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穿越:从回归主神空间开始 第104节

  一为此方世界的《五雷正法》,二则是与武当《大黄庭》齐名的《玉皇楼》。

  前者可以用来完善他自身的《五雷正法》,后者对于续航与爆发力有着极为可观的辅助,和他主修的《九阳神功》有着异曲同归之妙,完全可以试着取长补短,进一步提升他的实力上限。

  “公子,新的武评出榜了。”

  这一日,轩辕敬城走进问鼎楼,手里捧着一只卷轴,上面写着的正是最新一期武评的内容。

  被扔的乱七八糟的书堆中,吴羡坐在上面,正拿着一本《欢喜禅功》细细品读。

  闻言,他侧眸微微瞥了一眼,然后笑道:“如何,这次的武评里可是有我的名字,是不是被排在了王老怪的后面?”

  轩辕敬城却是摇了摇头,随即便将手中卷轴展开。

  吴羡好奇的看了过去,直接忽略掉下面的土鸡瓦狗,把目光放在了最上方,却见第一的位置依旧空悬,但第二的位置上面却写着两个名字。

  武帝王仙芝,剑魔吴羡……并列武评第二!

  ————

  感冒了,我今天尽量码字,希望明天能正常更新,谢谢大家的支持!

  最后,月末求个月票,希望大家身体健康!

第181章 吴素有子,真武转世

  “并列第二?”

  吴羡挑了挑眉梢,放下手中带着行功路线图的《欢喜禅功》,从轩辕敬城的手里接过了武评卷轴,仔细看了看上面对于二人的评价后,不禁摇头失笑。

  “五百年一出的武道奇才,可与昔年的吕祖比肩,假以时日,定可问鼎武道巅峰……呵!某些人是要搞事情啊,这不明摆着想让王老怪和我杠上吗!”

  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用通俗易懂一点的话说,没有哪个习武之人,愿意有比自己更强的人,踩在头顶上耀武扬威。

  如果有,那就努力的变强,想办法把那人从头顶上掀飞出去。

  这就是武夫,粗鄙但却直接,对于力量与名声的追求,往往高于一切。

  比如王仙芝,作为世间最巅峰的武夫,他虽从不在乎名声,但对于力量的追求比任何人都要纯粹。

  传闻他还在籍籍无名之时,就曾经向当时的天下第一,剑神李淳罡发起过挑战。

  前后七年,共挑战了七次。

  其中的前六次挑战都是以惨败收场,沦为江湖人的笑谈。

  但王仙芝非但没有泄气,反倒是总结失败的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武道,实力也变得越来越强。

  而等到第七次挑战时,李淳罡已经奈何不了他了,又因为惜才不愿使出【剑开天门】的杀招,这才被其以双指硬生生折断了神剑木马牛。

  这一战后,王仙芝名震江湖,成了新的武道扛鼎人物,不过后来的王仙芝知晓了李淳罡的良苦用心,所以坐镇武帝城时,一直称自己为“天下第二”。

  之所以如此,一来是感恩李淳罡的成全,认为他才是自己心目中的天下第一。

  二来,则是期待这个江湖中,能够出现更强的人来挑战自己,予以一场酣畅淋漓的战斗。

  而结果,要么是踩着他这个“天下第二”上位,成为真正的天下第一,要么就是死在他的双拳之下,成为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踏脚石。

  因此,吴羡甚至可以想象,王仙芝在看到这份武评榜单之后,内心中将会有多么的激动难耐。

  说不定都不需要他前去东海武帝城,这老怪物就会亲自找上门,发起战斗的邀请。

  可一旦如此,便正好中了某些有心人的下怀。

  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而攀登武道巅峰的道路上,连一公一母都无法共存,必须要用拳头和实力来说话,谁赢了才有资格站在那个最高处的位子上。

  但这等层次的对决,往往都是既分高下,又分生死。

  哪怕赢下比斗的人,也有很大几率会身受重创,若是此时再设下大量的埋伏,哪怕是天下第一也有陨落的风险。

  非常拙劣的阴谋+阳谋,但偏偏格外有效,尤其是对于心高气傲的武夫而言,简直一用一个准。

  心里这么想着,吴羡的眼眸中闪过一抹嘲讽之色,但更多的却是熊熊燃烧的战意。

  “天下第二,还是和人并列……开玩笑,金手指到账都已经六年了,我还能受得了这个委屈?”

  “正好,休养生息了大半个月,也是时候该活动一下手脚了,就先从那些想要坐收渔翁之利的人开始,然后再去找王老怪,摘下天下第一的名头!”

  思及此处,吴羡转头看向恭敬站在一旁的轩辕敬城,语气随意的问道:“之前让你调查前线的战事,现在可知进展如何了?”

  “回公子,根据收集得来的情报,徐骁已经率领大军攻破楚国防线,拿下妃子坟,如今正与那兵圣叶白夔,在西垒壁对垒,随时会爆发大战。”

  说到这里,轩辕敬城的语气微顿,向来淡漠如水的面容上也多了一抹复杂之色。

  天下人都知道,只要攻下了楚国,离阳王朝就能再现昔日的大秦帝国,天下一统的盛况,而在楚国国都插上离阳军旗的人,也必然会名留青史。

  尤其是当离阳皇帝,传召天下,谁能灭楚,封异姓王,更是使得这场战争暗流涌动。

  “哦!已经到这个时候了吗?”

  吴羡闻言有些诧异,但并非是因为战事的具体情况,毕竟他早已知道剧情,心知若没有意外出现,此战徐骁必胜,很快便将成为那威震天下的北凉王。

  他真正在意的,其实是时间。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原文中那场针对吴素的“白衣案”,就是发生在楚国即将破灭的关头,距离现在应该也差不了多久。

  “有点意思,倒是赶上了一个好时候。”

  吴羡的眼眸笑着弯起,随后站起身来,对轩辕敬城说道:“我要出去一趟,这段时间你专心读书,争取在我回来的时候突破一品境界。”

  “如果气运不够,就去锦城的有间茶馆,找一个姓赵的老头,他自会助你。”

  轩辕敬城闻言一愣,但随即便躬身行礼,想了想,又试探着问道:“不知公子要去往何处,可需要做什么准备?”

  “不用这么讲究,只是去见一个不怎么熟悉的亲戚罢了。”

  吴羡这么说着,脸上露出了一抹灿烂的笑容,但轩辕敬城却没有来的心头一突。

  直接告诉他,这一位,恐怕又要搞出什么大事情来了。

  ……

  离阳京都,太安城。

  时值深夜,一封密谍自经纬署,送入到老皇帝赵礼的寝宫中。

  “吴素有子,真武转世。”

  赵礼默默念完这八个字,猛地自塌上翻身坐起,背上冷汗直冒。

  徐骁已率兵攻破了西楚防线,以他的能力,即便有兵圣阻碍,赢下此战不过是时间的问题,而等其回归离阳之后,便能得到一个异姓王的封号。

  对此,赵礼毫不在意,他向来欣赏徐骁,将其看做子侄晚辈,也知道对方绝不会造反,所以也容得下一个威震天下的异姓王。

  但这一切,却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徐骁无后。

  更不用说,根据钦天监的占卜,那孩子很可能会是真武大帝的转世。

  而传闻中,真武大帝便是那位曾经一统天下的始皇帝。

  对方当初以水德建立大秦皇朝,偏偏离阳王朝是因火德统一天下。

  水克火,这岂不是预示着大变将至?

  想到这里,赵礼不禁低头看向手中的密函,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徐骁率领其座下三十万铁骑,攻破离阳京城的画面……

  “来人,拟旨。”

  听到老皇帝的传唤,门外太监进殿,连忙自桌上取了一张空白圣旨,接着提笔动腕。

  一夜之间,连下四道圣旨。

  四道圣旨皆只有七个字——

  “召徐骁即日回京”。

第182章 How are you

  十日后,太安城。

  身着一袭蓝色衣袍的吴羡,迈步进了城门,走在中央主道上。

  看着周围摩肩接踵,喧闹嚷嚷的人群,只觉一股质朴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让他不禁有些晃神。

  此时战争还未结束,离阳王朝各处不说民不聊生,但绝对算得上饿殍遍地,谁曾想这太安城却似乎不受影响一般,依旧是到处安居乐业的景象。

  不过想想也对,毕竟是皇帝脚下,饿着谁也不能饿着这里,否则这皇家颜面要搁哪里放。

  “卖桂花糕喽,香甜可口的桂花糕,一文钱一块,不好吃不要钱……”

  耳边响起了哟呵声,吴羡鼻尖微微耸动,闻着香甜的气息走了过去。

  卖桂花糕的是对父女,只看样式,这桂花糕做的并不精细,但色泽黄白分明,显然用料十足,有着浓浓的桂花香气。

  “这位小哥,可要来块桂花糕?”

  男人见有人走过来,下意识的说了一句,随即便发现来者是个相貌堂堂,气度非凡的年轻公子。

  他不识字,想不到用什么词来形容吴羡,只觉得这绝对不是个普通人,又想到这里可是太安城,搞不好就是哪位达官显贵微服私访,于是便连忙低着头,不敢多看。

  “桂花糕看着不错,给我来上两块。”

  吴羡笑着说道,态度十分温和,颇有种如沐春风之感。

  “哎!娟儿,还不快给这位公子拿桂花糕。”

  男人受宠若惊的回答着,而旁边的少女,也忙拿起两块桂花糕用纸包好的,红着脸颊,小心的递了过去。

  吴羡伸手接过,捏起其中的一块咬了一口,香味瞬间弥漫口腔,甜而不腻,还算不错。

  点了点头,他随手扔下两个铜板,然后就这样一边吃着,一边朝着另一处的小吃摊走去。

  类似的场景很快在太安城的街道各处发生,只能说吴羡在赶到离阳的路上,并没有在沿途多做停留,吃得东西也只是应付一下,现在终于来到了目的地,便不由得嘴馋起来。

  武夫的饭量本来就大,更何况吴羡还修炼六库仙贼,一旦放开了肚量,整条大街的小吃都不够他塞牙缝的。

  就这样一直吃到了中午时分,吴羡像是突然感觉到了什么,脚步微微停顿,随即左拐右拐,来到了一处不算太大的饭馆。

  这里卖的是太安城中很出名的一种老鸭汤,价格公道且口味极佳,很受底层老百姓的喜欢。

  “老板,来一碗老鸭汤,少放点萝卜。”

  和老板打完招呼,吴羡便挑了张已经有人的桌子坐下,随后便开始打量起这个故意释放气机,引起自己注意的人。

  对方大概四十岁上下,身着一袭灰色儒袍,长相只能算周正,只是其眉宇间有着一股肆意潇洒的气质,让人不禁侧目。

  而如果再细看,便会发现他的那双眼睛,清澈干净得不可思议,仿佛镜子般,将世间一切的变化都尽收眼底。

  “剑魔吴羡,久仰大名。”

  吴羡打量男人的同时,对方也在打量着他,眼神从一开始的好奇,再到疑惑,最后又变成了一丝淡淡的排斥与忌惮。

  “哪里哪里,江湖朋友们的抬举罢了,更何况与挑起春秋战乱的黄三甲相比,我这点虚名又算得了什么呢。”

  吴羡轻笑一声,同样道破了男人的身份。

  黄龙士,昔日的春秋十三甲中,他一人便独占棋书算三甲,才情横溢,世间罕见,被江湖人称其为“黄三甲”。

  又因为曾一手挑起过春秋战乱等诸多纷争,所以与韩人猫、徐人屠,共列江湖三大魔头。

首节 上一节 104/1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