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谁还打网球啊 第156节

  当主裁宣布“顾诚发球”,看台上的观众们都屏住了呼吸,期待着这场即将展开的激烈交锋。

  顾诚的发球动作依旧优雅而充满力量,网球被抛向高空,如同被赋予了生命的精灵。

  他的身体后仰到极致,肌肉在阳光下隆起,形成优美的线条。

  球拍挥动的瞬间,空气发出尖锐的呼啸声,网球以极快的速度直扑阿道夫的正手位。

  阿道夫早有准备,他脚步快速移动,重心压低,眼睛死死盯着来球。球拍精准地击打球的中部,回球带着强烈的旋转,飞向顾诚的反手区域。

  这一次,阿道夫的回球质量明显提高,速度和角度都极具威胁。

  然而,顾诚的反应速度堪称恐怖,他几乎在阿道夫击球的瞬间就启动了。

  脚步如同踩着弹簧般迅速移动,反手击球的动作一气呵成,网球又以更快的速度飞了回来,落点刁钻,直逼阿道夫的底线角落。

  阿道夫咬紧牙关,拼尽全力飞奔过去,在身体即将失去平衡的瞬间,勉强将球挡了回去。

  “好球!”看台上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这一次的精彩回合让观众们热血沸腾。

  阿道夫心中涌起一丝希望,他知道,只要自己保持这样的状态,就有机会打破零分的尴尬。

  接下来的几个回合,阿道夫的进攻更加积极主动,他不断地变换着击球的节奏和线路,试图打乱顾诚的节奏。

  在顾诚的第二个发球局,阿道夫抓住机会,成功地将比分逼到了 30-15。

  这是比赛开始以来,他第一次离得分如此之近。

  他的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眼神中充满了渴望。顾诚却依旧镇定自若,他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站位,然后发出一记外角的平击发球。

  阿道夫判断准确,快速移动到位,用正手大力抽击。然而,顾诚早已预判到他的回球线路,提前向左侧移动,一个漂亮的反拍直线穿越,再次化解了危机。

  阿道夫懊恼地捶了一下球拍,心中满是不甘。

  但他没有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要得分的决心。轮到他发球时,他将球高高抛起,用尽全身的力气挥拍击球。

  网球如同炮弹一般,带着巨大的力量飞向顾诚。

  顾诚毫不畏惧,他稳稳地站在原地,等待着最佳的击球时机。当球来到身前,他果断挥拍,回球又快又平,直接打向阿道夫的空当。

  阿道夫快速奔跑,试图挽救这一分。

  他的脚步在球场上划出一道道白色的痕迹,汗水不断地从额头滴落,模糊了他的视线。

  但他顾不上这些,眼睛始终紧盯着网球。

  在球即将落地的瞬间,他高高跃起,用球拍将球挡了回去。虽然这一次的回球质量不高,但他成功地将球救了回来。

  顾诚没有给他喘息的机会,立刻展开了凌厉的进攻。

  他不断地调动着阿道夫的左右两边,让他在球场上疲于奔命。

  阿道夫的体能在快速消耗,他的脚步变得越来越沉重,每一次跑动都伴随着剧烈的疼痛。

  但他咬着牙,坚持着,不肯放弃任何一个球。

  在这一盘的后半段,阿道夫的身体已经到达了极限。

  他的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每一步都无比艰难。

  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衫,头发黏在脸上,他却连擦汗的时间都没有。

  然而,他的眼神却依然坚定,只要球还没有落地,他就会拼尽全力去救。

  顾诚的每一次击球都像是精准的手术刀,总能找到阿道夫防守的漏洞。

  阿道夫虽然竭尽全力,但还是难以抵挡顾诚的进攻。

  当顾诚以一记漂亮的 ACE球结束这一盘时,比分定格在了 6-0。

  阿道夫双手撑着膝盖,大口地喘着粗气,他的眼中有失落,但更多的是不服输的倔强。

  看台上,观众们纷纷起立,为阿道夫的顽强拼搏鼓掌。

  他们被这个德国少年的坚持所感动,虽然他依旧没能拿到一分,但他在赛场上展现出的斗志和毅力,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顾诚也向阿道夫投去了敬佩的目光,他知道,这个对手虽然输了比赛,但赢得了尊严。

第160章 想法美好的巴西双打组合

  青少年赛的单打比赛,对顾诚来说威胁不大。

  或者说,没有什么威胁。

  起码前面几轮是的。

  青少年赛的单打选手中,唯一能让顾诚稍微认真一点的对手应该是二号种子,14岁的乌拉圭天才少年阿莱,但他和阿莱分属不同的签位。

  一个在第一分区,一个在第四分区,就算一切顺利的话,两人最早相遇也得四分之一决赛甚至半决赛。

  短时间内,顾诚的单打对手都不算强。

  当然,顾诚也没敢大意。

  能够杀进ITF Junior Circuit积分排名前十的青少年职业选手,其实力绝对不会比世界前百甚至前七八十的职业选手要弱。

  部分的甚至更强。

  顾诚见识过那些排名世界前百的职业选手,知道他们的实力有多强。

  真要以为他们是弱鸡,顾诚虽说谈不上有翻车的风险,但绝对也不会好过。

  当顾诚收拾好球拍走出中央球场时,墨尔本公园的夕阳正将西侧看台染成琥珀色。

  他换下被汗水浸透的战袍,套上深蓝色运动外套,发梢还挂着细密的水珠,在晚风里透着凉意。

  路过相邻的 1号球场时,围网外已挤满了观战的球迷,电子屏上跳动着“于浩洋 vs山姆琼斯(英国)”的对阵信息。

  他侧身挤到前排,目光落在底线附近的于浩洋身上。

  这个与他比他大了几岁的少年正站在发球线后,左手习惯性地梳理着额前的碎发,眼神里带着与顾诚截然不同的锐利锋芒。

  英国选手琼斯是典型的草地型打法,发球上网的节奏很快,此刻正用一记切削发球逼向于浩洋的反手位。

  “琼斯的发球落点太依赖外角了,第三局已经三次用相同线路,浩洋的反手切削防御很稳,但这样僵持下去会消耗太多体能。他需要抓住对手第二发球的机会,像上周训练时那样用正手直线突击。”

  只是看了一会比赛,顾诚就对这场比赛的情况有了一些了解。

  但于浩洋能不能赢对手,现在还不好说。

  看的太少,对山姆琼斯的了解也不算多,但这段时间实力大步提升的于浩洋,还是要占据一些优势的。

  只见于浩洋突然压低重心,球拍如匕首般斜切过网球底部,一道低平的下旋球贴着网带擦过,直窜琼斯的反手空当。

  英国少年仓促间扑过去救球,拍面蹭到球皮,球软弱地飞向中场。于浩洋没有丝毫犹豫,一个箭步冲上网前,手腕轻抖,截击球像子弹般砸向琼斯的脚边。

  “漂亮!浩洋这拍上网截击的时机抓得太准了!”身后传来熟悉的中文呼喊,顾诚回头看见曹辉正背着球包站在人群里,脸上带着兴奋的红光。

  “辉子,你刚结束?”顾诚侧身让他挤过来。

  “嗯,2-0赢了,对手第二盘中途抽筋退赛了。”曹辉抹了把汗,目光投向球场,“浩洋这局打得有点闷,琼斯的防守太耗人了。”

  于浩洋这时候大概也就是听不到曹辉说的,不然心里肯定会吐槽两句:“这家伙的防守像牛皮糖一样,每一拍都顶得很深。”

  “刚才那个截击要是再下压一点就直接得分了,还是有点着急。“这时候于浩洋突然瞟了眼远处,发现顾诚和曹辉站在一起,他眼瞳一阵收缩:”这两人的比赛结束了?可真快啊!”

  顾诚能快速结束比赛他能理解,可曹辉也这么快就拿下了对手就是他所料未及的了。

  担心自己僵持太久,于浩洋脸色一下子变得极为严肃起来,得赶紧解决掉这个发球局,不能让他觉得我只会打相持。”

  场上的局势果然如顾诚所料,琼斯在第四局发球时出现失误,于浩洋抓住第二个破发点,用一记刁钻的正手直线穿越得分。

  当主裁喊出“6-4,7-5,于浩洋胜”时,少年挥拍怒吼的瞬间,顾诚注意到他手腕上缠着的护腕——那是去年青奥会团体赛时,他们一起赢下决赛后,教练送的纪念款。

  “走,去球员餐厅吃点东西,晚上双打还有硬仗。”曹辉拍了拍顾诚的肩膀,三人穿过逐渐亮起地灯的球场通道,影子被拉得很长。

  顾诚回头望了眼 1号球场,于浩洋正在接受场边采访,灯光下他的笑容明亮,像极了三年前刚进国家青年队时,第一次打赢成人组比赛的样子。

  青少年赛的双打比赛实在室内球场进行,顾诚和于浩洋的对手是锋芒初现的巴西组合。

  墨尔本公园的室内球场在夜色中如同一座透明的水晶宫,顶部的聚光灯将场地照得如同白昼。当

  顾诚和于浩洋走进球员通道时,对面的巴西组合已经在热身了。

  高个子选手正用球拍大力抽击墙壁,每一次击球都发出“砰砰”的闷响,矮个子则在网前练习截击,动作灵活得像只灵猫。

  “他们就是马科斯和卢卡斯?”于浩洋放下球包,开始缠手胶,眼神却没离开那对巴西人。

  “嗯,南美 U18双打冠军,马科斯的发球据说能到 190公里,卢卡斯的网前截击很刁钻。”顾诚蹲下身系鞋带,目光扫过对手的热身动作,“马科斯发球时习惯左脚后撤半步,卢卡斯在网前喜欢用正手斜线,注意他们的双上网战术。”

  两人在观察对手的同时,马科斯和卢卡斯也注意到了进入球场的顾诚和于浩洋两人。

  “那个中国小子就是顾诚?今天下午看了他的单打,神隐还有那个三重旋转发球,以及逆鳞回切的确变态,但他打青少年赛好像都不怎么用球技,如此一来,咱们两倒是有点机会。”

  马科斯突然笑了起来:“双打可不是一个人的游戏。卢卡斯你的网前能限制他的进攻,我的发球只要压住他们的接发,这盘咱们也许就能拿下来了,输赢咱们也不要去在乎了,能赢几分就算是完成任务了。“

  “而且……”

  马科斯小声的嘀咕着:“他们虽然打过很多次的双打比赛,但其实每次都是顾诚一个人打,于浩洋就在一旁站着观战,他们的配合肯定存在很多漏洞。”

  卢卡斯点点头。

  他知道马科斯的发球状态不错,等会儿马科斯发球时他只要坚决上网。顾诚的反手切削很厉害,但只要我封住直线,他就只能打斜线,到时候马科斯可以在底线补位。

  “那个叫于浩洋的正手很强,得想办法让他打反手。”

  “咱们也许就有机会了。”

  马科斯点头道:“那就这么决定了。”

  主裁宣布比赛开始时,场内的观众席已经坐满了大半,不少白天看过顾诚单打的球迷特意留下来,想看看这位“青少年赛怪物”在双打中的表现。

  巴西组合选择先发球,马科斯走到发球线后,特意朝顾诚的方向瞥了一眼,眼神里带着挑衅。

  第一局:马科斯发球局。

  马科斯深吸一口气,将球高高抛向空中,身体后仰成弓状,球拍挥出时带着破风的锐响。

  网球以接近 190公里的时速直逼顾诚的身体,这是一记典型的“身体发球”,旨在打乱接发节奏。

  这时候顾诚双脚微分,膝盖微屈,重心压在前脚掌上。

  当球离开马科斯球拍的瞬间,顾诚的右脚突然向右侧滑出半步,身体如弹簧般拧转,球拍在胸前交叉引拍。

  网球呼啸着撞向拍面,他手腕猛然发力,球拍向上带起强烈的上旋,回球擦着网带飞过,落点正好在卢卡斯刚刚离开的网前左侧空当。

  卢卡斯没想到顾诚能在如此高速的发球下打出穿越,仓促间扑过去伸拍,指尖刚碰到球毛,球就擦着边线落在界内。

  “15-0!”主裁报分的同时,看台上响起低低的惊叹声。

  马科斯脸色有些难看。

  怎么可能?

  这种发球都能接回来?

  而且还是直接穿越?

  丢分来的太快,以至于这对巴西组合都还没有反应过来。

  “卢卡斯,你刚才站位太靠前了,下一球得发外角,逼他打斜线。”马科斯小声的提醒了一句。

  第二发球,马科斯调整落点,一记时速 175公里的外角平击发球。

首节 上一节 156/1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