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我在长白山猎野味发家 第359节

  听到叶建军的介绍,岳峰心头一暖。

  都说这些大院子弟眼高于顶,但这个叶建军却不是那种做派,现在这个电话,很明显是有点给岳峰机会的意思。

  毕竟人家都说了,领导是从鹰屯那边找来的训鹰高手,本质上是不缺人的,是叶建军觉得这是个露脸的好机会,这才给岳峰争取了一下。

  “嗯呢,我听懂大概意思了!我就问几个小问题。

  第一个,咱们鹰有着落了吗?有的话,打算用啥鹰作为主要训练对象?

  第二,您说的这个训鹰指导,时间周期是多久?您也知道,再过个把月,北风一吹下了雪,就得上山打围了,家里送货的事儿不能长期离开人!

  第三点,是只能我自己去,还是能不能多带个把人啊?

  像你们单位这种好地方,如果有机会的话,靠着一技之长能留下也是个好出路,卡的不严的话,我想带着猎队的人去长长见识!”

  岳峰在答应之前,非常理智的将自己好奇的问题问了一通。

  “鹰还没着落呢,需要你们来之前自己带着,如果不合用的话,周围有合适的地方也可以提供各种条件,去逮!

  时间周期的话,暂时不固定,只要能把这训鹰的技术,给咱们地勤驱鸟队这边的战友教会,不硬性留人,有事儿打个招呼就能走,很自由。

  至于你想带个人一起过来,一句话的事儿!各方面表现好符合条件,想办法留下也不是不可能!”

  听完这答案,岳峰心底暗自盘算起来。

  如果是出围打猎的话,常见的猎鹰品种当中,肯定是苍鹰最为实用,毕竟林栖性猛禽,短距离爆发之王的称号不是白叫的。

  但是如果拿来机场驱鸟的话,用苍鹰可就不好用了。

  机场驱鸟,核心是一个驱字,要的不是把某只鸟给逮住,而是将可能引发撞击的鸟群,驱赶离开机场的范围。

  在国外,诸如漂亮国之类的地方,猛禽驱鸟的研究其实要比国内领先好多年,上辈子在翻墙查看一些国际训鹰信息的时候,看过相应的解密内容。

  基于这种客观经验,岳峰觉得常见的猛禽当中,用作机场驱鸟的猛禽品种,以游隼为优先选择。

  游隼是全世界俯冲速度最快的鸟,可以达到每小时三百多公里的超高速度。

  单论高度换速度,俯冲加速的能力,游隼比万鹰之王海东青还要略胜一筹。

  这种给公家单位干活儿帮忙的事儿,除非是给出难以拒绝的好处,否则岳峰可不舍得将自家繁殖的矛隼雏鹰留在机场‘上班’,至于主力猎鹰,更不可能了。

  这关乎着岳峰鹰舍繁育的种源问题,现在手里就那么几只鹰,送出去容易,想要扩大种群效率影响太大了。

  这种情况下,逮几只游隼,做好盘飞训练,在机场范围内驱鸟上班,属于性价比比较高的那种,算是最优解。

  “冒昧的问问,咱们机场在哪里啊?周围有没有合适的捕鹰场子?

  以我的认知,单论机场驱鸟这一个用处的话,最合适的品种是游隼,也就是老辈儿人常说的鸽鹘鸭鹘。

  隼类的猛禽,迁徙过程中喜欢呆的地方跟大鹰还不太一样,我这边去年上山呆了小十天,鹞子大鹰逮了不少,就碰到一只鸽鹘!在我自己场子逮到游隼的概率不高!”

  “机场在松城这边,往北不到两百公里就是鹰屯儿,那边在松江边上,听说好像猛禽不少,但是有没有你说的这个游隼,我不清楚!”

  听到松城这俩字儿,岳峰悬着的心就落了地。

  鹰屯儿可不是白叫的,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太祖努尔哈赤时期,专门捕鹰给皇帝上贡的地方。捕鹰人的后代慢慢聚集成了村落一直传承至今。

  那边挨着松江边上,水草丰美,渔业资源丰富。

  说人话就是,那边类似现代人嘴里说的湿地地形,食物充沛,非常适合猛禽越冬。

  本身猛禽的迁徙,就是沿着海岸线或者大的河流、山川脉络迁移的。

  这松江属于代表性的水系,再加上湿地这种地形,作为顶级空中掠食者的猛禽,在这里肯定少不了。

  “行,您说的地方,我大概有数了!

  这样吧,您给我一周的准备时间,我把家里的事情都安排好就过去!从我家这边到松城可不近,不得给安排个火车票啥的呀?”岳峰略作盘算答应下来。

  “火车票效率低,你这边准备好之后给我打电话,我直接让你们那边地方驻地派车拉着你送过来,回头回去,再安排车送回家!”

  “妥了!!”

  岳峰听到车接车送这待遇直接拉满了,很痛快的答应下来。

  “那就先这样,回头你整好了跟我说,这段时间我一直都在单位!”

  “好!”

  ……

  挂断电话,旁边的王建国有些担心的看了岳峰一眼问道:“咋了小峰,这是找你去外地干活儿啊?”

  岳峰咧嘴一笑:“算是吧!

  不过是好活儿,去松城那边的军用机场做技术指导,好吃好喝,还有额外补贴可以领!

  接下来几天准备好了,我得出门一段时间!”

  “空军?听说当飞行员那待遇可高的吓人呢!让叶公子帮忙给你使使劲?”

  王建国听到军用机场几个字就双眼放光。

  普通陆军跟空军,虽然都是人民军队,但待遇啥的,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别看岳峰现在盖了新房子,产业已经初步铺开,小日子蒸蒸日上。

  但在王建国这个退伍军人眼中,如果女婿能去当飞行员,甚至仅仅在机场当个地勤,诱惑性都极大。

  “嘿嘿!我跟小娜年前就结婚了,您舍得我去当兵开飞机啊!

  再说了,我真想去也不够格,身上有疤癞,视力也不达标呢!

  这回去就是把训鹰的一些东西,分享分享教给部队那边的人员给机场驱鸟啥的,估摸着最多个把月就回来了!

  从时间上算,回来正好也不耽误冬天进山打围!”

  听到女婿这么说,王建国也算听懂了具体要干嘛,点点头:“那行,这是个出去长见识的机会,反正现在秋收也过去了,家里就算有啥事儿,我还能照料着!”

  “嗯呐!!出去溜达溜达!”

  “家里没吃饭吧?正好你婶儿呼的狍子肉,咱爷俩喝点?”扯完了正事儿,王建国顺势留下姑爷在家吃晚饭。

  “我家锅里也煮着呢!还得归拢人把平常的活儿分出去,我就不在这边吃了,回去吃完了饭喊人开会!”

  “那我就不留你了!!有啥事儿往家里打电话,正常情况家里一直不断人!”

  “好嘞!”

  ……

  在老丈杆子家呆了不到半小时的功夫,岳峰打了个招呼离去,随后直接去了张家一趟,喊了孝文孝武吃了晚饭家里开会,又通知了前邻的小涛。

  回到家里吃完了晚饭,猎队四人组也集合完毕了。

  岳峰将大致情况简单一说,很快就做好了初步的安排。

第466章 空军灶儿

  孝文跟孝武哥俩,家里还支着牌桌摊子,肯定是没法跟着岳峰出公差的。

  小涛倒是没啥事儿,可以带着出去见见世面。

  岳峰另一点考量也挺重要,孝文跟孝武哥俩,性子更沉稳,做事儿也有章法跟分寸。

  等岳峰走了之后,家里每天送货的业务,可以初步让孝文负责,山上养殖场的物资,孝文孝武哥俩也都认识道儿,替岳峰一段时间也没问题。

  经过简单的商讨,很快岳峰的后续安排就定了下来。

  由小涛跟着岳峰去出公差,家里孝文孝武哥俩看家,将已经出笼的笼鹰调整几天状态开始上山放鹰恢复给二食堂的野味供货。

  确定了家里的几件日常事务人选之后,还有一件事儿对岳峰来说也需要提上日程。

  那就是今年春夏刚发展的新鹰猎大队成员,鹰还没着落呢。

  在岳峰走之前,要把这几个人鹰的问题给解决掉。

  陈大爷那边,经过岳峰的技术分享,目前摆弄个鹞子大鹰啥的,已经不在话下,训鹰的事儿可以交给陈大爷帮忙负责,只需要岳峰将合格的猎鹰逮回来就行!

  基于这种现状,岳峰果断的做出了接下来一周时间的打鹰调整。

  除了在虎头山这边继续每天‘蹲守’用手拉网跟自落网逮大鹰之外,去年去过的河边小树林打小鹰的场子,也把骑笼网再安排上。

  鹞子跟大鹰都有用,只要根骨够格,拿来逮沙半鸡跟飞龙鸟啥的,都用得上。

  接下来的一周时间,岳峰几乎将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逮鹰上。

  山上山下大小鹰的场子连轴转,得亏有摩托车可以节省不少赶路的体力,否则一个人每天这么跑,时间长了谁也扛不住。

  高强度的逮鹰,量变自然引起质变,一周的时间,岳峰逮了十几只大小猎鹰。

  经过一番挑挑拣拣之后,留下了六只品相不错的亚成鹞子,其中个头最大的一只麻鹞子,体重几乎跟去年的那只大青鹞不相上下。

  鹞子长了个大鹰像,根骨极为扎实。

  除此之外,在虎头山这边,一周时间也逮了两只大鹰一只鸡鹰。都是中规中矩的品相,谈不上极品,但也够正常使用。

  距离大鹰集群迁移好像还差点火候,但三只苍鹰外加六只雀鹰在手,这个猎季的猎鹰储备基本问题不大了。

  孝文跟孝武哥俩,都已经初步粗通了训小鹰的注意事项,将家里做笼换毛的几架鹰简单规整出来肯定不在话下。

  就这么,在将里里外外的事情都具体安排到合适的人选之后,岳峰用村部的电话给叶建军打去了电话。

  第二天一早七点钟,来接人的小汽车就开到了岳峰家的门口。

  岳峰归拢着全套逮鹰的网具,训鹰的鹰具,都带上了车。

  小汽车载着岳峰跟小涛哥俩出了山村上国道,一路向西,直奔松城。

  从丰城到松城,地图上的直线距离大概三百公里出头,但如果具体到实际路程上,估计得四百公里有余。

  在这个年代,如果是坐绿皮火车,四百公里走走停停,估摸着得十二个小时打不住。

  但是坐小汽车,速度可就比绿皮火车强了许多。

  开车的司机是个非常利索的年轻小伙,话不多,眼神锐利。

  一路上几乎都在专心开车,只用了不到一半的时间,就将岳峰跟小涛哥俩,送到了位于松城的某空军机场。

  下午一点半,挂着军牌的小汽车开到了空军机场的入口,立马被值班人员给拦了下来。

  核实人员身份,做好来访登记,通知对接人员。

  前后不到十分钟的功夫,就看到大半年没见的叶建军,穿着军常服来到了大门口。

  “军哥!!!”隔着老远,岳峰就挥手打了个招呼。

  “嘿嘿,老弟你俩来的还挺快!路上挺顺利呗,拿好随身的东西,跟我来!!!”

  叶建军跟岳峰很热情的抱了下,随后跟门口的守卫打了招呼,领着岳峰跟小涛就往生活区走。

  要说岳峰,好歹也是活了两辈子的人,论见识肯定是比这个年代普通人要强许多的,但来军用机场内部参观,还真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遭。

  这个年代的军用机场建设标准已经非常不错了,硬化路面,整洁的环境,路上连一根杂草都没有,不管走到哪里,都透着一股军队里的利索劲儿。

  “你们俩还没吃饭吧?一路上坐车过来,晕车不?”叶建军关切的问道。

  “不晕车,早上六点多吃的早饭,路上没停!午饭还没吃呢!!”岳峰笑着回答道。

  “先给你们把行李放下,安排好住的地方,然后带你们去吃饭!尝尝我们这的伙食!!”

  “那感情好啊!!”岳峰笑呵呵的答应下来。

  安排住处放置行李啥的琐碎暂且不提,都是标准的军营招待所,岳峰跟小涛哥俩住一个双人标间,整洁干净,完全是部队标准。

首节 上一节 359/57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