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各地的贵族,不论是否牵涉邪神,是否接触过雪誓者,在消息传开后,全都骤然紧张了起来。
一时间,赤潮领行政厅接连不断地收到大批“自愿交换领地申请书”。
令人意外的是,其中竟不乏一些与此次事件毫无关联的清白贵族。
他们不是心里有鬼,只是……
“谁知道呢?万一那位大人觉得我‘可能有问题’怎么办?”
“早早换地,早早安心,省得夜里睡不着……”
贵族们心知肚明,赤潮领出手之快、证据之全、镇压之狠,简直不给人任何解释或转圜的余地。
这时候还敢坚持的,除非是真傻。
至于那些申请换地的文书?
路易斯根本懒得细看底层动机,交由属下归档处理。
不管是不是清白,既然主动上门,那就照单全收。
就这样在雷霆手段与铁血威势之下,路易斯所想要的领地,几乎全部收入囊中,毫无阻碍。
而北境东南的那幅地图上,原本残缺不全、被黑色领地分隔的赤潮辖区,终于连成一片,图案宛如一张新时代战旗。
…………
赤潮主城·议政厅。
午后天光从穹顶洒落,静静映照在那幅新近绘制的巨幅地图上。
议政厅正墙上,一整块展开的北境东南地图铺陈开来,正中央以赤潮城为心,鲜红的边线如藤蔓般延展蔓绕,环绕着数十个领地,已连成坚固一体。
唯有边缘处几笔蓝色斑点,如残痕般嵌于红海之间,代表尚未正式归并、但已签署合作协议的附属贵族领土。
此时赤潮已然不再是边陲的幸存者,而是这个破碎北境的庞然大物。
会议厅内,长桌宛横贯厅堂。
而正中主位之上,路易斯静静而坐,所有目光自然而然地汇聚在他一人身上。
官员们已依次落座,神色各异,但无一人分心旁顾。
都是当今赤潮政务体系中最为中坚的骨干之人。
布拉德利,卡尔文家族的老管家,如今全权总执赤潮内政,地位稳如磐石。
兰伯特,路易斯昔日的守护骑士,如今已是中阶超凡骑士,同时也是赤潮军务统领,掌控赤潮千军万骑;
监察官艾琳,当初随路易斯北上之人中唯一的女性骑士,只忠于路易斯一人,执掌监察肃贪之权,是官员最忌惮的冷面审判者。
还有工匠署长麦克、通商署长德斯兰、农务署官员海伦娜(署长米克现驻麦浪领负责农务扩张)……
这些名字,无一不是在早期便选择追随路易斯的忠诚者。
他们之中多数出身平凡,但身怀异禀,皆因路易斯通过每日情报系统的筛选,被发现具备特殊才能,得以破格提拔。
正是这些人,支撑起如今赤潮统治的支柱,引领着这片新生领地,以及数十万民众。
等所有人落座后,会议正式开始。
始终肃立一旁的布拉德利缓缓上前,微微欠身,站于长桌中央。
“赤潮整合土地计划,至今日已历时三月整。”布拉德利不疾不徐地念道。
“总计并入领地二十七处,其中九处为战略要地,皆位于通路、矿脉、粮产节点。
查封邪神祭祀五处,清剿异端据点三处,已裁撤非法贵族自治权限十二例,全面接入赤潮律法框架。
截至昨日,新归民人口约六万四千人,新增可耕土地一千二百顷,牧地四百八十顷。”
布拉德利转向主位,向路易斯略一点头:“经领主提议,原赤潮领,今正式命名为‘赤潮城’。
其余所有交换、代管、合作整合后的土地,一律归并为赤潮领辖区。
各辖领地设立驻领官,由文职与骑士双重管理,配属监察小组,直属监察官艾琳大人统辖。”
众官低声交头接耳,早有预料,却仍为赤潮体制初步成型而微感振奋。
布拉德利却并未收起手册,翻到最后一页,声音稍稍压低了些许:
“然而整合虽成,但后续事务仍需警惕。
新增乡镇近百,文员编制尚不足五成,需从赤潮基层官员再调员补充。
民生口粮调配压力偏高,部分边镇尚未完全建立粮仓与配给站,需提前规划建仓。
边防驿哨虽已开建三成,其余尚需配合工匠署推进后续施工。
蛮族散兵与雪誓残部虽未现踪,但确有混迹入境之可能,监察署已初步划出重点筛查区域。”
布拉德利说得极为冷静,也不渲染什么情绪。
“赤潮领地地区虽已确立,但新民心统尚待培养,各镇情感归属与治安秩序仍有差距。”
他顿了顿,朝主位躬身一礼:“整体可控,但需多管齐下,未雨绸缪。”
桌边众人纷纷点头,几名新任官员迅速低声记录,交换简短意见。
布拉德利落座,主位上路易斯缓缓张开眼,嗓音不高,却在瞬间让全场静了下来。
“很好,我们的赤潮领终于成型了。”他顿了顿,目光掠过那幅高悬于墙的赤潮新图,“接下来,是让它活起来的时候。”
所有的官员同时坐直了身,仔细聆听。
“首要之事,”路易斯轻声道,“是道路,想要发展得先修路。”
他看向坐在右侧的工匠署长麦克,说道:“工匠署即刻筹备赤潮主干道铺设工程。以赤潮城为心,贯通麦浪,再连向各整合地。”
他指向地图上勾画好的红线,轻敲两下:“道路沿线每二十里,设‘防御哨所+驿站节点’,供巡哨驻守,供商旅休整等。”
“遵令。”麦克连忙起身,一手按胸,粗声道:
“我工匠署已备十五支施工队,铁匠、石匠、木工等一应俱全。愿于雪融之日前,打通赤潮至麦浪主线。
至于防御驿站设计……我会与防卫署和通商署配合,确定点布设位置。”
“很好。”路易斯颔首,“可以动用当地的领民为劳力,酌予功劳与钱财。”
“是。”麦克再次行礼。
就在麦克坐下不久,军务统领兰伯特站起身来:“关于边防,我这边拟了个简单直接的方案。”
他走到地图前,用手中的短指挥杖轻轻点出三个位置:
“内线布三个军区——麦浪、星锻、赤潮城,这三地是赤潮的核心区域,常驻大骑士团,其余小领地组织五十名左右骑士队。”
他话锋一转,又划出两条粗线。
“接着建立外巡五只骑队,编制五十人一队,必须俱备侦查、骚扰、传令、脱战等能力。
装备轻甲快马,昼夜交替、五日一换,沿着赤潮领边境巡逻。
虽然北境以无大敌,但蛮族余孽并未死绝,帝国驻北境军团也时常打着巡视的旗号越界试探。
不求挡下所有敌人,但最起码我们得先知道他们来了,有所准备。”
“准了,执行。”路易斯轻轻点了点头,“你可即日调拨个军团,参与哨站筹建与巡骑编组。
若一季之后仍无战事,则安排每月一次实战演练,防人亦练兵。”
兰伯特行礼:“遵命。”
军务提议结束,会议继续推进,赤潮政务机器的各个齿轮逐一启动,伴随着路易斯的点头与批准,一项项实务部署被迅速敲定。
比如通商署的安排。
通商署长德斯兰是个干瘦精明的中年人,他带来的计划简明有力。
提议在各隘口与交通要点设立“驿哨兼商站”,既管通关,又兼营驻点。
派出精干人手稽查走私、维持商队秩序。
同时设立公告栏机制,把各地消息及时传回主城,也让平民能第一时间接触政策与情报。
除此之外,通商署还鼓励驿站周边设立简易集市。
集市自由开,但必须注册,既活络人气,又便于监管。
路易斯点头表示支持。
毕竟商路畅通,才是领地真正活起来的前提。
而农务署的部署则更为务实。
在署长米克的带领下,农务官员们已开始着手推进“麦浪经验”向其他新领地复制推广的工作计划。
像是麦浪领的轮耕制度、干湿交替种植法、田渠划区管理、农户绩效评比制度……
这些原本只存在于麦浪内部的机制,现在都要作为样板,被移植到新纳入的土地上。
特别是扎卡里亚旧领的湿地,被列为改造重点目标,计划试点“温棚耕作”,应对当前粮食问题。
最后登场的则是监察署。
艾琳带着一摞文案安静坐在会议桌尾,一直到路易斯点名她,她才起身报告。
监察署将正式设立肃贪组。
由她亲自挑选清廉干练的监察使组成,优先对新整合领地中的粮官、仓库管事、代管官员展开巡查。
每月召开监察通报会,通报典型案例,既杀鸡儆猴,也立规立威。
除此之外,艾琳还建议设立部分归属民代表制度。
在个别新镇试行赤潮镇议会雏形,招募平民代表参与治理,为未来的半自治机制做准备。
这项提议得到了路易斯的肯定,既能吸纳人才,又能提前筛查潜在的风险人物,可谓一举两得。
就这样,赤潮议政厅中的会议,终于逐渐收束。
路易斯缓缓起身,衣摆轻拂过身后的赤潮领地图。
“领地越大,越难管。”他的声音不重,却落入在场每个人心中。
“过去我们只需守住一城、几村,盯住粮仓、看住兵营,就足够维持秩序,但现在呢?”
路易斯抬手一指那张大地图,指尖掠过那一圈被鲜红边线圈住的土地。
那是他们胜利的成果,也是一道沉重的责任。
“二十七个新归之地,六万新增人口,数百条小道,大量未入册的田产与旧制遗留的官员,这里头藏着民心,也藏着腐烂,这不是谁一个人盯得住的。
所以接下来,我们每个人,无论是军、是工、是农、是商、是监察等,都要将职责延展到过去未曾涉足之地。
有人说,赤潮已赢得胜利。”
他停顿一瞬,语气却忽然拔高:“不,我们才刚刚走出第一步,真正的困难,还在后头!”
愿你们不要松懈,不要轻敌,不要自满。否则这片我们用汗水与血换来的土地,迟早吐回去。”
长桌周围,一片沉寂。
随即布拉德利最先躬身行礼:“谨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