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孩子她妈是天仙妈 第76节

  而且张国榕这般想,也直接就这般把心里话说了出来。

  没有假客套。

  这一点陈浮生反倒挺欣赏他的。

  至于张国榕的拒绝也在他的意料之中,是他也一样会拒绝。

  不过陈浮生觉得张国榕身上的统战价值值得自己多试几次。

  只是眼下初次见面,他也不好表现得太过着急了。

  喝完下午茶后,陈浮生和两人分道扬镳,回去的路上李援朝和王卫国犹豫许久,还是没忍住问道:

  “浮生同志,虽然我们也感觉你刚才骂那个老外的行为很解气,但是你毕竟是身为一个官员,做出骂人的行为是不是欠妥当啊?”

  “古人常说,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人毁我一粟,我夺人三斗。既然刚才那个老外都不尊重我们,那我又何必要跟他客气呢?”

  在陈浮生看来,自己好歹也是个重生者,在国内那样的环境下谦虚一点也就算了,毕竟窝里狠也没意思,但是出来了还要委屈自己,那不是白重生了吗。

  “道理是这样的没错,不过浮生同志,我们得提醒你一下,回去之后您的这些言行,我们是需要如实上报的。”

  “嗯,我知道,我既然敢做,那就敢当,不会让你们为难。”

  “多谢浮生同志的理解,不过我们兄弟今天还都挺佩服你的。”

  “哈哈……其实刚才我也是仗着有你们在,才敢对那老外发的火,不然我也怕被打。”

  “这一点浮生同志你尽管放心,我们兄弟别的不敢说,但是护你周全肯定没问题的。”

  “嗯,我也相信。”

  说到这的时候,陈浮生终于留意到了一家大卫森这个品牌在香港开的店面。

  他赶紧叫停车子,然后在李、王二人的好奇加不解中,走进了这家一看就是新开的奢侈品店。

  “你好先生,请问要买什么?”

  “你们店里卖的东西都是大卫森这个品牌吗?”

  “是的先生,我们这是大卫森专卖店,而且我们大卫森是在全球都非常有名的品牌……”

  陈浮生没有听这位售货员的介绍,转一圈后,回到了香水专卖区,问道:“帮我介绍一下你们的香水吧。”

  “好的先生,我们的香水有花香调,果香调,木质调,水生调……这款花香调式以玫瑰、茉莉、百合等花香为主,主要适合女子使用,先生可以买一瓶送给心上人,或者家里的女性长辈也都可以,这款果香调的话……”

  “哪款最便宜?”

  “最便宜的是水生调的这款香水,一瓶只需要99元,如果先生要买两瓶的话,还可以打九折。”

  “我只要一瓶。”

  付完钱回到车上,陈浮生直接就打开香水闻了闻,一股海风的味道扑面而来,这不是他喜欢的气味,不过倒也不重要。

  因为他买这瓶香水,本来就不是为了送给谁的,只是为了在明天的电影媒体发布会上,对大卫森这家品牌开炮而已。

  在香港这个地方,这些年他们左派的影响力的确大不如前了,但是俗话说得好,再瘦的骆驼它也比马大啊,而且左派背后可是站着十万万中国人的大陆,真以为老虎不发威,就以为是病猫了吗?

  所以在陈浮生看来,他想成就一件事可能还会有些困难,但是想要毁掉一个在香港市场上都还没有站稳脚跟的外国牌子,那简直不要太轻而易举。

  另外约翰卢森,李壮列……甚至是苗金凤和张国榕此时估计都在猜测他接下来要对付的是丽都电视,谁会想到,他居然直接对大卫森出手?

  这波大家都在第二层,而陈浮生在大气层。

第100章 发布会上的冲锋号

  “喂,嘉辉,在不在啊?老同学来看你了。”

  梁嘉辉听到熟悉的声音,从他刚开业的《La Bouche》杂志小门店里走出来,见是刘德骅和徐泾江,笑了笑道:“你们两怎么来了。”

  这三人都是TVB第10期艺员训练班的学员,上个月结业时梁嘉辉因为拒绝签署TVB提出来的8年长约过后,自诩吃不上演员这碗饭了,于是利用大学所学的专业,开了一家少女时装杂志。

  目前这家杂志就他一个人,但是想将一期杂志从想法到出版,中间还需要经历采访、摄影、编辑、拉广告、印刷等多个步骤。

  这些环节看似复杂,实际上一点儿也不简单。

  梁嘉辉现在就感觉自己离开TVB后,立马就开了这家《La Bouche》是有点草率的,如果不是前期的投入已经有了不小的沉默成本,他现在势必打起了退堂鼓。

  不过刘德骅和徐泾江不知道梁嘉辉的想法,他们只看到了昔日的同学,转眼间真的把杂志开了起来,还挺惊讶和佩服的。

  “可以啊嘉辉,不愧是大学生,离开TVB还能自己当老板,我们就不行了,要学历没学历,要家世没家世,除了出道当明星搏个未来,就只能进工厂卖苦力喽。”

  “我这算什么老板,顶多就是个创业仔,其实你们选择出道也挺好的,说不定哪天机会来了就红了呢,等到那一天,我上门采访你们,别说不认识我啊。”

  “哈哈,好说好说……”

  话很少的徐泾江注意到梁嘉辉背后背着摄像机,这时冷不丁问了一句:“嘉辉,你要出门吗?”

  “对。”梁嘉辉也没隐瞒,从口袋里掏出一份报纸道:“今天左派那部在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评审团大奖,还将海外版权卖了673.5万美元的电影举行媒体发布会,我也打算去凑凑热闹,看看能不能找点素材,毕竟我这杂志开业到现在,还没正式开张呢,继续下去,下个月的水电费我都要交不起了。”

  “你要去左派啊?”刘德骅和徐泾江作为TVB的艺人,对于左派两个字还是比较敏感的。

  “对啊,你们要不要一起?”

  “说实话,有点想去,但是万一被公司知道了,我担心会挨骂。”

  “想去就去呗,你们自己不说,公司怎么知道?而且就算知道了,你们也只是去凑个热闹,怕什么。”

  听了梁嘉辉这话,刘德骅和徐泾江对视一眼,互相问道:

  “怎么说,去不去?”

  “你去我就去。”

  “那就走呗。”

  三人根据报纸上提供的地址,没多久也就来到了左派为《调音师》举行电影媒体发布会的会场。

  “哟,好像人还不少呢。”

  他们来的时候,距离发布会公布的开始时间只剩下最后半个小时了,然后发现会场的位置已经坐了七七八八。

  少说应该也有一两百人了。

  三人都被这阵仗给震撼了一下。

  似乎在他们的印象当中,左派举行的电影发布会,不应该有这种影响力才对啊。

  “大部分人应该都是被《调音师》这部电影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的耀眼光环给吸引过来的。”梁嘉辉带着两人找了个位置坐下后,合理的猜测了一下。

  事实也确如梁嘉辉猜测的一样。

  纵然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这个名誉在香港不一定好使,但是673.5万美元的噱头还是挺唬人的。

  所以很多人其实都是怀着好奇的心前来凑热闹的。

  当然既然是电影媒体发布会,来的记者自然也不少,除了他们左派和请的中立派记者之外,现场其实还来了不少不请自来的右派记者。

  这些右派记者还会把目光盯在那些前来的嘉宾身上,比如张国榕一出来,他们就围了上来。

  “Leslie,你为什么会出现在左派电影的媒体发布会上呢?”

  “我来看个热闹不行吗?难道我出现在这里,还要向你们报备?”张国榕虽然在来之前就做好了会被记者认出来的准备,但是右派记者上来的质问,还是让他很不爽,所以直接怼了回去。

  这名右派记者被怼懵了一下,等他反应过来想给张国榕挖坑的时候,对方已经走向了前排。

  “那个好像是张国榕吧?”刘德骅转身对两人问道。

  “是他。”

  “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呢?”

  “听说Leslie和苗金凤的关系还不错,估计是来支持她的。”

  “和苗金凤有什么关系?”

  “你们两个在公司里不关注外界新闻的嘛?苗金凤也出演了这部《调音师》,而且还因此被……嗯嗯,你们应该懂吧?”

  刘德骅和徐泾江摇摇头道:“我们最近一直在训练,还真没太注意,嘉辉你给我们仔细说说呗。”

  梁嘉辉刚和两人说到一半,就见前方舞台上出现了一个人,原本还有些嘈杂的会场,突然间安静了一下。

  “喂喂喂,后排的朋友能听到吗?”

  陈浮生站在舞台上,先试一试话筒。

  得到话筒音量没问题的反馈之后,尽管此时距离发布会开始的时间还有几分钟的时间,他也直接就开始了。

  而且没有主持人,他就是这场发布会的唯一主角。

  “好的,现场居然来了这么多的朋友,说实话,我还挺意外和惊喜的。”

  “估计绝大多数的人都还不认识我,那我就先做个自我介绍。”

  “我不是什么主持人,我叫陈浮生,是今天这场电影发布会的发起人,也是电影《调音师》的导演、编剧以及男主角。”

  “首先,感谢今天来的媒体朋友,也感谢现场的每一位来宾……”

  “来之前,我就听说香港的电影产业在全亚洲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里有最敏锐的观众,也有最专业的媒体,能够把我们的作品带到香港来,对我而言既是一份荣幸,更是一次赶考。”

  “可能现场很多朋友会好奇,《调音师》讲的是什么?”

  “简单来说,讲的是一个看见与被看见的故事……”

  陈浮生没有上来就搞事情,而是先按照一场电影发布会的正常流程将他的电影介绍了一遍。

  接下来轮到了记者提问环节。

  “陈先生你好,请问你这部《调音师》在戛纳电影节上卖了673.5万美元的海外版权是夸大其词还是确有其事?为什么它可以卖出那么高的价格,谢谢。”

  “我们当然没必要弄虚作假,因为这种数据有心人想查的话其实还是能查得到的,至于为什么《调音师》能够卖出高价,当然是因为看了的人都说好,而且我们的电影没有观影门槛,不管你是哪里人,只要还是地球人,就都能看得进去,不会觉得我们的电影无聊,所以在此我呼吁香港观众,等明天我们的电影上映后,一定要走进左派电影院。一张电影票,你买不了吃亏,也买不了上当,只会买一场两个小时紧张刺激的观影体验,相信我,绝对不会后悔。”

  下方,石惠被陈浮生在台上的骚话逗得一乐。

  “这个小陈,也不知道哪来的这些小词,一套一套的,太搞笑了。”

  “我怀疑就是他自己想的。”苗金凤附和道,毕竟台上这位可是公认的才子。

  几个问题之后,话筒还是传递到了一位右派记者手里。

  对方显然有备而来,直接挖坑道:

  “陈先生,听了你刚才对电影的介绍,我简单总结一下,你们这部电影似乎说的是主角通过装瞎来窥探别人的秘密,从而卷入了一场不光彩的事件当中,那我不禁想问,这种以欺骗为手段的角色设定,是不是在传递一种虚伪有理的价值观?这样一部电影在香港上映,会不会给年轻人带来不好的影响?还是说,这背后有什么想隐晦表达的隐喻吗?”

  “好的,感谢这记者上纲上线的问题,不过我还是解答一下。”

  陈浮生道:“装瞎和谎言,确实是我们电影里的核心情节,但如果把角色的行为直接等于传递虚伪有理,完全就是张冠李戴,强词夺理,颠倒黑白,信口雌黄。”

  “我电影里的主角为什么装瞎?其实是想探讨一个更普遍的问题:当人用伪装去面对世界时,看到的究竟是真相还是想相信的东西?”

  “在此我也就不深入和大家探讨了,因为大家都还没有看过电影。至于对年轻人的影响,我相信香港的年轻人都是会自己思考的独立人,所以一部好的电影带给他们的不是一个标准答案,而是引发的思考,这种思考,是无法用简单的好与坏去界定的,但是既然我们的电影可以在香港上映,乃至被全球多个国家买走海外版权,那就说明它是没有问题的。”

  紧接着,又一个‘小右子’拿到了话筒。

  “你好陈先生,既然你也认可我们香港的电影产业在全亚洲都充满了活力和竞争力,是不是说明,其实我们的模式才更加正确呢?”

  这个问题一出,现场出现了一阵小范围的骚乱。

  不少人都紧张的看向台上的陈浮生,担心他说错话。

  毕竟这个问题涉及的问题太敏感了。

  其实陈浮生可以选择以不符合今天发布会主题为由跳过这个问题,但是他并没有那么做。

首节 上一节 76/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