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星宇后背抵住冰凉的墙面,这么近的距离下,她的胸口微微起伏,心跳猛地加快。
林渊沉声说道:“我在那边听不到你的加油声,你现在不该多给我点鼓励吗?”
“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我说过了呀。”常星宇别开脸,脸颊烧得通红。
林渊故意压低声音,尾音带着笑意:“这哪行呀,你应该这样说,‘林渊哥哥你最强,林渊哥哥你最棒’。”
常星宇羞红了脸:“我才不说呢,你生日比我还小两个月呢,你……你分明是想占我便宜。”
看着她这样,林渊觉得逗她真的挺有意思的。
林渊大义凛然地说道:“个人的荣辱得失有那么重要吗?你说两句话,也许就能换回来一块或者两块金牌,多么划算。如果是我,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说出来。”
常星宇努努嘴,不大情愿地说道:“林渊……,林渊……。”
林渊眉头微蹙,故作不满地揪了揪她白嫩的脸蛋:“你舌头打结干嘛?叽里咕噜说什么呢?”
常星宇只好又低若蚊蝇地说道:“林渊哥哥你最强,林渊哥哥你最棒。”
“声音跟蚊子哼的一样,我都没听清,再说一遍。”
常星宇又羞又恼地踩了林渊一脚,她脸皮又薄,哪好意思一直说下去,就要转身离去。
林渊眼疾手快地拉住她的手臂,将她转过身来,“逗你呢,冲你这句话,我说什么也要带个冠军回来。”
说罢,他帮常星宇理直了她的一条斜在衣领上的麻花辫,触感柔柔软软的,忍不住又捏了捏。
常星宇这才傲娇的轻哼了一声,但也没有再提独自离开。
随后林渊骑着自行车,背着常星宇回去。
“这段时间要好好听课,等我回来认真辅导我。”
“嗯嗯,你在国外也要小心。”
林渊将常星宇送到离她家比较近的地方后,便让她走回家去。
第280章 重铸荣光,义不容辞!马素芹炖鸡汤
清晨。
火车站里已是熙熙攘攘,人声鼎沸。
卖茶鸡蛋的吆喝声、兜售汽水零食的叫卖声,混着车站广播声,与食物香气、人潮汗味交织在一起,扑面而来。
吴秀兰与乔三丽一步不离地陪着林渊走到站台。
十一岁的乔三丽已经不再是软糯的孩童模样,曾经圆乎乎的脸蛋褪去了婴儿肥,透着少女初成的灵秀。
她仰起头,清秀的眉眼间满是浓浓的不舍,但还是声音清脆地给林渊打气:“哥,你肯定能冠军回来!”
林渊笑着刮了下三丽鼻尖,说道:“到时候守在电视前面给哥哥加油,知不知道?”
电视台会更倾向于选择热门赛事以及夺冠热门的体育项目,只要林渊在淘汰赛展现绝对的统治力,电视台没理由不去转播决赛。
三丽用力点头:“嗯嗯!”
林渊又转头看向吴秀兰说道:“你别担心,我很快就会回来,到时候给你们讲讲比赛的故事。”
吴秀兰望着林渊,心里既骄傲又不舍,一想到儿子这是要去为国争光,她就按捺不住自己的激动,眼眶还有些发热。
“你要照顾好自己啊。”
千言万语最后只汇成了这么一句话。
林渊肩负着国家的期望,吴秀兰不想让儿子有后顾之忧。
一旁的李金波刚和家人道完别,转头就拍着胸脯接话:“林渊妈妈,你放心吧,我会照顾好他的,保证一根头发丝都不少地给你带回来。”
吴秀兰感激道:“谢谢你了,李教练。”
这时,一声尖锐的汽笛声突然划破空气,预示着火车即将发车。
“你们快上火车吧。”
林渊拎起行李,和李金波一起登上绿皮火车,找到座位坐下后,他探出身,朝着站台上的母女俩使劲挥手:“妈,三丽,你们回去吧。”
“哥,我会想你的!”三丽的声音都有些发颤。
火车发出“呜呜”的鸣笛声,蒸汽喷涌而出,裹着白烟,车轮“哐当哐当”地转动起来,速度越来越快,一路向北驶去。
吴秀兰和乔三丽高高挥舞着手臂,直到火车变成铁轨尽头的一个小黑点,心中怅然若失。
吴秀兰拍了拍乔三丽的肩膀,柔声安慰道:“你哥他肯定会风风光光地回来的。”
火车车厢内。
李金波的座位就挨着林渊,笑着看向身旁的少年,问道:“紧张吗?这次比赛可和之前都不一样。”
林渊露出自信的笑容,从挎包里取出一本《太祖实录》:“书中的历史告诉我,紧张无济于事。”
随后,他翻到夹着银杏书签里的那一页,就在车厢的嘈杂声中开始阅读起来,脊背笔直,眼神专注,仿佛周围的喧闹都与他无关,自成一方静谧天地。
李金波望着少年沉静的面容,嘴角扬起一抹欣慰的弧度,心中对这次比赛又多了几分底气。
他望向窗外不断后退的风景,起初还饶有兴致地欣赏着沿途景色,可时间一长,便觉得有些乏味。
他收回目光,开口向林渊问道:“你还有别的书吗?给我也看看。”
林渊从包里拿出一卷《太宗实录》递了过去。
李金波接过书,翻开随意浏览起来。
然而满篇晦涩难懂的文言文让他看得十分吃力,没坚持多久,就无奈地合上书,苦笑道:“算了,我看不下去。”
“其实历史很精彩的。”林渊一边说着,一边收回书本,重新沉浸在自己手中的《太祖实录》里。
接下来漫长的旅途,林渊时而读书,时而冥想,时而望向窗外。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列车终于缓缓驶入燕京站。
这时夜幕已经笼罩大地。
刚下车,就有国家队的工作人员迎上来,热情地接待他们,安排后续行程。
林渊在国家队度过了充实的两周。
距离新德里亚运会开幕式还有两天的时候,射箭代表队整装待发,踏上了从燕京飞往新德里的航班。
11月19日,新德里亚运会开幕式上,绚烂的焰火在夜空中接连炸开。
林渊穿着整洁的队服,身姿挺拔地走在中国队方阵里,和队友们一起接受全场的目光。
在现场这么多人的注视下,这还真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
但他并不觉得紧张,反而有种兴奋感,令他的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
等到第二天,就迎来了林渊的比赛。
男子个人排名赛。
这场比赛一共有64名参赛箭手,需要进行72支箭的比赛,按总成绩高低排出名次,之后的淘汰赛会根据这个名次安排对手。
第1名对阵第64名,第2名对阵第63名……
之所以设置这样的赛制,也是为了更全面、稳定地反映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临场状态,同时也能给观众带来更丰富的观赛体验。
国家队中,除了林渊,还有其他两位参赛选手。
站在候场区,能清晰听见不远处观众席上此起彼伏的加油声。
林渊搭箭、拉弦、放箭,动作行云流水,如果现在有后世的高科技,能将这72支箭矢破空的轨迹显现出来,就会发现几乎重叠成一条类似镭射炮的圆柱光线。
一天激烈的比赛下来,所有选手都已经射完72支箭,排名赛终于结束,林渊凭借稳定且出色的发挥位居第一。
次日,淘汰赛拉开帷幕。
淘汰赛的规矩是,每人每轮射三支箭,限时120秒同时发射,胜者得两分,打平得一分,先取得六分胜出。
林渊状态依旧火热,一路过关斩将,轻松地战胜一个又一个对手,顺利挺进八强。
比赛中,他几乎箭箭命中十环,如此惊人的成绩,让现场解说和观众都惊叹不已。
混采区里,记者举着话筒凑上前问道:“你在比赛中完成得非常出色,几乎每箭都是十环,你是怎么做到的?”
林渊神色平静地说道:“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和百分之一的天赋。每个人的天赋都不一样,我很感谢我的教练发掘了我的天赋。”
记者接着问:“你对接下来的比赛有什么目标和期望?或者有哪些想对支持你的人说的话?”
林渊眼神坚定,语气铿锵有力:“重振华夏荣光,我辈义不容辞!我会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新德里上空。”
这段采访和他亮眼的战绩,很快引起电视台领导关注。
再加上此时正处于亚运会的比赛初期,并没有太多热门的赛事项目,台里当即拍板决定,只要林渊进入决赛,就在电视上全程直播。
第三天,赛场上的风明显比平日强劲许多,时而还有灰尘扬起,影响视野,不过主办方却宣布比赛照常进行,声称天气因素也是比赛的一部分。
尽管听着很是冠冕堂皇,在场的人心里都明白,分明是想借此干扰林渊的发挥。
因为他的对手是天竺人。
正常比赛是肯定比不过的,不过在大家都受到影响的情况下,那可就不好说了。
风儿不住地吹动林渊的衣角,发丝也被吹着凌乱,但目光依旧沉着坚毅,从容而自信。
他张弓搭箭,瞄准七十米外的靶子,手腕轻抖,箭矢破空而出,无视风儿的喧嚣,精准地钉入十环。
其实他也曾闪过‘控分’的念头,故意射中几次九环或八环,让比赛更有悬念,调动一下观众们的紧张刺激感,但只是想想就放弃了。
虽然蔡永祥昨晚说过,只要进决赛,转播就稳了,但要是电视台看到自己跌跌撞撞的表现,反悔的话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林渊没有丝毫保留,只用三轮便轻易地击败了来自天竺的选手辛格,顺利晋级四强。
四场八强赛是在同时进行,只是稍作休息后,四强赛紧接着就开始,对手是棒子国选手,林渊依旧发挥稳定,轻松拿下胜利,晋级决赛。
随着四强的两个败者进行的季军赛结束,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即将到来的冠军赛上
蔡永祥拍了拍林渊的肩膀,语气热切:“加油!父老乡亲都看着呢。”
林渊微微点头。
天竺和国内的时差只相差两个半小时。
国内中午十二点半时,天竺才十点。
纱帽巷,林渊家的院落里挤满了人。
左邻右舍搬着板凳挤在电视机前,连平日里鲜少走动的七大姑八大姨都赶了过来。
与此同时,金陵高中也在组织观看,礼堂里热闹非凡。
不过学校电视机有限,只有林渊所在班级的学生和少数师生代表得以入场,他们围坐在一起,目光齐刷刷盯向电视。
画面里,少年身着利落的队服,微风轻轻扬起他的发丝,他弓箭在握,眼神坚毅地望向前方。
常星宇痴痴地看着,一时入了神,突然觉得,这样子的林渊好酷。
可是平时为什么总爱坏坏地欺负自己呢。
决赛的对手同样是来自棒子国的选手,赵泰勋。
随着比赛开始,林渊展现出惊人的实力与速度,当第一支十环箭的箭尾还在靶心颤动时,林渊已经迅速搭好下一支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