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孩子她妈是天仙妈 第39节

  “我听说有种中药叫壮腰健肾丸,也许你可以试一试。”

  “妈的,这是一回事吗?我这是坐车用一个姿势坐久了害的。”

  顿了一下,陈浮生又接着道:“不过你说的这种中药真的有用吗?我有个读者朋友想让我替他问问。”

  “咳咳,应该有用吧,我也是听朋友说的,我年纪轻轻,又不需要吃那玩意,你说是吧?”

  “对对对……”

  接下来,韩弎坪跟着陈浮生去了他的宿舍,看起了剧本。

  “调音师?”

  韩弎坪对这个名字有点陌生,不免问道:“这名字是什么意思?”

  “有个职业叫钢琴调音师,就是这个意思。”陈浮生简单直白的解释了一下。

  韩弎坪点点头,然后继续往下看。

  简介:

  一个假装盲人的钢琴师,在乱世中寻求生存和艺术灵感,意外成为异常发在权贵之家凶杀案唯一的‘目击’者,被迫卷入一场巨大的阴谋与生死旋涡。

  光是看完这个简介,韩弎坪对于手里的这个故事就已经升起了很强的好奇心。

  他迫不急待的往下读——

  第一幕:盲琴师的乱世浮生

  开场:镜头扫过1930年代末上海的众生相:霓虹闪烁的百乐门、衣衫褴褛的难民、趾高气扬的外国水兵、巡逻的伪警、阴郁的弄堂……陈默戴着墨镜,穿着一件旧长衫,他在街头弹一架破旧的手风琴,琴声哀婉动人,面前放着装手风琴的包装袋,里面有几个一角两角的硬币,而更大面额的‘打赏’,已经被陈默‘精准’的收了起来。

  苏曼青今年25岁,是进步报社的女记者,性格开朗、善良,富有正义感和好奇心,她已经多次在街头欣赏过陈默的琴声,今天她准备主动上前去搭讪一下……

  陈默和苏曼青的感情快速升温,但从始至终,他都是用自己盲人的身份和他交往,他逐渐爱上了这种感觉。

  苏曼青因为自己记者的身份,认识一位叫王耀祖的大富商,这位富商的太太林美凤很喜欢钢琴。

  所以苏曼青向这位大富商推荐了他的男朋友陈默。

  陈默怕暴露,还有些犹豫,但高额的报酬和想体验豪宅生活的艺术冲动还是让他答应了下来。

  第一次他来到王耀祖位于法租界的豪华公馆相安无事,他也第一次见到了有钱人的生活是有多么的奢靡。

  这一天,他在王宅调试钢琴时,感觉眼睛不舒服,于是借口前往卫生间,摘掉了用来伪装的隐形眼镜,想着这一次好好的观察一下这座豪宅。

  然而他没想到,就是这次好奇,让他亲眼目睹了一场凶杀案……

第55章 电影创汇小组的第一次会谈

  翌日。

  早晨。

  吃过早餐之后,陈浮生、韩弎坪和吴天鸣三人就一起前往了单位分给他们电影创汇工作小组的办公室。

  “这办公室还挺大的,话说其他两个人什么时候到啊?要不咱们先到的人先把工位给选了?”

  “咱们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们不可能朝九晚五来这上班,所以老韩你选个工位没用,要我说啊,随便坐就得了。”

  “好像也是哦。”韩弎坪后知后觉的点点头,接着就注意到又有两个人一起走了进来,连忙起身冲男的那个招呼道:“陈怀开导演,您也是电影创汇小组的吗?”

  “哈哈,是的是的,小韩导演,没想到我们还有一起共事的一天,你的《斗牛》最近可是出尽了风头啊。”

  陈怀开不仅认识韩弎坪,和吴天鸣也是老熟人,一一打完招呼之后,最后目光落在了陈浮生身上。

  “这位小同志看着有点面熟……你是《斗牛》里的牛二?”

  “是的,牛二是我演的,我叫陈浮生,陈导您好。”

  陈浮生虽然是第一次和对方见面,但是对陈怀开这个名字并不陌生。

  他是我国非常厉害的戏曲片导演,拍过《白凤朝阳》《杨门女将》《野猪林》《穆桂英大战洪州》《平原作战》《斩黄袍》《铁弓缘》等多部经典戏曲电影。

  如果这些大家都没有印象的话,他还有一部代表作想必所有人都不会陌生。

  那就是他儿子小诗人的《霸王别姬》。

  他是这部戏里的艺术指导。

  后世网友老是喜欢质疑大导不是《霸王别姬》的导演,大导他爹才是,这一点陈浮生必须得为大导说句公道话,难道说傀儡皇帝就不是皇帝了吗?

  所以大导是《霸王别姬》的导演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但是如果没有他爹,那他也拍不出这样一部划时代的电影。

  回到眼下,陈浮生和大导他爹握了握手,不过对其的到来,还是有那么几分惊讶的。

  毕竟这位都已经六十岁了。

  这不禁让他想起了后世的一个段子,大致意思就是说:才六十岁,正是当打之年!

  三人都和陈怀开打完招呼之后,均都看向了第五人,也是场上的唯一一位女同志。

  但是这位女同志的话,陈浮生三人都不认识。

  陈怀开还想帮忙介绍一下,女同志却主动站了出来。

  “大家好,我叫叶向珍,大家也可以叫我凌子,我也是一名导演,很高兴以后和大家一起共事。”

  吴天鸣和韩弎坪听完了对方的自我介绍只是礼貌的点点头,脑海里也没有半点印象。

  但是陈浮生根据对方的名字,对其身份有了一个大概的猜测,在凌子说完时他开口求证道:

  “凌子同志,‘花’帅是你的?”

  “嗯,他是我爸爸。”

  凌子这话说完,便注意到大家表情都有点惊讶或者复杂,赶紧补充了一句:“希望大家不要因为我的身份就带有色眼镜看我,你们就把我当成一个普通的同事就好了。”

  陈浮生的临场反应向来不错,见场上的气氛有点凝重,带头鼓掌道:

  “好,现在小组成员都到齐了,那我们就用掌声互相欢迎一下吧。”

  陈怀开接着陈浮生的话说:

  “对对对,不管以前大家是什么身份,来自哪里,既然以后都是同事了,那就一定要互帮互助,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大家一起将工作做好,一起用电影为国家创汇出一份力。”

  “说得好!”

  这时石副局长走了进来,笑呵呵道:

  “看来大家都已经相互认识了是吧?”

  “刚认识。”凌子接着问道:“石局,就我们五个人吗?还有没到的吗?”

  “哪里才五个人,你是没把我算进去,还是把你自己给漏掉了?”石局开了句玩笑,接着看向所有人认真回答了一下这个问题:

  “我们电影创汇工作小组,暂时就只有我们六个人,当然我也希望将来我们的成员越来越多,但是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我们的工作首先要做出成绩来。”

  “其实我也不瞒大家,我们这个工作小组现在还只是一个试点,不仅很多电影的同行都在盯着我们,就是上面的领导也会关注,正如刚才陈怀开同志说的,大家需要做到一起用电影实现为国家创汇,这既是我们的工作目标,也是我们这个工作小组存在的意义,否则……是吧,相信大家应该都明白。”

  石副局长笑呵呵进来,没想到先给大家上了上压力,然后话锋一转,又说了一些他们这个电影创汇工作小组的优势。

  典型的打一棒给一颗甜枣。

  不过说到优势,他们最大的优势其实就是审核比较宽松。

  因为他们拍的电影主要目的是为国家创汇,是要送出国去的。

  所以尺度相比国内电影厂拍的电影来说,自然没有那么严格。

  当然了,也不是没有底线。

  像那什么三级片啊,有鬼的灵异恐怖片啊自然是不能拍的。

  “好了,我就说这么多,大家有什么不懂的,想了解的,或者对我们这个工作小组有什么建议,都可以畅所欲言了。”

  “我有个问题。”陈浮生见大家都在观望,于是举了举手。

  “浮生同志你说。”

  大家都将目光落在陈浮生身上,就听他问道:

  “我想问大家今后的工作是如何展开呢?是我们六个人一起商量下部电影该拍什么,然后一起筹备,一起拍摄吗?”

  “这是个好问题,但情况当然不是浮生同志你说的这样,试想一下,如果我把你们这么多导演和编剧找来,就为了准备一部电影,那还要费这么大劲干什么呢?是吧?”

  石副局长扫了一圈,见没人反对,又接着道:“因为大家都是我认真挑选过来的行业翘楚嘛,所以我其实希望的结果是,大家都可以有自己的项目,当然你们也可以彼此合作,但我的任务是,在年底之前,我们电影创汇工作小组,至少要交出三个项目出来。”

  “今年就要拍三部电影,这……恐怕来不及吧?”吴天鸣提出了疑异。

  “吴天鸣同志你误会我的意思了,我不是说今年要拍完三部电影,而是至少要有三部电影立项,你们五个人,四个都是导演,应该难度不大吧?”

  刚才陈浮生就和韩弎坪交换了一个眼神,此时等石副局长刚说完,他两就默契的站了出来。

  “我和浮生领一个任务。”

  接着,凌子问道:“我现在手里头就有一部正在拍的戏,叫《原野》,这个算吗?”

  凌子的这部《原野》是根据曹禺的同名话剧改编的,石副局长既然把她招来,自然也清楚这件事。

  点点头:“也算一个。”

  只剩下最后一个任务,其实吴天鸣和陈怀开的压力已经不大了。

  但他两对视一眼,却没有选择合作,而是打算各干各的。

  “大家还有问题吗?”

  韩弎坪举手,问了一下电影的团队问题。

  “剧组的话,我们电影局肯定是不可能给你们配置那么多的专业人手的,但是局里会将任务下发到电影厂,让电影厂出人配合你们。”

  “……”

  电影创汇工作小组的所有成员第一次见面就会谈了一个上午,不过中间他们还干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给他们这个新成立的‘部门’挂牌。

  第二件事也就是初始成员之间的合照。

  下午没什么事,说好听点就是大家相互熟悉,说得直白一点,其实就是大家在办公室里吹水聊天。

  这个时候,陈浮生的《调音师》自然也没必要藏着掖着了,也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了一下。

  “浮生同志,你这个剧本写得好啊。”

  “确实,主角装盲人的这个设定非常的新颖,还是你们年轻人的脑子好用啊,不过浮生同志,你什么时候也和我合作合作呗?”

  “吴导,不带这样抢人的。”

  “话不能这么说啊,人家浮生同志也没和你绑定,是吧浮生同志?”

  “吴导说的是,下次有机会一起合作。”

  “哎哎哎,浮生同志你可不能厚此薄彼啊。”

  “对对对。”

  “你们杀了我吧。”

  “哈哈哈哈……”

  就在他们电影创汇工作小组的成员逐渐熟络的时候,一架来自香港的飞机,缓缓降落在了首都的机场,不多时接机口就出来了一对中年夫妇。

首节 上一节 39/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