了在门口闲逛的简科长,似乎是在等着什么。

  当看到白杨两人之后,他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小杨,真是好久不见啊!”他激动的上来握住了白杨的手。

  “简科长,我还说一会去找你呢。”白杨也微笑着回应道。

  “行了,别再外面聊了,先进来吧。”杨厂长打断了他们两个寒暄,打开门催促了一下。

  八月份的天气还是有些热的,在外面站了会就感觉有汗从毛孔渗出了。

  “等晚上咱们一起聚一聚,有的是时间聊,不差这么一会了。”

  杨厂长打开电风扇,三人吹着风聊了一会。

  “你离开的这段时间啊,你的研究所都给你建好了。”

  “你这要想搞什么设备,让车间师傅给你加工一个。”

  “还有你的嘉奖,和奖金,都是一机部领导专门发放的奖励。”

  “曾领导对你离开可是最伤心的,甚至都到聂首长那去申请了。”

  ……

  白杨这次的研究,因为保密,也没法多说。

  因此聊天的时候,说的也都是日常。

  都有工作在做,因此几人也没聊太久,约好晚上到白杨那吃饭之后,便各自去工作了。

  随着电渣重熔炉技术的成功,三轧钢也不得不做出一些转型,进行一些特殊钢的生产,尤其是模具钢。

  而有关于电渣重熔,上面也开始召集各个相关领域的专家,开始研究百吨炉的研制工作。

  为后续的大型核电工业建设做准备。

  白杨则是去见了刘莉和刘永坦他们,查看了一下情况。

  自从研究所建成之后,原本试验车间的人,也终于是有了自己的小窝。

  每个项目的组长,也都配备了单独的工作室。

  每天工作休息都有了固定的地点。

  白杨最后则是来到了刘永坦的研究室。

  有关于米格25的雷达项目研究,还要交给对方。

  两人也是许久未见,激动的闲聊了一会,话题便不自主的进入了正题之中。

  “白所长,咱们这什么时候开始招人啊?”

  刘永坦有些苦恼的问道。

  毕竟这研究不是一个人的事,而且每天要买各种电子产品,就要耗费他大量的时间。

  “我这次回来,就让上面安排些人过来,刚好有个研究项目给你。”

  “关于采购方面,这个我来给你想想办法。”

第116章 白杨说话的份量,厂长来了都比不上!(三更求订阅!)

  (上一章114屏蔽了,明天等编辑!)

  针对于采购,白杨脑海中过了一遍,最终定格在了李副厂长,那个总是笑呵呵的脸上。

  作为厂里的后勤,李副厂长采购接触到的人很多,人脉很广。

  其实,最适合的人是娄家,娄家是有海外关系的。

  不过现在白杨不适合跟娄家接触太多。

  而恰好,李副厂长这个人,就恰好!

  “什么项目?”闻言,刘永坦来了兴趣。

  之前白杨交给他的课题早就完成了。

  现在还在等着,研究白杨临走前给他的相位阵雷达技术。

  “机载雷达……”

  “先吃饭吧,这都中午了,咱们一边走一边说。”白杨看了下时间,开口说道。

  “你等我一下。”刘永坦收拾了一下桌面。

  随后便与白杨一起离开了研究室,朝着食堂而去。

  系统只奖励的材料、发动机、与机身气动布局。

  有关于雷达却还没有见到踪迹。

  白杨也没打算等,就让刘永坦带着团队先试着去研究。

  米格25采用的是电子管雷达。

  国内是有毛熊援助的电子管厂,对比晶体管雷达,基础上还是要好研究一些的。

  ……

  来到了食堂之后,白杨来到窗口,看着打饭的人,笑着开口打了个招呼。

首节 上一节 85/2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