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78,我考上了西工大 第441节

  一旁,三角旗设计局的工程师维克托-格鲁申摇头。

  “我们当然知道雷达导引型号可能在战场上受到干扰,所以才会同步开发两种导引头的型号,我们的红外导引头,取得了不错的实战命中率,这还是值得骄傲的。”

  维克托-格鲁申,三角旗设计局的核心人物,设计过多款导弹,三翼面布局、模块化导引头都是他提出的。

  三种导引头,诞生了三种空空导弹,分别是半主动雷达的R-27R,红外的R-27T和被动雷达的R-27P,纸面性能甚至远超西方。

  但是……实战用起来,就知道有多坑爹了!

  “没错,红外引导的效果是好一些,但是,红外导引头阻力大,射程近,看国际上,雷达引导是个趋势,尤其是远距离空空导弹,我们明明已经落后了,难道还不努力改进?”

  R-27导弹的实战性能让人不敢直视,和早期的麻雀差不多,幸亏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否则,这些设计师们都是在犯罪!都会被送到西伯利亚的矿井里去!

  此时,听到维克托的推卸责任的话,西蒙诺夫很生气。

  “我们国内的电子技术水平就这样!靠我们自己,能实现现有的成绩已经很不错了!如果非得改,那就只能从东方引进先进的导引头!我们三角旗设计局,可不想低三下四的找东方人合作!”

  这句话,就是在讽刺西蒙诺夫了。

  苏-27上最关键的航电,就是东方生产的,本来想要进口一批仿制,结果发现……根本就仿制不出来,现在只能大批量引进。

  “我们不能把自己国家的主力装备寄托在外国人身上,尤其是,导弹和战机还不一样,是消耗品,我们现在生产再多都没有用,需要战争时期有大规模量产能力,到时候,东方人万一反水,我们岂不是没导弹可用了?”

  这样一番说辞,还赢得了不少人的赞同!

  西蒙诺夫被气笑了。

  “引进怎么了?引进了能打胜仗,还用落后的装备,只能挨打!各位,闭门造车,只会不断落后,世界先进水平,早就甩开我们几条街了!”

  “哼,那也比不上在战争时期能大规模量产,二战的经验告诉我们……”

  “二战已经过去了,现在是高科技的现代化战争!”

  西蒙诺夫很生气,都什么年代了,还有一群人,抱着二战的经验不放手!

  现场,奥尔加科夫元帅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是啊,现在是高科技战争,我们……必须要有现代化的装备。”

  “元帅,您这是背叛!”

  这家伙还真能说!

  军队中,支持奥尔加科夫元帅的人有,但是,因循守旧的更多!

  西蒙诺夫无奈地看着一群老古董们,然后……想到了什么。

  “既然你们如此因循守旧,那……我们的苏-27战机,就挂载东方的导弹上去试试,让前线的飞行员评价一番,看看好用不好用!”

  “我们的战机,怎么能挂东方的导弹?”

  “雷达和火控系统都是东方的,怎么就不能挂东方的导弹了?”

  西蒙诺夫知道,自己说什么都没用,还是得看前线飞行员的,他们才不会在乎导弹是自己生产还是进口,他们在乎的是能否打胜仗!

  这次只是拦截巡航导弹,下次呢?说不定就真的对上了!

  没有先进导弹,那就是送死!

  “好,我看可以!”奥尔加科夫点头。

  东方,首都,飞机楼。

  “重型战斗机的优势还是巨大的。”林老感慨:“可以挂载众多的导弹,一次升空,可以参加多场战斗……亮子,咱们的四代机……”

  “四代机内置弹舱,最多做到六中两近,不过,四代机是用来执行关键任务的,比如说猎杀对方的预警机,夺取制空权等等,只要获得了战场制空权,那些没有隐身能力的飞机,就能到处飞了,甚至隐身机都可以外挂导弹,如果空军不心疼的话。”

  “不是有隐身外挂的方式吗?”

  “那是忽悠欧洲人的,大家伙可别当真,就算是能外挂,那也会影响气动,还要不要超音速巡航能力了?”

  “报告!”就在此时,外面传来一个声音。

  “说,什么好消息?”

  “郎驼方面说,两台AL-31发动机都被拆下来了,很快就会给我们送过来!”

  这次夜间战斗,老毛子损失了一架苏-27.

  其他的无所谓,这发动机是一定要弄到手的!

  “太好了!”秦亮满脸笑容。

  “你小子,折腾半天,就为了这两台发动机,咱们不是已经有涡扇十了吗?”

  “没错,咱们是有了,但是,这三姨夫也得要,咱们得集合东西方的长处,尤其是,加力燃烧室之类的,都是咱们自己设计的,正好看看老毛子的三姨夫是怎么做的,或许会更好。”

  “好吧。”

  “报告,郎驼方面还说,K-36弹射座椅也被他们获得。”

  “好,给咱们送过来!”

  在冷战期间,想要从老毛子那里进口到这种先进的弹射座椅,想都别想!

  虽然是个用过的,基本结构还保留着呢,还能给咱们很大启发!

  “亮子,这老毛子的弹射座椅很好吗?”

  “那是自然!”秦亮说道:“整体甩开咱们东方几条街。”

  “看来,这全新弹射座椅的研发,就交给你们西工大了。”

  秦亮一愣:“说啥呢,别看就那么一把椅子,涉及方方面面,航空,航天,电子……”

  “正好是你们西工大的强项啊!”

  秦亮无语。

  早期螺旋桨飞机时代,不需要弹射座椅,飞行员上天,座舱盖都不盖,一旦出事,那就操作飞机倒扣过来,两腿一蹬,直接就能离开座舱,相当的干脆利落。

  所以,某些脑残的飞机设计师,比如说设计P-39战斗机的时候,居然是和汽车一样的车门,飞行员谁都不想开,骂骂咧咧,只能送到苏联当军援物资,结果老毛子飞行员很满意,发动机功率大,飞机速度快,机动性好!

  跳伞?

  老毛子的飞行员压根就不想跳伞的事情,对他们来说,炮弹打光了,那就撞上去!

  二战后期,随着飞机速度进一步加快,跳伞的难度也越来越高。

  离开座舱,迎面强大的气流会把人向后吹,而后方,大刀一样的垂尾就等着呢!

  德国著名的夜间战斗机飞行员,本来都离开座舱了,就是这么被劈死的。

  所以,弹射座椅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了,终于,德国佬在他们的喷气机上,安装了弹射座椅,早期采用压缩空气的都失败了,后期采用了固体火箭推进技术,取得了成功。

  冷战中,也有不少企业研制,但是大浪淘沙,很多都消失了,最后,西方就剩下马丁-贝克一家弹射座椅的生产商,老毛子也只有一家红星设计局。

  而咱们东方……

  咱们东方独立于东西方之外,也有自己的弹射座椅!

  法国佬再牛,也不能说战机上每一个部件都是他们生产的,弹射座椅就不是!美国佬的航空工业发达,弹射座椅照样从英国采购,哪怕就算是漏装了固体火箭发射药,那也照样得说马丁-贝克的弹射座椅世界第一!

  东方的弹射座椅,是从引进米格-17开始的,配套的弹射座椅也一起引进生产。

  当时的弹射座椅,限制是很大的,零零想都别想,只有飞上天才有用。

  引进米格-21之后,上面配套的弹射座椅太过复杂,以至于弹射的成功率无限接近于0,132厂在屠老的带领下,开始改进弹射座椅,这款国内自己研制的第一代弹射座椅,被明明为HTY-2.

  零高度是可以了,但是,平飞弹射的最小速度依旧限制在了250公里每小时。

  所以,如果在起飞的时候出了意外,别犹豫,加速!只要提升到250公里每小时,就能拉弹射座椅!

  这款弹射座椅从74年研制,79年定型,装备在了歼七上。

  歼八上用的,这是601所研制的HTY-3型,数量稀少,空军也不怎么放心。

  目前,国内的弹射座椅实力就是这样的。和世界先进水平有很大差距。

  以至于出口型的飞机,客户能看上飞机,却不放心弹射座椅,指名要马丁-贝克的弹射座椅。

  这个缺陷,也该解决了,西工大,当仁不让!

  接过来这个任务,秦亮是有些……

  “好吧,既然各位如此看重咱们西工大,那全新的弹射座椅,就交给咱们来研发。”

  当年,为了搞歼十战机,国内相关单位610,研制出来了HTY-5弹射座椅,第一次具备零零弹射能力,不过那已经是九十年代的事情了。

  “好啊,你们打算测绘仿制老毛子的吗?”

  “老毛子的弹射座椅的确先进,但是也有落后的地方,比如说,控制系统就很落伍,需要我们用先进的电子控制系统来代替液压控制系统,自重也有些大,需要用先进材料来降低自重,这个……空军也别着急,得个几年时间。”

  “好,不急,咱们可以等。”

  “报告!”

  又有新消息来了!

  “老毛子和郎驼商议,想要用我们出口的闪电九和闪电十导弹,挂载到他们的战机上!”

  这……

  大家伙都皱起来了眉头。

  这可是咱们最先进的导弹,落到老毛子的手上,被他们拿去测绘仿制了怎么办?

  但是,老毛子可以把苏-27战机送过去,这是在帮郎驼的忙,郎驼能不答应吗?

  “没关系,交给他们。”秦亮倒是无所谓:“老毛子的电子技术落后,就算是拆开我们的导弹,那也仿制不出来。让他们知道自己有多落后,说不定会乖乖地来我们这里采购,这样……”

  出口型的中距导弹,用的还是半主动雷达导引头,自用的已经是主动雷达引导了,领先一代!

  出口型的近距导弹,用的还是四个红外传感器组成的阵列,自用的,已经是红外焦平面了!领先老毛子的单导引头两代!

  所以,老毛子拿到的,也都是落后的技术,更何况,他们还生产不出来!

  “好,告诉郎驼方面,允许老毛子使用!”

  郎驼,空军基地。

  米努塞佩尔的脸色有些难看。

  “各位,我们手头是有从东方采购的导弹,但是……我们没有被允许交给别人参观,这就像是贵方把苏-27战机飞过来,我们也不会把这款飞机交给别人观摩一样。”

  “哼,你们敢!”瓦里西白了他一眼:“我们是来帮助你们的!现在,我们用几枚你们的导弹又如何?既然都卖给你们了,就是你们的,我们又不拿回去研究,我们苏联,还不屑于仿制别人的导弹!”

  “那你们可以继续用你们自己的啊!打了多少导弹,花了多少钱,我们来报销。”

  “这不是……后方工厂生产不出来嘛。”

  就在此时,有人走了进来,在米努塞佩尔的耳朵边轻轻地说了一句。

  米努塞佩尔终于松了一口气。

  “好吧,既然你们这么坚持,那就给你们一批,不过……导弹如何匹配,可是个大工程。”

  “没关系,我们的工程师能完成!”

  鹰空军基地。

  当瓦里西回来的时候,后面跟着几辆卡车。

  “各位,我把导弹要回来了!”

  “好,太好了!”

首节 上一节 441/4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