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对他盲目的崇拜,而是无数次的事实都证明了这一点。
一家卖早餐的可以搞出外卖配送,颠覆了一直以来的餐饮行业,改变了大家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一个搞外卖的,竟然又去做超市,然后又颠覆了大家的认知,把一众传统零售业的品牌打的晕头转向……
在李扬更为熟悉的互联网领域,并且毫不夸张的说他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那其他的团购网站,哪里还有一点胜算和活路?
在魔都分公司。
李扬正和本地的一些骨干成员开会。
还是老样子,一直以来的早会和晚会传统并没有舍去,这是李扬强制要求的,只有这样才可以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所在,并及时去处理。
这些骨干成员,有的是地推特别厉害的,也有网络技术部门的,还有专门接待的客服。
“今天又有16家团购网站成立,你们对公司的发展有没有什么比较好的建议和想法?”
第300章 你们有什么建议?
实际上李扬是故意这么问的。
团购大战时期,吃了吗公司未来的发展,他心里早就有数。
不过国内的市场这么大,就算他的想法再好,也总得要人去执行。
于是他就用了这么一个方法,来筛选那些很有能力的同事。
就和第一次他让熊飞去找人发传单,通过一整天的工作,他就发现蔡宇和王磊这两人不错。
说起熊飞,他一直都是负责骑手团队的工作,和蔡宇等地推成员有所区别。
而且他也不会固定在一个城市,可能哪个城市刚开始起步发展,他就会去哪里将基本盘稳固。
虽然这团购模式来的并不突然,吃了吗早就对此进行试点,但李扬的询问倒是让这些员工们有些懵,因为他们早就习惯了只去做推广,至于别的事情不过问的日子。
老板突然问他们的想法和建议,一下子让这群人也感到了压力。
可能团购网站数量太多,而且其中不乏是一些成名之士,估计老板这次也感到了压力吧!
尤其是不久前,刚成立的美团网站竟然一下获得了1200万美元的融资,算是彻底的拉开了这次大战的序幕。
当然,懵归懵,这些员工也不是一无是处的,纷纷发表了他们自认为比较独特的意见。
“老板,我认为我们应该发挥吃了吗一直以来的长处,利用价格优势,把这些竞争对手给击垮。”
“老板,我们同事这么多,从推广速度方面他们就比不了,多搞一些优惠活动,时间长了,他们自然就坚持不住了。”
“老板,要我说的话,咱们公司就先不赚钱,减免所有商家的费用,再打着低价的旗号,吸引顾客来用吃了吗网站。”
“多做一些排行榜,让商户的积极性更高,消费者也可以根据榜单更直观进行消费。”
“……”
众人七嘴八舌,纷纷说着各种各样的建议,但李扬听了心里直摇头。
不能说这些建议一无是处,但一切听上去都是那么的假大空。
同事的建议都太笼统,根本不具备实际的参考性,说的难听一些,都是凑数的。
全是李扬用在外卖网站上的套路,不是说一点都不行,但要具体实施起来,就有些懵懂了。
“很好!”李扬倒是很平静,同事们也不知道他是啥想法,只听他接着说,“那么你们能否将你们的建议再细化一下?比如说降价应该怎么降?如果其他同行学我们,那吃了吗又应该怎么拉开和对方差距?”
会议室里没人说话了,一时间鸦雀无声。
但在老板面前,总不可能表现的什么都不懂,于是不少同事又说了各种方案。
总体来说比刚才好了一些,最起码不是战略性的口号,有落实的基础方案了。
李扬还是不满意,他们的这套方案太落后,太普通了,团购网站每天都在增加,其中不乏有很多能力突出之辈,这些员工能想到的,他们自然也能想到。
可以这么说,团购大战刚开始时,和部分对手相比,比如美团网,拉手网等等,李扬的吃了吗是不具备资金优势的。
此时的美团账上,已经有1200万美元了。
反正都是用投资人的钱,这些创始人不用从口袋里掏钱,要是直接玩性价比,玩免费的那一套,他们会比李扬更疯狂。
因为投资机构已经盯上了团购市场,所作所为非常的疯狂,要不然前世也不会有许多团购网站每天100万不知道该怎么花。
对投资机构来说,鸡蛋从来不会放在一个篮子里面,假设他们投资10个项目,只要有一个赚钱那么就能全部回本。
团购大战本来就是疯狂且激烈的,而造成疯狂的根本,自然就是投资机构舍得砸钱。
但后面资本的寒冬到来,各大投资机构已经清楚的意识到再这么搞下去,大家都得完蛋,于是就放弃了对团购网站的持续注资,导致很多公司资金链断裂,团购市场进行大洗牌。
所以现在的情况是每家团购网站都牛逼的不行,很多人甚至都一副秒天秒地秒空气,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的样子。
他们刚刚获得了投资机构的融资,业务才刚开始,钱多的没有地方花,根本不担心,干不过其他的竞争对手。
李扬是什么情况呢?
现在他的吃了吗公司已经没钱了。
1800万美元不到一年就烧完了。
主要是各种活动做的太狠,不但要发几万个骑手的工资,其实现在不止了这么点,配送团队成员数量已经翻倍。
每到一个新的城市,顾客的点单活动也没停过,不少顾客甚至在网上说自己连续吃了一个月的免费外卖。
这笔钱从哪里来?
不都是从账户上贴给外卖商家的吗?
然后前面几个月又免除商家一切费用,总之就是自从吃了吗获得了融资,公司就从赚钱变得不赚钱了,而且还一直在亏。
这样做的好处是外卖市场的份额越来越大,等挺过宣传期,收益那就相当的可观了。
毕竟连洪城一年都能赚个上千万,国内这么多城市,而且很多还是一线,赚的钱自然就更多了。
但眼下的情况是,公司账户上的钱并不多,再加上又要持续的扩张外卖市场,再搞团购的话,最多也就能撑一个月。
当然如果李扬从咏扬公司砸钱进来,那就不说了。
李扬知道从这群人身上是问不出什么的,他把眼下的情况告诉了众人。
“团购市场并不比得外卖,外卖这一块我们一家独大,只要稍微让消费者得到点好处,就能够增加公司的知名度,增强他们的粘性。
“但团购不一样,对手太多,有可能我们第二天睡一觉起来,市面上又多了好几十家团购网站。
“投资机构会对他们融资,刚开始时每家公司账户上也都有钱,他们是不怕打价格战的。每家公司都会这么做,对所有人来说,价格战也就不叫优势了。
“到时候会发生那种不但在团购网站买东西不用花钱,还可以赚钱的情况。因为吃了吗外卖已经这么做过,你要说其他竞争对手不借鉴这个方式,那也不可能。
“所以如果我们想要在团购大战中打赢其他竞争对手,就不能单纯的去打价格战,总要做出点不一样的东西来。”
第301章 要利用现有的优势和对手拉开差距
这群同事都没有说话。
他们对李扬的说法并没有任何的怀疑。
老板是有能力做好这一切的。
这也是大家对李扬佩服的地方。
提出来的东西都做得到,并不是像某些人一样喊喊口号。
说实话,他们也都想知道李扬到底应该怎么和其他的竞争对手拉开差距。
就以他们的认知来说,除了低价竞争,或者学习李扬在吃了吗推出的一些活动,就再也想不到其他更好的方案了。
“张总,今天你一直保持沉默,其实我也想听听你的看法。”李扬忽然笑了笑,开口询问张旭豪。
本来原饿了么团队的成员都分布在全国各地,虽然每个人的工作内容不一样,但归根结底所做的一切都是和外卖,团购有关。
此次李扬回到魔都,召开全体会议,张旭豪他们几个人便也赶了回来。
张旭豪在推广外卖和团购的过程中,实际上和商家面对面接触的机会很多,在饿了么推广外卖期间,他就经常干这活,和其他公司的高层管理不一样,他是真的知道基层的一些情况。
此时张旭豪不发表意见的原因,也是在考虑如何和其他的竞争对手拉开差距。
砸钱?
听上去似乎还行,但具体操作起来作用不大。
谁没有钱砸啊?
而且砸的都是别人的钱,一点也不心疼。
或许做外卖这一块,吃了吗很大的优势,但团购业务大家都是刚起步,说到底都是新人。
有那么一瞬间,张旭豪在考虑这样一个问题。
要是自己的饿了么团队撑的再久一点,也转型去做团购业务,直接获得投资机构的青睐,解决发展期间的资金问题。
然后再通过围魏救赵的方式,将外卖业务给盘活?
说心里话,相较于团购业务,张旭豪还是要更喜欢外卖多一点。
团购说到底也是资本的游戏,对于消费者来说,生活并没有太大的改变。
因为在此前,大众点评等部分网站也有类似的网上订购业务,就是没有团购这么实惠而已。
团购对消费者来说就是便宜,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很大的优势了。
要说这个模式,消费者在这之前也能够找到相应的替代者。
但外卖不一样啊!
张旭豪认为这是真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虽然张旭豪也不得不承认团购是大势所趋,也佩服李扬的各种眼光,竟然在团购物大战还没有来临之前,就提前进行了布局。
可不管张旭豪如今怎么后悔,饿了么被卖掉也已经是事实,现在的他好好的把吃了吗发展起来,才是正事。
张旭豪的看法果真和这群普通的同事不一样,开口第一句话就让李扬知道,花200万买这几个人是真的很划算。
“李总,你刚才说的那些都很有道理,拼价格我们吃了吗不会怕谁,但完全只拼价格,不符合吃了吗一贯的作风。比如我们可以利用配送队的优势,将部分实体物品直接送到顾客手里。还有餐饮店,虽然不是吃了吗旗下的业务,但说到底都是李总的生意,我认为可以好好的利用起来。”
同事听到张旭豪这么说,立刻鼓起掌来。
一开始李扬收购饿了么,直接让张旭豪担任高管,不少洪城的同事心里是不服气的。
凭什么他一来就坐到这么高的位置,不少同事从公司刚成立时就开始打拼,却也没有他的职位高?
但随着长时间的相处,这群人知道张旭豪是真的有两把刷子,心里也佩服起来。
如今听到他说的见解,更是知道自己和他还有着很大的差距。
人家一进入公司就当高管,说实话是理所当然。
李扬表现的很感兴趣,说道:“能不能再多发表一些类似的意见?其他同事想到什么都可以说,大胆一些都无所谓,但不要为了出风头而显得不切实际。”
最后这句话是开玩笑,倒也把不少同事给逗乐了。
张旭豪想了想,很诚恳的说道:“你要一下子让我说出具体的方案,我承认现在我一时半会儿说不出来,不过我可以给几个大致的方案,大家都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发表意见。
“除了刚才说的利用配送队的优势,也可以利用早餐店,比如推出相应的团购套餐,比点外卖还要更便宜一些,这个优势是其他网站不具备的。
“另外给出排行榜的方法也值得考虑,这样可以促进商家的积极性,对我们来说,也显得网站方面更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