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渊同样凑过去看了一眼,评价道:“这个成绩不能说差,只能说你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文居岸嘟起了嘴唇:“你可别想耍赖!”
“姑且算你考得不错。说吧,有什么想要的礼物?就算我现在给不了你,等我明年参加奥运会回来,返回燕京接受嘉奖时,到时也能带给你。”
听到林渊说明年会来燕京时,文居岸眼底闪过喜悦之色,她眨了眨眼睛,“我还没想好,等你明年来找我的时候,我再告诉你。你要是不来的话,我以后就再也不理你了。”
林渊轻轻拍了拍她的小脑袋瓜:“到了燕京之后,好好学习,别让你妈操心你的学习,也别让她再给你找辅导老师了。”
林渊离开文雪家后,回到纱帽巷的家中,乔三丽兴奋地向他挥舞着中考成绩单。
他接过一看,608分,这样的成绩足以让她稳进金陵高中了。
毕竟每天都有着林渊的辅导,乔三丽想不进步都难。
林渊笑着夸赞道:“三丽,考得不错。我大学毕业后还准备再读三年研究生,要是你以后考上南大,你还能成我的师妹呢。不过要是想去外地念书,哥也支持你。”
乔三丽声音清亮:“我不想去外地,我就想在南京上学。”
吴秀兰看着兄妹俩的互动,忍不住露出微笑。
乔三丽接下来准备报考金陵高中,算是追寻林渊的足迹前行。
她也知道了文居岸要和她妈妈一起去燕京的消息,心里有一丝淡淡的惆怅。
毕竟两个人相识那么久,早已是无话不谈的好友。
林渊看望完吴秀兰和乔三丽后,下午便离开了家。
这个暑假,他不准备在家中长住,他还是得多照顾照顾马素芹和她刚出生的孩子。
他暂时不打算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想着等孩子再长大些,再告诉吴秀兰。
只说公司的事情越来越多,暑假期间有许多开会和出差的安排,所以在公司附近租了个房子居住。
对此,吴秀兰既欣慰又有些失落,儿子事业做得越来越大,可也越来越忙,回家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
林渊的《明朝那些事儿》已经写完,眼下正交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进行审稿和校对。
虽说出版这本书一定会伴随着些许争议,总有一些老古董固步自封、抱残守缺,不愿意接受这种形式的创作,但正所谓雅俗共赏,从长远来看,带来的益处肯定大于弊端。
就拿三国的历史来说,绝大数人都是先读了《三国演义》,对三国这段时期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最后才会去翻阅《三国志》这样的正史著作。
历史不应该被束之高阁,成为少数人案头的晦暗典籍。真正能啃的下去那些晦涩难懂的文言文的人又能有多少?
它本就是岁月长河中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值得被每一个普通人了解、感受和思考。
而且,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述明朝的历史,还藏着许多看待历史和现实的深刻道理,这才是这本书最能触动人心的地方。
总之,林渊对这本书的大卖很有信心。
别的不说,人的名,树的影,凭借他林渊的名气这本书就不可能被埋没。
“你现在状态这么好,准备什么时候再去参加比赛啊?”
夕阳西斜,将跑道染成橘红色,林渊和常星宇并肩坐在场边。
微风拂过,轻轻撩动着两人的发丝,像极了一副青春的画卷。
林渊拧开矿泉水瓶,仰头喝了一口,解释道:“八月底的世界田径锦标赛,需要有资格成绩才能参加,我接下来只能先报名参加国内的比赛了。”
常星宇露出担忧的神色:“我是怕你练习的这么辛苦这么努力,最后却没有参加奥运会的机会。”
“别担心,我心里有数呢。”林渊笑着宽慰道:“等我在全国比赛上跑出破纪录的成绩,还怕参不了赛吗?而且我和田径代表队的教练沟通过,这不是问题。”
听到这话,常星宇终于放下心来:“你考虑得真周到。”
林渊轻叹一声,脸上的笑意渐渐消失:“我有信心跑出全国最好成绩,只是对于突破十秒大关,总是感觉差那么临门一脚。”
常星宇连忙宽慰道:“你这次跑出的成绩已经是亚洲顶尖了!按往届的情况来看,只要你稳定发挥,进奥运会决赛完全有希望。”
林渊语气坚定,眼神中透着执拗:“可我要做就做最好的,如果进入决赛却不能夺冠,那才是最大的失败者。我的目标从来不是进决赛,而是拿金牌。”
常星宇看向林渊,从她认识他的那天起,只要他想去做的事情,就没有不成功的。
以林渊的天赋,总是能把每件事做到极致。
或许对于林渊来说,离他所预想的成绩,现在还远远不能让他满足。
常星宇粉唇微嘟,轻轻握住林渊的手,有些懊恼地说:“可惜我帮不上什么忙。”
“谁说的?”林渊反手握住她的手,目光灼灼地看向她,“要是你愿意,说不定能给我带来一些好运,能让我再进一步呢。”
常星宇脸颊发烫,轻声道:“我们之前不是说好了、、”
林渊认真地看着她,反问道:“难道你不相信我会对你好吗?”
“我相信!可是……”常星宇咬着下唇,有些纠结。
这种事情一般都是留到洞房花烛夜的时候做了,两人也曾约定好,要等见过家长之后再做,可如果现在就做的话……
“没事,”林渊脸上闪过一丝失望之色,细微的表情精准地被常星宇捕捉到,“大不了……”
林渊顿住,不再继续说下去,他很快又扬起笑脸,声音轻快得仿佛刚才的对话从未发生:“我们去吃晚饭吧,吃完我送你回家。”
说着,他利落地站起身,拍了拍运动裤上的尘土。
常星宇小跑两步跟上,心里却像揣了团乱麻。
大不了什么?大不了不跑进十秒?大不了不夺冠?大不了去找别人借点‘好运’?
1987年8月底,在义大利罗马举办的世界田径锦标赛正式开幕。
为期十天的比赛很快结束,当赛事落幕,国家队最终只获得了一枚铜牌。
这样的成绩无疑是给所有人浇了一盆冷水。
为什么?
为什么在田径项目的表现会这么的弱呢?
更令人遗憾的是,在林渊转型的百米短跑项目中,国内最优秀的选手李涛居然连复赛都没有进入。
说实话,越来越多的人都对短跑百米这个项目失去了信心,连带着对林渊也是,觉得他不可能完成他曾经许下的目标,甚至对于他曾经激励人心的豪言壮语,一时都变得质疑。
有些差距,不是靠努力就能填平的。
毕竟自他宣布转型后,只参加过一次大运会,而那次比赛的成绩还并不理想。
人们喜欢豪言壮语,但归根结底,喜欢的是说到做到的豪言壮语,如果没有实力托底,只在嘴上说一些漂亮话,自然不会得到人们喜爱。
对于这些,林渊并不知情,他收到的信都快把次卧给堆满了,他甚至都懒得去拆开,即便知道又如何,他只会一笑而过。
这天,林渊照常在南大上课。
虽然南大的课他是能请就请,但也不好就完全不来。
上完课后,林渊合起书本,迈步离开教室。
穿过林荫道时,一声清亮的呼唤从身后传来:“林师兄!”
林渊回头望去,一个短发女生朝着自己款步走来,她生着张精致的鹅蛋脸,五官小巧而柔和,笑起来梨涡浅浅,肤色白皙透亮,像是剥了壳的荔枝般莹润。
在校园里,有女生向林渊搭讪是常有的事,只是这个女生倒是格外漂亮,周身散发着一种灵动又知性的气质,让人移不开眼。
“你是在喊我?”
女生点点头,目光清亮:“林师兄,我来学校都快一个月了,今天终于见到真人了。”
林渊打量着眼前的女生:“你是大一的新生?”
“我是政经专业的,我叫项南方。”女生落落大方地自我介绍,嘴角扬起浅浅的梨涡。
林渊没想到眼前这个女生居然是项南方,眼底闪过意外,笑着点头回应:“项师妹,你好。”
项南方唇角勾起一抹狡黠的笑:“师兄是不是觉得我的名字有些熟悉?”
林渊心想,当然熟悉了。
但他面上仍保持着平静,摇摇头道:“我第一次听说,很好听的名字。”
“林师兄,我可是给你写过信的,难道你都没有看吗?”
林渊笑着解释道:“不好意思,师妹,批评我、谩骂我的书信太多,把你给我的情书也算在里面了。”
项南方梨涡轻旋,眉眼弯成月牙,佯嗔道:“林师兄,你别打趣我了,我写的可不是情书。”
第298章 一见林渊误终生
那年项南方刚刚初中毕业。
她坐在客厅沙发上,跟着爸爸妈妈哥哥姐姐一起看奥运会。
看着电视里的林渊在赛场上拉满弓弦,利箭破空,少年鬓角的碎发被风吹起,那英姿仿若神祇降临人间。
不久后,林渊拿下JS省高考状元的消息传开。
简直是将文武双全体现得淋漓尽致。
母亲一句“林渊也是南京人,才比你大三岁,还出过书呢”。
在年幼的项南方眼里,简直是比过目不忘的大姐还要厉害的多的多。
从那时起,她就对林渊产生了好奇,她开始收集报纸上林渊的新闻报道,找来他写的书仔细阅读,对于林渊的言论,也多了几分近乎盲目的信任。
因为父亲是省市的干部,在家里偶尔提起林渊在南京开办实业的事,言语中满是长辈对晚辈的赞许。
所以她对林渊一直都很有信心,她一直觉得眼前这位师兄,是注定要成为传奇的人物。
她写给林渊的信里,大多是对他书籍的喜爱与见解,还有毫不掩饰的鼓励和支持。
虽说心里对林渊肯定藏着几分朦胧的情愫,可她还没有深入认识林渊,才不会就盲目的送上情书呢。
林渊莞尔一笑:“开玩笑的,师妹,你的信我回去一定仔细看,不过师妹也要体谅体谅师兄,要在摆满书信的房间里找出你的信,可能需要点时间。”
项南方眨了眨眼,好奇问道:“林师兄,给你写信的人……骂你的很多吗?”
“何止是多,简直数不胜数。”林渊无奈地摇摇头,“有说我自不量力的,有骂我哗众取宠的,甚至都不愿意等到尘埃落定就急着来喷冷水,像你这样的算是一股清流了。”
项南方脸颊泛起微红,随后大大方方的说道:“找不到也没关系,我就是写了些对小说的心得,还有一些鼓励你支持你的话。”
林渊闻言挑眉,嘴角勾起笑意:“我还以为你这个年纪的女生,都偏爱琼瑶的言情小说呢。”
项南方赧然一笑,她倒是看过琼瑶写的一本名叫《聚散两依依》的小说,只不过才看了一半,就被父亲发现,给扔出窗外了。
从那之后,她再也没去看过琼瑶的小说。
“那本科幻小说我好喜欢,星际穿越的飞船、会思考的机器人,让人有些神往。至于《活着》……”
项南方声音放轻,语气变得犹豫,“大家都说《活着》写得好,可我没看得下去。”
林渊理解地点点头:“《活着》太苦了,就连我创作时都时常被压抑得喘不过气,你一个小姑娘看不下去很正常。”
项南方仰起脸,目光里满是期待:“师兄,明年奥运会你一定会参加的吧?”
林渊恍然,笑着调侃:“原来你是我的事业粉啊?我还以为你是我的颜值粉呢。你不会是来敦促我勤加练习的吧?”
虽然项南方没听过事业粉和颜值粉这两个还未流行的词语,但她大致能猜出意思。
她的三个哥哥姐姐对林渊所说的进入百米短跑决赛的目标并不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