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环境也非常糟糕。
所以,倪院士瞅准机会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到了三进制计算机技术的传承者,捎带手还花小钱挖到个数学天才。
这一趟跑得赚大了。
罗诚是真没想到,此时的大毛居然连顶级科研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都无法维持。
可惜,他的规划蓝图中没有重工产业,不然可以乘机出手狠狠挖一批材料方面的前红色帝国科学家。
不得不说,大毛继承的遗产是真的丰厚。
娜塔莎这种只有22岁的数学天才都只能勉强维持温饱,换洗衣服也没几件。
这种情况下还怎么为国效力?
索布恰科也是如此。
堂堂三进制计算机技术传承者,居然要沦落到开出租车才能养活一家老小……无法直视。
也幸好大毛国内此时乱得一塌糊涂,这两位对太极科技公司非常重要的科研人员才能轻易挖过来。
也挺好。
那就继续乱下去吧。
“罗总,这个投资规模会不会太大了点?”
听完罗诚钦定的研究项目,倪院士感觉有点头大:“光刻机、蚀刻机、研磨材料都是吞金兽,任何一个都可以拆分成几十上百个子项目,需要消耗庞大的资金才能完成。”
“这是需要举国之力才能做的事。”
“单凭我们一家企业恐怕很难支撑如此规模的科研任务。”
舍不得投资芯片生产链。
却舍得砸钱研究光刻机、蚀刻机和研磨材料。
这是哪门子的道理?
倪院士一时间也有点搞不懂新老板的意图。
罗诚倒是坦然:“倪老别误会,我只是把红岸基地当成了相关人才培养基地,而不是科研基地,所以不追求短时间内出成果。我的目的是十年内超过西方芯片制程工艺,搞出自己的DUV光刻机,以及配套的蚀刻机和研磨材料。”
EUV光刻机难度系数太高。
他有自知之明,知道没有二三十年的长期投入肯定不会突破相关技术桎梏,DUV光刻机技术却是非常成熟的技术路线。
以国内目前的科研水平达不到要求,却能培养出未来达到技术要求的年轻一代相关人才。
所以,先搞DUV光刻机是他能接受的极限。
有了DUV光刻机,再加上3D晶体管和3D封装技术,这就能折腾出媲美7纳米制程工艺的14纳米制程工艺芯片。
十年内无法达成目标也行。
赶在2018年,美帝对华为的制裁降临之前搞定这些技术也能赚大钱。
前提是——他需要源源不断地赚到丰厚的利润投入研发资金,才能维持一整套半导体产业链的生产设备研发。
这才是赌命!
简单来说,字节跳动公司的使命就是赚钱给太极科技公司花。
用互联网产业赚的钱补贴半导体产业链,连续补贴十几年,应该够了吧?
如果不够……韭菜割狠点就是了。
“罗总豪气!”
听到“培养人才”的说法倪院士急忙肃穆起身:“那我就不推辞了,这个太极科技公司的首席技术官我当定了。”
小娃把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再不接住这番好意,就太不像话了。
“倪老,那半导体技术方面的事就拜托您了。正好我们这次招聘到了不少管理型人才,给太极科技公司分出去一批,专门为各项科研项目做服务。”罗诚长舒一口气起身结束谈话。
搞定了!
倪院士这个首席技术官就是他千金买马骨的马骨,金字招牌立起来,国内有志于半导体产业的科研人员和科研单位肯定会主动联系合作。
第224章 因为不差钱
“室内温度才22开哪门子空调?”
下午。
太极科技公司小会议室内。
倪院士在面试前来应聘的行政类和后勤类高管前重新穿好外套,皱着眉头吩咐刚刚打开空调的助理重新关上空调。
有毛病!
西北的夏天只是站在太阳底下比较热,进了阴凉处或进了房间却无比清凉,进入秋季甚至有点冻人,那里用得着开空调了?
老先生亲自面试行政和后勤类高管岗位是罗诚刻意安排的工作,主要是为了帮他竖立威信,免得再像之前两个企业一样被行政部门钳制。
倪院士欣然接受。
顺便揽下了面试中层管理岗位的工作。
一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反正都要消耗一下午的时间,索性把太极科技公司的高管岗位都敲定。
这样做方便尽快企业进入正常运营状态。
现在只有京城芯片科研中心正常运作可撑不起整个科技公司的架子。
对老先生而言,面试只是看谁顺眼不顺眼而已,并没有什么挑剔的空间。
而且还要照顾金城本地的下岗职工。
选择面其实很窄。
经历过大企业高管岗位的倪院士对这套面试流程非常熟,三言两语间就能确定对方的真实能力,所以面试工作推进的非常快。
选了一个行政经理和两个副经理,都是金城本地人,属于下岗职工系列。
中专文凭有点对不起几十万年薪。
但,工作能力绝对能对得起这样的高薪,其中一个还懂基建,正好派到甘州负责开发建设红岸基地。
后勤主管选择了外地慕名前来求职的中年下岗职工,下岗前是东北某国企的高级干部。
然后是中层管理干部面试。
属于未来高层管理岗位的替补选手,也是后备人材梯队,倪院士不再卡着工作经验来选择,而是优先选择学历。
前来面试的大学生不多,分派到太极科技公司的只有十二个,也没什么选择的余地,索性都要了。
空缺的三十多个岗位都选择有工作经验的中年下岗职工。
整个一套流程忙下来已经到了晚上饭点。
倪院士结束临时工作,精神抖擞地赶往食堂吃饭,顺便跟正在吃饭的老板汇报岗位安排名单。
“没问题,您确定岗位就行,剩下的岗前培训由我来做。如果出现人事变化调整,我会让新秘书卢雪给您打电话或发电子邮件,经您确认后再做调整。”
太极科技公司还是个空壳子。
罗诚当果然没有反对人事安排的理由。
人事即政治。
办公室政治也是踏马的政治。
他知道太极科技这种技术主导向的企业不能把人事大权交到行政管理岗位的人手里,还是得让老先生镇场子。
这样就挺好。
有个懂技术的大佬坐镇,至少在技术研发方向上不会出什么错,他只负责把记忆中的技术路线写出来就行,不用过于操心。
他的工作重心应该放在字节跳动上。
赚钱,赚钱,赚很多很多钱。
只有赚到天文数字般的钱才能确保赶在乔布斯之前截胡“重新定义手机”的风骚。
“罗总,说实话,我要是早十几年懂这种办公室政治的手段,联箱公司就不会落在别人手里了。”
倪院士颇为感慨。
饭都不想吃了,单手拎着筷子陷入回忆:“其实,当年的联箱公司要是走技工贸的路线,说不准现在国产芯片已经能够实现部分产品替代了。”
“倪老现在也不迟,咱们的极简指令集构架设计完成,再通过代工厂进行大规模生产的话,也可以进入电脑产业。”
罗诚可不想听陈年往事。
技工贸也罢,贸工技也罢,都是已经错过的机会,追一无所得。
而他瞄准的万物互联时代才是真正的未来。
帮助太极科技公司操翻联箱集团,不香吗?
倪院士双眼发直:“真的?我们太极科技也要进军电脑产业?”
“倪老,我们的目标是万物互联,不只是电脑产业,未来家用电器和车用芯片领域也要涉足,操作系统也是。”
“真不敢相信,你胆子这么大。”
“万物互联,这是未来发展方向,我们只是提前布局而已。”
“既然这样的话……”倪院士有点犹豫
片刻后结束犹豫果断点头:“我这张老脸还值点钱,这趟回京可以找高层反应一下,顺便再联系几家国内金融企业对太极科技公司进行注资。”
既然是投资未来,掏钱的事不能总让小娃一个人来干。
国家要掏钱。
那些富得流油的金融企业也要掏钱。
这也是院士的隐形福利——可以撬动非常庞大的资源推进某个重点项目。
罗诚却连连摆手拒绝了倪院士的好意:“倪老,现在还不是融资的时候,咱们先把技术搞出来折腾出点动静之后才能提融资。现在融资吃亏太多,有技术之后再融资才能占便宜。”
熊猫社区凭什么拿到那么多融资?
因为不差钱!
即便没有沙国和其他国际巨头提供融资,他也有把握通过目前的盈利方式鲸吞全球互联网市场。
只有技术其实很难争取到话语权。
左手技术右手钱,两手都要有两手都硬,才能获得资本的亲睐。
还能把资本当成孙子训。
这是真理。
倘若他只有吹嘘的人工智能技术和熊猫社区美好的未来规划,以一个初创互联网企业去找那些国际金融大佬融资……最多五亿美元。
大部分股份都会被资本鲸吞。
太极科技公司的融资模式跟熊猫社区的融资模式一样,都要先拿出真正的技术,以及实现利润变现的能力才能获得资本亲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