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扬有了想法,速度还是很快的,多方打听大幂幂经纪人的联系方式,尽可能的签长约,费用贵点都没关系。
……
吃了吗最近的风头太盛,哪怕张旭豪不停的稳定军心,但却起不到很有实际性的效果。
每天吃了吗都会在各个渠道公布魔都的市场占有率,昨天签约了多少户商家,今天整片街区的商户全部被拿下等等。
总之每次喜报传出来,就会打击一次张旭豪的团队。
室友康嘉被打的有些信心丧失了:“豪哥,按正常情况来说,我们的业务是不停的进步的,可如今吃了吗带着1800万美元的风投来到魔都和我们竞争,方方面面我们是一点优势都没有啊!”
张旭豪的道心也有些崩溃了,但他作为主心骨,却依旧要表现出领导人该有的镇定和冷静。
要不然这个创始团队,直接就要垮了。
“不要急,反正现在学生还没有上课,目前学校里的少量学生对我们的影响并不大。我们手里还有好几十万,可以撑不少时间,实在不行我就把房子给卖了!总之我们的业务刚有起色,绝对不能就这么放弃!”
张旭豪的声音响亮,无形之中也给这些室友带来不少底气。
万一运气好,也有风投机构看上了他们呢?
那不就有钱和吃了吗竞争吗?
“不管接下来吃了吗做什么,我们都要直接跟上。他前三个月免费让商家入驻,那我们免费期就设为六个月,他搞立减,那我们也搞。撑的时间越久,我们的机会就越大。”
这番话果真又让这些舍友有了信心,毕竟早期就能自己创业的学生,一般都不是庸人。
只不过是吃了吗太庞大了,他们面对的时候真的满是压力。
没错,对饿了么的创始团队来说,得仰着头才能看到吃了吗。
张旭豪不会轻易放弃。
但现实是很残酷的。
哪怕红杉资本不对吃了吗进行投资,单凭李扬自身的实力,饿了么也完全不是对手。
前期外卖的盈利方式主要是通过抽取商家的服务费,但也有商家表示不想合作的,张旭豪他们迫不得已就用小册子点单的方式,当一个中间商。
问题是这中间商不但不赚钱,还得亏人力成本和物料成本。
电话下单顾客只是比较方便,但却没有任何的优惠。
如果吃了吗不出现,张旭豪他们靠这种做法,慢慢打出名气,是有可能转化这些商家的。
现在却一点指望都没有了。
因为吃了么表示前三个月不收取参加任何的费用,而且每单还有立减,金额最高达到了百分百。
这套在洪城早已经成熟的宣传营销体系,此时搬到魔都来,对饿了么来说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虽然张旭豪告诉其他的舍友,要直接照搬吃了吗的各种活动,甚至优惠力度更大,但他的资金是有限的。
最理想的结果是能够撑到投资机构找上门,但更大概率可能会把所有的钱烧完,死的无声无息。
不过,不试试怎么清楚呢?
很快,吃了吗和饿了么就因为抢客户的事情,发生了冲突。
第245章 你们饿了么有什么优势?
吃了吗推广的速度特别快。
他们有钱有人,又有经验,广告也做得非常响亮,很多时候都会看见地推成员在各个楼道,还有公司附近转悠了发着外卖网站的传单。
主要的宣传点是下单立减,超时免单,邀请好友注册账号,可以获得代金券和大量积分。
积分可以在网站兑换实物。
对于魔都的年轻人来说,虽然本地已经有一家叫做饿了么的外卖,但体验并不是很好。
有时送餐太慢,有时配送距离又有限制。
能有这个服务,他们很高兴。
但整体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他们并不满意。
如今又有一家名字相似的吃了吗外卖登场,最近几天在各个渠道似乎还挺火热的,不少年轻人对此非常期待。
要是真有传单上面说的这么好,下单立减,超时免单,那倒的确可以尝试一下了。
目前吃了吗的宣传方式主要是发传单,来给网站增加知名度。
另外,地推人员每天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培训,然后再前往各大商户谈合作,签入驻合同。
和在洪城推广时相比,整个过程简直不要太轻松。
因为前三个月直接免费啊,商家一分钱都不用出!
相当于外卖订单是白赚的!
那商家还有犹豫的必要吗?
所以吃了吗一边发传单向顾客介绍网站,地推团队又不停的和所有的商家谈合作,强强联合之下,非常的顺利。
吃了吗和饿了么发生的矛盾冲突,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之下。
事情是这样的。
吃了吗在战略上从来没有重视饿了么,但张旭豪创始团队却认为吃了吗的名字根本就是有意碰瓷。
后来还是特意在网上查了资料,才发现原来对方注册的时间比自己还早。
几人顿时有一种小丑竟是我自己的感觉。
但这种风声都放了出去,那白的他们也要描黑,毕竟国内的很多网友是不带脑子的,传的越广,他们就直接会认为这事是真的。
造谣又不犯法,想怎么说都行。
除了要在名字上大做文章,剩下的不管吃了吗做出什么样的活动,饿了么都会立马跟上。
反正主打的就是一个你有的我都有,而且我还是本地的,地理优势就比你强。
虽然饿了么没有那么多钱做广告,但张旭豪在不少高校的BBS和某些论坛,都有对自己的公司进行宣传。
他本身就是当地的学生,字里行间都在拉近和魔都人的距离,有种让人亲切的感觉,也算是博取了不少人的同情。
这天饿了么团队来到PD区的某条商业街做商户推广。
恰好发现好几个穿着红色工作服的人,也在店里面和老板交谈着什么。
衣服上的名字非常显眼,赫然就是吃了吗。
饿了么成员一愣,这也算是冤家路窄了啊!
不过大家也都没说什么,而是很自觉的去了下一家商户做推广,反正只要不同时进一家店铺,怎么做都无所谓。
在张旭豪进入某家小店之前,心里却在想对方的各个体系是真的成熟。
这种统一的工作服看上去是真的非常的显眼,充满了辨识度。
自己团队的成员却穿着各种五花八门的衣服,根本就没有统一性。
这还只是其中看得见的地方,甚至是一件非常小的事,那其他的一些细节,对方岂不是做得更好?
一瞬间,张旭豪就意识到了自己和对方的差距。
这个差距和钱没有关系。
进入饭馆,老板看见两个年轻人斜挎着包,手里还拿着一份纸质传单和各种资料,就知道是上门推广的。
张旭豪率先开口:“老板你好,我们是饿了么外卖公司的。”
老板倒也热情:“你好。”
“这条街的同行不少人都入驻外卖网站了,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花点时间让我给你讲解一下?”
现在也不忙,老板点头道:“可以。不过我有个问题想先问一下。”
“您说。”
“刚刚我在门口的时候,看见不少穿红色衣服的人进了很多店,好像是吃了吗外卖,和你们应该不是同一家公司吧?”
张旭豪如实回答:“不是,我们的注册地在魔都,是正儿八经的本地公司,吃了吗是外地的。”
老板笑着说道:“本地外地倒无所谓,对于我们做生意的来说,和谁合作收益高,那就选择谁。最近吃了吗在本地讨论度挺高的,好像是说获得了1800万美元的投资,对方现在还没有来我店里,不过看这速度,可能今天就会来了。
“我听某些同行说,对方前三个月免除一切费用给我们曝光和送餐。我是个比较直接的人,不知道你们饿了么有什么优惠力度,要不然仅仅凭借你一句本地公司就让我们支持,恐怕很难啊!毕竟我们也是要生活吃饭的。”
汪渊听到老板的话,也觉得很有道理。
本来他们的斗志挺高,前期资金出现问题,都没有这么受打击,如今从银行贷了款,却突然多出了个竞争对手,而且怎么看都没胜算,信心方面一落千丈。
人家老板说的也没错啊!
总不可能因为一句你是本地的公司,就让对方选择和你合作吧!
张旭豪还是有点能力的,笑着说道:“老板,你先听我跟你说。吃了吗虽然获得了1800万美元的投资,后面什么情况我们暂且不论,但目前你也看到了,这笔钱对方几乎全都花在了做营销推广上面。
“我们饿了么不一样,将来的每一分钱,要么就是花在商家手上,要么就是让消费者得到了好处,总之这种花大价钱打广告的事情,我们是不屑于去做的。
“有这个资金还不如让你们老板多赚几块,让顾客们省几块。另外你说吃了吗前三个月免除一切费用,你不妨先看看我们的优惠力度,我们前六个月免费。
“您可以一分钱不花,在半年的时间里,我们会把你的店铺推到网站上,只要有顾客下单,就会有配送员来店里取餐,甚至不用操心。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个更大的优势,就是每天的钱现结!”
第246章 和饿了么的冲突
张旭豪的话,还是让老板有些心动了。
作为饿了么的创始人,并且将来套现95亿美元,轻松实现财务自由,这种人没点水平,显然也不可能。
哪怕他在和美团的竞争中逐渐的丢失了市场份额,也不能说对方一无是处,只是美团那群人太强了!
现在张旭豪的做法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下商家再说,后面的事情暂时不考虑。
总之这市场份额绝对不能比吃了吗少。
“你说的这些也不是不可以考虑,如果能六个月免费的话,而且每天的营业额可以现结,那对比吃了吗你们是更有优势。”
老板还是有些犹豫,说道:“但我说一句实在话,你们毕竟还只是一个小型的创业团队,但吃了吗已经获得了1800万美元的融资,没有充足资金的维持,你们很难生存下去啊!”
张旭豪这时候只能尽吹牛:“实不相瞒,老板,我们目前虽然只是个小型的创业团队,但却对自己的项目非常看好,而且很有信心。
“我们把家里的房子都卖了,账面上有好几百万的现金。没道理吃了吗能够获得投资,饿了么就不行,所以你的担忧完全是杞人忧天了。”
最终张旭豪说服了这家店的老板,双方当场签订了协议。
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忽略了一点,那就是要和这些商家签订独家协议,如果入驻饿了么,在合同期间就不能再和吃了吗进行签约。
要不然的话,自己不白费精力了吗?
合同签完后,张旭豪又带着成员前往下一家餐馆。
这时汪渊忍不住说道:“我们每天和这些商家现接资金,先不说现金流动的问题,工作量那可不小啊!”
之前是一个礼拜结一次,商家对此都不会有什么异议,因为每天现结,得费不少精力。
“没什么,现在是特殊时期,大不了我们每天累点,把账目统计出来后,当场就把钱给这些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