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医院,院长还特意找她聊天,特别是提到他儿子提的特别多,甚至于,卫生部门的领导都专门夸了她生了一个好儿子。
袁红霞当时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就跟吃了糖似的,贼甜。
老顾同志坐在一旁看着袁红霞跟儿子聊天,笑的就跟傻子一样。
通话结束时,他对着屏幕比了个“胜利”手势,笑容里带着少年的纯真,全然不见赛场上的凌厉。
灯光调至最暗,顾诚戴着智能睡眠头环,床上散落着运动恢复带。
床头柜上放着营养师定制的夜宵:一份三文鱼沙拉、两杯甜菜根汁(促进血液循环)、以及标注“4:00 AM”的营养补充剂。
智能手表显示他的心率已降至 52次/分,深度睡眠占比 38%。
07:00新闻发布会现场。
其实顾诚并不想接受这种没有任何意义的采访,这不仅会浪费他休息的时间,在发布会现场还得谨言慎行,很多话都不能乱说。
当他站在发布会,站在那数之不尽的记者面前,他所代表的就不是个人,而是一个国家的形象。
面对 72家媒体的长枪短炮,顾诚穿着干净的白色 POLO衫,除了眼下淡淡的青黑,看不出刚经历史诗级的一天。
当被问及“如何做到一日四胜”时,他揉了揉手腕上的护具,露出少年特有的腼腆:
“其实没想那么多,就是一场一场打。青少年比赛当热身,成人赛当学习。感谢组委会调整赛程,也感谢浩洋在双打里帮我分担了很多。”他顿了顿,看着台下举起的“中国网球未来”标语,补充道,“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希望能让更多人喜欢网球。”
尽管刚创历史,顾诚仍按计划在比赛开始前出现在 3号球场。
他没有进行高强度训练,而是利用老太婆提过的方法进行“神经肌肉唤醒”练习:用球拍颠乒乓球穿越障碍物,在平衡垫上完成截击动作。
于浩洋坐在场边玩手机,突然抬头喊:“诚子,你上《时代》周刊了!标题是‘改变网球的 15岁基因’。”
顾诚击球的动作顿了一下,随即笑道:“别管那些,把这个多球练完。一会还有其他比赛要打”阳光透过围网洒在他身上,汗水再次浸湿后背,仿佛昨日的“四冠王”只是一场寻常训练。
当顾诚端着沙拉走向餐桌时,意外碰到了刚结束采访的费德勒。瑞士天王主动起身握手,眼中带着欣赏:“Cheng,昨天的表现太不可思议了,我看了你的单打决赛,那个发球让我想起自己 20岁的时候,但你的稳定性更可怕。”
顾诚脸颊微红,像个普通粉丝般握紧偶像的手:“谢谢您,费德勒先生,我从小就看您的比赛,您是我的榜样。”
两人简单交流了发球技巧,费德勒临走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虽然双打没办法跟你战一场,但单打……我们不会轻易将冠军拱手相让的。”
在全球媒体将顾诚塑造成“网球救世主”的同时,熟悉他的人更愿意用“自律的怪物”来形容。
据顾诚的老师回忆,顾诚 10岁时就主动要求加练,别人跑 3组折返跑,他一定要跑 4组。
这种近乎偏执的自律,让他在 15岁就拥有超越年龄的心智。
当网友在社交媒体上为他“封神”时,顾诚看着这一系列的新闻,还有自己初中老师眼中的自己,他一脸懵逼。
初中时候的他,好像没接触过网球吧?
有些无语,甚至还有些无奈。
人红是非多。
随着顾诚热度持续攀升,关于他的“黑料”也开始在网络流传。
某自称是顾诚初中同学的账号爆料:“他根本没那么自律,体育课经常偷懒!”
这条消息瞬间引发轩然大波,评论区分成两派激烈争吵。
面对突如其来的舆论风波,顾诚正在酒店房间研究下一场对手的比赛录像。
曹辉不知道什么时候匆匆赶来,将手机递到他面前:“网上有人抹黑你,需要发律师函澄清吗?”顾诚暂停视频,目光扫过手机屏幕,突然笑出声:“不用理会,清者自清。”
顾诚倒不是不想回应,而是他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回应。
事实上,在他从网王世界回来之前的那些年头,他除了打过篮球,偶尔踢踢足球,砰砰羽毛球外,根本就没接触过网球。
回应的太多,漏洞就越多。
倒不如不去回应,这件事,也许很快就过去了。
然而事情并未平息。
次日训练时,围场外聚集了大量举着“打假”标语的人群,甚至有媒体堵在球员通道追问:“你初中同学爆料是否属实?”
顾诚依旧保持着惯有的冷静,只是在路过镜头时轻声说了句:“我的过去,比不上未来值得关注。”
然后登上微博,配文只有简单的一行字:“热爱,从不需要刻意证明。”
这条微博发布后,舆论风向瞬间逆转。
而顾诚早已将这些抛诸脑后,他正专注于网球。
在他心中,赛场才是最真实的舞台,所有的争议与赞美,都比不上击球瞬间的纯粹与畅快。
第163章横扫费天王的男人
2015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这个南半球盛夏的网球盛宴,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墨尔本公园的罗德拉沃尔球场,此刻座无虚席,观众们的热情如同澳大利亚炽热的阳光一般高涨。
他们期待着一场精彩绝伦的网球大战,而这场比赛的主角,一方是来自中国的天才少年顾诚,另一方则是法国名将盖尔孟菲尔斯——那个在 2014年戴维斯杯上以 3-0横扫费天王的男人。
顾诚站在球场的一端,眼神坚定而专注。
他身穿一袭白色的网球运动装,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
尽管面对的是实力强劲的孟菲尔斯,但顾诚却表现的很轻松,这不是双打,单打比赛的话,无论是对上孟菲尔斯还是其他人,即便是之前的一号种子德约科维奇,他也有必胜的信心。
不过,对眼前的对手,顾诚依旧保持着尊重。
孟菲尔斯,年少成名。
04年澳网、法网、温网三个青少年大满贯冠军,成为青少年世界第一,甚至差点完成了青少年组的年度全满贯。
次年,在波兰索波特夺得巡回赛首冠。08年,孟菲尔斯在法网击败柳比西奇和费雷尔首进大满贯四强,同年打进北京奥运会男单八强。
09年,孟菲尔斯在多哈击败纳达尔,生涯首胜世界第一,并于同年获得巴黎大师赛亚军。
10年,孟菲尔斯在巴黎大师赛击败沃达斯科、穆雷和费德勒三位前十球员,连续两年打进巴黎大师赛决赛。
一直在2014年在戴维斯杯上3-0横扫费天王,澳网公开赛17号种子选手,孟菲尔斯的实力毋庸置疑,小看他的人绝对会在比赛中吃尽苦头。
孟菲尔斯则站在另一端,他那高大而矫健的身躯,仿佛一座不可逾越的山峰。
他的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色,但很快就散去,一抹微笑浮现在脸上,似乎在向顾诚宣告着这场比赛他志在必得。
比赛开始,由顾诚率先发球。
他深吸一口气,双脚与肩同宽,身体侧对球网,采用大陆式握拍法紧紧握住球拍。左手将球轻轻托起,放在身体前方腰部的位置。
此刻,整个球场安静得仿佛能听到针落地的声音,所有人都屏气敛息,注视着顾诚的一举一动。
来看,或者说喜欢顾诚的粉丝,基本是都是冲着他的球技来的。
青少年赛看的人相对较少,因为大家都知道,打青少年赛的话,顾诚用球技的概率不大。
但澳网正赛的单打,大家都知道,顾诚是一定会用球技的。
如果换成双打,那更是如此。
顾诚左手将球垂直向上抛出,抛球高度略高于头顶,抛球点在身体前方略微偏向右侧。
与此同时,他右手持拍迅速向后引拍,拍头指向地面,肘部弯曲,手腕放松。
随着引拍,他的身体开始向后转动,重心也转移到了右脚。
当球达到最高点的瞬间,顾诚如同一只猎豹般迅猛出击。他右手持拍向前挥动,拍头从下向上击球,手腕在击球瞬间爆发出强大的力量,拍面略微倾斜,试图为球赋予强烈的旋转。
这是他常用的发球方式,在以往的比赛中,这种发球常常能为他赢得主动。
然而,今天面对的是孟菲尔斯,这位经验丰富的法国名将。
孟菲尔斯紧紧盯着飞来的网球,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屑。他似乎早已看穿了顾诚的发球意图,在球刚刚离开顾诚球拍的那一刻,他便迅速做出了反应。
只见他轻盈地移动脚步,身体微微下蹲,准备迎接来球。
当球飞到他面前时,他高高跃起,手中的球拍如同闪电般挥出,精准地将球回击了回去。
他的回球速度极快,角度也十分刁钻,直接飞向了顾诚的反手位。
孟菲尔斯是典型的右手双反球员。
所谓的右手双反,其实就是一种持拍的方式。
20世纪70-80年代,当网球双手反拍抽球技术出现之时,许多人其实对此打法不认可,认为其在网坛不会有立足之地。而今双手反拍抽球技术已经成为网球最重要、最基本的技术之一。
目前人们握拍方式大都以虎口为定位点,由于每个人手掌的形状、大小等不同,每个人的虎口所能覆盖的拍柄范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因此简单地以虎口为定位点来确定握拍方式存在着很大的个人因素。
而今,最新的研究表明,握拍方式的定位点应是以食指的指跟和小鱼肌的底部为定位点。
以右手持拍手为例,一共有三种双手反拍。
第一种就是东方式双反握拍,以食指的指跟和小鱼肌底部为定位点,左手的食指指跟和小鱼肌底部成一直线握在拍柄的第7面上,右手食指指跟握在拍柄的第一平面上,小鱼肌底部握在拍柄的第8平面上。
东方式双反的特点是击球时球拍远离身体、两手臂伸直、两臂与肩膀成三角形。
这种持拍在击球时多以平击球为主,速度快、力量大,可打出致命的反手直线球,但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所以一般是男选手的首选的击球方式。
而平击球挥拍击球的路线是从后向前上方较平缓的挥击,击球拍面几乎垂直地面,击球的正后部,用同样的力量击球,这种击球方法的球速最快,球的飞行路线最平直,而球落地后的前冲力量也较大。
不过准确性较差,尤其在快速奔跑中用平击球的打法很难控制球的准确性,易造成球失误或出界。
第二种则是东方、大陆式双反握拍,左手的食指指跟和小鱼肌底部成一条直线握在拍柄的第7平面上,右手的食指指跟和小鱼肌底部成一条直线握在拍柄的第2平面上。
这种打法对于男女选手都很适用,可以回击出多种变化的来球,是这3种双手反拍中变化最多的击球技术。
最后一种则是大陆、半西方式双反握拍。
大陆、半西方式双反握拍因为击球过程中左右手臂都是弯曲的,两臂与肩膀成五边形,球拍紧靠身体。所以这种技术更适用于女选手。
而原因也很简单,女选手一般相对男选手身高要差点,重心相对低一些,可以很好的利于运用上髋关节的力量。
但很多男性职业选手也会用这种持拍技术,原因就在于这种双手反拍以拉上旋球为主对球施加上旋,即可打出有角度的球或上旋高球。
球拍自左后方向前上方挥击,这时球由后下方向前上方旋转,即我们一直常说的上旋球。所以要想产生急剧的上旋,加大向上提拉的幅度,大陆、半西方式双反握拍是最好的一种持拍击球方法。
孟菲尔斯就是第三种,他的上旋球跟纳达尔有的一拼。
但他这场比赛面对的却是顾诚,也就注定了他的上旋球发挥不出应有的威力。
……
顾诚心中一惊,他没想到孟菲尔斯的回球如此犀利。
但他并没有慌乱,凭借着出色的反应能力和敏捷的身手,他迅速向反手位移动。他的脚步如同踏着舞步一般轻盈而迅速,在球即将落地的瞬间,他用球拍稳稳地将球挡了回去。
然而,他的回球质量并不高,被孟菲尔斯轻松地抓住了机会。
孟菲尔斯再次发动进攻,他的击球力量更大,速度更快,让顾诚有些应接不暇。
最终,顾诚在这一局的争夺中败下阵来,孟菲尔斯率先破发,以 1-0领先。
场外的观众们发出了一阵惊叹声。他们原本以为顾诚作为一名天才少年,会在比赛中展现出强大的实力。
但没想到,比赛一开始,他就陷入了被动。
一些观众开始为顾诚担心起来,他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这个孟菲尔斯果然厉害,顾诚要想赢下这场比赛,恐怕没那么容易啊。”
“是啊,不过顾诚也不是吃素的,他肯定还有后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