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08,从早餐店成为大佬 第181节

  等汪渊和李俊看完,第一感觉就是天塌了!

  “这吃了吗到底是什么意思啊,怎么我们去哪里,他们就出现在哪里!”邓烨嘴里骂骂咧咧,除了这样他也没有其他更好的解气办法了。

  此时饿了么所有的工作都由四个创始人负责,不管是和商家谈合作还是送餐,连张旭豪本人都要出动。

  因为现在的业务量并不是很大,他们尽量想着能省一点是一点。

  刚刚录入商户信息时还有说有笑,虽然累了点,但起码有发展前景,大家都觉得充实。

  看了新闻,所有人都没工作的欲望了。

  张旭豪盯着报纸上醒目的吃了吗三个字,有些失神,见到这一幕,大家都很默契的没有说话。

  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最终还是张旭豪打破了平静:“要不,我们再试一试吧!”

  一向脾气火爆的邓烨也点点头。

  除了这个办法,目前也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了。

  好在开销并不是很大,大不了他们几个人苦点累点。

  “我去送餐了,你们也做好准备。”张旭豪的眼神中充满了坚毅,实在不行他就再换一个地方。

  全国这么大,总不可能还那么凑巧,又遇上吃了吗。

  张旭豪认为这一切都是巧合,江浙沪属于经济发达的地带,在这些城市开通外卖是理所应当的。

  而且吃了吗拿下魔都和帝都后,拓展的地方并不仅仅是温市,几乎同时五六个城市都在迅速的开启外卖业务。

  不出意外,以后的速度会越来越快,直到把全国的外卖市场都给拿下。

  留给张旭豪猥琐发展的时间不多了。

第259章 饿了么?没听过啊!

  吃了吗的宣传是铺天盖地的。

  李扬有钱有人,声势搞得极大,宣传做到了怎样的地步呢?

  主流的媒体渠道就不说了,除了安排员工每天在人流量极大的商场,学校,工厂门口发传单,甚至连公交车上都不放过,那块小小的屏幕时不时的会蹦出大幂幂代言的视频。

  可以这么说,温市没几个人不知道吃了吗的。

  就算真的有人全部避开了这些渠道,但也会从其他人口中得知这家外卖网站。

  总之非常的火热。

  张旭豪从店铺取餐时,老板都忍不住问了一句:“这吃了吗是什么公司?怎么和你们的名字听上去这么像?最近的广告做的挺响啊!”

  这话让张旭豪猝不及防,尴尬的笑了两声,解释道:“老板,这是一家在洪城注册的公司,因为风投机构对他进行了融资,所以有钱请代言人,也舍得这么花钱做广告。”

  老板若有所思,随后又说了一句:“我看网上说这外卖公司做的挺好的。”

  张旭豪把外卖提在手里,刚准备转身,听到老板说话,又回过头来:“老板,任何一家公司都是从小慢慢做到大,吃了吗也是从小公司开始的。我们饿了么虽然目前只是个小团队,但追求服务品质,让商家和顾客都有一个贴心完美的体验。”

  老板也听不懂这么多话术,只是觉得张旭豪人不错,再加上之前吃了吗又没来,想着不如试一试。

  现在铺天盖地到处都是吃了吗的宣传,饿了么就跟个小透明似的,老板自然也憧憬和大公司合作,但直接把张旭豪换了,也做不出这种事来。

  “小张啊,好好干!”

  “老板我会加油的。”

  ……

  李扬的动作可以说雷厉风行,不仅仅要迅速的将外卖业务拓展,李记明厨也立刻就要着手开业,在温市地址就更好选了,哪里有工厂,就把店开在哪里。

  李记明厨卖的东西好吃又不贵,可以说深受广大打工族的喜爱。

  就在李扬一步步扩大自己商业版图的时候,饿了么团队也没有停下推广,刚来温市的那段日子还比较顺利,提到外卖这个概念,大家都很感兴趣。

  所以合作成功的概率就高了很多。

  现在不一样了,知道外卖的人虽然更多,但大家几乎只认吃了吗,不少人甚至还以为饿了么是故意碰瓷的。

  为啥?

  因为人家吃了吗名气如日中天,你饿了么一个小小的团队,要不是碰瓷人家怎么会有这么相似的名字?

  张旭豪尽力解释,但有苦难言,明明创立团队的时候还不知道有吃了吗这家公司。

  进了一家店铺,张旭豪又推广起饿了么来。

  “老板你好,我是外卖公司的,你们店有兴趣开通外卖服务吗?”

  外卖并不是完全陌生的概念,虽然张旭豪有些难以接受这样的事实,但也不得不承认,一切都是吃了吗的功劳。

  这家店老板的年纪并不大,听到外卖公司上门,当即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外卖?是不是最近在本地打广告的吃了吗?我早就想合作了,刚刚还在想你们什么时候会过来呢!来来来,我现在也不忙,刚好我们可以聊一聊。”

  老板的热情却让张旭豪显得无比的心酸。

  为什么同样是外卖公司,吃了吗在相同的时间里,直接就比他饿了么名气大这么多呢?

  如果商户提到饿了么露出这么兴奋的表情,那有多好啊!

  张旭豪露出一丝尴尬的表情,说道:“老板,我们是另一家公司的,叫做饿了么。我们的创始团队已经干了一年多,网站也在今年4月份上线了,魔都那边我们一天有好几百的外卖订单……”

  他还在尽力的向老板说着饿了么的优势,尽管和吃了吗一比显得微不足道。

  可老板的表情和语气就足以说明对饿了么并不感兴趣,虽然和吃了吗名字差不多,但毕竟是两家公司啊!

  “另一家公司?我还以为是吃了吗呢!不过你这公司没怎么听过啊。”

  张旭豪抓住任何机会都不忘记推广:“是这样的,我们是在魔都成立的,虽然公司不大,但立志做好每一个细节和服务,吃了吗只是获得了融资,手上有钱可以铺天盖地的打广告,请代言人。我们是自己亲自送餐,吃了吗请的配送队,就服务这一块,他们也得不到很好的保证。”

  不管他怎么说,这老板听到不是吃了吗公司,已经不怎么感兴趣了。

  “这样啊?听上去是挺不错的,我考虑考虑吧!你们留张名片,要是我有需要,再打电话联系。”

  老板这么说,已经是下逐客令了。

  但做销售的一般脸皮都厚,张旭豪尤为如此,他听出了老板话里的意思,却依旧不愿意放弃这个客户。

  “老板,饿了么现在在做活动,现在入驻网站,前半年免除任何费用,甚至我们还提供电脑,帮你的菜品进行调整,可以面向更多的受众,机会有限,可千万不要错过了啊!”

  张旭豪察言观色,见老板露出犹豫的表情,当即趁热打铁:“你并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饿了么反而还会提供设备和各种服务指导,外卖这一块完全是额外收入。”

  “这个……”

  张旭豪推广的话来看,各种福利政策对商家来说的确是百利而无一害,正常情况没道理商家会直接拒绝合作。

  要不合作试试?

  老板的想法一冒出来,心里的坚持就瓦解了,问道:“真的不收一分钱?还会提供设备,以及帮我们做免费的服务指导?你们会不会是骗人的?那公司还怎么赚钱啊?”

  张旭豪说:“我说的每一个政策和条款都会写在合同上,是具有法律效应的,根本不存在骗人这一说。前期我们也没想过赚钱,主要是把服务和口碑做出来,我们几个年轻人为了梦想聚在一起创业,虽然还没有接受过投资,但都会尽最大的努力把事做好。”

  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老板要是再拒绝反而显得没人情味。

  于是双方就这么愉快的达成了合作。

  张旭豪出门时,心里五味杂陈,个中滋味,恐怕也只有他自己清楚了!

第260章 公司的钱已经不多了!

  “老板,我们是饿了么公司的,有兴趣了解一下外卖吗?”

  “不是吃了吗,是饿了么,名字听上去有些相似,但完全是两家不同的公司。”

  “这个你放心,虽然我们创业团队目前比较小,但每个人都对公司充满了热爱,会做好每个细节。”

  “虽然没有风投机构对我们融资,但公司账户上有钱,我们不少创始人把房子都给卖了,账户资金有好几百万!”

  “现在加入饿了么,可以免除半年的管理费,服务费。是的,一分钱都不收,公司还免费帮你送餐。”

  “老板,你要不再考虑一下,过了这个礼拜就没有这样的优惠福利了。”

  “……”

  康嘉退出饿了么之后,创始团队只有四个人了。

  他们每人都身兼数职,负责财务,推广,配送等等。

  没办法,现在竞争如此激烈,张旭豪几人都想着能省一点是一点。

  聚少成多,那么也可以让公司撑的久一些。

  他们进入店铺推广,差不多每一家都会发生上面的谈话。

  很多商家都接受,认可外卖,毕竟李扬一来温市,就花了不少代价做宣传,导致很多市民都知道这么一家外卖公司,也知道了这种模式。

  细想之下,方方面面是真的便利。

  所以一听到有外卖公司上门合作,老板都表现的很感兴趣。

  但得知并不是打广告的吃了吗,而是听上去有些山寨的李鬼,不少商户的态度立刻就转变了。

  “我暂时不搞外卖,不好意思啊,我有些忙。”

  “不是吃了吗?那算了,麻烦让让,别影响我做生意。”

  “饿了么?没听过啊,算了吧。”

  “……”

  老板的每一句话对饿了么团队来说都是一种沉重的打击,而且这打击还是无声的,杀伤力非常的强。

  但张旭豪几人早已经练出了钢铁般的意志,心就像大润发的屠户那么冰冷,毫不动摇。

  他们把饿了么的优势一一说了出来,关键两点就是不收钱,还免费提供设备帮忙进行服务指导,打动了不少顾客。

  反正怎么看都没损失。

  那还不如试着和对方合作一下,看看情况再说。

  张旭豪几人一有空就去商户那边推广,然后中午和晚上是送餐时间,邓烨,李俊和汪渊又呼哧呼哧的骑着自行车送外卖。

  直到晚上10点多,几人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了公司,也就是那个有些破旧的出租屋。

  里面摆着几台电脑,还有两间多余的房间,两张双人床刚好四个人睡。

  吃喝拉撒全部在里面。

  趁几人洗澡的时候,张旭豪在电脑上录入数据,今天的成果还不错,费尽口舌总算让好几家商户同意合作。

  来温市快一个月了,已经有60多家入驻网站的商户。

  整体成绩看上去虽然一般,但张旭豪比较满意。

  这些合作的商户完全是一家一家跑出来的,没有任何的名气加持,全靠着大家的三寸不烂之舌。

  因为前期不收费,公司每天都是亏损的状态,张旭豪刚刚看了一下,账户上的钱已经不多了。

  这是用房屋抵押贷的款,照这个样子,根本撑不了六个月,有可能免费期还没结束,公司就会因为资金断裂而倒闭。

  这种没有退路的做法,张旭豪依旧还在苦苦坚持,是因为他到时候真的想把房子给卖了,来个背水一战。

首节 上一节 181/24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