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冬领主:从每日情报开始 第317节

  高楼前,来往的官员们身着统一的红色长袍,手里抱着卷宗,脚步轻快,神色专注。

  没有闲谈、没有混乱,偶尔几句低语也只是核对信息。

  年轻官员的声音带着一丝自豪:“我们赤潮领现在还不大,但政务体系已经建立起来了。

  户籍、军备、耕作、教育、工坊分配,每一项都有人专门负责,每一条决策、每一份资源的去向,都写在布告上,所有人都能查得到。”

  在这里赤潮骑士维持秩序,工人忙碌施工,政务中心的官员们一刻不停。

  如此多人,空气中没有混乱,只有一种令人心安的秩序感。

  玛丽闭上眼,脑海里浮现起从霜戟城出发前听到的那些传闻。

  “赤潮领?那地方几年前还是荒原,没有个像样的领主。”

  “听说那边常有野兽出没,连农田都没有。”

  “那里?顶多是些流放犯和贫民聚集的鬼地方。”

  可眼前呢?

  这里有城墙,有广场,有学坊和市场。

  有完整的道路,有熙攘的人群。

  有让百姓笑得心安的秩序,也有让难民活下去的保障。

  “这真的是……荒蛮之地?”玛丽视线下意识抬向天边,那面赤潮巨浪的太阳随风猎猎。

  她想起了那个年轻领主,他居然能在短短几年间,把这片昔日蛮荒之地,变成如今这样一座比霜戟城还要宜居的城市。

  不止她这样想,与她通行的断锋骑士团的家属们多多少少都有这样的想法,然而他们看到的只是赤潮的冰山一角。

  车队一路向城南缓缓驶去,渐渐离开熙攘的南市广场。

  喧闹声在耳边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静谧而开阔的街区。

  透过车窗,玛丽的目光忽然被一抹奇异的景象牢牢吸引住了。

  那是一片整齐划分的居住区,赤潮式圆顶穹屋一幢接一幢,外墙以深灰、黛红、黯金三色相间,庄重又温厚。

  不同于霜戟城破败的石木房屋,这里的穹屋半埋在地表之下,

  屋檐曲线柔和,宛若自然延伸,

  几缕清晨的薄雾缭绕在屋顶的雪檐间,折射出一层近乎梦幻的光辉。

  “大家请看。”那位年轻官员策马上前,脸上掩不住自豪,声音略微高亢。

  仿佛在向他们展示赤潮领最引以为傲的成果。

  “这是我们去年新完工的第三批居住区,采用了双层绝热墙体和地热循环供暖系统,即使大雪封山,室内也能保持恒温,你们以后就住在这里。”

  他的话语纲落,车厢里顿时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叹声。

  “天啊……这就是赤潮领的居住区吗?”坐在对面的骑士妻子阿琳忍不住捂住嘴,眼里满是不可置信。

  她纤长的手指紧紧攥住车窗边缘,仿佛这样才能让自己确认眼前的景象是真实的。

  几个年轻些的家属已经压抑不住,干脆探出半个身子,伸长脖子眺望。

  她们的头巾在晨风中轻轻扬起,连耳尖都冻得通红,却没有一个人缩回去。

  “这……这些真的是分给我们的房子吗?”

  坐在车厢角落的一名年长妇人声音发颤,生怕自己下一秒会从美梦中惊醒。

  “不会是……只是给我们看看吧?真的能住进去吗?”

  气氛忽然热烈,年轻官员显然很享受这种反应,继续补充道:“每一座穹屋都带独立厨房、上下两层起居区,冬季还有地热补贴和热水保温桶供应,领主大人说过……”

  他微微停顿,压低了声音,模仿着路易斯的语气:“骑士们在前线拼命,就该让他们的家人住得比别人更好。”

  这句话像一道暖流,涌进玛丽的心口。

  她抱紧了怀里的伊妮,鼻尖微微发酸,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车轮碾过青石路面,发出低缓的滚动声。

  终于,车队缓缓停在一条宽阔笔直的主街上。晨雾未散,淡金色的阳光从云缝里落下,映在深灰色穹顶上,泛起柔和的光晕。

  街口,一位布拉德利早已等在那里。

  “辛苦了,各位。”他略微弯身行礼,“房屋已经为大家分配妥当,请跟随接待官,一一前去办理安置。”

  玛丽抬眼,看到布拉德利身后,早有十余名年轻文官分列两侧,衣着统一的黛红长袍,袖口绣着同样的赤潮太阳纹。

  那是他们在霜戟城从未见过的秩序与仪式感。

  文官们很快上前,引导每一家下车,逐一核对名册。

  “史密斯骑士长家属?请随我来。”

  为他们接待的,是一位神情爽朗的年轻官员。他怀抱一叠整齐的登记册,边翻页边向他们解释:

  “这是第三批穹屋区,每一栋房屋都接入了地热循环,冬季室温可保持在十八度上下,您和孩子再也不用担心受冻。”

  他说话时眉眼间带着几分自豪,仿佛在介绍自己的家,而非一处普通的住所。

  “此外每户会获得初期安置补贴,包括粮食、腌肉和五十枚金币。后续如需额外物资,可以到政务中心的统配所凭户籍领取。”

  玛丽安静听着,直到被递过那只细布包裹的钱袋,沉甸甸的重量落在掌心,才有了点实感。

  跟着官员来到了属于他们的房子,屋门被推开时,一股温热的气息扑面而来。

  壁炉中火焰跳跃,微光映照在温厚的木墙上。

  木质楼梯蜿蜒而上,带向宽敞的二层。

  窗台垂着棉麻帘布,床铺叠得整整齐齐,角落的陶罐中插着几枝干花,仿佛在无声地欢迎他们。

  玛丽抱着伊妮轻轻跨入门槛,脚下的厚毛毯柔软又温暖,像是整个地面都在轻声安慰她疲惫的神经。

  她的丈夫史密斯也随后赶来,推开门后愣在原地,久久没有说话。

  他环顾屋内一圈,视线缓慢而沉默,直到最后落在玛丽和女儿身上。

  仿佛过了很久,他才喃喃开口:“我们……住在这里?”

  玛丽抿紧嘴唇,缓缓点了点头。

  她听见自己心底某处“砰”的一声,某种悬而未决的重担彻底坠落。

第303章 赤潮领的变化

  路易斯自昨天麦浪领赶回赤潮城,几乎没怎么合眼。

  昨夜直接在希芙的房间里补偿了一晚公粮,天还没亮,就直奔政务厅。

  他来到政务中心,推开办公室厚重的门,一股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

  书架环绕整间房,高至天花板。

  羊皮卷、户籍簿册、税收账本整齐排列,按不同颜色与编号分类,码得整整齐齐,政令与图纸按日归档,置于书架最易取处,任何人都能在一瞬间找到所需信息。

  就算他近一个月没有回来,办公室里也一尘不染,显然有专员每天打扫。

  这里是赤潮领的心脏,也是北境未来的心脏。

  而当路易斯坐上那张高背椅的瞬间,想到一句中二台词——赤潮领,你的王回来了。

  在他座位面前悬挂的,是北境东南的巨幅地图,几乎占去整整一面墙。

  密密麻麻的木签扎在地图上,每一根都代表着某片屯垦地、新开荒田或矿区、河流。

  红色的是重要仓储点,蓝色的是居民区,金色的小旗则代表新建的领地边界。

  如今它被一片片鲜艳的旗帜填满,这让路易斯颇具成就感。

  “您回来了。”布拉德利已经等候多时。

  老人一如往昔,但眉眼间却透着一点掩不住的疲惫。

  路易斯轻轻点头:“好久不见,布拉德利,辛苦你了。”

  老人行了个管家礼:“没有您辛苦,大人。”

  两人对视的瞬间,笑了笑,似乎一切寒暄都多余了。

  他们都明白,赤潮领已经不是从前那个小小领地,任何一项决定,都在牵动无数人的生死,所以没有必要花太多时间来寒暄。

  布拉德利搬出一叠整齐的文件,放在路易斯面前。

  “这是您离开的这段时间,赤潮领的全部汇总。”

  路易斯看着那一叠如小山高的文件有些头疼,不知道从哪个开始入手。

  布拉德利见状,先将一本卷宗抽出,推到路易斯面前:“先从城建方面开始吧,大人。”

  路易斯展开第一页,是一些城门与城墙的绘图。

  布拉德利在旁一边介绍:“赤潮城的东门、西门已完成加固。

  换上了新制的铁木与寒铁包裹,门闩也做了全面更新。现在就算是大型魔爆弹的轰击,也足以支撑两轮。”

  “南门呢?”

  “仍在施工。”布拉德利手指在羊皮纸上滑过,“预计半月完工。我们优先调集了最好的寒铁矿,保证加固材料不缩水。”

  路易斯翻到下一页,展开一张描绘城市西南角的图纸。

  那是赤潮城第四批圆顶穹屋社区的规划蓝图。

  图上一排排黛红与深灰相间的小圆顶呈放射状铺开,半埋式的地基用细线标注着地热管道的位置。

  每个社区中央标注着一个小型集会广场,旁边是公用水井和储藏室。

  “第四批赤潮式圆顶穹屋社区已经开工。”老人说到这里,语调里有些掩不住的欣慰,“总计六百套,其中三百套预计在秋初完成封顶。”

  路易斯扫了眼卷宗,眉头微挑:“分配方案呢?”

  “依然按照贡献优先。”布拉德利平静地答道,“无论出身与背景,只看他对赤潮的付出。老居民中的工匠、军属、官员,会优先搬入。”

  “那流民呢?这么多人,我们把他们安置在哪里?”

  “我们提前规划的那片集体长屋区已经投入使用。”

  布拉德利翻开另一份更厚的图册,露出一张全新的手绘草图。

  纸面上线条干净,三大片长条状的木屋区被勾勒得一丝不苟,仿佛棋盘的纹理。

  “我们提前规划的那片集体长屋区已在快速建设,部分已经投入使用了。”

  布拉德利解释道:“战前就考虑到难民潮,所以预留了土地和地热井的位置。所以建起来很快。”

  他用指尖点了点图上标注的几条通风符号线:

  “每座长屋是双层木制,底层设有炉灶与公共灶台,屋顶嵌了简易的地热引管,能维持室温不低于十五度。”

  “每间长屋可容三十到四十口人,配有统一的木箱储物柜,防火、防潮、防盗。第一批一共建了六百座,足够安置两万余人。”

  布拉德利又翻开另一页,指向旁边细密的标注:“这是施粥点、草药站、公共井与排污沟的位置。按计划,三片长屋区各自自成一体,不会互相干扰。”

首节 上一节 317/3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