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他们在这行还挺有天赋,修建出来的楼房质量都非常好。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的眼光。
学成后,他们没有选择留在城里继续给人打工,而是回到农村。
那时,村里盖砖瓦房的人家还不多,多是修修补补老泥土房。
他们兄弟俩自己拉起了一个小小的施工队,凭着过硬的手艺和实在的为人,在周围几个乡信誉都是杠杠的。
王建安知道,再过不了几年,随着外出打工的人腰包渐鼓,回乡修小楼房的人将如雨后春笋。
而大刚小刚兄弟,凭着这几年攒下的金字招牌,即使工价比别家略高一些,找他俩盖房的人家也会排起长队。
上一世,王建安家的新房和猪圈,就是出自这兄弟俩之手。
前几天,他们刚帮邻村一户人家盖完新房,这才有时间和王建安聊修猪圈的事。
“大刚,小刚,吃夜饭没得?”王建安走近院门,见兄弟俩正坐在院坝里的竹椅上乘凉,便扬声招呼着走了进去。
“哟,建安嗦,快来坐,快来坐。刚撂下碗,吹吹凉风。”大刚看清来人,热情地站起身,顺手从旁边拖过一张小竹凳递给王建安。
“来点不?提提神。”随后大刚咧嘴一笑,晃了晃手里那卷裹得严严实实叶子烟。
王建安赶紧笑着摆手,同时利索地从裤兜里掏出一包香烟,自己先叼上一支,然后把整包递了过去。
“来不起,来不起。你们那个劲太大了,我遭不住。还是整这个,这个绵点,安逸。”
“哈哈哈!”兄弟俩各自抽出一支,笑着把烟盒递回给王建安。
王建安划着火柴,先给自己点上,又给凑过来的大刚、小刚点上。
王建安深深吸了一口,缓缓吐出淡蓝色的烟雾:“今天过来,主要就是给你们商量一下之前提过的,修猪圈和沼气池的事。”
大刚也收敛了笑容,正色道:“你想修成啥子样子?心里有谱没得?”
王建安从怀里掏出一个卷了边的作业本,指了指堂屋亮着的灯:“我都画好草图了,走,进去对着灯光,我给你们详细摆。”
三人起身走进堂屋,昏黄的白炽灯下,王建安将本子摊开在饭桌上,指着第一页画得方方正正的图样。
“猪圈就修成这样。两排,一边三间,总共六间。中间留一条1米5的过道。”
大刚凑近细看,粗糙但清晰的线条旁标注着尺寸:“每间大小喃?3米乘4米?”
王建安点头:“这边靠墙的三间,就按这个尺寸,养肥猪。”
他指着另一排靠边的两间,“这边这两间,养母猪的,得宽敞点,修成3米乘4.5米。最后这间,养种猪的,3米乘3米。”
“这个简单。”
“还有,”王建安的手指移到猪舍正面正对的方向,“茅厮就修在这儿,离猪舍十来步远。”
随后又点了点每间猪圈后墙底部,“最关键的是这里,每间猪圈后面墙上给我开两个孔,斜着通到外面,装上水泥滑梯。
一个滑梯的出口,直接对着下面的粪沟,通到茅厮的大粪坑里,专门走猪粪。
另一个滑梯的出口,修到外面田坎边上,洗澡水就走这个,不进茅厮,免得把粪坑弄得太稀。”
小刚在一旁听得连连点头:“也没的问题,好弄。”
“也没的问题。”
王建安翻到下一页:“重头戏是这个沼气池。”
大刚看着图上那个圆形的池子和连接的管道,皱了皱眉:“沼气池?这东西我们还没碰过。
只听人说起过,没亲手修过。你详细说说,这东西咋个弄法?”
小刚也好奇地凑得更近,眼睛紧盯着图纸。
“沼气池就修成圆的,像个大坛子埋在地下,直径3米,深挖2米。”王建安指着图纸上代表厕所的位置。
“茅厮底下,要斜着埋一根粗的水泥管,一直通到这个沼气池的最底下。
然后,在池子对面这边,比进料口高个几十公分的地方,也要斜着埋一根同样粗的水泥管接出来。
这根管子出口的地方,再修一个大点的坑,坑底跟茅厮的地面差不多高就行。
最后,整个沼气池顶上,要用水泥箍成一个半圆形的拱顶,留一个直径一米左右的圆口子。
用厚实的活动盖板盖严实,以后好进料出料和检修。”
“这两根管子是干啥子用的?”小刚指着图上的进料管和出料管。
“左边这根连着茅厮的,是进料口。猪粪就顺着这个管子流进池子最底下。
右边这根高一点的管子,是出料口,它连着外面那个大坑,那个坑叫水压间。”
看兄弟俩还是云里雾里的样子,他比划着:“是这么回事:猪粪、潲水在池子里头沤着,会慢慢发酵,产生一种气,就是沼气。
沼气轻,会往上飘,聚集在这个密封的拱顶下面。气越聚越多,就把池子里的粪水往下压。
压到哪里去呢?就通过右边这根高处的管子,压到外面的水压间里存起来。
等用气的时候,一打开开关,气跑出来了,拱顶下面的压力小了,水压间里存的粪水,又被压回到池子里,把新的沼气挤出来用。”
“哦……”大刚拖长了声音,“沼气池原来就是靠这个水压气压来回顶的嗦。”他一口吸尽快要烧到过滤嘴的烟蒂,在鞋底摁灭。
“还有件事,在沼气池后面,靠着坡坎的地方,还得麻烦你们帮我起两间泥巴房子。
不用大,能遮风挡雨就行。里头给我盘个大锅灶,我可能要住里头一段日子。”
“泥巴房子?直接修楼房撒,旁边就是你的宅基地的嘛。”大刚不解的问道。
“现在没那么多钱的嘛,先修个泥巴房子过渡一下。”王建安苦笑道,“对了,这是我估算的用料,你们看看够不够。”
大刚看着本子上的记录:
红砖:33000块。
水泥:5.5吨。
……
随后拿出自己的钢笔在本子上空白处飞快地计算起来。
过了一会儿,大刚抬起头:“嗯,算得八九不离十。就算差,也差不了太多,到时候边修边补点零头就行。
你打算啥时候完工?工期得定死,我们好安排人手。”
“7月底之前一定要修完,8月份要进猪仔。”
“7月底?”大刚和小刚对视一眼,都皱起了眉,“建安,现在是六月底,满打满算也就一个月,怕是有点悬。
关键是7月份天气最热,下午不到四五点钟,根本没法上工,人遭不住。”
王建安早就想到了这个问题:“这个我想到了,可以白天早点开工,干到上午十点多收工。
下午四点以后再接着干。晚上我拉电灯过来,干到9、10点钟。
工钱一天给你们多算2块,大小工都一样,大工一天7块,小工一天5块。”
修房子大小工的价格都是明码标价,平均下来大工5块一天,小工3块一天。
为了赶工期王建安可谓是下了血本。
大刚:“你一共请了好多人?”
王建安:“还有春城他们两兄弟,他们有经验,可以当小工,我和我大哥也会来帮忙,要是赶不及,我再多请点人。”
大刚在心里飞快地盘算着人数和可能的进度。
四个人挖地基、和灰浆、搬砖、打下手,他们兄弟俩砌墙、支模板……
“要得,晚上干到十点的话,人手足,材料跟得上,一个月应该能行。”
“那行,明天早上我们一起去看下现场,再确定下位置,然后就开干。”王建安收起本子,“那我先走了,我还要去给春城他们说一下。”
第18章 采购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清晨的空气带着露水的清凉,远处传来几声鸡鸣犬吠。
王建安就带着大刚等人来到了自家宅基地旁。
“就是这儿了。”王建安指着眼前开阔的坡地,“这边,靠路近的,我预备将来修房子的。
紧挨着这边,就修猪圈,猪圈后面挖沼气池。”
他脚步不停,继续往前走:“沼气池这边,将来要连上蔬菜大棚。
至于那两间过渡的泥巴房子,就修在这儿,挨着大棚,方便照看。”
大刚的目光随着王建安的手势移动。
当看到王建安比划大棚方向时,他眉头一挑,惊讶道:“建安,你这大棚要横起修?”
他习惯性地以为大棚要顺着坡势,上下开口。
王建安点点头:“对,横起修,这样正南正北的走向,采光才均匀,一天到晚都能晒到太阳。
大棚不急,等猪圈和沼气池修好之后再修都来得及。”
几人拿着石灰粉和麻绳,在王建安的指挥下,仔细地标定出猪圈、沼气池和泥巴房的地基位置。
“行了,地基线放好了,大刚哥你领着他们先挖沼气池的坑,按图纸尺寸来。我去弄材料,争取今天都拉回来。”
王建安交代完,把图纸又仔细跟大刚核对了一遍,便转身向河边走去。时
今天的目的地是河上游的施镇,施镇是附近几个乡最大的集镇,建材种类相对齐全。
尤其是河沙,直接从河里捞,量大便宜。
乡上的供销社那点存货,连打地基都不够。
“蹦蹦蹦……”
在河边简易的土码头等了一只烟的功夫,熟悉的发动机轰鸣声由远及近。
一艘略显陈旧的客船,吐着黑烟,从下游缓缓驶来。
今天是施镇赶集的日子,这条河一共有两艘客船,只在赶集日来回开一趟,早上七点和八点各一班。
王建安赶的正是七点这班。
上船后,王建安在船头找了个靠边的位置坐下。
船舱里此时已经坐了二十多人,大多是去赶集的乡亲,背篓里装着鸡鸭,箩筐里盛着蔬菜瓜果。
客船又停靠了几个小码头,涌上来的人很快挤满了船舱,后来者只能抓着船舷的栏杆,靠在甲板上。
售票员挤在人群中,吆喝着收钱:“两毛一位!两毛一位!”
望着脚下倒退的河水,王建安想着自己的蔬菜运输计划。
这条河,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将是他蔬菜外运的“黄金水道”。
在他的记忆里,通过高龙乡的公路,要到2004年才开始修成水泥路。
在那之前,所谓的公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还坑洼遍布。
运点娇嫩的瓜果蔬菜,非得用厚厚的稻草或谷壳做防撞垫不可,这还免不了磕碰损耗。
遇到下雨,泥泞不堪,几个陡坡更是成了汽车司机的噩梦,打滑陷车是常事。